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8

叶子青了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能治疗拖延症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ppysharon

已采纳

说了四个毛病,其实只有一个,是衍生出来的。那就是高估自己。都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人会低估自己,往往会形成自卑的心理。和你是高估自己。那就会目空一切。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因为高估自己就会,到处碰壁。随着时间的过去,碰瘪越碰越多,把鼻子都碰扁了。慢慢就会醒了。——当然,条件是,你在碰壁中,学会不在同样的地方碰第二次壁。如果你要快速的改变。那就得从拖延重开始。这是由外及里的一种自我改变方法。从今日事今日毕开始。能做到这一点,自律的问题也就开始纠正了。

心理咨询师能治疗拖延症吗

250 评论(8)

我叫金三世

找治疗拖延症的书看 1.分辨你是对某一类事情拖延,还是对所有的事情都拖延?对于你喜欢的事情,你会拖延吗?这种所谓的拖延是你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吗?(这一步是为了确认你是不是真的有拖延;同时了解你的拖延是什么类型;哪些类型的事情会导致你的拖延出现。 有的人他本就是喜欢慢慢去准备,慢慢去做,这就是个人做事风格不同,不必强求自己的速度,一定要和那种做事快的人一样) 2.那些事情你会拖到什么时候去完成?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立刻去完成?当被逼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你的完成速度和效能怎么样?(评估造成拖延的状况是来自于能力的不足?没有信心?还是内心动力不够? 压力过大或者完全没有一点压力,都会导致拖延状况的发生。) 3.要想处理好拖延症,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拖延,其实也就是去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自己做事的风格和模式,对自己的内在有了确切的了解,你一定可以找到很多方法来帮助自己。 4.好的时间管理计划,也需要身边有一些可以很好的陪伴你的人,督促你的人存在,也请找到他们。 5.必要时求助专业人员,比如心理咨询师,他们可以协助你了解自己的问题,制订出更适合你的完善的计划,并陪伴你去践行。 对于以上问题,如果你想好了答案,请写在这里或者私信我,我会很愿意继续互动!以上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的毛病,就像我身边很多年轻人都说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其实,拖延症有时并不是生理上的懒惰,而是自己心理上的无法控制。有拖延症困扰的朋友可以这样做: 1.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给大脑一些正向反馈。比如说你想吃肯德基,但是你手头还有一份文件需要整理,你就可以给自己说,“我先把文件整理好了,我就奖励自己去吃肯德基”,这样就能把想拖延的事情往前提了。 2.每次学习和工作都会得到相应的鼓励或奖励,原来想拖延的事就没那么抵触去做了。 3.治疗拖延症还有挺重要的一点就是慢慢锻炼,从细节和小事开始锻炼。这好的做事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你有耐心的从小事开始做起,做好了一件件小事,比如每天记账,每天运动半小时,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干事麻利、行事果断的好习惯,那拖延症就“不医自愈”了,而且不会反弹。 4.有好的心态,不要太完美主义。抱着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和极致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当下身体和头脑都会累,而且让你产生恐惧开启下一个项目的潜意识,产生逃避和拖延的心理。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要强求最好效果。 5.在遇到挫折或者一时的失败时,不要过多责备自己,人无完人,人生说短也不短,摔倒了能爬起来就是好汉。 6.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拖延症的存在,然后做好计划清单和时间表,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完,再做次重要,这样头脑会清醒,拖延症也会慢慢消除。 7.不沉迷于当下的得与失,有中长期计划,有未来发展规划的人,不太容易有拖延症,因为当下努力,未来可期。所以想摆脱拖延症,不妨想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五年和十年目标是什么,怎么一步步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吧。摆脱拖延症,未来可期奥[作揖][作揖][作揖] 1觉察一下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例如,你觉得自己是拖延症后,对自己的评判,抗拒,内疚,因为所有当你对抗自己的时候,都会让这感觉持续! 2认清一下其实有时候根本不是拖延,只是自己内心不喜欢去做所以才会延后,本质上不严重,但是当自己觉得它是个问题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了一个问题,例如,成为了一个能量堵塞滞留在心中! 刚开始就错误的误解了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自然不想做啊,这是正常现象,例如,你超级想去一个地方,你的一切都可以,你会拖延吗?其实不会),所以有拖延一定有原因,也许是有些阻碍了你~例如天时~例如地利~例如人和~例如钱的问题等等~ 所以重点就是先被随意去评判自己,对抗自己,去责备自己~ 而是正确的理解自己,谅解自己,接纳自己,甚至欣赏自己~不违背内心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3一旦你与自己内心没有了对抗,评判,就会让自己能量通透,舒服,状态就会好,状态好,你就赢得了人生,干啥都舒服… 建议真实面对内心,因为所有有拖延的,其实只是自己暂时不想做而已,别评判自己,给心情放个假,或者是去学习一些身心灵的课程,很快就可以让你走出来~很多有抑郁症的人,其实也不是抑郁症,只是他们的灵魂太独特的,周围不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而已,一旦有了理解,自己也有了一个方式去世界沟通,人生都会发光的,仔细去看,每个成功的灵魂其实背后都有个特别执着和独特的灵魂! 落地:可以写一写欣赏自己的50条,穿越外在对自己得评判看到优秀的自己! 顺便说一下,你能够发出这个问题,就证明你自身特别渴望好起来,可以自己想法来自救,这就是优秀的呢 处理拖延症,比较合理的就是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本质不是要把所有的事做完,而是选择重要的事情做。把事情分登记,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先把重要又紧急的事做了。 每件事设置一个截止时间,当然你要确保这个截止时间你还会拖延,所以时间点要设置相对合理。每次完成一件事,可以对自己做一个奖励。 我记得一个女作家写过,她想做几件事,但是又会拖延。于是她想出来一个办法,把A事情做完了以后,奖励自己做B事情。这样事情也做了,自己也得到了奖励。 最后,你可以检查自己的肺系统的问题,找个执业的中医师检查一下,肺气太虚的人,容易拖延。肺气足了以后,拖延症会减轻。 摆脱拖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消除干扰、摆脱完美主义、找朋友监督、设定最后的期限 用笔写下来每天自己要完成的东西,然后定个时间内完成! 后边有狼追你,你还拖延吗 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1. 抽象目标和具象目标 2. 给自己设定deadline 3. 把“我必须做某事”变成“我想要做某事” 4. 改变心情 5. 放开对自己的限制。 6. 从消极的拖延者变成积极的拖延症 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不然又不做事又在思想上造成压力。

168 评论(10)

小莹catherine

人首先是爱幻想,其次就会拖延重,最后才变得不自律。首先是爱幻想爱幻想这件事本身,我觉得其实挺好的。我也非常爱幻想,总在每晚睡前盯着窗帘,想着十年后我会在哪个城市的郊外骑着自行车拍越野vlog,抑或是会在院子里种哪十种不同样的绿植,在天台放一个画架和一台天文望远镜……(我知道是幻想,别吐槽别吐槽)但你们发现了嘛~我也爱幻想,但我的幻想是非常具象,有画面感和细节的幻想。而且在我的幻想中,很少有“世俗”的东西掺杂进去,比如我从来不会幻想我要赚到一百万,或者在多少岁结婚过上什么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或许你会觉得,柴桑,那这不都是幻想嘛?幻想什么还不都一样耽误现实生活?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幻想什么其实也很重要。虚伪的「社会蓝本」人们常常以为自己是欲望的主人,以为幻想是从自己本身发出的。但事实上,这个社会中存在一种“传说中的美好生活的蓝本”,我们的欲望早已被它规训。举个栗子哦,社会会给你灌输一些大众的欲望,有时是东西:房子,车子,Gucci Gucci Prada 。有时是生活方式:结婚、生子、消费……所以大家都会幻想,啊我以后会住多大的房子,会买多贵的车子,每年要去几个国家旅行,要暴富!……但发现了吗,你的欲望是被「社会蓝本」规训过的,你正在按照社会给你灌输的“你该有的东西”去幻想,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社会蓝本」有时候是很坑的。比如啊,我有一次和我的读者聊天,她跟我说最近经常和男朋友吵架,感觉彼此三观不合,但还是不愿意离开他,今年也准备结婚了。我说,三观不合的人过一辈子是很难受的啊,你真不再考虑考虑?她说,但是自己已经奔三了,再不结婚就来不及了。再不满也没什么可挑的了。她觉得,结婚就是这个社会对于“好生活”的标准之一。嗯,虽然她不结婚可能会更开心,但她却又渴望留在这段关系里,因为她不愿意失去参与这种“好生活的幻想”的权利。

271 评论(14)

paradisevita

有拖延症的孩子,做事拖拉,效率不高。写作业的时候爱玩橡皮、铅笔,没写几分钟就要去厕所,一天下来作业也没写多少。做事没有积极性,也没有合理安排。

所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

330 评论(9)

夏筱筱筱瞳

1、孩子拖拉的第一种原因是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确实小,孩子已经在努力尽量做好了,但是做的慢,所以认为孩子是拖拉。降低我们衡量快慢的标准,等等孩子,配合好孩子的节奏。

2、孩子故意拖延时间,真正的拖拉。承诺孩子,做完作业可以和父母一起玩,也可以出去爬爬山,或者自己自由支配一定的时间,注意是自由支配一定的时间。

3、学习,做作业枯燥无味,而且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找几个同学一起完作业,限制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防止影响孩子更讨厌学习。限定时间完成定量的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当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不能责备打骂: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

另外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小孩磨蹭,做好加减乘除

97 评论(8)

轻轻空空

原因一:生理原因上海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咨询专家陈默认为,拖延有可能是天生的,“一部分动作慢的孩子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神经协调缺陷”。陈默认为,熬夜过多、年龄偏大或有过多次人流经历的母亲,子宫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及反应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教养你失控的孩子》(《Parenting Your Out-of-Control Child》)一书的作者George M. Kapalka博士认为,孩子一直拖延、抗拒写作业,很可能是学习困难症的信号。后天成长环境同样可能引发生理原因的拖延。中医大夫李辛认为,长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孩子也会变得拖延。“因为TA的精力都流失掉了,做事当然提不起精神。”原因二:害怕做错著有《拖延心理学》的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认为,“拖延的毛病,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孩子很可能拖延去做、学一些新的东西,即使这件事是TA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害怕做得不完美。所以,即使是你的孩子自己强烈要求学钢琴的,TA也仍然有可能拖延练习,因为TA演奏得不像TA想象可能的那么好,或者认为应该的那么好。原因三:缺乏信心如果是个你知道TA能做的工作,比如清理房间、收拾玩具,那拖延有可能是因为这任务看上去困难得吓人,让孩子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开始。原因四:不了解做事的目的如果一个孩子不了解TA的角色和做事的目的,TA就倾向于不想做。但孩子很难对抗家长的意志、拒绝家长的安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拖延。原因五:习惯依赖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本来可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家长代劳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学习、玩乐都有人“侍候”,甚至很多应由孩子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都被家长“代理”了。长此以往,日久天长,孩子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和习惯,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总是很有“耐心”地等着家长“解围”。原因六: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心理学主张,缺乏兴趣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原因。和写作业相比,玩游戏、看电视当然更有吸引力,更重要。没有积极性,拖拖拉拉当然在所难免了。原因七:“时间有的是”对孩子来说,如果事情不紧急,就很容易拖延,比如睡觉。七大原因,逐一解决生理原因,怎么办?因生理原因造成的拖延习惯,父母可以帮孩子进行适当的补养。比如,让孩子早点睡觉,增加体育锻炼,适当食补等等。孩子身体强壮了,精力充沛了,做事自然更有劲头。孩子怕犯错,怎么办?《正在拖延的孩子》(《The Procrastinating Child》)一书的作者Rita Emmett认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犯错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一部分”。“孩子要知道,犯错是OK的,不完美和失败是有区别的。与此同时,父母则要避免把结果看得比过程还重要。”此外,父母应更多注意孩子做了什么,而不要老注意孩子还没做什么,否则会蚕食孩子的信心。孩子每按时做完一件事,父母就可以在日程表上贴一个小星星,如果孩子收集了足够多的星星,就给予奖励。此外,赞美孩子的计划、打算,激励TA按时完成。缺乏信心,怎么办?Rita Emmett认为,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把一件事拆成多个小任务,逐一完成。“所以,不要说‘清理你的房间’,而要帮TA定义每一步:整理床、收拾桌子等等。然后让孩子专注在每件小事上,忘记其他直到手头的事已经做好了——如果你正在整理衣服,就不要考虑收拾书柜的事。”让事情变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建立目标、制定计划。简单的开始对一个爱拖延的孩子来说是最难的部分。所以愿景要清晰,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不了解做事的目的,怎么办?安排任务的时候,要花时间告诉孩子怎样完成任务,回答TA的任何问题。让孩子对计划的事感兴趣,可以和孩子一起定计划。要考虑到课后活动、孩子最爱的电视节目、宝贝的脾气等等。有些孩子倾向于一次完成任务,有的则需要每隔一会儿休息一下。给孩子选择,但不要太多。如果孩子想先看电视,再写作业,也是可以的,但一旦达成约定,就要执行。习惯依赖,怎么办?家长应尝试走下“火线”。如果你总是冲上去救火,孩子就会明白,拖延到最后一刻就能“被解围”。而且,“救火”太过频繁,也等于在向孩子发送信息——你不可能独自做好。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怎么办?想办法,把你认为重要、必须的事情,添加到孩子的优先任务名单上,George M. Kapalka认为,可以让任务和特权产生链接。“如果你允许孩子做完作业再看电视、玩游戏,孩子就会明白特权是伴随着负责任的行为而来的。”同时,让孩子每天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孩子已经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家长又紧追着安排各种其他任务,孩子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干脆故意拖延进度,应付家长。“时间有的是”帮孩子设定一个deadline,提早完成的话,发放额外的奖励。美国芝加哥DePaul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seph R. Ferrari博士说:“我们倾向于惩罚拖延行为,而不是表扬提前完成的行为。”“如果你期望孩子8点上床睡觉,7点45分TA就做到了,你必须说,我们可以再额外读一段故事了,因为今晚你这么早就上床了。最终,孩子会明白按时完成是好的,早早做完就更好了。”

35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