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5

hsx1314520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毕淑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玖兰卅麻

已采纳

毕淑敏(1952年10月-),中国当代女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祖籍山东文登,出生于西藏伊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系硕士,国家一级作家。1969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曾在西藏阿里地区当兵11年,是一名部队医生;转业后,任内科主治医师。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现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其每部作品,都以生命和死亡为主题。这主要是来源于毕淑敏曾长期在西藏高原工作的生活体验和思考。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等。 毕淑敏生于新疆伊宁。1965年考入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中学部,学习俄语。17岁时,正值“文革”期间,毕淑敏参军入伍,被分配至西藏阿里军分区;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在西西藏高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后,曾担任内科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 1986年,毕淑敏在其34岁时写出处女作——小说《昆仑殇》,并于次年发表在《昆仑》杂志上。她于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1年,她退出已从事22年的医生职业,开始全职写作。她于1991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奠定了毕淑敏在中国文坛的声誉。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并获得北京市“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此后,毕淑敏陆续发表作品《红处方》、《拯救乳房》、《翻浆》等。1998年她于46岁高龄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方向入读,2002年课程结业,但因为外语和论文的原因没有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她成为注册心理咨询师,并开办诊所,后又因与写作冲突而关闭。2009年7月,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邀请,在其第十频道的《百家讲坛》节目中,录制《关爱心灵》系列讲座。 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中短篇小说集《昆仑殇》《女人之约》《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其他《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心灵七游戏》...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毕淑敏《心灵七游戏》

心理咨询师毕淑敏

259 评论(10)

tracy07280917

毕淑敏是一个怎样的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毕淑敏王蒙称她是“文学界的白衣天使”,用文字治愈人心。柴福善说,她把对人的关怀和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普度众生。她既是作家,又是一名医生,还是心理学家。对人性、生死、和幸福心灵的理解异于常人。她知性、智慧。她活成出我们向往的优秀样子1969年,不到17岁的毕淑敏不畏艰难到西藏,作骑兵部队的医生,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一待就是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她开始专业写作,成为作家,如今海内外文学奖就拿了30多次。46岁,对心理学产生强烈兴趣,攻读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学位,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56岁,毕淑敏和儿子一起,航海环游数十个国家,历时114天,实现了自己环球旅行的梦想。多种尝试,样样出色,环游世界,又能很好地平衡好家庭,毕淑敏活成了我们羡慕的样子。

222 评论(9)

叶子青了

毕淑敏是中国最神奇的作家之一,除了文学成就,她在心理咨询方面也颇有建树。她同时拥有医生、作家和心理咨询师三重身份,著名作家王蒙曾称赞其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她在她的新书《温暖的荆棘》里的一篇文章说过,人生没有意义,但你可以确立意义。 中国式倾诉实则是抱怨,更需要科学的心理疏导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毕淑敏认为,中国是一个迫切需要心理帮助的国家,一个人想寻求更好的发展,不但要有强壮的体魄,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 但是,大多人面临心理问题时,多采用的是“中国式倾诉”,那就是抱怨、倒苦水,并没有选择行之有效的科学心理疏导方法。或者说,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存在心理问题,不知道如何求助,有人还碍于面子,不想求助,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危害个人及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心理有问题,实际是人生的大目标出现了混乱和偏移  毕淑敏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她在这方面是很有发言权的。《温暖的荆棘》就是毕淑敏为当下年轻人全新定制的心灵处方。面对人生这一重大课题,毕淑敏说,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甚至到了厌烦的程度。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可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生的决心?在人生目标的确立上,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青年,都遭遇到了相当程度的朦胧或是混沌状态。我们应该知道,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关联,有人常常以为心理上的事只和单一的外界刺激有关,就事论事,其实心理和人生的大目标有着纲举目张的紧密联系。很多心理问题,实际上都是人生的大目标出现了混乱和偏移。  毕淑敏关于“人生无意义,你可以确立一个意义”的观点,李银河在她发表的文章中也有相关的阐述。她说,很年轻时就接触过存在主义,它说出残酷的真理:存在纯属偶然,人生全无意义。但是存在主义同时为人生指明出路:人可以选择,并自己去承受选择的后果。但是如果心理出现问题,那么在选择上就会出现问题,人生就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导致不幸的事情发生。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温暖的荆棘》中寻找答案吧。 首部中英双语版作品《温暖的荆棘》,给更多人心灵注入暖流 这部由天地出版社推出的《温暖的荆棘》,以真实的心理咨询案例为素材,运用文学的表现形式呈现经典的心理学故事。书中,毕淑敏以细腻温柔而不失力度的笔触,讲述人生的孤独与困惑,迷惘与思考、痛楚与撕裂、沉沦与挣扎、无边的阴郁与微弱的光明……帮助读者积攒积极的能量,温暖心底冰冷的地方。书中的文字,全部都是她秉持着当年执手术刀时的责任感、以治病救人为无上光荣的医生之德郑重写下的,并希望它们传达出深深爱意和浓浓暖意。  本书的译者朱虹在翻译圈同样是大咖。她是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柳鸣九先生的夫人。她多年来致力于汉译英的文学翻译工作,大量译作在国外出版。其翻译准确、简练又不乏幽默风趣,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好评。她表示,她翻译毕淑敏这些心理学故事的初心,不仅是为了送给自己的晚辈们一件精致的礼物,她还想让更多的人读到这些生动且富有启发意义的故事,并从中受益。 《温暖的荆棘》中的每一篇译文,都凝结了翻译家朱虹对年轻人的善意和爱心,可谓是用奶奶辈的温情和慈爱专为年轻人定制的“心灵处方”。《温暖的荆棘》 译者: 朱虹 ISBN (标准书号):9787545530636 定价:元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30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