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2209800L
你要明白: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你要毛遂自荐,这样好处多多-让别人看得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 不只为了糊口,还要有抱负-你要想:在这个行业中,我要成为什麼样的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过了桥,上了山,常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至于将来的人际,更不用担心:扩大交友的圈子-主动出击,勿等别人上门来。善用〔见面三分情〕的中国人心理-你尊重对方,对方也会尊重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的真心成意会在对方的感动中激起同情和友谊。以〔播种〕的心情来经营人际关系,越早播种越好。 为人中规中矩,来日方长,终会赢得尊重,也赢得了信赖 。时到,花便开-你只要努力就对了,什麼时候花才盛开是老天爷的事!^_^祝你快乐顺利!
华师小超
我也有过和你类似的想法,但是转变一下心态和观念,一切都改变了,什么都变得那么的美好,哪怕是困难和挫折。在困难不进时不妨多看几本好书吧。它们会给你勇气和力量!以下是我从一些书里摘抄的,与你一起分享:1、改变要从自我开始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如果你希望世界改变,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你自己。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我们喜欢安逸和稳定、波澜不惊的生活,寒怕平静的生活突然发生变化。那些我们形成已久的习惯就更加根深蒂固地控制着我们。舍弃习惯总会使人感到痛苦,但要想适应生活的无常,你必须学会改变。就如《谁动了我的奶酪》所言,畏惧改变,将失去生存的奶酪。一个人不能改变自己,就不能改变一切。不进则退,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如果停滞不前,你必定倒退,而被时代所淘汰。曾经的辉煌代表过去,而你的胜利永远在将来。只有改变你自己,你的世界才会随着改变。要相信你自己会成功,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改变自我。旧的死亡,等于新的诞生,必要的舍弃和剥除,人生中才能体验到越多的欢乐、创造与重生。当然,光有想改变的想法是不够的,这需要决心和毅力,并改变思想观念,改变行为方式,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来做现在的事。这样,就能摆脱过去的守旧,彻底跟守旧分手。然而,有的人虽然想改变,却没有改变的胆量,他们为未来忧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其实,未来是什么样,关键是看你是如何做的,你种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果子。同样,你为未来做了什么,未来就变成什么样。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障碍,如果你想改变,而改变不了,那就回头想想,你是否为自己设下了障碍,阻止了改变的脚步。 一个人不能改变自己,就不能改变一切,所以,改变要从自我开始。2、无论何时都不要消极悲观生活给我们很多的感悟,面对琐碎的事情,欣喜也好,无奈也罢,总是要度过的。从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到两鬓斑白的老者,其实经历的种种到最后往往都成了风景,在夕照之下分外的亲切。然而很多人坚持不到终点,感受不到彻悟的欣慰,每每的不舒心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很多人都失去了做人的乐趣,也散尽了生活的勇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生活中几乎没有十全十美。我们面对庞杂的社会,平坦与坎坷的并存是在所难免的。也许是降职,也许是失恋,也许是争吵,也许是下岗等等。困难重重这就是人生本色。人生没有直通车,不可能每一件事都随心所愿。茫茫未来,我们所能把握的就是自己的现在。我们不能决定命运,但我们可以努力改变命运。我们需要的是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挫折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不同人的眼中意义也不同。那么我们要把握主动权,对它就应该是既重视又蔑视。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的重压下不断成长,才不至于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心态也很重要,强与弱只在一念之间。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后,就是满天的彩虹,但有人就在此时望而却步,在自己的面前败下阵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对待挫折应该倍加珍视,那是另一种让你成长的途径,那是另一种坚强的锤炼。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长途跋涉的探险者,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乐趣,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勇敢的人。困难是弱者的坟墓,更是勇敢者的乐园。不要乞求命运之神的垂青,上帝只拯救那些善于自救的人。机会自己把握,人生自己选择。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经历许多的坎坷。而人的成长也正是建立在这些不如意的坎坷之上的。正所谓:困难能毁掉一个人,也能造就一个人。这就要看你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去面对困难。假如我们碰到了困难,不是积极、乐观地去分析困难,而是在那自怨自艾,那么最后只能是被困难打倒;假如我们碰到了困难,我们没有回避,而是怀着“用快乐来面对人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来正视困难,解决困难。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迈向成功。失败可以是一块绊脚石,也可以是一块踏脚石,这决定于你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炽烈的愿望可以产生行动的动力,这是伟大的成就所必需的。你分给别人共享的东西会有所增加,你保住不给别人的东西就会减少下去。实现崇高的理想需要勇气和牺牲。你可能要孤身对付别人的讪笑和无知。有一件事比谋生更重要,那就是追求崇高的理想。3、成功其实没有那么难很多的人以为成功很难,成功要付出太多、成功会很痛苦,就不去想和追求。那是不是不成功就很舒服、很自在、很潇洒了?当然不是,事实上,不成功才是真的更难。有的人不肯付出一时的努力去博取成功去换取一生的幸福,却甘愿用尽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的痛苦。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面对的是吃饭、挨冻、生存这样的大事,这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他们的心理压力会小么?他们甚至可以用健康、犯罪、甚至是生命去拼,只是为了换取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们又何以轻松呢?那些追逐成功的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成就,就因为他们有梦想和肯于奋斗,他们不用去为生存本身发愁,他们时刻想着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好。现在你还能说成功太累,成功太难这可笑的话么?你是选择创造、追求成功的生活呢?还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当然,你有权力选择你要的生活。你可以不要成功,但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轻松。你追逐成功,你就有可能因此而生活得更好。事情有没有可能,就看你要不要。许多人常把“不可能”三个字挂在嘴边,他说“不可能”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其实是“我不要”。世界上没有能不能,只有要不要,只要你一定要,你就一定能,认为不能做到是因为你没有决心要做到。事实上,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的新想法,有几十亿人能够提供服务或产品,甚至是几百万的产品,但是仅有少数人知道如何建立卓越的企业系统。微软的比尔盖茨自己本身没有创造出一种伟大的产品,他买来了别人的产品,并以这种产品为基础建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全球系统。有人会说:“怎么可能决心要就一定能?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可是还不成功怎么办?”像这样的人根本就是一派胡言,怎么可能会有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可是还不成功的道理?下定决心要成功时,你的决心会帮你遇到困难坚持到底,不成功不停止才对呀!假如下定决心要成功,可是还不成功,那就表示你没有真正下定决心。这世界上其实所有人只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意愿问题,一个是决心问题。这两个没问题了,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了,成功就指日可待了。4、不给自己留退路很多青年在开始做事的时候往往给自己留着一条后路,作为遭遇困难时的退路。这样怎么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呢?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恺撒大帝统领他的军队抵达英格兰后,下定了决不退却的决心。为了使士兵们知道他的决心,凯撒当着士兵们的面,将所有船只全部焚毁。破釜沉舟的军队,才能决战制胜。同样,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务须抱着绝无退路的决心,勇往直前,遇到任何困难、障碍都不能后退。如果立志不坚,时时准备知难而退,那就决不会有成功的一日。一生的成败,全系于意志力的强弱。具有坚强意志力的人,遇到任何艰难障碍,都能克服困难,消除障碍。但意志薄弱的人,一遇到挫折,便思求退缩,最终归于失败。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青年,他们很希望上进,但是意志力薄弱,没有坚强的决心,不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一遇挫折,立即后退,所以终遭失败。一旦下了决心, 不留后路,竭尽全力,向前进取,那么即使遇到千万困难,也不会退缩。如果抱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就会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把那犹豫、胆怯等妖魔全部赶走。在坚定的决心下,成功之敌必无藏身之地。一个人有了决心,方能克服种种困难,去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敬仰。所以,有决心的人,必定是个最终的胜利者。只有决心,才能增强信心,才能充分发挥才智,从而在事业上做出伟大的成就。对很多人来说,犹豫不决的痼疾已经病入膏肓,这些人无论做什么事,总是留着一条退路,决无破釜沉舟的勇气。他们不明白把自己的全部心思贯注于目标是可以生出一种坚强的自信的。这种自信能够破除犹豫不决的恶习,把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等成功之敌,统统捆缚起来。有人喜欢把重要问题搁在一边,留待以后解决,这其实是个恶习。如果你有这样的倾向,你应该尽快将其抛弃,你要训练自己学会敏捷果断地做出决定。无论当前问题是多么的严重,你固然应该把这问题的各方面都顾及到,加以慎重地权衡考虑,但千万不要陷于优柔寡断。你倘若有着慢慢考虑或重新考虑的念头,准会失败。即便你的决策有1000次的错误,也不要养成优柔寡断的习惯。当机立断的人,遇到事情就会迅速做出决策。而优柔寡断的人,进行决策时,总是逢人就要商量,即便再三考虑也难以决断,这样终至一无所成。如果你养成了决策以后一以贯之、不再更改的习惯,那么在作决策时,就会运用你自己的最佳的判断力。但如果你的决策不过是个实验,你还不认为它就是最后的决断,这样就容易使你自己有重复考虑的余地,就不会产生一个成功的决策。如果决策后决不更改,你就会深刻地认识到,未经深思熟虑的决策,必定不会成功,执行了这样的决策也只是徒受损失。这样,你就会在决策之前,小心翼翼慎加判断,从而训练、发挥你自己的最佳判断力。5、做任何事都不要半途而废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因此也可以说,坚持就是胜利。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案例提炼:荀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在每个人的事业中,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比尔盖茨也说“命运中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变数”,达到成功的目标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遇到坎坷和失败,要付出代价。所以能否知难而进,战而胜之,对确定的方向锲而不舍,坚持既定目标则是重要的一环。坚持才能将弱点转化为力量。比尔盖茨说:“无论遇到什么不公平——不管它是先天的缺陷还是后天的挫折,都不要怜惜自己,而要咬紧牙关挺住,然后像狮子一样勇猛向前。”当今在顺境中成长着的青少年,性格上的脆弱性,很重要的表现是缺乏承受挫折的耐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生活。缺少像比尔盖茨说的那样遇到困难、挫折,咬紧牙关挺住,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事业、生活。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以积极态度对待生活,这种坚持积极的态度就可以使懦夫成为英雄。实际上一个人是做懦夫还是英雄,其决定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你要在一项事业中坚持、坚持、再坚持,你就会成为这项事业中的英雄。坚持就要永不满足不断进取。“成功者都是忙于勤奋的人,从来不靠运气的降临。”容易满足、靠运气满足愿望也是性格脆弱性表现之一。坚持成功就必须制约自己。成功必须从行动开始,要制约自己选择该做的,舍弃不该做的,从做小事,赚小钱开始等等,坚持从平凡中求伟大。因为一次错误就放弃必须坚持的目标,这就是懦夫。坚持就是一种恒心和毅力,而恒心和毅力又是靠坚持培养和训练出来的。为此还必须改掉依赖的习惯,坚持自主性、独立性,拒绝依靠。以上的摘要均出自一本书中的内容,很可惜我怎么也想不起它的书名了,不然推荐你把它买来好好看看全文。还有我建议你看看李开复著的《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呵呵,我能说的就是这些,剩下的一切全靠你自己了。请坚信自己一定能行!祝你早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专业的吃货一枚
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世界各国对刑罚体罚看法不同,主要争议在其是否人道和有效方面。对体罚例如1994年,新加坡法院对一名涂鸦和盗窃的美国少年Michael P. Fay的判决中包含鞭笞6下(后减为4下),被美国人普遍认为不人道,总统克林顿呼吁赦免,但未遂。大部分未成年人认为:体罚是对其人格的不尊重,是损害其尊严的行为。截止2014年8月,下列国家(或地区)完全禁止体罚儿童:阿尔巴尼亚、奥地利、玻利维亚、巴西、保加利亚、刚果(布)、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库拉索、塞浦路斯、丹麦、法罗群岛、芬兰、德国、希腊、洪都拉斯、匈牙利、冰岛、以色列、肯尼亚、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新西兰、挪威、皮特凯恩、波兰、葡萄牙、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南苏丹、西班牙、斯瓦尔巴群岛、瑞典、马其顿、多哥、突尼斯、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拉圭、委内瑞拉。全球各国对儿童体罚的法律详情汇编,请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得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但没有对父母体罚子女做出禁止。2005年广东省进行的“反对对儿童的暴力”显示:54%的儿童报告被徒手、棍棒、皮带打过。76%的父母、52%大学生、59%初中生认为:体罚与成才有因果关系。81%的父母认为“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可以体罚”,48%的父母赞成“只要不过分家长就可以打骂孩子”48%的父母、37%的大学生、29%的初中生赞同“大人打骂孩子总是有理由的。 香港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禁止体罚。香港法例第279A章《教育规例》第58条订明:“教员不得向学生施行体罚”;另外第243A章《幼儿服务规例》第15条及第45R条分别订明:“任何人不得对[儿童]中心内儿童施行体罚”、“任何人不得对互助幼儿中心内儿童施行体罚”。不过,香港法例并没有规管家长对子女施行体罚,骇人所闻的虐儿案件偶有发生。2006年2月16日晚,一名10岁男童怀疑因顽皮而被锁进皮箱里惩罚,母亲两小时后打开皮箱发现孩子呼吸停顿、陷入昏迷,报警送院情况危殆;男童最后延至18日凌晨不治,警方起诉男童父母谋杀罪。根据社会福利署委托香港大学进行关于香港家庭暴力问题的调查显示,有效回覆的5,049名成人、2,062名12至17岁儿童之中,有约44%父母曾对孩子施行体罚;约32%发生于过去一年内;约22%发生于过去一星期内。进行研究的学者倡议改革香港法律,提出禁止一切儿童体罚、强制对施虐父母进行辅导等建议。 2005年的《学校订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注意事项》规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不得有体罚学生之行为,且不应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公立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成绩考核办法》规定:教师体罚或以言语羞辱学生者记过。据台湾人本教育基金会的数字:1999年:中小学生在学校被体罚2005年:中小学生在学校被体罚1999年及2001年,来自父母的体罚占体罚总数的29%和。2005年,台北市教师会调查结果:83%教师认为体罚并不严重。77%教师及65%家长不支持市政府的零体罚政策。 美国俄亥俄州废除公立学校体罚制度的议案通过了所有立法程序,秋季生效。美国实行体罚制度的州,又少了一个。很多人(包括美国人)都以为美国学校体罚早已不存在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约2/5的州,体罚学生是合法的。一个专门研究世界各地学生体罚的网站(corpun)对美国学校的体罚有详细介绍。体罚确实存在,但在慢慢减少网站说,这些年来美国体罚已大大减少,全美29个州取消了体罚制度,但体罚在美国其他21个州仍是合法的,南方的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的学校普遍存在体罚,还有一些州的农村或郊区学校,体罚也很常见。纳丁·布洛克是退休老师和教育心理学专家,美国一个推行取消体罚制度的民间组织担任执行理事。昨天,他发邮件介绍了美国的体罚制度,证实了网站的说法是正确的。网站上说,不少人反对体罚学生,但没成功。2007年,密苏里州和北卡罗来纳州想通过立法禁止体罚,失败了。2003年俄怀明州做了同样的努力,也失败了,再前面一些州也一样。2007年,堪萨斯州还出台了相关议案,使体罚更有理有据。美国教育部门评估,2006学年至2007学年,大约有223000起用短木桨体罚学生的事件,约有457754起。体罚事件发生次数相当于全美上学人数的。但专家说这个结果可能低估了,很多体罚没记录下来。从百分比上看,2006年至2007年发生体罚最多的州是密西西比州(的学生受到体罚),接下来是阿肯色州(),这两个州的数据在逐年下降。排第三位的是阿拉巴马州()。不尊重老师、课堂吵闹都可能被打纳丁·布洛克说,一些地方规定,学生违反学校规定就要受罚,具体情况各学校不同。比如上课时讲话、迟到、未交作业、嚼口香糖、打手机,打架,对老师无礼等。根据美国教育部人权机构每两年收集的信息,体罚在公立学校发生的比例较大,受体罚的大部分是男生。最常用的体罚是用短木桨打臀部,也有拧耳朵、罚站并双手伸出举着书本、罚跪或以其他不舒服的姿势持续较长时间。短木桨如何成为体罚工具仍是个谜,有人说它与奴隶制度有关系。而它成为绝大部分学校体罚的标准模式是在上世纪20年代或30年代,有些短木桨上还写着一行字:“省下了棍子,惯坏了孩子。”短木桨打屁股,都是穿着裤子打,一般打两到三次。叫法很有意思:“新鲜啤酒”或“轻轻一舔”。犯错学生通常弯腰撑住一张桌子或椅子,或撑在墙上。木桨打屁股,不会让学生痛很长时间。即使是一次很严重的体罚——打四次或五次屁股(这在公立学校中已经很少见了),也不过淤伤几天,不会导致伤病或出血。体罚学生的通常是副校长陈志敏是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校区的老师,在美国20多年,现从事教育咨询工作。陈志敏说,在美国南部一些州,学生违反学校规定就像是大人违反了法律一样要受罚,但怎样罚有严格规定。大点的学校,体罚由副校长来执行,小学校由校长执行。体罚一般在校长或者副校长办公室里执行,也有在教室或走廊执行。小学、初中和高中生都会受罚,但大部分受罚的是初中生。陈志敏说,初中生处在青春期,犯错误的情况多。体罚程序有严格的规定美国学校对体罚程序有严格规定,这样可以避免老师随意体罚学生。体罚规定公布在学校手册中,内容很细致,如惩罚者应持什么样的短木桨,最多可以打犯错学生几次,身体哪个部位可以被打,体罚在哪里执行,谁现场监督,等等。另外还有“诉讼程序”,如老师在有目击者的情况下指出学生因什么而受罚,学生可以说明真实情况。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可以拒绝体罚,或者父母可拒绝孩子受体罚。学生犯错,可以在体罚、拘留或青少年管理组织这几种形式中选择一种,但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都会选择体罚这种痛苦较短的方式。老师通常认为: 体罚是让学生最快意识到错误的方式美国CNN新闻网站、TIME网站都讨论过体罚。CNN新闻网站说,“人权组织披露,在刚过去的这个学年中,美国学校中有超过20万名儿童被打屁股”。主要原因是,老师碰到较难教育的孩子,通常认为体罚是让学生最快意识到错误的方式。有老师说,体罚是最有效的方式,它容易实施,所需要的就是一块短木桨而已。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