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yuyinyusuzezz
因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活在一个无常的世界里。生老病死、意外挫折本身都会引起人们痛苦的感受和情绪。对于这部分的痛苦人们只有去承受它才是正确的态度。如果总是回避痛苦,沉迷在内心当中,或者去排斥生活中本该承受的痛苦,就会带来神经症的症状。强迫症、焦虑症等等都是如此。对于神经症的改变,首先要学会接受症状,不再排斥那么多了,带着不安做当下该做的去才行。当你接纳了痛苦之后,并不代表症状的痛苦马上就可以淡化消失,因为症状是有惯性的。所以接纳了还是会持续的难受不舒服,但是这个难受它是单纯的不舒服,需要自己去承受的部分。
内涵帝在此
我从小就是个完美主义者。小时候作业只要一个字写的不好我就会把这页撕掉重写,绝不用涂改液,以致本子被我越撕越薄。大了以后,爱车被蹭出个再微小的痕迹,我都会去车场抹掉,当这种性格被带到工作中时,往往会令我对下属极为严苛。完美主义让我得到了很多东西,但极端的完美主义也造成了严重的强迫症。从小开始我就总有些令伙伴们看不懂的习惯,例如走路一定要踏在方格之内,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严等等,有时甚至关一个窗户就会花掉足足五分钟。长大之后,完美主义也曾经令我无法容忍恋人的过去。这些烦恼曾经困扰过我,后来我在佛经中找到了答案。越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就越明白,真正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可他们潜意识中并不接受这个事实。很多人失恋时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连班都不上了,整天在家里听着失恋歌曲,翻看从前和恋人的合影,信件,微信,这是在享受失恋的感觉,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使得自己本来只掉了一两块砖瓦的世界濒临坍塌。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港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女主角失恋后痛不欲生,想到自杀,她的闺蜜是这么开导她的:如果你活在过去,心里不停想着早已离开自己生活的他,幻想他某天夜里还会电话你,你永远也走不出来。我失恋时,照样上班,和闺蜜吃饭,看电影,心里当然时不时还会想起他,但我随它去,不去想为什么想到他,也不去想该不该想到他,继续做我的事,他在我脑子里出现的频率就这样越来越少。当几个月后我洗澡时听到一首歌才想起他,我意识到,我真的已经放下他了。很久以前,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渡河时遇见一个妙龄女子,女子恳请老师傅抱她过河,老师傅很大方的答应了,过河之后女孩和两个和尚分道扬镳,一路上小和尚心事重重,走了五里路后终于忍不住问:“师傅,出家人能抱女孩子吗?”老和尚笑了一笑说:“你说刚才河边的女孩吗?我已经放下她了,你还没放下吗?”拿得起,放得下。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庄子晚年和弟子坐而论道时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我这辈子说了这么多话。”正当大家屏住呼吸准备听老师的金玉良言时,庄子说出了让学生崩溃的下半句:“其实我什么也没有说。”庄子一生的名言无数,但我觉得留此一句足矣。真正的真理都是废话。而废话之所以成为真理,是因为人们不按废话来做。参考资料:《金刚经》,释迦牟尼《走出强迫的泥潭》,邓云天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