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1

小嘉菜菜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和家长谈话技巧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的小恶魔

已采纳

说话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但也要注意说话语言的分寸也很重要。同一种想法,从不同的人嘴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一个人的话能否被别人接受取决于他的可信度。为了提高他的可信度,他不仅要穿着得体,举止大方,谈吐自然得体,注意力集中,表情稳重,而且要注意观察他人。以下有5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1.话要说在点子上吹笛要按到眼儿上,敲鼓要敲到点儿上,话说在点子上对方自然会欣然接受。古人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话也一样,不要太多,只要说到点上就行了。在一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没有人想花很多时间听你的长篇故事。这要求你在谈话中简明扼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习惯于喋喋不休,说话不停,但这些话不表达意义,语无伦次,让人听的有些腻;另一些人喜欢夸大自己的话,侃侃说话没有保留或谨慎。这都很容易导致说话交流上画蛇添足。因此,我们应该先让舌头在嘴里转十圈,然后再开口。把多余的废话扔掉,准备一些简单明了的话。一旦你张嘴,就要直截了当地说,干万不要东拉西扯,不知所云。2.说话要注意分寸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分寸取决于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一般说来,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在谈话中受到约束,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并适当地考虑措辞。谈话中要注意说什么,不说什么,怎样说才能达到更好的谈话效果。同时,也要注意讲话尽可能客观,实事求是,不夸大言辞。讲话尽量要诚恳,尽量不要说刻薄挖苦的话,不要说刺激伤人的话。

心理咨询师和家长谈话技巧

231 评论(14)

秀之美--艳梅

开学后,不少新生家长惦记着如何才能了解到更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此时,老师则成了联系学校与家庭的重要一环。那么,你懂得如何和老师沟通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省实验中学老师顾少强介绍,和老师沟通并不难,只要注意“平等、平常、平和”就可以了。

1 避免高高在上 也莫战战兢兢

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新学校,对着班主任老师一脸傲气地说:“你一定要把我家孩子照顾好啊!”班主任老师幽默地回答:“遵命!领导!”家长听后,才讪讪地说:“我不是什么领导。”班主任老师回答:“不过听着真的很像领导!”

一位家长站在老师面前大气也不敢出,老师忙了半天才发现这位家长:“您有什么事?”“我想问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专家点评:顾少强说,每个家长都希望能够和老师沟通,从而获悉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控。但在沟通中,很多家长却不能做到平等,不是高高在上,就是把自己放在卑微的角落。还有家长怕哪句话说得不合适,使得老师讨厌自家孩子,所以对老师诚惶诚恐,大气不敢出。这两种沟通,都不能称得上是良好的沟通,无法达到沟通的目的。老师应该尊敬,但是也要遵循平等的原则,不卑不亢,才能很好地对话、沟通。

2 与老师保持联络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老师最不喜欢的家长往往是: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事情就都落在老师身上了,自己不必再多管的家长。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副校长张帆介绍,有很多家长,虽然很重视教育,但总觉得自己只需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就可以了,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并不关注。其实,教育并不是一方的事情,单凭一方之力是无法做好的,必须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一个班级里学生众多,老师工作繁重,无法做到及时和家长沟通,所以,家长平常要与老师保持联络,适当打电话或者到校座谈,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积极配合老师工作,不要等到问题累积在一起时才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频繁和老师联络,以免影响老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顾少强介绍,家长在与老师的沟通过程中,要有平和的心态,了解孩子情况后,不要一回家就批评孩子,甚至使用暴力。这样会使孩子产生抵抗心理。同时,怨恨老师在背后说坏话也是极不可取的一种态度,从而更会影响孩子情绪,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在学校时和老师对着干。家长得知孩子在校情况后,要做到不动声色,寻找合适的机会和孩子促膝交谈,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问题。

10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