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钻石糖
人生的失败不是输在能力上,更多的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唯一可以改善人格的途径在于一个人用更加合作,更有勇气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人际关系问题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表现,很多有才能的人,包括很多辍学的孩子,很多啃老族,他们害怕人际交往,就会变得越来越退缩。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只看到自己的苦,看不到别人的苦,从这一点上说,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心中的感受,很少能看到别人,或者说别人的喜怒哀乐与自己无关,我的喜怒哀乐才重要。看到问题才能改变自己,下面从以下三点来论述:一、以自我为中心,只有自己是主角,所有人都需要为自己服务。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是我重要,别人都需要看到我,需要为我服务,别人都需要尊重我。如果别人不尊重我,自己就会发脾气,甚至会恨死那个人了。所有的人都不能超过自己,只有自己是最牛的,是最闪耀的那一个。我是最行的,我说的话是最对的,最正确的,别人都需要听我的。自己喜欢指使别人,但是别人不能来指使我,别人指使我,自己内心就是不满的,觉得别人不尊重自己。实际上内心就是有一个王子和公主的想法,你们怎么能指使一个王子和公主呢?都是王子和公主指使别人的。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是一样,自己说的话永远是对的,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有错误。错的永远是别人,甚至即使自己的错了,如果别人指出来,自己也会恼羞成怒,开始攻击别人。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行,反正我就是行,是多数心理问题的人的一个心理反应。自己就是高别人一等,无论是多大的领导,无论是多有钱的富翁,如果自己努力了,一定就会达到,甚至超过他们。所以他们不会倾听别人说话,他们觉得别人都是幼稚,肤浅的。只有自己说的话,是有深度的,是正确的,才是真理。二、在和别人交往中,不是斗鸡就是小白兔朋友关系和婚姻关系中,破坏关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恋。自恋之人非常固执,自以为是。他们内心冰冷封闭,尽管美丽但没有生命力。既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别人。为人傲慢,高别人一等,看谁都瞧不起。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认为别人才是造成自己痛苦的根源。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他们原来都是特别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团体中,自己一定要拔得头筹,不会尊重别人。因为他们内心有一个公主,觉得自己指使别人是应该的。因为他们从小在家里面,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说什么父母都会听,自己的话就是命令,父母必须满足,认为自己无需付出,与别人合作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他们在学习阶段,就会和同学发生冲突。我把这个阶段叫做斗鸡阶段,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休学,甚至孩子开始单打独斗。最后他们发现这种情况是不行的,于是又开始完全转入到以别人为中心。伪装成自己是一个小白兔,不再生气,不再抱怨,不再出风头,别人说什么我都说好。慢慢他们就会失去自我,就会越来越不快乐,就会陷入到抑郁。三、最大的骗局是他们都快乐只有我痛苦,他们都坚强只有我脆弱。人们最容易出现对立,要么强硬,要么软弱。要么有自我意识,要么有他人意识,把他们对立起来。一个有弹性的人,他该表现强硬的时候,就表现强硬。他该表现软弱的时候,他就表现出软弱。他尊重他人意识,但是也不失去自己的意识。一个女老师来到我这里做心理咨询,她说我觉得别人都很快乐,只有我痛苦。我觉得别人都很坚强,只有我脆弱。实际情况就是每个人都有快乐,都有痛苦,每个人都有坚强,都是脆弱的部分。这样我们才能理解自己,我们也能理解别人。否则别人有痛苦,我们也会看不到。别人脆弱,我们也装作看不见。这种情况最伤害婚姻关系,朋友关系和亲子关系,因为只关注自己的痛苦,看不到别人的痛苦,就看不到别人的需要。只有自己是弱小的,别人都要关心我,都要看到我。另外,当自己把爱人想象的很高大,很坚强的时候,在处理现实问题的时候,自己爱人的形象很容易破灭。然后就开始对爱人各种指责和批判,自己认为对方应该是有责任感的,应该是自己的靠山。实际上就把对方看成是全能,自己所有的困难和痛苦,对方都能帮助解决。咨询的时候,当这个女老师写出来的时候,她就觉得很离谱。她说我怎么会有这些思想?我以前怎么不知道?我还觉得理所当然。所以心理咨询讲,看到既疗愈。就是说看到真相,问题就会解决。因为其中有一个点,这个女老师总觉得妈妈在迫害自己,嫌弃自己,折磨自己,讨厌自己。她说妈妈一直疏远自己,和自己亲近不起来,对自己不好。实际情况是自己一直瞧不起妈妈,觉得自己妈妈不配当妈妈。遇到事情不会解决问题,只会批判,当然自己也学会了批判。自己讨厌妈妈,就会投射出来妈妈讨厌自己。当她看清这一切之后,她说是我冤枉我妈妈了。此刻根本谈不上原谅,因为我妈妈从来没有犯过错。自己遇到事情,就想让妈妈解决,自己逃避责任,当妈妈不能帮忙的时候,自己就怨恨妈妈,觉得妈妈不爱自己。实际上是自己一直不爱妈妈,因为在自己的心中,一个好妈妈是全能的,什么都能帮自己解决,那么自己就不会有痛苦了。当一个人真实了,心里就不会出现扭曲,当一个人看到了真相,才会发现世界没有错。错在自己的认知,自己修改自己的想法,不再对外投射,你才会发现,你自己是创造者。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这些,一个人难免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佐必林家具2013
你好,我在14年拿到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也就是俗称的心理医生) 虽然挺早就拿到了相关的证书,但是我并没从事这方面工作,因为现在就这一行业来说,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相比城市发展成度而言,只有大城市才有一定量的就业岗位,而且这类岗位往往是个人经营的心理咨询室。 像医院之类的单位大多只将心理咨询与精神医学合并设立,其他可能的工作岗位只有教育岗,例如大学辅导员,中学心理卫生室之类的。 人社部在2016年(好像是来着)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这也就是放低了心理医生行业的准入门槛,也体现了国家开始注重个人心理卫生的趋势,未来(当然是相当遥远的未来)这一行业会发展起来。 另外你提到了钱,挺俗但是很实际。可能你是被电视误导的一代,真实的心理医生不是像电视里的那样,那么帅那么富,不会没事带个听诊器,开着个豪车,甚至都不会穿白大褂。最接近的形象就像是你邻居阿姨或者邻居叔叔,或者是宿管阿姨。 薪资的问题。的确心理医生是按小时计费的,听起来能赚好多,但是能有几个人来进行心理咨询呢?这其中不是身价贵贱的问题,而是岗位特点所导致的。我所在的三四线城市吧,个人咨询室工资不超过3500。这与医学岗位不同,因为心理医生没有处方权(就是不能开药),也就不存在的医药提成。每个咨询者都需要你用心感受,同感的去理解引导。如果你想做心理医生赚大钱,那请绕道。 如果你想往这个方向走,那么首先要进去一个好的大学,进去心理专业。之后再往各种方向发展。包括成为了心理医生,确立心理咨询方向,还需要从助理医师往医师学习进步等等,很多东西要慢慢来… 写的挺凌乱的,也算是我对心理咨询师行业的一个感悟,希望你能读懂。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