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脑残粉
可靠树(宜昌)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目前宜昌市一家合法注册的专业心理咨询公司,其下设的可靠树心理工作室是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催眠治疗的心理工作机构,目前工作室有国家注册二级咨询师12人,高级催眠治疗师1名,助教心理老师7人,心理志愿者35名。 创始人:邓卫华,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催眠治疗师、美国高级催眠治疗师协会会员、AAH国际认证高级催眠师。 咨询师: 杨汉平,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袁春艳,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杨 勇,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助教老师: 尤莉、周贝贝、覃涛(男)、袁玉华、张灿、李萍、李玉莲 我们的价值观:阳光 正念 诚信 奉献 我们的宗旨是:责任 担当 参与 合作
没想法咯
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地下室里有一块墓碑上面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发现世界是无法改变的,于是我将目光放得短浅一些,那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当我到了晚年,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身边的人。但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在我临终前,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一开始去改变我自己,接着我就可以改变我的家庭,有了希望也许我可以改变我的国家,甚至整个世界。” 作为家庭教育践行者和自然疗法健康管理师,更关注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陪伴,愿我们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自由灵魂,绽放的生命。 “疫情下的焦虑应对”4期——李彦(贝贝)特殊儿童心理辅导师/心理咨询师/植物精油康复理疗师 有朋友说,最近天天陪孩子上网课,孩子学,我也学,学了得教他,看孩子不认真的态度,常常气不打一处来,明明知道吼孩子不好,但却总也忍不住。 贝贝老师说,家长千万不要做孩子的“副班主任”,在吼孩子前,我们不妨向自己提三个问题: 1. 听下自己的声音高不高 2. 看下你的样子丑不丑 3. 问问自己为这事发火值不值 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这事不容易做到,那我们不妨想想吼或者打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我女儿二年级时,有天说起家长打孩子,我说,妈妈就没打过你。未料,女儿说,你有打过我。我还在愣神中,她指了指洗手间门前:”就在这里,你打了我的手心,幼儿园中班的时候。”经她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那个我早已忘记的画面,女儿没有记错,印象里那天我极为生气,所以狠狠地打了她的手心。但是,当时到底是为什么事呢?无论我还是女儿,我们怎么都想不起来了。那一瞬间,我想孩子记住的怕是当是我那凶神恶煞般的模样吧。再后来,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打是没有了。但是,也总有难以避免的生气到“河东狮吼“的时候。 前几日,听到一位大二的男生说起自己最近在给母亲写信,他说,此前已经很久没和妈妈说过什么话了,其中一篇极大的触动了我: 听到他这样说,我们都泪目了,尤其那句: 孩子用永远等着父母道歉,父母永远等着孩子感恩,双方就这样等到世界末日 ,地老天荒。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许我们始料未及,原来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造成的内心伤害是如此之大。 若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下一次在“吼”孩子前,不妨试试贝贝老师的“灵魂三问”吧~
NDSGGS南都
孩子心理疾病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什么?是对孩子心灵的温暖和呵护。父母应该学会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孩子走出心理误区,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心理指导,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伙伴。四岁的贝贝每天都要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例如,她会问爸爸:“妈妈这么胖,你为什么还要跟她结婚?”爸爸妈妈面面相觑,都不晓得这小丫头的鬼脑子里在想什么。又如,出门之前,贝贝会提醒妈妈;“妈妈你为什么不搽口红,不染头发?你为什么总穿牛仔裤而不穿裙子?噢,我知道了,你一定是不想被人看到你的大胖腿。”妈妈羞得脸通红,背地里对贝贝爸爸说:“是不足只有美女帅哥才配做贝贝的爸妈?我还没老,女儿居然嫌我丑!”孩子们渐渐长大,随之而来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当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便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如果孩子不愿意向家长透露自己的想法,奉劝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而应该耐心等待。如果父母流露出愤恨不满的表情或者是“不问出来不罢休”的架势,只会把事情弄糟,使得孩子关闭自己的心扉。现在的孩子往往产生封闭或半封闭的心理,或疑惑,或迷惘,或冷漠,有的孩子不与同学交流,不与教师交流,甚至不与家长交流,却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而且无话不谈,这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为了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干扰才这样做的。因此,当孩子发生上述情况时,父母应当首先检查一下自身的管教方法是否得当,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做法。现代的许多父母常常不知道该怎样与孩子沟通,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深。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与孩子沟通的态度,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并非难事。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孩子的朋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对孩子说“你该如何如何”,“你该怎样怎样-。例如:晚上九点多,小明还没有要上床睡觉的意思,爸妈却催促着孩子快快上床。小明口头上答应了,转身却在咕哝着:“你们自己不睡,却要我去睡.我义睡不着!”这时,父母往往采取高压政策:“睡不着也要去睡!”孩子只好乖乖地上床。又如,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家长要么严厉地批评一通,要么就用板子教训一顿,从来都是大人说了算,孩子没有辩驳的机会。以至于孩子天真地说:“做大人真好,大人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是对的,希望我快快长大,早点长成大人。”其实孩子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而这份不公平也是真的。在孩子眼中,大人也是有缺点的,只是他们不敢说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人的问题、大人的矛盾,远比孩子来得多。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