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贝卡tt
弗兰克尔,弗罗伊德的学生,受存在主义哲学家作品的影响,开始发展属于自己的一套存在哲学与精神分析治疗法。他认为尼采的“只要拥有一项生存的理由”(why),就能忍受任何“如何”(how)生存的痛苦等话,均可作为所有心理治疗实务上的箴言。另外尼采的“那些没有将我置于死地的事物,将使我更坚强”这句话,更成为他自己的经验和其作品的精髓。他指出,现代人拥有生活的工具,却没有生活的意义。当人们不再忙于例行事务或工作时,便可时常经验到我们时代的病征是无意义,或称为“存在虚无”。进行治疗的目的在促使人们经由外在事务、苦痛、工作和爱来发掘生命的意义与目的。罗洛梅是存在主义从欧洲传至美国的代言人之一,他的著作对美国的存在主义治疗实务有重大的影响。《存在: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学的新领域》是他将存在主义推介至美国的重要著作。罗洛梅认为,存在需要勇气,而且我们的抉择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在我们内心深处,不时会有挣扎交战。虽然我们想追求成熟与独立,但也知道这种扩张通常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我们就徘徊在依赖时的安全感以及追求成长时的喜悦与痛苦感之间挣扎交战。 除了罗洛梅之外,美国还有二位突出的存在主义取向的治疗者,即柏根塔尔与叶伦。在《心理治疗师的艺术》一书中,柏根塔尔叙述生活改变取向的治疗法。他视治疗是治疗者与当事人一起深索当事人主观世界的一种探险。他强调,这种探寻必须治疗者也乐意去接触自己的现象学世界。他说,治疗的重点在于协助当事人去检查自己如何回答生活中的存在问题,挑战他们重新调整这些答案,使能开始过着坦诚的生活。 叶伦也承认其实务受到欧美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与精神病理学家的影响。依赖着临床经验以及实证研究、哲学、与文献,叶伦发展其存在主义取向治疗法,并将重点放在四项人类最终关切的问题: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以及无意义。叶伦一本内容广泛的教科书《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法》,被视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叶伦认为弗朗克是一位卓越的实用主义思想家,对于他的著作和实务均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叶伦相信大多数有经验的治疗师,不论其理论取向为何,都采用了他书中所讨论的存在主题。他认为,上述四项主题构成存在主义心理动力的核心,也跟实务工作密不可分。通常,欧文亚隆也被认为是存在主义治疗的大家,他的书写的非常精彩。
风舞飞雁
罗洛·梅(Rollo May),美国心理学家,是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是存在心理治疗的代表之一。他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埃达(Ada),病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蒂伯龙(Tiburon)。 布根塔尔(James Bugental),是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理论家与治疗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在六十年代为宣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及其理论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1963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新的突破》, 亚隆(Irvin Yalom),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终身教授,是当前美国心理治疗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具有几十年的心理治疗的经验,在存在注意和团体治疗方面有著突出的贡献。他在这两个领域均是杰出的治疗师。除了教学和临床实践外, 欧文。亚洛姆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作品风格多样,从理论书籍到治疗故事到小说,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他对心理治疗和生活的理解。 施奈德(Kirk Schneider)美国执业心理学家,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发言人, 存在-人本心理学院副院长,在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著述甚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