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13810
你好,心理咨询师是需要考试的,你可以到当地的教育局咨询一下,或者是到网上查询,一般是有报考的网站的,或者你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去咨询一下也可以的,祝你好运!
夏哲藤1
心理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吗
心理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吗,心理分析学又称精神分析学,是以精神病的治疗为背景,除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重要影响外,研究人的深层心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那么心理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吗?
一、性质不同
两者学的不一样,是学医学出身的,学医学还分学一般医学和精神病学,他们专门设置病房治疗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医生;而心理咨询师是学心理学的,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
二、对象不同
心理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人但有心理障碍的人。后者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咨询师不是都有处方权
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可以给病人用药,而心理咨询师不可用药。
四、职业原则不同
心理咨询师做的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助人方式。大多数情况下要触及人的内心隐私,因而保密是心理咨询师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则。对咨询者不愿讲的隐私,可以不多过问,只教给他们一些肌肉放松、冥思入静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五、工作单位不同
心理医生一般会在医院,神经病院等机构任职,而心理咨询师一般会在工作室,咨询机构任职或兼职。
六、级别认证体系不同
心理医生一般都会由任职的医院评定专业职称,分初级(医士,医师专/住院医师),中级(主治医师),副高级(副主任医师),正高级(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一般都会由任职的机构进行评定等级,一般为初级咨询师,中级咨询师,高级咨询师,资深咨询师,首席咨询师。
先说一下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一些区别。
1、心理医生,这类人都是医生,具有处方权,也就是可以开药,通常都在医院或诊所工作,面对的用户群,通常都是比较严重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目的是让患者拥有正常人的行为。
2、心理咨询师,这类人通常并不是医生,只是有职业咨询资质,通常在一些心理机构工作,面对的用户群,通常都是有比较轻的心理障碍的来访者,以对话交流的`方式,陪伴来访者一起成长,目的是让来访者尽可能的稳定情绪、恢复正常人的状态。
3、心理督导,这类人通常是心理咨询师出身,拥有多年丰富的咨询经验、情绪一直比较稳定的心理咨询师,通常年龄也比较大,面对的用户群只要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自己的能力,缓解或消除别人带给咨询师的负能量,目的是让心理咨询师恢复正常的从业能力。
4、心理测量师,这类人有医生,也有不是医生的,通常会使用表格等工具,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测量,通过得出来的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参数,相当于心理工作的一个环节。
5、心理诊断师,这类人有医生,也有不是医生的,通常会根据测量的结果,给来访者提供调整或治疗方式的建议,比如做心理咨询、服药、住院等,也属于心理工作的一个环节。
6、心理分析师,这类人有医生,也有不是医生的,通常会针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一些客观分析,然后给来访者提供调整方式的建议,属于心理咨询的一个环节。
7、心理导师,这类人不一定从事心理行业,但是对于心理的理解和应用,往往有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能够给一部分人提供非常有效的心理指导,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导师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其实不会区分那么细,比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工作内容通常会包括测量、诊断、分析的部分,并不是只做单一的工作。
再说一下情感咨询师的相关概念。
1、情感分析师,这类人实际的身份,基本就是销售和客服,主要的任务是把潜在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同时协调用户与咨询师之间的问题。
2、情感导师,这类人是擅长处理情感问题的咨询师,主要的任务是让用户得到更好的情感关系,或者修复两人的情感关系,比如脱单、挽回、关系提升等。
3、情感咨询师,这类人一部分是扮演的是情感分析师的角色,另一部分扮演的是情感导师的角色。
心理咨询和情感咨询的区别,简单地说,心理咨询通常是尝试解决个人心理障碍,而情感咨询通常是尝试解决两个人关系的问题,关注点不相同。
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如果每个人都能先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障碍,那么情感咨询相对会容易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
因为情感咨询很多时候只能通过一些技巧缓解两人的关系,有效期比较短,而只有真正解决两人的心理障碍,好的情感关系才会持续长久。
所以一些比较负责的、能力很强的情感导师,通常一直在扮演心理咨询师和情感导师两个角色,目前来看,这样的情感导师不是很多见,如果你有幸遇到了,说明你的运气真的不错。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不是一样的,在具体的工作层面,这两个职业确实有一些不同,具体的区别有这些:
一、工作场所不同。心理医生,顾名思义当然是在医院进行工作;而心理咨询师则大多都在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现在也已经有医院开始聘请心理咨询师了;
二、衣着形象不同。既然是心理医生,又是在医院工作,当然工作时间就得穿着医生的白大褂;而心理咨询师,则可以穿着自己日常的得体衣服即可;
三、教育背景和处方权不同。心理医生都是医学院毕业,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之前,是作为医生在医院工作的。正是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心理医生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后,是可以有处方权的,也就是说,在有必要时有权为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师则可能是任何一种教育背景,可能是心理学专业,但也可能是其他专业毕业。
心理咨询师只能通过专业的心理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帮助,无权做药物治疗。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心理咨询师也无权对来访者进行症状诊断;
四、持证不同。心理医生的资格证都是由卫生部颁发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证,而心理咨询师是由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从2017年11月之后,劳动部将不再颁发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今后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可能会改由行业协会来颁发(由于是最新变化,目前走向尚不明朗);
Bubble0104
游戏治疗,主要是通过和心思封闭的孩子一起玩游戏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一方面,小孩子是心思单纯懵懂的,在受到那样的伤害之后,小孩子的心理同样受到了影响,通过玩游戏可以让孩子从之前的痛苦中短暂的抽离出来,分散注意力,回归到最初的天真,另一方面,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也是让其更加愉悦,让其尝试敞开心扉,与过去释怀的过程,孩子可能会走出心理封闭,积极的与医生,身边的人进行交流,向其传递情感,让其感受温暖。
她们本不应该遭遇这些
《素媛》这部电影的播出让观众为素媛的经历感到揪心,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因为善良,为路边的乞丐撑伞,却遭受了一辈子中最大的噩梦,被那个丑陋恶心的男人恶劣的伤害了,而之后的素媛甚至需要靠人造肛门生活一辈子,她变得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流,幸好有父母,小伙伴,心理医生在她的身边,陪伴她走过阴霾。
而与其有类似经历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因为长期受到老师的侵害,在其成年之后也无法原谅自己,和自己和解,甚至多次想过一了百了,无数次的计划之后,在林奕含完成自己的经历改编小说之后不久,便选择了自杀,离开了这个她深痛恶觉的世界。
身体上的创伤抵不过心理上的创伤
素媛身体上受到的伤害只是一方面,她受到的最大伤害应该是心理上的,这个世界上身体上的伤大部分可有确切的时间得到治愈,但是心理上的伤就像梦魇一般,反复出现反复折磨,甚至会引发她们身上上的伤,而作家林奕含便是如此,即使成年后的她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是她却始终走不出那段被老师欺辱的日子,于是她选择了自杀,她们绝望的不仅仅是自己遭受的伤害,更有那些坏人明明是他们错了,他们却能够有反省的机会,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有活着不用受到折磨的机会,但是她们却没有,她们承受着身体上的伤,社会上的眼光。
女孩的性教育需要透明起来
最后,很多国家的性教育都是比较含蓄的,很多的父母老师认为性等孩子成年了就自然而然的懂了,现在最重要的是闭而不谈,让他们远离性。然而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初高中孩子的好奇心,羞耻心,恐惧感。我们应该教育这些姑娘与男性保持安全距离,受到伤害时不要觉得自己丢人了,而是要知道错的不是我们是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我们的反抗就是对我们最好的交代。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