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7

兜里五块糖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故事会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密果儿小雨

已采纳

1、 富商之富

有一个故事讲,一位富商花费巨资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以及各种珍珠、翡翠等,为防失窃,他安装了严密的保安系统,平日里很少进去欣赏,只当成个人财富的一部分用来炫耀。

有一天,富商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让大厦清洁工进去开开眼界。清洁工进去后,并未流露出艳羡之色,只是慢慢地逐一浏览,细细地欣赏。待步出厚厚的铁门时,富商忍不住炫耀说:“怎么样?看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不枉此生了吧?

那个清洁工说:“是啊,我现在觉得与你一样富有,而且比你更快乐。”那富商大惑不解,面露不悦。“你所有的宝贝我都看过了,不就是与你一样富有了吗?而且我又不必为那些东西担心这担心那的,岂不比你更快乐?”富商当即无语可对。

感悟:

快乐如同宝藏,你关上门,则快乐无法流向你;而当你敞开心门,快乐、富裕和真正的自由,便进入你的心中。

2、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有一位专家,利用几年的时间,对四十八个国家进行调查。调查的课题是关于快乐。他想,日本人平均寿命岁,长寿年龄居世界前列,如此延年益寿,一定不缺乏快乐源泉。

结果呢,真令人大吃一惊。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是冰岛,美国仅位居第十。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冰岛位于欧洲北部的北大西洋中,离北极圈很近。这样一个阳光不沛,物质不丰,覆盖着冰雪的国家,竟然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

也许恶劣的环境,艰难的生存造就了冰岛人友爱、坦诚、善良的心地,也许快乐的因素各种各样,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断定,快乐并非建筑在物质基础之上。

感悟:

快乐就像博大而又仁慈的太阳,不分贵贱地恩赐到每个人的身上。

3、快乐就藏在身边

小蚂蚁看见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而它却被人踩在脚底,不能飞,又弱小。多可怜!蚂蚁思前想后,伤心欲绝。谁知,蜜蜂和大象倒向蚂蚁来诉苦,要辛苦地采蜜,要吃力地搬运,日子不好过,做个蚂蚁该多好,自由自在地爬山过沟。蚂蚁终于懂得,谁都拥有快乐,快乐就藏在身边。

感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快乐,它就藏在你身边。快乐并不是别人给予你的,而是你本身就拥有的,如果你想得到它,你先要去寻找一种乐观的态度。

4、幸福此时就是这碗水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一起谈论什么是幸福。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七月流火,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感悟:

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将一个个现在的幸福串起来,才有一生一世的幸福。

5、留得青山在

有一次,一个人打电话找心理咨询师求助。他说:“一切都完了,我完蛋了。我没有半文钱,我失去了一切。”咨询师说:“你眼睛还看得见吗?”他说:“看得见啊。”咨询师问:“你还能走路吗?”

他说:“还能走呀。”咨询师说:“你还能打电话,可见你一定还听得见。”“没错,我听得见。”咨询师说:“那么,我相信你所有的一切都还在,你唯一失去的不过是钱罢了。”

感悟:

当我们感觉绝望到极点的时候,只不过失去了一些身外之物——金钱、权利、荣誉,而我们还有足够的空气可供呼吸,还有足够的食物不致于挨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心理咨询师故事会

196 评论(8)

冰心草堂123

成长的寓言: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 10 个苹果,9 个被拿走,自己得到 1 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 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 5 个苹果,4 个被拿走,自己得到 1 个。"哈哈, 去年我得到了 10%,今年得到 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 100 个果子,被拿走 90 个, 自己得到 10 个。 很可能, 它被拿走 99 个, 自己得到 1 个。 但没关系, 它还可以继续成长, 第三年结 1000 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 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 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 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 你几个闷棍, 或许, 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 或许, 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 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 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 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 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 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 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 遇到了不懂管理、 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 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二)动机的寓言: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 25 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 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 15 美 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 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 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 5 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 5 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 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 你在为谁而"玩" 这是我在 2005 年 6 月 18 日的《你职业枯竭了吗?》一文中提到的寓言。这个寓言是苹 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 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 老人的算计很简单, 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 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 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 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 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 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 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 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 父母太喜欢使用 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 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 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 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 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三)规划的寓言: 把一张纸折叠 51 次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 51 次。那么, 它有多高?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 差太多了, 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 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心理点评 这是我在 2005 年 12 月 24 日的文章《职业规划:帮你设计人生》中提到的一个寓言。 到现在, 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 只有两个人说, 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 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 折叠 51 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 51 张白纸叠在一起呢? 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 51 张白纸简 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 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当然, 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 有些人, 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 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 十数年努力, 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 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 度。也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 ***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 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的,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的这个 方向将以前的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折 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 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 但是, 在我看来, 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 "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四)逃避的寓言: 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 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 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 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 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 负性事件。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 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 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 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 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 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 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 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李凌说,99%的吸毒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吸毒,是为 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 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 痛苦的事实是一个魔鬼, 为了躲避这个魔鬼, 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还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为了忘 记这个痛苦,他们学会了同样的方法。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外,我们人类还发明了无数种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 弗洛伊德将这些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太痛苦的时候,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 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它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譬如强迫症、社交 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 到的收获, 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 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 更重要。" 切记: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 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 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 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见本报 1 月 7 日的《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 )有 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 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 过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一样也可以做到。 (五)行动的寓言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 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心理点评 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 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 但是, 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 更健康。其实,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 己,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的问题依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 我的一个喜欢心理学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学人士认为不敏感,不适合学心理学。但事 实证明,这种揣测并不正确。他是不够敏感,但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知道一个好知识, 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他不 必"懂"太多,就可以帮助自己,并帮助很多人。 如果说,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 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另一种含义: 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疗的魔力。 最重要的力量 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 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们习惯去外面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找力量,结果忘记了力量就 在自己身上。 切记: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 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 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 更重要的是, 你把你以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这句话,我一直认为是最重要的: 你必须自己开始。 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 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 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155 评论(9)

泡芙小工坊

4月17日,《爱上你治愈我》(以下简称《治愈我》)在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上线。初听剧名,本以为这仅是一个虐心又温暖的爱情故事,看后才知道,《治愈我》远不止如此,这更是一部气质独特又矛盾的剧作,它带有冷峻的善意与温柔的理性。

《治愈我》是由曹盾、程樯执导,窦骁、苗苗、彭冠英、王思思、金士杰、潘虹等主演的都市心理剧,这也是近年来唯一一部以精神科、心理治疗为创作素材的职场情感剧。该剧讲述了精神科医生颜书仁(窦骁饰)与心理医生孙树(苗苗饰)从8年前的意外分手到重逢、复合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翻看各大视频网站的剧集类型,从爱情到校园,从玄幻到悬疑,而《治愈我》的上线,终于让心理剧这一类型从此有了代表。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在纷扰喧嚣中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但在忙碌的同时,可能也常常忘了对垃圾情绪进行清理,对精神状态进行纠偏。

而《治愈我》,则通过对20多个真实事件的改编,将尖锐的社会问题全面呈现,对陷于现实边缘困境中的人们进行心灵的疗愈。

现实的嶙峋:受伤的鸵鸟低头不再有沙子

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进沙子里,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对鸵鸟的误解,但在生活中,却不乏拥有“鸵鸟心态”的人。

现实生活为我们织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我们常常要面临或大或小的生存压力与尊严挑战,为了能够支撑自己继续前进,于是形成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比照着生活该有的轨迹,以免被这张网压得喘不过气。

但有一群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执着地做某一件事情还没来得及建立自己的世界观,或者他们在编织着自己的网却是与现实的大网背道而驰的。当他们的轨迹与现实生活发生碰撞交织时,往往会受挫,在质疑现实的同时,他们自己织的网已经七零八落了,他们的精神认知被这个世界抛弃。没人懂他们,大家都在为生活忙碌,大家只会问你,为什么不赶快跟上?没人知道,你其实是生病了。

《治愈我》所关注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群。

王玲珑(高叶饰)是创业失败的老板,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在剧中,她拿着关于“共享经济”的融资计划书,身无分文,到街上找她的自行车,看到有人破坏她的单车,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她痛惜地说,“这些曾经像是我的孩子,现在竟是这个城市的废品了。这些公共的东西,他们就想占为已有,占不成己有,就把它们毁掉……我一开始想的不是这样的,我想的是能够给大家提供便利……”

从小到大都很优秀,但一直得不到外界肯定的王玲珑,被这次的创业失败彻底击垮。她无数次将眼泪生生憋回去,因为妈妈说,那是无能的人才有的,所以她即便伤心,也不能表现出丝毫的软弱。她曾经得到融资几十个亿,但有过的荣耀与成就转眼就被忘记,摆在现实的只有两个字“失败”。

这不仅仅是对王玲珑心理的剖析与疗愈,也是对大众的警醒与拷问,在每个受伤心灵的背后,都有着冷冽的现实。

郑贤宇(刘潺饰)是一名直播网红,他患有躯体变形障碍。他“靠脸吃饭”,也靠脸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为了整容不惜让妈妈卖掉房子,但还不够,他无限放大自己身上的小缺点,觉得自己无比丑陋,一离开镜子就会变得恐慌……

郑贤宇自卑,他没有打通除了颜值变得更高以外,可以与世界产生联结的方向,他认为自己一无是处,除了把脸变得更好,他无处可去了。但无论他再如何想让自己变得完美无缺,都逃不过直播时网友的一句吐槽,“整容还这么丑”。

剧中还有更多的案例,在父亲拳头教育下、受尽暴力思维灌输的杨飞(石云鹏饰);受到家暴对母亲诉苦,却被母亲责骂一定是自己犯了错,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文娟(李沁恩饰);自己的理想坚守与社会浮躁风气格格不入,而患上酒精成瘾障碍的梁啸天(林鹏饰)……

颜书仁与孙树的甜虐爱情与偶尔诙谐幽默的情节片段,并没有影响《治愈我》的剧情节奏,《治愈我》以高密度的情节输出,将这场个人诉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撕扯,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后剧情还将出现诸如偶像明星患抑郁症自杀、暴力倾向少年犯罪等有真实社会事件影子的故事。

当受伤的鸵鸟低头时,再也找不到可以藏身的沙子,这些在精神上脱离大众的边缘人物再也找不到欺骗自己的理由,他们该如何生存?当这些掩埋的社会问题终于在阳光下件件摊开,裹挟我们生活的大网能不能变得松一些?

《治愈我》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大众心理进行剖析,对社会话题进行撒网,挖掘出这一件件无人关注却又深埋已久的典型案例。让需要治愈的人们面对自我,也通过社会现象反思自我。

心理咨询师的温情:不做权威而做倾听者

心理疾病不像其他的病症,慢慢吃药就会变好。心理疗愈的过程更像是把自己的伤口亲手一次次撕开,再一次次试着缝合的过程。而心理咨询师,可能是这个过程中,唯一的伙伴。

《治愈我》的女主孙树就是一个“伙伴型”的心理咨询师。她面对患者时,不是教导与传授,不是命令与权威,告诉患者怎样是正确的选择,而是倾听与共情。

当郑贤宇笃定地说,“我这是前期的投资,没有前期的投资怎么会有后期的回报呢……你懂这个世界没有粉丝会有多失败吗?”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有自己执着相信的东西,他需要与这个世界对抗,所以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巩固新的逻辑链条。

这时孙树没有否定他的价值观,她也并不认为他的说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她只是问他,“你喜欢你自己吗?”郑贤宇沉默了。孙树继续说,“你可以追求你梦寐以求的成功,但消耗的是你的痛苦,换来别人的短暂围观,你认为这样值得吗……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的话,不会有任何一个(整容)医生会让你满意的”。

孙树作为心理咨询师,她是默默倾听对方的诉求,引导对方去看清真实的自己,不要追寻虚幻的假象,自我麻醉。而不是否定对方的行为,让对方走向别人认为正确的道路。

这是女主角孙树作为心理咨询师的理性,这也是《治愈我》对大众的温柔。

《治愈我》给了每个人发言的权利,给了每个人打开自己内心的渠道。我们会听到郑贤宇说,“我的满意并不是说,我要整成什么样,而是我身边能有一群跟我一样的人,当我说到整容的时候,有人追问我的感受和细节,而不是像你们那样不理解不接受新鲜事物。”

《治愈我》也从来不给每一个心理问题的成因下定义,给任何一方面给予否定。当孙树认为王玲珑性格的成因与其病症的根源,来自于她强势的妈妈带给她的生长环境时,颜书仁立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躁郁症就只是原生家庭的错吗……王玲珑一直也放大了她母亲对她的影响。”孙树认为,这个影响在于幼儿期依恋关系的建立失败,导致的人格不独立。颜书仁则试着分析,是否会存在更复杂的原因。

《治愈我》中的观点往往对立存在,它提出每种可能性,不会全盘否定某种观点。《治愈我》对自己的价值观极为克制,是一种理性的写实风格,将社会问题与个人心理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可见,其对心理学的尊重,对挣扎在痛苦情绪中的人群的善意。

我们看到剧中的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心灵坚守,有自己的无奈,在自己的价值观上也有可取之处,情节密度虽然高,但并未妨碍每个角色都有着立体饱满的人性。同时,剧情也并没有利用大众对心理学的好奇,让每个故事走向滥情、狗血,都在心理咨询师帮助每位心理患者打开心扉后,恰到好处收尾。

这也让观众看清,不需对心理疾病产生偏见,也不用对自己的心理困惑产生抗拒,视为猛兽。你可以继续在现实里披荆斩棘,也请允许自己寻求帮助暂时抽离,重新看清自己的诉求。

同时,《治愈我》为每个专业名词都进行了字幕解析,如“束缚衣”“自知力”“家庭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躁狂症”“物质使用障碍”“习得性无助”等,为观众认真地科普了心理学。剧中人物的妆容服饰、场景风格、影像色调等也都以写实、理性为主,不以华丽或者压抑取胜,以免不必要的光环埋没表达的初衷。

《治愈我》带着温柔的理性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努力揭露现实,疗愈人心。这份执着与尊重,值得我们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文/申兑兑】

359 评论(14)

何时何处

女心理师讲述的心理师贺顿解析多位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成因,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霾,重新拥抱新生活的故事,这一路走来,贺顿和电台主播钱开逸互生爱意在一起了,在经历这多事情后治愈了他人也收获了自愈。

女心理师是杨紫、井柏然、菅纫姿等主演的,杨紫饰演的贺顿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业很强,杨紫把贺顿这个角色诠释得很到位,从和患者沟通中可以看出,杨紫为了这个角色付出了很多。井柏然饰演的钱开逸,是个性格搞怪的人,经常把贺顿逗得开怀大笑。

贺顿在和钱开逸相处中慢慢解开心结,和妈妈多年的误会也解开了。这部剧的题材很新颖,是一部关注人心理问题的电视剧。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问题往往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电视剧一播出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22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