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7

张轶群123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作坊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正在复制843111

已采纳

什么是工作坊?工作坊(WORKSHOP)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一般而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10-20名左右的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短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较,工作坊具备一些鲜明的特征:1)探讨的话题往往更有针对性。很多时候,都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甚至,很多伟大的思想与理论都是在工作坊这种形式的讨论之中诞生的。2)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可以在某人的家里,也可以在正规的会议室里面,更可以在旅游景点,工作坊的时间与地点都比较灵活。3)费用较为低廉。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采用“AA制”的工作坊仅仅只需要参与者支付餐费与场地租用费即可。

心理咨询师作坊

128 评论(14)

年轻就要耍大牌

1、可以选择开一个蛋糕店,奶茶店,饭店之类的,技术简单易学;

2、可以选择从事家政服务;

3、家庭作坊的小工艺也是可以的;

40岁女人是人生的当旺时期,只要恒心和坚持,定能有志事成。但要注意:(1)家庭负担。这方面要得到家人支持。这方面你解决好了吗?(2)学习的方向。若是太难学,学的时间长,以至谋生技能未学好,就没经费生活,那就不好了。反过来太易学,太多人都能学会,又没有优势。我建议:利用自己的40的优势和已有特长,再深入和系统学习。定能事半功倍。

99 评论(10)

*和氣生財***

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行业在中国仅仅诞生6年(2002年始)。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有着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当前中国的心理咨询市场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并不为过。心理咨询行业就像个围城,一些人拼命地往里钻,而很多心理专业的人却又不愿从事这个行业。有人说心理咨询是个赚钱的行业,300—500元/小时的收入令很多人垂涎;也有人说心理咨询师连肚子都填不饱,是个高危的行业。心理咨询就是在这种矛盾的争论中慢慢发展的。 一、 咨询师生产作坊——尴尬的出身 看心理咨询现状,我们先从心理咨询师的生产基地——咨询师培训机构谈起。作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对这个行业已经关注了数年、其间接触过大量的咨询师以及咨询师的培训机构,应该说对国内批量生产出来的咨询师有着切身的体会。如果问谁是心理咨询师资质的第一受益者,那肯定是咨询师培训机构。劳动部所颁发的“国家X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规定:参加培训者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本科(三级)以上的教育背景。把教育学、医学纳入招生对象已经是中国“伟大”的壮举。你很难发现在欧美发达国家从事心理治疗或咨询的心理医生是医学或教育学背景,就连心理学专业也必须是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医学、心理学与教育学虽有紧密联系,但却是根本无法相互替代的专业。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在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严格按照劳动部的要求进行招生,那么恐怕不少咨询师培训机构很难存活到今天。我当初选择的培训机构是在参考了十余家培训基地后选择出来的,无论从师资、正规程度、课时等方面均是数一数二的。然而,一个60、70人培训班中心理学背景的恐怕连10%都到不了。如果把它当作一个随机样本,你该知道当前咨询业内有多少人是专业背景的了。事实上,如果你真的仔细研究过当前众多从业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资质,你会发现仅参加过两、三个月心理咨询师培训的人恐怕会在半数以上,而符合劳动部规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医学教育背景的咨询师比例相当的低。二、 八仙过海——媒体当踏板 或许你会发现,这几年心理咨询师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时常会在媒体看到咨询师的身影。但凡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大多应该是热爱心理学并且十分乐于助人的。然而,我国当前官方的心理咨询机构极端有限,仅一些医院开设了心理门诊或心理科。绝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师流向民间或自己成立咨询公司。这就不得不面临到自我推广的问题。一些咨询师非常懂得借助媒体达到自我宣传的效果。也许您时常会看到很多咨询师这样的自我介绍:“XX网专邀心理咨询师、XX电台专邀心理专家、在XX杂志上发表多少多少文章等等。热心公益事业本是好事。然而,很多情况下却是自我推广下的无奈之举。曾看到一些咨询师在个人介绍中挂着一堆的头衔,主要是网站特邀咨询师、版主之类的;还有那些下了班饿着肚子往媒体跑的人;他们中又有多少是真正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呢?当然,这并不是咨询师的错。每一个人都要生存,不能依托于资信程度良好的医疗单位作为平台,很多咨询师只能致力于自我推销。然而,经常泡于媒体又有多少闲暇来进行心理学的学习与咨询的研究呢?当前,很多心理咨询师做的不是咨询,而是市场。三、 高昂资费——望而生畏当前的心理咨询市场仍以心理咨询公司为主导,市场价通常在200元——1000元/小时。仅从这个价位以及中国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已经看出中国的心理咨询是个非常不成熟的行业!很多咨询公司做着是一锤子买卖的生意:一个个案一、两次了事。真正的心理咨询是场长久战,除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外,很难在一、两次内彻底解决问题。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在我国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职业,还没有稳定的定位,但是如果只论前景的话,当然是有很大的市场的。而且足够专业的咨询师很少很少,如果你真的闯出了一些名堂,在业界小有名气,可以这么说,它是一个很赚钱的职业,因为在一些高消费群体中,心理咨询是一个时尚而又必须的东西,在中国这个群体不少,而相对的好的咨询师确很少,如果你可以将他们作为自己工作的对象,你很快就可以成为以百万为单位计算的大富豪了,而且你可以以此为人脉资源投资很多相关的产业,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咨询专门针对企业经理级以上的人员,与别人投资成立了针对高消费者的一对一季度检查身体的服务性医疗机构,会员费用每年二十万,一年没人只服务八次,可见利润之高了吧。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所学是不够的,希望你能选到一个好的导师,他会引导你学习什么的,比如哲学,就应该涉及的知识。据我所知的话,四川大学拥有全国唯一一位专业研究精神分析的导师,应该不错。祝愿你能做出你的正确的选择。回答完毕,非专业人士,来自————想起一米阳光的留言。

201 评论(14)

老太婆心态好

“工作坊(workshop)”一词 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在19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 Harplin)则是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 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在争论都市计划或是对社区环境议题讨论时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

一般而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10-20名左右的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短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

扩展资料:

工作坊分类

按操作形式可分为

工作坊的操作与进行的方式,随着不同的议题发生,而变更操作上的手法,但是基本上,基本的模式与架构是不变的。

(1)资讯的分享 工作坊第一个实施的步骤,就是必须将原有的基本资共同分享。透过这样分享的过程,可以将参与者所持有的资讯、讨论成果互相分享,让参与者能够在平的立场下共同讨论、交换意见,进而凝聚意识。

(2)小组提桉设计 第二个阶段主要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参与者可以继续互相讨论。透过小组讨论的过程,让参与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意见、激汤脑力、共同创造。透过凝聚意识的过程,拉近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利往后活动的顺利进行。

(3)全体表达意见 最后的阶段就是各小组的发表时间。发表之前共同讨论出来的成果,和其他小组互相交流。随着各个小组的价值观与立场的不同,利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事情,希望藉此沟通协调的机会,共同思考出一个最适合的方向,延续伸展至之后的活动上。

按其连贯性可分为

如今市面上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的工作坊形式五花八门,但是不外乎以下三种:

(1)单场工作坊,即选定一固定主题,有导师和其他参与者进行分享。讨论结束后,一般会安排一些交流活动,但不会特别在单独组织一场同主题工作坊。优点是选择的空间比较到,随报随学,缺点是价格比较贵。

(2)系列工作坊,一般指导师精心选择的一系列对心理咨询师或是参与者成长比较有益处的工作坊主题,进行系统的讨论、学习,数量一般在2场以上,即我们俗称的“连报”。好处是可以享受到很多优惠,坏处是容易遭遇商家的捆绑销售,选课形式不自由。

(3)自主配课型工作坊,以华夏心理智慧卡为例,通过学习储值卡等手段,让学员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工作坊,优点是可以获得和连报相同的价格,也可以有学员自由选择需要的课程、遇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坊再报名,随报随学。缺点是一次性预存的金额较高,通常几千到上万块钱的一次性投入,虽然性价比很好,但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作坊

121 评论(13)

那右怎样

工作坊是个外来词,意思就是有点像小作坊的意思

214 评论(15)

生鱼旺旺

1、导游

对于导游来说,我们的印象中,都是很阳光的俊男靓女,不停的讲解和负责我们旅途中所有的服务,这不光是对年龄的要求还有对身体的极大考验,有人说这个职位可能不算,年龄大了身体不行了,可以转为后勤工作,其实转了后勤那也不能在算是导游了。这个行业年龄上占了很大的优势。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记得是人力资源管理,但不是行政管理,因为行政管理还包括一些接待,会议等工作。最好是偏人力这块。这些工作相对来说专业性强,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越高,越不容易替代。

3、会计类的工作

但是一定是懂得信息化技术的会计才能越老越值钱,所以不要不懂办公信息化。一定要记得与时俱进。不然也会被淘汰。

4、教师类的工作

教师类工作相对稳定,在某个领域能专注,也是可以长久发展的。但是要记得不要挑选那些知识更新太快,工具技术变化频繁的专业领域,不然自己也是很辛苦的。

5、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随着工作压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心理疾病,特别需要心理咨询师来帮他们缓解缓解压力。心理咨询师多是以女性为主,因为女性擅长聆听,擅长分析。

随着做的案例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增长,自己也就越来越成熟,分析师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也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

33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