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皆缘
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简答题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顺利地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简答题,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参考答案】
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2、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二、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参考答案】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⑴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意味着一视同仁,意味着以礼待人,意味着信任对方,意味着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⑵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注,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⑶表达真诚。真诚是内心的自然流露,不是靠技巧所能获得的,真诚敬爱那里在对人的乐观看法、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对求助者充满关切和爱护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在饥饿拿自己,自信谦和的基础上。真诚应是咨询师的基本素质。⑷表达共情。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要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要善于把握角色,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⑸积极关注来访者。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三、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
【参考答案】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四、如何确定咨询目标
【参考答案】
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的思路明确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2、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4、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5、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
五、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参考答案】
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该求助者希望能改变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的毛病,改善睡眠状况,能正常与人交往,这 与通过咨询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
六、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参考答案】
1、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患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
2、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
3、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
4、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假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
七、如何整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参考答案】
1、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咨询目标视为从一般、普遍、宏观、远期的目标到特殊、具体、微观、近期的目标这样一个连续体,这样可以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2、实现这两种有典型意义的目标的统一,是心理咨询卓有成效的.基本特点之一。
3、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是辩证处理这两种目标关系的准则。
4、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八、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参考答案】
1、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
2、行为主义者认为,咨询目标应该以行为名称来描述,这些行为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3、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
4、完形学派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对外在支持的依赖。
5、理性情绪学派的目标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6、交互分析学派希望帮助求助者能有脚本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助他们检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作新的决定。
7、现实治疗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帮助他们对行为作价值评估,并决定改变的计划。
纳兰美黛子
心理咨询师答题窍门一、考前的时间如何安排 作息时间:最后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因为要考试了就盲目熬夜,最后倒把自己累垮了,进了考场就彻底晕了,多不值得啊!最好从今天把自己的生物钟完全按照考试时的时间来调整,尤其需要注意中午和下午的时间的调整很重要。 餐饮须知:复习考试会消耗考生大量的体力、脑力。所以,我们均需要适当的补充营养,考试前,应多吃些主食。还可多吃些水果,特别是含葡萄糖较多的浆果,如葡萄、草莓等。若食欲过差,可适当服些多维葡萄糖。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对促进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好处。蛋白质以动物性食品为佳。大豆蛋白也是优质蛋白,多吃些豆制品很有必要。要适当摄取脂肪可增强记忆力。胆固醇也是大脑活动的所需物质。 考生最好在考前30分钟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场环境。考试前20分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放置在桌面右上角备查。考试出发前应检查考试应带物品是否齐备,包括准考证、身份证、钢笔飞圆珠笔上角备查。考试出发前应检查考试应带物品是飞、2B铅笔(一定要到专门的商店购买两只以上,事先削好),卷笔刀,橡皮(注意买无擦迹的),钢笔、签字笔(注意颜色,建议至少各带两只),计算器()最好带高阶的计算功能),准考证,身份证。 如果考试时天气比较热的话,可以带一瓶矿泉水(有条件的话,准备一些可以凝神的茶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东西是不能带进考场的 一是通讯工具,包括手机、呼机、步话机等等; 二是带有文字储存功能的计算机、计算器、商务通、手表等; 三是非考试许可的其他类型和颜色的笔,例如红色笔,绝对不能用于书写; 四是涂改液,答错的点,你直接用笔划掉就行了,千万不能用涂改液。 上述四种情况只要一出现,你的试卷都有可能会被作为无效处理,情节严重的,将按舞弊处理,请大家切记。 二、考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考前检查:检查有没有误带违禁物品进入,尤其是手机、呼机,一旦发现,需要立即关机,并将其放置在考场的指定位置,避免被误认为违纪。 2、填涂机读卡、检查试卷:注会考试的客观题部分是需要填涂机读卡的,虽然每年考试前都要反复强调,可是每年还是会有同学在这上面出错。 (1)机读卡不能污损、折叠、字迹不清,如发现有问题立即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请求更换。 (2)机读卡发下后,先使用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位置正确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然后换用2B铅笔按照示范方式填涂信息卡。修改时应用橡皮擦干净,不要弄脏、弄破机读卡。 (3)拿到试题后,先翻到第一页,认真阅读“答题注意事项”,并按照上面所标示的“科目代码”,填涂信息卡相应信息点。全部信息填涂完毕后,再仔细检查一次填涂区内容,确认无误后再开始答题。 (4)考前应检查试题卷有无缺页、错页、倒装、污损、字迹模糊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监考老师进行更换。
就是不高兴
三级考试的最后一道问答题就只有四个小问二级是问题是八个小问。我们参加培训的地方对于考试的内容和怎么回答,都讲的特别清楚。心理咨询师的必备心理诊断思路1.找症状(心理/生理/社会)2.定诊断(明确/具体/详细)3.立依据(定性/定量/分析)4.作鉴别(相近/相似/同类)5.觅原因(心理/生理/社会)6.举措施(诊断/咨询/测量)7.列方案(咨询方案十类)8.作评估(五方面四角度)你说的诊断直接就分条罗列就可以可以了。但是你要写清晰思路,这是老师告诉我们直接可以抢分的题。不应该丢分的。评分还要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和病与非病的鉴别原则来诊断。这些,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都是给了很多具体抢分的资料的。你在学习的?老师怎么不给你们多讲讲这些不能跑分的地方。我们是一整天的时间只讲考试。另外说到诊断的时候,你还应该参照ICD-10.赶紧看吧。考试越来越难。明年就该教材了。就过关更难了。
花usahana兔
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时间出现须注意、做题目。题目概况:案例选择题一万字,完成一百个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目约一千字,完成四道问答论述题。时间分配:两部分各占一小时。前部分可能时间稍紧,所以如果有疑难处,先做记号留着,不停留。答题原则:案例回答是八股文,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常见问题回答框架:一、请对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要点:☆一般资料、成长史资料、目前状态资料、主诉及心理测量结果。☆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就收集什么,什么不齐补什么。1、一般状况资料(1)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2)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2、个人成长资料(1)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2)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婴幼儿时期○童年(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少年(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青年(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成年——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注:案例中可能呈现括号中的内容,有多少写多少。二、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分类整理。1.心理功能状态——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三、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心理功能状态1.认知方面(三原则之一)(1)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等感觉障碍方面症状。(2)错觉、幻觉知觉障碍症状是诊断精神病性障碍重要依据。(3)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感知综合障碍方面症状。(4)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意向、超价观念等思维内容症状。(5)注意减弱影响记忆力、注意狭窄见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6)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等记忆障碍症状。(7)自知力障碍——自知力丧失,如否认精神病、拒绝治疗。答题技巧:千万别忘写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等。2.情感方面(三原则之二)(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程度变化。(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性质改变。(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脑器质性。答题技巧:1.一般有焦虑、抑郁情绪症状。来不及细阅可全填上,填错也不扣分。2.以上不得已办法,最好是先细阅案例,如有时间则按正式套路来做。焦虑举例:1.既怕学习不好耽误前程,又怕琴练不好达不到降低分数线级别;2.求助者常常为此十分矛盾,而冥思苦想,难以决断,辗转不眠。3.意志行为方面(1)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意向下降等意志行为障碍症状。(2)强迫行为、精神运动性不安、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答题技巧:1.症状应逐条填写,如有强迫行为,则具体写上强迫洗涤、强迫检查等。2.如没有,也酌情填上无——当然要找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关症状填写。填写格式: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反复洗涤、反复检查试卷姓名、反复检查窗门关闭)。4.人格方面(三原则之三)•关注求助者人格倾向,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等人格特点。•因不伴有妄想、幻觉且自知力完整而不归入精神障碍的人格障碍。※生理功能状态1.躯体疾病(1)躯体障碍、异常感觉,如疼痛不适、疲劳乏力、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等。(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入睡困难、胃部不适、头昏晕眩、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呼吸急促。2.生理缺陷•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社会功能状态1.工作学习效率•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工作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无法上班上学经常缺勤。答题技巧:求助者活动效率一般都有下降,所以一定要写上几句。2.社会交往状态(1)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失调、外界接触不良。(2)固执、退缩、回避、攻击等社会功能受损。如何下诊断☆下诊断、列依据——给出可能的诊断。☆下诊断列依据时可视情况不引述原话。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须满足条件: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不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情绪反应没有泛化。1.现实因素激发——原因•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常形冲突)2.持续时间较短——时间•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不是心理冲突持续)3.社会功能常态——程度•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理智控制下,人格没有明显异常,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生活、学习、社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所下降。(情绪—认知—人格—行为—社会功能各项均正常)4.反应没有泛化•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二、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强烈刺激、时间持久、反应强烈、反应泛化。1.强烈刺激——原因•引发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求助者体验着痛苦情绪。(没有引发心理冲突,而是直接导致痛苦情绪)2.时间持久——时间•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最长不可超过一年)。3.反应强烈——程度•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1)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2)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3)社会功能受损——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4.反应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情绪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还没有把握诊断是还是不是神经症,但可以给予可疑诊断。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五个方面诊断:心理冲突、持续时间、精神痛苦、症状泛化、功能受损。1.变形冲突——原因•非现实非道德性因素引发内心冲突,即引发原因只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且不带有明显道德色彩。(变形冲突)2.持续时间——时间•痛苦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两个月,未超过三个月。(超过三个月即神经症)3.功能受损——程度•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神经症诊断标准。(神经症:影响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4.内容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泛化。四、神经症(注意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叙述上的区别)神经症从五个方面诊断:心理冲突、持续时间、功能受损、症状泛化、病变基础。1.变形冲突——原因•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患者无法协调并感到精神痛苦。(变形)2.时间持久——时间•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病程最少3个月。焦虑性神经症也不少于3个月,惊恐发作则是首次焦虑发作后持续1个月。3.功能受损——程度•心理冲突、精神痛苦影响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如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失眠,学习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4.充分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充分泛化。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