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5

威斯东wisdom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岳晓东心理咨询师教学视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嘴小鲨鱼

已采纳

岳晓东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是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并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华南师大、南京师大等1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是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并受聘但任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特别是他的《登天的感觉》一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此外,他撰写的《少年我心》、《哈佛热线》和《批评的艺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学术著作类 岳晓东 (1993). 心理咨询职能、美国大学的心理咨询情况,张小乔主编:《心理咨询、治疗与 测验》,人民大学出版社,页6-8, 134-208。 岳晓东 (1999).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机理与操作注意事项,第三章:心理咨询的移情, 与操作技巧, 张小乔主编《心理咨询的理论与 操作》,人民大学出版社,页11-25, 52-120。 岳晓东、祝新华 (2000).《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普著作类 岳晓东 (1997) . 《登天的感觉》(心理学科普读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7次)。 岳晓东 (1997) . 《少年我心》(心理学科普读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3次)。 吴迪, 岳晓东 (1997). 《批评的艺术》(心理学科普读物),江苏教育出版社。 岳晓东 (2000) . 《哈佛热线》(心理学科普读物),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3次)。 岳晓东 (2003) . 《哈佛读书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

岳晓东心理咨询师教学视频

290 评论(12)

初心&依恋

《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岳晓东)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

作者:岳晓东

豆瓣评分: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1

内容简介:

《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记述了作者岳晓东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涉及爱情、婚姻、职业选择、新生适应不良、同性恋等一般心理困惑的咨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矫正及潜意识作用的解析等特殊心理障碍的治疗。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实际都是心理问题。作者在处理这些心理案例的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心理咨询的神奇技巧。

同时,作者写出与其督导之间的相处故事,说明了心理督导制度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助心理咨询师更美妙地舞蹈于心灵之巅。本书这一版本新增5万字内容,将督导部分分为十讲,广大读者将会更有针对性阅读。

作者简介:

岳晓东,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中央电视台特邀心理专家。岳晓东博士在心理健康、创新心理、咨询心理、幽默心理和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影响深远。岳晓东博士还著有《登天的感觉》《没有人能使你孤独》《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深受读者的喜爱。此外,岳晓东博士还受聘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153 评论(14)

双子座K先生

我们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四项基本功: 1.同感力。心理咨询的入门,靠同感力。2.洞察力。心理咨询的进展,靠洞察力。3.觉察力。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靠觉察力。4、沟通力。心理咨询中的对话,靠沟通力。同感力非常重要,心理咨询师在和来防者初始访谈中,第一印象特别重要。咨询师首先必须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维持良好的第一印象,靠的就是同感力的表达,如果没有良好的同感力,来防者会对咨询式产生阻抗,不利于进一步的咨询。所谓同感,就是设身处地,以另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周围的人和事物,它以真诚和平等待人为先决条件。同感,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态度: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能力: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来表达。操作角度: 能设身处地的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思,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阿德勒对于同感的描述:穿上来访者的鞋子(站在来防者的立场上),来观察和感受来防者的体验。岳晓东对于同感的描述:来访者说出上半句话,咨询师能够准确地说出下半句话。同感力的三个意义:1.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让来访者感到自己被理解,接纳和受到尊重。3.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自我了解,使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缺乏同感力的表现:1.来访者感到失望。2.来访者觉得受到伤害。3.影响来访者的自我探索。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如果咨询师做到了很好的同感,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得到了较好的宣泄,来访者能够感觉到被接纳、被尊重,也开始更多的开放自己和自我探索。同感的是与不是:同感很重要,但如果在运用中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同感的是与不是:1.是平等的,不是同意。不是简单地同意来访者的看法。2.是互动的,不是同情。同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似的反应;同感是平等的,共鸣似的反应。3.是对来访者的感同身受的理解,不是移情。移情被视为一种投射,往往只是移情者将自己内在的情感或心情转移到了某种对象那里,然后对其产生积极(比如依恋)或消极(比如憎恨)的感情。4.是对来访者感受的由衷体会,不是模仿来访者感情,不是鹦鹉学舌。不能只是机械的重复来防者的话。既然同感力这么重要,那么如何在咨询中运用呢?同感需要五个步骤:1.倾听。全神贯注、不打断对方讲话、不做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倾听的过程中,作出适当的反应:点头、眼神示意,或者使用“嗯”,然后说出鼓励性的话语。2.换位思考。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地使自己“变成”来防者。用他的眼睛、头脑,去感知、去体验、去思维,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内心一样。“他告诉我什么事情?我要是他我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样的感受?”3.信息整理。能够适时地回到自己的世界,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从来访者那感知到的东西,进行整理。4.信息反馈向来访者作出反馈,用言语或非言语行为作出反应,引领来访者做出感受,并作出进一步的思考。5.同感检验。留意来访者的反馈信息,是否感到自己被理解了。 必要时直接询问对方:“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了解了这么多同感力的知识,对比自身,我觉得自身的同感力还是有很大的缺失。同感,不仅可以用在心理咨询中,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同感。记得在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时,第一次把同感应用到女儿身上,说出了女儿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女儿忘着我的那种惊喜的眼神,我至今还记得。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并没有持续不断地使用这种技能,反而是在肯定赞美孩子方面,形成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昨天早晨,女儿在跟我抱怨,手机的闹钟太讨厌了,打扰了她的美梦。刚刚学过同感的知识,我试着同感女儿:“手机的闹钟响了,把你吵醒了,让你感觉到很烦恼,是吗?”从女儿的表情中,我看到了,这种同感还是有效果的。同感力,也需要刻意练习,在我的内心,给自己订了刻意练习的目标,争取让自己形成一种习惯性同感的思维模式。同感力,不仅仅用在心理咨询中。同感力, 用于日常生活中,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5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