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哥丶WLy
心理咨询师 应桂秋的个人介绍 【擅长领域】:婚恋情感、亲子教育、青少年心理问题、情绪困扰、人际关系、个人成长 【资质介绍】: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安肯心理高级心理咨询师 婚姻/亲子/情绪压力/沟通力讲师 【个案时数】:1800小时 【其他特色】:培训场次300+、城市40+ 多次带领青春期家长成长营,长程辅导家长智慧沟通,帮助孩子恢复自信。 多次带领多对夫妻进行教练式辅导,成功修复关系,收获家庭幸福。 多次分享《婚姻幸福沟通策略》、《亲子沟通》《情绪管理》、《青春期不叛逆》等课程。 【咨询风格】:温暖、亲切、温和、真诚、擅长把教练技术应用到咨询中。 【受训背景】: 2014年11月-12月 萨提亚亲子关系系统课程 2015年4月-9月 房树人绘画心理、催眠技术学习 2016年8月-11月 宋文哲CBT咨询技术系统学习 2017年9月-11月 家庭治疗技术系统学习 2018年9月-12月 骆宏焦点解决技术体系一阶培训 2018年8月-9月 正念技术系统学习 2019年3月-6月 APPC婚姻家庭、少儿心理咨询师证书获取 2019年9月-12月 曾奇峰精神分析技术学习 2020年3月-2021年2月 赵旭东、张沛超长程案例教学示范督导 【咨询感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我愿陪你拨开云雾、走出困局,看见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助你找到前行的路,在你的轨道,自在安好。
明天努力找吃喝
“心理咨询师朋辈督导”,区别于“成长小组”和“学习沙龙”之类的活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围绕实际发生的咨询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从而获得咨询技能和水平的提升。 昨天的成了“四不像”。 耀辉老师的案例准备很充分,批注很详细,尤其对所用咨询技术和理念的“分解动作”讲解得很到位。这对我是个提醒,因为有些技术和理念我只是自发性地用,没有形成理论性的认识。一旦形成理论性的认识,对它的再运用就会更有自主性和针对性。 角色扮演的设置也很不错,很有代入感。 遗憾的是,“重头戏”环节的流程设置有点弱了。围绕案例的分析、讨论、切磋、碰撞,几乎没有,而这些却是朋辈督导的关键环节。 流程设置方面准备得不充分,准确点说,是没有针对昨天的具体案例设置匹配的流程。原想套用原有的流程,结果发现,这个案例只是呈现,咨询师并非为解决问题而来,模式化的流程走不动了。只能说明,事先没有做相应的准备。如果能做一下简单的推演,对流程做一下微调和优化,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相较于“温和派”,我的语言相对犀利。除了入职刚满月的咨询助理,主持和主咖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大咖了,如果还需要用温言柔语鼓励着、呵护着,我会怀疑我进错“片场”了。 另外,做为付费的参与者,我有权对我接收到的服务提出质量上的质询和要求。故而,也作一文,不吐不快。 看到了问题却假装没看到,这事儿我常干,但在心时代,在我看重的专业领域里,也得装傻充愣,那这世间便再无净土。哪怕只为对“假想净土”的守护,我也得畅所欲言。希望主办方将这个项目的重视不仅落实在宣传上,也落实在具体工作的细节上,在流程设置与具体内容的匹配上下些功夫。祝朋辈督导越办越好!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