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8

Bohollsland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晓旭简介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edWeiPrincess

已采纳

林晓旭的演技实在不好,哭得很不自然,好像鼻子都要扭曲了一样,王导演三年的苦训仍然没有把她提拔到应有的演技高度。...一颦一笑,不需过多的粉饰。所以,我很接受林晓旭的形象,并默许她就是颦儿的皮囊

心理咨询师晓旭简介

309 评论(9)

shangbabayue

姓名:陈晓旭性别:女 生日: 1965年国籍:辽宁省鞍山市地域:中国大陆 性格:内敛诚恳、个性鲜明公司: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最大的心愿:和父母一起生活1979年进入鞍山市话剧团1985—1987年:中央电视台《红楼梦》剧组,饰演林黛玉1988年:上海电视台《家春秋》剧组,饰演梅表姐1998年至今: 创建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2004年: “中国广告风云榜”评比中,被评为“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2005年: 被《世界经理人》周刊社授予“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荣誉称号生平介绍:20世纪80年代,首次搬上荧屏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热播大江南北,剧中扮演林黛玉的青年演员陈晓旭也因此为成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备受瞩目。若干年过去了,涉足商海的陈晓旭在用辛勤和智慧赢得事业成功的同时,也在用爱心营造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无论剧组里的伙伴怎样说晓旭是个捣蛋鬼,晓旭自认为生活中的她和林黛玉有很多相似的个性,比如心思细密,比如多愁善感,“要不然当初王扶林导演怎么会在那么多人选当中选中我呢?”最让人称奇的是晓旭的经历,拍完《红楼梦》本应顺理成章做演员,走上大红大紫的明星之路,没想到在演过《家春秋》的梅表姐之后,陈晓旭就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线,3年后竟开始了商海的打拼。 说起当年事,晓旭的语气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不知是我把林黛玉演得太好了,还是太不好了,总之那之后很少有合适的角色找到我,为了走出那种无所事事的状态,我曾尝试出国,在德国呆了3个月我就发现那是个愚蠢的决定。” 回国后的陈晓旭,为了生存,开始下海从事广告业,好在命运很眷顾她,使她在商海中没呛着水,一直安安稳稳地“游”到了今天。 不惑之年的晓旭,对人生有了很洒脱的认识,她说如果人生有遗憾,就是“经历的苦难太少了以至于幸福来临的时候忘了心存感激。”晓旭说,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做很多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会的事情,然后让爸爸妈妈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有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332 评论(9)

深海R蔚蓝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写作业?愿意写作业的孩子,一定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孩子是不愿意写作业的,一个不愿意写作业的孩子,是因为在作业中找不到乐趣。

158 评论(10)

纳木错dolphin

昨晚8时,55岁的王元凤收到一则短信:妈,我大表姐13日晚就去了,你先替表姐保密吧。 短信中所指的大表姐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 5月13日晚,性格极其类似林黛玉的陈晓旭在深圳去世,今日上午,她的遗体将在深圳火化。 陈晓旭去世时,陪伴在她身边的只有父母、妹妹和她的丈夫,其余亲友对这个噩耗几乎一无所知,除了隐约的不祥预感。 事先曾有心理准备 陈晓旭的母亲王元夕今年70岁,共有7个兄弟姐妹,其中最小的妹妹便是今年已55岁的王元凤,而陈晓旭只比这个小姨小10多岁,这便注定了王元凤和陈晓旭之间亲密无比的关系。 尽管陈晓旭已经拥有亿万家产,但王元凤仍然只是住在鞍山市铁东区一栋普通居民楼内。不过,王元凤的女儿也就是陈晓旭的表妹陈晓璐很早便在北京陈晓旭所开的公司内担任副总经理一职,两年前,才从表姐的公司离开。 在陈晓旭和丈夫出家之后,陈晓璐和丈夫一直便住在陈晓旭400多平方米的豪宅内,王元凤也经常到北京看望女儿和自己的三姐王元夕。 今年“五一”期间,70岁的王元夕和丈夫71岁的陈强一起回到老家鞍山,在当地一小区内选购了一所住宅,“孩子都不在北京住了,那么大房子,自己住了也没意思。”5月11日,老两口才回到北京。 2个月前,陈晓旭剃度的消息传来时,王元凤正好在北京,听到消息,她心里突然萌生一种不祥的念头。“春节前就感到不行了,精神还挺好。”王元凤回忆当时的陈晓旭。 而就在几天前,王元凤的女儿突然打来电话,让母亲赶紧帮其补办身份证,也没说理由,而且非常急躁。当她办好特快专递的手续,把身份证给女儿送过去,心头却突然一紧,“难道晓旭?” “你是不是要上深圳?”听到母亲电话中问这个问题,陈晓璐却没有回答。 “这半年,我眼泪都哭干了,哪还有眼泪,早就有心理准备。” 辗转证实陈晓旭去世消息 按照王元夕的说法,陈晓旭从大半年以前,身体就出现一些明显的不适症状。 “乳腺癌?”昨晚,当本报一名女记者试探性问了这个问题,王元夕犹豫一下便肯定了这个答案。 根据王元夕的回忆,半年以来,陈晓旭的精神状态一直还可以,但身体状态却越来越不好。2个月前,和丈夫先后剃度之后,陈晓旭一直呆在深圳南山区南海大道的一座大厦的18楼,这里被人称为深圳念佛堂。 整个念佛堂占地八百多平方米,内设20个床位,凡进入此地的都必须是“闭关三个月以上”的人士,不过有时也接受居士在此剃度出家。该精舍共有两个入口,除了电梯旁入口外,还有一条隐秘的消防楼梯入口,私密性相当好。 “五一”之后,王元凤的女儿和姐姐等人陆续到了深圳,但并未告诉远在鞍山的王元凤陈晓旭的近况。直到昨日下午,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称陈晓旭已经去世。下午4时许,有本地媒体记者向王元凤求证,王元凤急忙给陈晓旭家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保姆表示并不知道陈晓旭的情况,在王元凤几乎发怒的情况下,才很勉强地提醒王元凤,“给小璐(陈晓璐)打电话吧。” 王元凤急忙拨打女儿的手机,询问陈晓旭的情况,接到母亲电话,女儿并未马上回答,只是告诉母亲,“网上愿意炒就炒吧,你什么也别说就是了!” 放下电话,王元凤更加担心,又给女儿发了一条短信,过了不一会儿,女儿发来回复:妈,我大表姐13号晚就去了,你先替表姐保密吧。 至此,林黛玉———陈晓旭的死讯彻底得到证实。 父母丈夫送她最后一程 昨晚,一直到下半夜,王元凤和丈夫仍在不停地回忆陈晓旭生前的点点滴滴。王元凤则一直在考虑要去深圳“看晓旭最后一眼。” 当她把自己要去深圳的想法告诉女儿,女儿告诉她,“明天就火化了。”昨晚11时50分,陈晓璐又给母亲发来一则短信,“我劝你还是别来了,不见留个好印象。” 根据王元凤的介绍,陈晓旭去世时,陈晓旭的父母、丈夫、妹妹及陈晓璐夫妻俩都一直守在身边。 截至昨晚发稿时,王元凤仍在不停地筹划着要去深圳看陈晓旭最后一眼,如果去不了深圳,王元凤也将在最短时间内赶往北京。 陈晓旭去世之后,骨灰将安放在何处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柔柔弱弱的林妹妹真的离我们远去了。 陈晓旭公司:已经证实 昨晚,记者第一时间求证佛教协会人士,陈晓旭师傅净空法师的好友向记者证实了此事,他指点记者去问陈晓旭创立的世邦广告公司。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表示,已经知道此事,公司将稍后统一对外发布消息。 前夫毕彦君 我不能相信 记者昨晚11时40分电话采访了陈晓旭的前夫毕彦君,两人当年因是同乡并同时在鞍山市话剧团工作而结缘。从艺近30年的毕彦君在十几部话剧、20多部电视剧、6部电影中饰演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值得一提的是,毕彦君还是“林黛玉”的伯乐哥哥,正是他的鼓励和煽动,促使陈晓旭向正在海选演员的《红楼梦》剧组寄出了自荐信。 本报记者联系上毕彦君时,他似乎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他有些激动地说:“我不相信网络和报纸的任何消息,只有她家人的说法我才相信。我刚从青岛回来,很多年都没跟她联系了,如果说她去世,应该由她的家人通知我呀,不会吧!”之后,他反复询问在鞍山求证的是陈晓旭的什么家人,以求证是否真实。 记者问“那您会参加陈晓旭在深圳南山区南海大道一个大厦18楼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吗?” 毕彦君称:“没有人正式通知我这件事,我不能相信。” 昔日恋人王小帅 真的没想到 著名“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早年曾经同陈晓旭有过恋情,之前也曾经曝出,“陈晓旭丈夫郝彤曾经打王小帅”的传闻。昨晚记者第一时间致电王小帅,刚刚自报家门,他便问道:“是问陈晓旭的事吧,不清楚。”说完便挂断电话。 记者发短信告知此事后,王小帅很快回拨过来,并连连表示:“对不起,我一整天都在接求证传闻的电话,我多年来和陈晓旭都没有任何联系,好多传闻也不方便回应。没想到事已成真,太惊讶了,真的没想到,真太遗憾了……。”

313 评论(12)

女儿我爱你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不写作业全家太平,听听孩子对作业的看法

268 评论(11)

小白兔QUEEN

以下是一则教育心理学家利用孩子潜意识,实现良好教育效果的范例。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可能会对我们更好地解决孩子不爱做作业的问题有启发借鉴意义。 晓旭:男孩,10岁,小学四年级。父亲:公司高级职员,常年外出。母亲:编辑。该孩子从小活泼多动,刚上小学时就经常被老师骂,因为他上课时总是不停地折腾,喜欢乱画,小动作一直不停,下课又不怎么和同学玩。放学回家也从来不爱做作业。妈妈怕老师训孩子,实在顶不住就替他做了。现在,孩子连爸爸的话都听不进去了,一家人为了帮孩子纠正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办法。爷爷、奶奶一有时间就对他讲他爸爸小时候如何努力学习,听老师的话,一个懂事的孩子应该怎样做。想让他看到自己的差距,尽快赶上来。姥姥、姥爷更是操心,经常给他买好吃的,一旦他功课完成得不错就奖励他。最开始还不错,可是后来他宁可不吃也不做作业,还说谁要是逼他写作业,明天就不去上学了。妈妈无奈之下,替他做功课,因为担心孩子天天被老师骂。 到此我们注意到,这全家的关注点都是孩子的作业问题。但孩子不写作业这个现象的背后,一个更深层的原因他们并没有关注到。这个原因不但使晓旭不喜欢写作业,还有可能带来更加令人担忧的行为。爷爷、****苦心说服不但不能奏效,反而会带来排斥和逆反。因为拿晓旭和爸爸做比较,无疑将晓旭摆在了“爸爸好,晓旭不好”的对话角度上。道理再过硬,语气再语重心长,也是站在事情外围说话,没有能够从晓旭的内心出发去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教育就无效。姥姥、姥爷虽然知道鼓励的积极意义,但过度使用会让孩子有被利用、被耍弄的感觉。在晓旭看来,“给我好吃的东西,不就是为了让我写作业吗?没劲。”而晓旭的父母也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提防的是潜藏在现象后面的那个真正的“杀手”。 晓旭:我不画,他们老说我乱画。 晓旭:我想画生日晚会,妈妈的生日晚会。 咨询师:好哇!开始吧。(画完了,咨询师开始和孩子谈论这幅画) 咨询师:你的画挺有意思的。说说看。 晓旭:这是妈妈在过生日,大家都送礼物来了。我很高兴,妈妈也很高兴。 晓旭:他们都是动物,有小猫和小狗,还有小乌龟。 晓旭:妈妈的朋友我不认识,我的同学们都不来,他们都不喜欢我。 由此我们发现,在晓旭的画里,没有真实的人物,都是虚拟的角色。即使在最高兴的情景下,他也想不出一个正式的同伴。一个孩子在班级里不能感受到被接纳,上学就会觉得没劲。没有小伙伴之间的快乐的游戏关系,就会在集体里处于游离状态,心理上与集体分离也就是自然的事了。在这样的关系里,不写作业只是表现之一,另外一定还会有其他潜在的表现,只是我们没有发觉,但所有问题的关键,都与在班级里不被接纳有关。 从妈妈后面的一些介绍中得知,老师曾经在班级里对同学说,谁也不要像晓旭一样,不按时完成作业,那是坏学生。这样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给孩子“贴标签”。在“坏学生”的概念之下,晓旭得不到肯定,写作业没有兴趣,又没有好的伙伴关系,下一步很可能会进一步滑坡到不想上学的地步。只有这个核心的问题解决了,孩子才会喜欢写作业。 晓旭:我最喜欢和爸爸玩。 父亲注意到,儿子把他画得很大。的确,他自己表明,儿子很喜欢自己,每次回来,晓旭学都不愿意上了,总缠着自己带他玩,我有事忙,就让他去找小伙伴,他却说小朋友不和他一起玩。父亲坚持让他出去找小朋友玩,而妈妈老是说作业都没做完,不许他出去玩。看来,爸爸一直在充当着孩子的一个最好的玩伴。没有好朋友,对孩子来说还真成问题。但父母一直没拿这当回事。其实像这种情况,帮助孩子建立伙伴关系是问题的关键。 母亲:晓旭找不出一个自己的好朋友。右下角这些小东西像人,又不像人,可能就是他的朋友。画得不清楚,大概是心里头没有的缘故。我明白了,要是晓旭能感受到班集体很有吸引力,老师常鼓励他,再有几个玩得来的小伙伴,做作业就会是小菜一碟了。 透过孩子的画,我们似乎窥到了孩子的心理世界的一角。不写作业是个表象,帮助孩子建立伙伴关系才是长远之计。伙伴关系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与品学兼优的伙伴为伍,孩子在实现自我认同时就将自己划为积极努力的一类,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想方设法地克服。同时,好的伙伴就是榜样,榜样作用对规范孩子行为有直接影响。 家长需要做的是创造机会,帮助孩子在伙伴中找到被接纳的感觉,建立友谊关系,而不是自己充当伙伴的角色,或者挺身而出替孩子完成作业。 同时,家长、教师的言行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加以鼓励,帮孩子取得成功的体验。只有有了成功体验,他日后遇到问题时有正向经验可以借鉴,而不是首先进行“自我否定”。做作业如果意味着“被制约”,积极性就不大,如果意味着“和好孩子一样”得到夸奖,就会有一定的动力。“贴标签”是最伤害孩子的方法。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的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 (编者按:诚然孩子不爱做作业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比如不会做,做不做都无所谓,孩子没有学习责任感等等,但我们需要找到孩子不做作业的根本原因和深层的心理原因,通过一定的形式让孩子把这种心理表征出来,一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味为逼孩子做作业而做作业,而忽视孩子心灵里的所思所想,殊不知,这正是孩子不爱做作业的本质原因。因而,作为家长,应该多花点时间关注孩子的心理,关注孩子潜意识下涌动的能量,这可能是激发孩子兴趣和动力的源泉力量所在,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让孩子转入健康成长的轨道。)

19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