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4

老王09870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有技术的聊天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走遍大中华

已采纳

郭同学,你中计了,象你这种想法,不把钱花光才怪呢。好好上你的学就可以了,和心理医生聊什么?上学上迂了

心理咨询师有技术的聊天

269 评论(13)

晴朗天空85

我们都想要被人听见,想要被人理解。当我们全身心投入一段关系中,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担忧、快乐、麻烦,我们需要对方全心全意的关注。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对方在听我们说话的时候不会玩着手机或看着电视。他们的注意力没有被其他事分散掉。他们不会打断我们,不会评价我们,不会催促我们,他们只是安静的、耐心的倾听我们所说的。 但是我们更多人并不善于倾听。因为,正如事实所证明,倾听确实不易。倾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或性格,而是需要花心思的方法。 正如精神科博士Michael P. Nichols在《消失的倾听艺术:学会倾听可以增进关系》一书中所写的,诚挚的、关切的倾听“需要以无私的态度,努力克制自己。要做到认真倾听,我们必须忘掉自己,将自己代入对方的需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 当我们仔细倾听,并不只是获取信息,还“见证对方的经历”。Nichols是威廉玛丽学院的精神科教授、临床医学家,他说,我们由衷的对他们感兴趣,暂时放下自己的事,停下来不去想自己想要说的话。 “至少在短期内,倾听是单向的关系。” 《消失的倾听艺术》一书有许多重要的(也是令人惊讶的)关于倾听的见解、真实的故事、案例剖析和可行的练习。这很重要,因为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表现出同理心、支持意愿,但是所做行为却并非如此。 以下是书中所写的三个小方法。 别把同情和同理混为一谈 有时候我们表达关心的程度太过夸大,比如“哦,真糟糕!!!”。我们以为这只是同情。但是正如Nichols写道:“表现出不幸和倾听不是一回事。”过分夸张的回应会显得假惺惺、居高临下。 Nichols这样介绍同情和同理的区别:“同情的范围更窄,作用也更有限。同情意味着同样的感受,而不求理解。同理则不同,正如许多人所想的,同理是与之同忧、同赞、同乐,一起滔滔不绝,互相抚慰,或互相鼓励。同理意味着理解。” 适时宽慰 当爱人害怕、悲伤或低落,我们自然想要去宽慰他/她。没人喜欢眼睁睁看着朋友或家人处于痛苦中。但是对于能量外泄的人们,宽慰会让他们感到被人看轻。 Nichols写道:“更多失败的倾听,就是告诉人们不要这样想。” 当你倾听人们的苦恼和痛苦,表达出你很重视他们即可。 当然,有时候人们确实需要宽慰。Nichols说,例如你对刚理的发型不满意,你的朋友说“没事,挺好的。”,再比如你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对此感到很沮丧,此时有人列出你所有的出彩的事儿,你会感觉好得多。 我们很难分辨出人们什么时候需要倾听,什么时候需要宽慰。Nichols说:“自我怀疑、担忧、或纠结于某个问题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此类的内容说的越多,他越有可能需要宽慰。倾诉中表达的感受越强烈,他需要被倾听、被理解的可能性越大。” 假如你不确定呢?“如有疑虑,倾听即可。” 别急着假设 我们会假设对方下一步要说什么,然后直接跳到论断上。我们会打断别人,帮他们说。我们会说“哦,我知道!”或者是“我也是!”或者是“我讨厌这种事。”诸如此类。 我们这样做是处于好意,想表达善意,但是对方却会觉得我们并没有在听。 再说一遍,好的倾听,其核心是同理。同理需要两件事:首先需要敞开心扉,像“电影观众一样,将自己沉入电影中,和角色共进退。”——Nichols写道。第二点是“从感知转换到思考。他/她在说什么,什么意思,他/她的感受是什么?” 不要只是想当然以为自己能理解对方的感受——即使你曾有相似的情况,也要去问。举个例子,旅行令你精疲力竭,但你的伴侣却未必感到疲累。也有可能你的伴侣也觉得很疲累,但是出于其他的原因。 Mochols写道,同理的开放,“根本上来说,就是发现他人的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下次再倾听朋友或家人的时候,带着接受的态度,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试着去理解,看看他们的生活究竟怎么了。 倾听的要点 1.克服自我中心:不要总是谈论自己 2.克服自以为是:不要总想占主导地位 3.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千万不要去深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关的细节而打断人。 4.不要激动: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要因为与对方不同的见解而产生激烈的争执。要仔细地听对方说些什么,不要把精力放在思考怎样反驳对方所说的某一个具体的小的观点上。 5.尽量不要边听边琢磨他下面将会说什么。 6.问自己是不是有偏见或成见,它们很容易影响你去听别人说。 7.不要使你的思维跳跃得比说话者还快,不要试图理解对方还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8.注重一些细节:不要了解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东西,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的特点。 学会倾听 1.要体察对方的感觉。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愈不注意人感觉的真实面,就愈不会彼此沟通。体察感觉,意思就是指将对方的话背后的情感复述出来,表示接受并了解他的感觉,有时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 2.要注意反馈。倾听别人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查证自己是否了解对方。你不妨这样:“不知我是否了解你的话,你的意思是……。”一旦确定了你对他的了解,就要进入积极实际的帮助和建议。 3.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要被个别枝节所吸引。善于倾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实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4.要关怀,了解,接受对方,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倾听的秘密 1.身体前倾,表示对谈话感兴趣。 2.要“所答即所问”,这表示你在与人交流。 3.在倾听的过程中,适时加上自己的见解,以使给予和吸收两个方面平衡。 4.以头部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回应说话者。 倾听的方法 1.你必须充分认识到有提高这方面方法的必要,并且很想改进它。假如没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2.当你很难弄懂对方的表达意图的时候,要问:“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3.要对“红牌”词语加以警惕。这些词语可能会引发过激反应,或造成偏见,比如“女性解放”、“男性沙文主义者”等词。 4.假如你发现你走神了,当你回过神来的时候,你无法接上对方的谈话,那么就注意一下关键词和使用最多的词。当说话的人谈吐不清、词不达意、不切题时,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 5.要尽量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交谈,假如周围有太多容易令你分心的事,就会影响你集中精力,从而使得你很难续接上你的思维链条。 倾听的禁忌 1.对谈话内容漠不关心; 2.只听内容,忽略感觉; 3.无故打断对方的谈话。 倾听的心得 1. 要让诉说者放松,两个人都坐下来,并且在同一高度上,面对面,距离比一般的社交距离稍近些较好。 2. 假如诉说者一开始情绪激动,必然导致无法把事情说清楚,此种情况常见于女性诉说者。此时作为同性,拥抱和拍抚都是很好的稳定对方情绪的方法。 3. 倾听中,目光专注柔和地看着对方,适时给出回应,比如点头和“嗯”,表示你正在专心倾听。 4. 没有听懂或弄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出并沟通,以免造成误解。但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要把话题扯开。 5. 在对方说完前不要急于发表观点,也不要提前在心中作出预判,尽量避免把对方的事情染上自己的主观色彩,耐心听完。 6. 对方说完后,有要求的话,让他喝一点热茶或热牛奶、巧克力什么的,他需要感受到被人关心,热的东西也容易让人重新振奋起来。 7. 无论对方说的事情在你看来多可笑幼稚,他向你诉说都是表示对你的信任,这是一种对你人格的赞美,所以,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带着高姿态评点他的事。即使你不赞同他的想法,都要给予他他想要的理解和安慰,在困境中支撑对方是作为朋友的义务。 8. 你不需要完全感染对方的情绪,或者想个办法帮他出气。假如对方的诉说内容只是一种莫名的情绪,那么做到第7步时一切已经完成了。但假如这是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你可以帮他把事情从头到尾理一遍,哪些地方是他自己做的不对,哪些地方主要是别人的问题,解决方法123等等。 9. 你可以从他的观点看问题,但提出的建议一定要出于自己的想法,对方想听到的是“你的意见”。假如担心自己的想法太过主观,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问题,如此可以尽可能地确保客观、公正。 10. 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在诉说的过程中,自己渐渐有了主意。假如你觉得你的想法会更好,那么作为一个提议告诉他,帮他参谋而不是作决定。决定一定是当事人自己作出的。即使他最终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也要给予他鼓励和祝福。 心理咨询参与性技术 概念 倾听是心理咨询师参与性技术之一,心理咨询师参与技术包括倾听、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述、非言语性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倾听的作用: 1、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门槛; 2、倾听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 3、倾听能使求助者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中诉说自己的烦恼; 4、倾听本身就具有助人的效果。 咨询师怎样听? 1、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 2、设适当的表示解释; 3、不带偏见和框框,不做价值评判。 咨询师应该听什么? 1、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 2、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 3、听出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 具体地说咨询师要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要求的尊重和接纳。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来对求助者的倾诉做出反应,比如,“噢”、“嗯”、“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不但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求助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在倾听过程中咨询师的应有表现: 1、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 2、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 3、对求助的言语作出完整的判断; 4、作出适当的反应。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1、急于下结论;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4、做不适当的道德或正确性的评断;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方法(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倾听时鼓励性的回应有: 点头和言语(是的、噢、确实、说下去,嗯…)

289 评论(13)

张先生899547

想做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这是心理咨询行业几乎天天讨论的话题,并且作为心理咨询师督导的重要内容。 做什么都是一样,第一要有一个比较过硬的技术,再加上良好的服务,合理的宣传,就基本能坚持下去。但心理咨询师能坚持做下去的实在不多,最主要的是心理咨询师没有掌握过硬的能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就是能力欠缺。 心理咨询师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听和说,听,要怎么听,尊重是必须的,要有耐心,但要从来访者庞杂的描述中听出关键内容,判断哪些信息是核心、关键的。再就是说,通过来访者对症状、经过、感受的描述,帮助来访者分析症状形成的原因,痛苦的原因,发作的规律,结合来访者的实际给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方案,来访者通过实施这个方案,再有家人的理解和配合,能走出来,到达康复的目的。这是心理咨询师的核心能力。 在咨询技术中,倾听,尊重,接纳,同情,陪伴等等,都是咨询中的一些技巧,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 共情能力,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基本功。 心理咨询的效果基于治疗关系。没有治疗关系就没心理咨询。而关系建立的前提在于咨询师的同理心。 这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 情感 的能力。 共情能力分为多个层次,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提高人的共情能力。 包括两大层次,低级共情和高级共情。 低级共情包含:问题、安慰、否认或建议; 高级共情包含:理解、指导和行动措施; 举个例子: 我很怕和我爸爸沟通,每次沟通都是吵架。 共情:多试几次总会行得通的(安慰和否认)(X) 你下次多听听你爸爸说什么?(建议) (X) 为什么你们会吵架(问题) (X) 高级共情:从你的话里我感觉你好像很沮丧,你希望跟你父亲更好的相处,也许你可以试试,先听听你父亲的理由,然后再向你父亲表达自己的感受,你觉得呢? 良好的共情是有模式的:情绪的确认+理解+不足之处+建议+询问(尊重)共情能力分为多个层次,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提高人的共情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倾听。 共情能力来源于对他人情况的把握,你对对方了解越深,你越是容易做到共情,当一个人告诉你,我被我男朋友打了,可能很多人无法产生共情,但是,如果你看到了伤口、听到了女孩的哭泣声、感受到当时的那种紧张情绪、以及了解殴打的过程,大部分人可能就能感受到其中女孩的痛苦。 当别人跟你讲述自己的事情时候,如果你能像做了电视录像一样,试着把他们的经历用准确的图像在你的脑海中显示出来,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共情能力。 最终要的是是共情能力,其次是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倾听的耐心,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心理咨询有别于聊天谈心开导安慰,最终的目的的助人自助,也就是通过心理咨询,让求助者自主获得改善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依靠他人的帮助解决某一个问题。

220 评论(14)

xiaoze2000

需要先考心理咨询师证书呢,我之前是在艾德考的。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如: 1.会谈的技能 2.心理测量的技能 3.分析和诊断心理问题的技能 4.指导与矫治的技能

152 评论(9)

可爱谈心

我就不相信,我老想过去的事两年了,你提岀问题,就是心里医生付款解答,他们说的我也会说,换句话说,人都要死了,人家说几句话,就要钱,本想找网友说说,,只有心里医生和你说,靠自己吧,

20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