•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0

yuyu88yuyu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幼儿心理咨询师鼻祖是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洋嗨阳

已采纳

修读过心理学或是教育学的行业人士肯定不会对让·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 1896-1980)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之外的另一位巨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发生认识论在教育界广为传播。该理论虽于皮亚杰晚年时期才得以成型,但其思想却萌发于他早年对儿童的研究,并贯穿于他一生的研究。此外,从发生认识论中衍生出来的“儿童 游戏 理论”也是中国教育部近期提出的“幼儿园不得开设学前班”的“鼻祖理论”。

知识不是客体的复制品,也不是主体心中既存之先前形式的意识。由生物的观点来看,它是有机体和环境间之互动形成的知觉建构;由认知的观点来看,它是思维和其客体间之互动形成的知觉建构。

——让·皮亚杰

01

“科学神童”:萌发对认识论的兴趣

让·皮亚杰于1896年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他的父亲是一位纳沙特尔大学的教授,主要研究中世纪 历史 与文学, 十分重视皮亚杰的科学观念,更着重于培养皮亚杰对于事实的讲求与爱好 ;皮亚杰的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她坚持让皮亚杰接受严格的宗教训练,并为皮亚杰选择了一位对哲学颇有研究的教父。

皮亚杰幼时,图源网络

1907年,11岁的皮亚杰在公园发现一只患有白化症的小麻雀,随即写了一篇关于白化症麻雀的文章,并在纳沙特尔自然科学史杂志《冷杉树》上刊登出来。 他因此被称为当时的“科学神童”,还获得了纳沙特尔自然博物馆馆长的邀请——一同搜集标本,并共同参与研究软体动物。

在皮亚杰的中学时期,他经常随其教父外出度假,由此在这位教父的启发下产生了对认识论的兴趣。

1915年,19岁的皮亚杰获生物学学士学位。之后三年,他还攻读了生物学与哲学的课程。1919年,皮亚杰皮亚杰到巴黎大学学习病理心理学期间,逐渐对哲学、生理心理学与逻辑学感兴趣。 他认为生物学和哲学的融合是通向认识论的捷径,进而对儿童思维发生与发展的研究产生兴趣而开始转向心理学。

02

儿童心理学入门:持续半个世纪的研究

1921年,皮亚杰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比奈(比奈: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创始人)实验室工作,担任巴黎某智力测验学者的助手。这份工作让皮亚杰获得了和实验心理学相关的丰富知识。

比奈实验室位于一所小学之内,皮亚杰在工作期间,每天下午都与7至12岁的儿童对话。 在与儿童交谈过程中,皮亚杰十分尊重他们,他认为:研究儿童的逻辑,是了解人类心智发展的基础。

图源网络

同时,他接触了心理分析与临床精神医学。学习了精神分析学家容格的课以及研究过弗洛伊德的理论后, 皮亚杰以精神分析理论,写了一篇关于“儿童的梦”的文章。据说当时弗洛伊德本人也对这篇文章十分关注。

在巴黎工作、学习期间,皮亚杰将他的这些观念写成论文,寄给了瑞士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院长,皮亚杰本人也由此被聘为卢梭学院的研究部主任,由此开创了日内瓦学派。 之后皮亚杰在自传中写到,当时他仅打算花费五年左右的时间来研究儿童的思维,谁知道一头钻进去后,研究的工作便持续了约半个世纪之久。

03

自家三个孩子成为观察对象, 游戏 理论诞生

回到母国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工作期间,皮亚杰和妻子瓦朗蒂纳·夏特内结婚。1925年和1927年他的两个女儿杰奎琳和露西安娜先后出生,1931年皮亚杰的儿子罗伦出生。

皮亚杰夫妇俩婚后也一直是工作上的好伙伴,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们在发展学习上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与详细记录;之后皮亚杰便将研究结果发表于世,出版了《儿童智力的起源》、《儿童对现实的建构》、《儿童象征性的形成》三本书。皮亚杰的三个孩子:杰奎琳、露西安娜、罗伦也因此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文献上经典的婴儿案例。

皮亚杰夫妇与他们的三个孩子

通过观察三个孩子的幼时行为,皮亚杰的“ 游戏 理论”也随之产生。皮亚杰认为, 游戏 为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认知结构以及发展 情感 的机会。也就是说,在 游戏 中,儿童能“自认为安全”地反复演练新的运动、 社会 性、智力、情绪的行为方式,而不受一定结果的阻碍。 因为 游戏 为儿童提供了体验某一角色的机会,使ta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正、改变活动的方向并自己安排事件发展,从而获得兴趣、需要以及 情感 上的满足。

因此,皮亚杰认为, 游戏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幼儿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及整个心理建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看似抽象的 游戏 理论,其实与近期中国教育部提出的“为幼儿减负、幼儿园不得开展学前班”的思想不谋而合。

当前 社会 ,各位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从“起跑线”上远超其他儿童,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认为儿童玩耍是不学无术、“不成器”。 因此,过分强调幼儿读书识字,注重知识灌输。4月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幼儿园不得举办学前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

04

认识论发展成熟:儿童四大认知发展阶段

在皮亚杰晚年,他的发生认识论——儿童四大认知发展阶段已经发展成熟。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固定的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他指出这四个阶段的不同之处不仅体现在信息获得的数量上,还表现在知识与理解方面质的改变上。简而言之,人的认知发展就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逐步改观的过程。当孩子达到某种成熟水平且有相关的经验时,就能进入下一阶段。皮亚杰认为,如果没有这些经验的过渡发展,孩子就无法达到认知的最高水平。

第一个阶段:

婴儿期(0 2岁)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中的孩子无法用形象、语言或其他的标志来感知世界,只能通过触摸、吸吮、拒绝、摇头和操控物体。皮亚杰通过把玩具隐藏在黑色幕布后面,观察婴儿的反应,皮亚杰发现,通常情况下9个月及以上的婴儿才能准确指出玩具隐藏的位置。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第二个阶段:

儿童期(2 7岁)前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发展主要任务是语言的使用。儿童逐渐使用内部表征系统去描述人、事件和 情感 ,能使用符号来做象征性的 游戏 ,如把一根棍子当做一匹马骑。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经常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中,即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来观察这个世界。 比如捉迷藏时,3岁左右的孩子可能会把脸贴在墙上闭上眼,此时他看不到别人,也就认为别人也无法看到他。

尽管比起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备了较高的思维能力,但不能理解简单守恒原则,即物体的形状和轮廓的改变不会影响物体的数量、体积和长度。

第三个阶段:

儿童期(7 11岁)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依然无法完全理解守恒原则,如重量和体积的守恒,并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几年。同时,儿童开始发展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尽管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在逻辑思维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局限性:极度依赖具体的物质实体,对抽象、假设本质的理解存在困难。

第四个阶段:

青少年期(11 15岁)形式运算阶段,代表着认知的成熟。

皮亚杰认为,青少年期是从儿童期向成人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段时期青少年的认知会发生重大变化。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掌握一种抽象、形式和逻辑的新思维。不需要再依靠实物,可以直接用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

直至1972年,皮亚杰进入退休生活回到瑞士静养,也依然没有放弃研究工作。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关于儿童思维、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实验,先后出版著作近50部。他终其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发展的“发生认识论”,对西方、东方儿童教育学者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本人也因此于荷兰获得了“Erasmus”桂冠奖。

幼儿心理咨询师鼻祖是谁

313 评论(13)

sylviali1109

公元1879年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39 评论(10)

许小丹丹丹

来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于1856年出生在弗赖贝格市,该市现在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当时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他四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弗洛伊德读书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1881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在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个人开业治疗神经病,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他在巴黎与杰出的精神病专家让·夏尔科共事。他还曾与维也纳内科专家约瑟夫·布鲁尔共过事。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直到1895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论著《歇斯底里论文集》;他的第二部论著《梦的解析》于1900年问世,这是他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著之一。虽然该书开始非常滞销,但是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他的其它重要论著也相继问世。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当时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1902年他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艾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员之一,几年以后卡尔·容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六个孩子。他晚年患了颌癌,为了解除病根,他从1932年起先后做过三十多次手术。尽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继续写出了一些重要论著。1938年纳粹分子入侵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因此他不顾八十二岁高龄逃往伦敦,翌年在那里不幸去世。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用简短的文字很难加以概括。他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意识思维过程极为重要。他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如何造成常见的不幸,如口误,忘记人名,致伤的事故,甚至疾病。 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还发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学说,如有关焦虑、防御功能、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在此不必一、一列及。他的著作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对他的许多观点在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而且自从他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317 评论(9)

小v爱火锅

中国先秦诸子有过关于“性善”和“性恶”的论述(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有孔子的人生毕身发展观:“十又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宋明理学和心学论述过“心”与“理”。故有人说:“心理学的第一故乡是中国(莫尔菲语)。”心理学源于西方,中国起步较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诞生在100年前的西方世界。经过100年的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各个方面。然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却很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心理学,但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中德培训,拉开中国心理学发展帷幕。1997—1999年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对于中国的心理学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就是中德合作的心理治疗班在中国开设了。因为这个中德班非常专业和系统,所以大大提升了中国本土治疗师的视野和技术水准。之后就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师,比如李子勋、杨凤池、朱建军、曾奇峰等等。在此之后,中国的应用心理学逐渐拉开了帷幕。一些高校开始引入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政府推出了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认证,很多民营心理培训机构开始从西方引进心理学流派和技术。这些努力和行动,让心理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24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