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tesummer
跟她说,芙蓉姐都出国了,这说明啥?自信才是一种美;所以要对生活充满信心;跟她说,王宝强都成明星了,这说明啥?生活要有所追求,不管你现在处于多么艰苦的环境;跟她说,很多人没有父母,而她有,至少你还能尽尽儿女的孝心,就冲着这份孝心,你也要开开心心活着,否则,你的莫名的悲伤会让整个以你为中心的世界昏暗;跟她说,她很美丽,至少她孝顺,至少她懂得照顾亲人。
熊猫盖盖
现代社会有许多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不明白心理的规律。 河北衡水市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修老师,以前患过10来年的心理障碍。后来在试用各种方法,阅读各种资料后,自已领悟到了心理的规律。也帮助了很多的人走出了心理的误区。这些心理规律即使对正常的人的心理也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心理也被作为一种事物来研究。但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物理现象。所以好多人对于心理问题走进了误区,机械地看心理问题,现实中的物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明确,很机械,但心理就不一样,它变化多端。所以如果医院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作为主要手段,就是错误的。心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心理的原因,只要思想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跟体质没多大关系,除非是心理影响伤害到了身体,需要对身体治疗。 弗洛伊徳的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但还是很不完善的。而且在我们心理的实际应用上没多大作用,比如你如果对汽车的各部分都相当了解,但是你驾车技术不好的话,你车也是开不到好的,而如有一人对汽车各部分都不了解,但他驾车技术好,他就可以把车开的更好。心理也是一样,我们的心理驾驶技术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运行的好不好。弗洛伊德晚年的研究使他自己陷入了完全的悲观,不但对心理治疗感到完全的悲观,甚至对整个人类也感到了完全的悲观。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实际治愈过一例典型的心理障碍患者,而且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认这一点。 怎样让我们的心理变的更好呢?从古到今,有着对此各种各样的讨论。其实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老子,庄子,佛教的禅宗中得到很多有有益的启示。但是一提到宗教,很多人可能就想到那些迷信的东西,当然,想通过神,鬼 等使心理变好,那是肯定错误的。但是这些古人的思想中确有一些真正的可取之处。那就是关于心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方法,也可以说是技巧。 比如佛教的禅宗,提倡顿悟。其实这个开悟就是对心理规律的技巧方法的掌握,但它不当当是个知识,它是一种体验,它要你自已去真实感受它,要实际运用它,觉得好了,你就会知道了。就比如你没吃过一样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它的味道,你还是不会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只有你亲自吃了后,你就立刻知道。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悟当成是什么成佛成仙的事,没有那么神的。我们只把它当成是对自已心理的一种领悟。 这是个什么方法呢?其实它是太简单,简单到你可能不会认为它是个好方法,它才会从我们眼前溜走。我们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我们的本能使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更不正确。所以才有禅宗里的棒喝,就是师父拿着根木棒要逼徒弟领悟,就是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还不知道。 这个方法就是“接纳”。就是诚心接纳你所有的感觉,感受,想法,行为,痛苦,害怕,高兴等等一切。就这么简单。要注意是一切,不管再怎么痛苦,再怎么难受,再怎么不合理,都接受它,接纳了,你就会好。在接纳的同时,你也可以观察自已的心理到底在想什么,去感觉自已的感受,就好象看另外一个人一样。这就好象佛教里的俗语,“观照”和“觉知”。当然,你没去想怎样接纳,你也可以是在接纳。 这个方法对于正常人,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一样有用的。其实所谓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区分界限是不大的,甚至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可以用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做为例子,这样更容易理解。比如,有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他每天总在睡前要看一下门关了没有,即使他已经知道门关好了,他还是要去重关一下,如不去,他就不舒服,而且几乎每次门都是已经关好的。他意识到这是个病,为此很烦。如果运用接纳的方法就是,你就接纳有这种想法,有这种行为,接纳自已为此而产生的烦恼。那你就会变好。其实我们有古怪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想法呢,为什么不那样想就是正常的,我们如果把有那种想法和没那种想法都看着是正常的,那我们胸怀就更宽广。就比如庄子的家人死了,他一点都不伤心,反而敲乐器,别人觉得不正常 ,就问他为什么不难过,他说,人死了就是难过的事吗,人死了,与天地同眠,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那个总关门的人,就是为有这样的想法而烦,所以他就努力压制这样的想法,但是心理就是这样,你越压制,他越对抗。这样相互对抗,冲突就会越来越大。这是愚蠢的做法。如果他去接纳这种想法,接纳这种行为,那么渐渐的反而就会变好。当然,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点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蜕变,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变好。就象我们在睡觉时,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睡着的,你从不会知道是哪一刻睡着的。当然这个蜕变的时长因人而异,有些人很快,只需一会儿,有些人则要几天或者几十天。 当接纳时,我们的心理反而慢慢不再对抗了,这时我和我们的心理成为一体了,就象“无我”那样。有一个典故,有人问佛,我为什么烦恼呢,佛跟他解释后,他立即顿悟了,佛大概的意思就说,是你自已在烦,是你自已一直在纠缠你的心,本来你是不烦的,你为什么要去纠缠它呢,也就是说你接纳你的烦恼,你就不会烦了。所以也有个典故,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勤拂拭正是自已没有必要的纠缠。所以佛教常常以小故事来启发人们。 那个关门的人其实更多的是为有那种想法而烦,当他接纳后,他可以常去关门,甚至还可以喜欢上关门,但他也可以不去关门,如果不关门有不舒服就接受不舒服。这样渐渐地,关不关门对他就无所谓了。心理也没什么障碍不障碍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我们话语有时难以表达清楚,但只要去体验就容易明白的,而且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实际体验。 另外我们也要相信接纳就会好,信则有,不信则无,这虽然很主观,但心理就是这样的,你不信的话,你连体验它正不正确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客观的心理科学。禅宗的悟也是客观的心理科学。 再比如有些人会失眠。对于失眠,药物治疗是没什么用的。完全是心理原因。当失眠时,你就这样想,我就让它失眠,一直醒着到天亮我也真的接受,有烦恼有担心我也接受,当然你闭上眼睛,摆好了睡觉的姿势。你要相信接纳就会好的。而的确实际上就是会好的,慢慢地,不知不觉你肯定会进入梦中。这个过程也是很微妙的。 总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都大同小异。解决的方法也差不多。有心理障碍也不一定是坏事,正所谓没有迷哪来的悟,没有悟也就没有迷。 其实我们还可以由这种体验领悟到很多道理。还有象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我们的工作是工作,如果我们不工作时,就是在玩吗?不工作时,我们的身体在运行,嘴巴在呼吸,在一定意义上不可以说是工作吗。所以你即使一事无成,和做成大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你的思想要有包容性。有时候世俗的思想是片面的。还有老庄思想的柔弱能胜强硬等等,都是很有道理的。 当我们接纳了自已时,我们还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感受,有时候即使你一个人静坐时也能感受到无比的愉悦,你也会知道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一波又一波,而且不受我们想法控制。很多时侯你的思考变的根本不重要了,你只需去体验,你没去想接纳,但你是在接纳,而且接纳的更好。我们的思考有时反而束缚了我们,丢开了可笑的思想,我们会变的更自由,更精彩。我们的心是很大的,我们体验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有太多的问题我们不明白。好多人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对于一些问题,你不要去想为什么,不要去钻牛角尖,你想也想不明白,一句话,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的脑子的思考力实在是很渺小。我们的世界也是很矛盾的,真理和错误都是相对的,真理在一定意义下是错的,错误在某种意义下又可能是对的。有时我们的言语很难表达出好多事情,言语表达也有许多不完整性,所以争辩也是没有多少意义,你争赢了也不一定是对的,争输了也不一定是错的。只要我们体会到其中的真正的意思也就足了。 如果你觉得好,则多帮别人回答这类问题。
cheese酸奶
关键还是靠自己,多和人交流和接触,在社交活动中逐渐建立自信。需要不断的练习,告诉她:你只有下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可以试试下面文章里的方法,选择一种方法,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效果的自卑,顾名思义,主体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和自满正好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品质,却都是年青人常有的心理表现。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首先你要战胜自卑 1、认知法 就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自卑者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和抱负,自我评价协定高,当在学习生活中,由于自己方法不当,或缺乏处世能力而陷入困境时,自尊心受到损害、优越感严重失落,于是从一自尊自信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一个完全失去自信的人。 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但也不忌讳自己的缺点,没有缺点优点也能以浮出水面。这样就能正确地与人比较,在看到自己不如人之处时,也能看到自己如人之处或过人之处,伟人之所以难以高攀,是因为你跪着看的缘故。其实,最重要的比较是自己跟自己比。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等来确立自己的事业和人生道路,为此发奋努力,为断进步,最后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人生。 2、作业法 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挫折,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而造成的。有此心理学同学,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而自信心的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切不可着急。应从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通过为断的成功来表现自己和确立自信,来消除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表现自己时,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用自信心取代自卑感。 有自卑感受的人多为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因此,表现自己还得从锻炼自己的性格入手。有自卑感受的大学生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坚韧性、果断性、勇于进取等优秀品质,确立自信,以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3、补偿法——正确地补偿自己 补偿法即通过努力奋斗 ,以某方面的成就来补偿自己自身的缺陷。生理上的补偿现象,如盲人尤明、聋者尤聪,这是大家常见的。其实,人还有心理上、才能上的补偿能力。勤能补拙、扬长补短,可以说是心理上、才能上的补偿作用。华罗瘐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记住:只要功夫深,一定能赶上他人。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扬长补短。亚历山大、拿破仑,他们生来身体矮小,这是他们的短处,但他们并不因此自卑,而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并立志在军事上取提成就,经过不断努力,最终他们都成功了。所以说,人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而要看自己愿不愿意改变。只要找到正确的补偿目标,就能克服自身的缺陷或者从另一方面提到补偿。 4、领悟法——心理分析法 领悟法即有自卑感受的大学生,主动求助于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治疗。其要点是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经分析找出导致自卑的深层原因。经过心理分析,主求助者领悟到,一个人之所以有自卑感,并不是自己的实际情况很糟,而是潜藏于意识深处的症结使然。显然,自卑者会发现被过去生活中的阴影影响今天的心理状态是没有道理的,从而使他们有豁然开朗之感最终从自卑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5、暗示法——自我鼓励法 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助的方法。人的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暗示作用。 它与人的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而积极的暗示则带来积极的行动。每个人的智力相差都不是太大,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应不断地暗示自己,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好。始终坚信“我能行”、“我也能够做好”。成功了,自信心得到加强;失败了,我们也不应气馁,不妨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慢慢来我会想出办法的。” 6、成功性格训练法——自我训练 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当之处,如内向,不与人交往,敏感多疑等,为此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成功性格的训练。 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随意找到四个你的熟人,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判断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 第二、确定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演员的话,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第三、选择任何一个你所崇拜的人,列出他身上那些使你崇拜的特征和品质。 第四、把第二和第三综合为你自己所选择的性格。 第五、改变你的形象、行为、个性中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化你所喜欢的东西。 第六、去表现你的新个性。 要提醒你的是,不要指望很快便能发展成一种成功地改造自己的性格,还必须以自己性格的内核为基础。
z未成年
首先你的心理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其次,从人格理论上来讲,你有两个表现最为明显的人格,一个平和,一个极端;目前是平和的人格占据优势地位,所以你才没有做极端的事,但极端人格也是非常强势的一个人格,你的优势人格是比较强大的,所以能够压抑另一个极端人格的想法。极端人格会不时的出来影响你,所以你才会有这些想法。如果你想去除这些想法,最好的办法是将其穷根究底,比如,你采取极端的行为有什么意义,然后多想想值得你珍惜的人和事。这样你平和的人格可以慢慢强大起来,而极端的那个人格可以慢慢趋于平缓。
掬黛小公主
案主自述:不知道我和男朋友要不要分手?我已经上大学了,男朋友马上高考(复习了一年),高考完打算分手。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很平淡没有和其他情侣一样的热恋期,而且我们感情开始的很草率一句正式告白都没有,平时的相处经常也和朋友一样在大街上也不会拉我的手,过马路自己走了也不会拉着我一起走。这几天我们一周年我半个月前就和他说我买了对戒是一周年的礼物,今天一周年了他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但是他知道在一起一年了,即使说一个一周年快乐我也会很开心)我感觉我们应该结束了,他之前也有好几女朋友但是时间不长最多五个月,真的不知道他是不会还是不想。上周来找我的时候交流很少,他之前说来找我就不打游戏了,好好陪陪我然后复习一下结果来了经常打游戏和他都没有说了几句话。而且平时让我失望的地方确实挺多的。我该怎么办呢?你好,感谢案主的信任,我是心融有道心理工作室的咨询师心蓉。通过你的描述你目前纠结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和男朋友要不要分手?理解你目前的纠结迷茫和失落。目前你大一,男友马上高考(复习了一年),高考完打算分手。——这里你看似给自己和男友设置了分手的期限,同时证明你也会考虑对方的感受,高考对于你男友来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你没有在他高考前作闹提分手,这里说明你是个善解人意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姑娘~你描述和男友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很平淡没有和其他情侣一样的热恋期,而且感情开始的很草率一句正式告白都没有,平时的相处经常也和朋友一样在大街上也不会拉我的手,过马路自己走了也不会拉着我一起走。——这里证明你渴望自己的恋爱像其他热恋中的情侣一样充满激情,但是事与愿违,自己的恋爱平淡得像白开水,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让你有些失望和对男友的不满,他并不能满足你对爱情的所有幻想~这几天一周年你半个月前就和他说自己买了对戒是一周年的礼物,今天一周年了他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但是他知道在一起一年了,即使说一个一周年快乐自己也会很开心)自己感觉恋爱应该结束了,他之前也有好几个女朋友但是时间不长最多五个月,真的不知道他是不会还是不想。——可是姑娘你有没有想过,你当下对男友充满抱怨情绪时,你男友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你忘了忽略了对方正陷入高考的巨大压力中。这个当下他的全部注意力在应考,可以说没有精力也无暇顾及你的感受。如果对方曾经有过多个女朋友,证明对方对女生有吸引力,同时在和女生相处沟通中不懂得女生的需求。如果是这样,你需要学会委婉地和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去交流,冷战和吵架会让你们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上周他来找你,你们之间交流很少,他之前说来找你就不打游戏了,好好陪陪你然后复习一下结果来了经常打游戏,导致你和他都没有说几句话。而且平时让你失望的地方确实挺多的。——这里证明你们之间交流很少,对方打游戏背后的原因是游戏比你更能让他放松。你是否能让他感受到放松和舒适感就很重要,如果他感觉到压力和不舒服,自然不愿意交流会逃避交流,同时会用打游戏的方式让自己放松来逃避现实压力。既然你和他在一起相处有一周年的时间,比起他之前和别人最多5个月分手。——证明你们双方有感情基础。你虽然说高考结束后分手,但这未必是你内心真实的想法,你只是希望对方能更关心理解尊重你内心的感受,让你感受到被爱被关注的幸福。恋爱和婚姻都是需要学习的,经营好自己的恋爱婚姻也是一种能力!祝早日收获幸福!心融有道,幸福无忧~(原回答在“心融有道心理”知乎账户可见,“了解更多”直达并可收获更多情感心理小技巧~)心融有道顾问一诺致力于家庭治疗、婚恋情感与人际沟通·心理咨询与治疗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