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6

chenjialu198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小红书的心理咨询师营销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正在复制843111

已采纳

随着电商平台获客成本居高不下,2017~2018年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涌现了一波新的流量红利。根据 AdMaster统计,小红书从2018 年 1 月到11月,电商评论中相关声量提升约719%。 由于社交媒体营销的积极尝试,中国品牌迎来爆发式增长机会。2018 年双11美妆个护品类中,除了百雀羚、自然堂、薇诺娜等传统品牌,新成立的HFP、完美日记和稚优泉也跻身天猫双 11 亿元俱乐部。 其中,完美日记增速高达 1192%,截至 2019 年 8 月,完美日记是小红书上粉丝最多的彩妆品牌。这一波社交媒体红利对新品牌崛起的作用,大致可以归为三种: 社交媒体降低了营销门槛:新品牌有了新的发声途径,打破了大品牌垄断话语权的媒体格局; 社交媒体促进了精准营销:品牌对消费数据的获取和应用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营销ROI; 社交媒体放大了品牌优势: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品牌可以借助社交裂变,形成圈层内的快速传播。 互联网流量洼地犹如一眼甘泉,第一批人喝清水,第二批人喝污水,第三批人只能喝竞争者留下的血水。2020年,社交媒体营销处于濒临干涸的境地。 无数品牌竞相模仿的套路和内容,已经把社交媒体塞成了垃圾站。原本支持新品牌崛起的社交媒体营销,似乎已经不能复制更多的成功案例。 2018年12月《纽约杂志》旗下刊物Intelligencer报告,世界上只有不到60%的流量是人类产生的。2019年一季度,Facebook总共删除22亿个虚假账号。与此同时,国内社交媒体流量造假事件频发。 为什么社交媒体营销会从低成本的快车道逐渐驶入有声量、没销量的繁荣窘境呢? 本文将从以下4个问题入手,带你了解社交媒体营销鲜为人知的秘密: 社交媒体营销的趣味性有什么弊端? 社交媒体营销的软文、软广为什么是低效的? 社交媒体营销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社交媒体营销的成功案例为什么难以复制? 一、消费者记得住趣味内容,记不住品牌信息 消费者之所以不喜欢看广告,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是广告打断了消费者当前环境中的注意力。比如微博上浏览明星趣闻时忽然出现植发广告。 反之,广告越贴近消费者当前环境中的任务,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程度就越高。 社交媒体作为休闲娱乐平台,一旦植入营销内容,用户就会产生反感。即便是六神磊磊这样的头部KOL,也不得不权衡广告利益和粉丝意愿的冲突。 为了吸引用户关注营销内容,社交媒体营销不得不增加趣味性,尝试用更创意的、吸睛的内容和互动方式,与用户“打成一片”,“寓教于乐”。 于是,借助热点话题,输出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成了社交媒体营销的主流。 2019年双11前夕, 大朴家纺发布了一则广告片,短短几天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刷屏案例。原因就是这则广告片借“性”发挥,全片只有一句文案“我们的青春全在裸睡的床单里”。 这则广告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片哗然。有人赞叹广告片很真实,创意很走心,也有人表示这是软色情,表现得露骨。 暂且不谈价值观,至少从刷屏效果上看,这是当时大多数营销专家认同的成功的社交媒体营销案例。 但是这则广告片到底为大朴家纺带来了什么实际影响呢?消费者用百度搜索“投票”给出了答案: 经过这次社交媒体营销,与其说消费者更喜欢大朴家纺的品牌产品,不如说更喜欢大朴家纺的广告视频。 这就是常见的社交媒体营销状况:消费者热衷于趣味内容,并不关心品牌本身。有创意、没策略,有数据、没销量,这样的刷屏案例到底有多少意义? 社交媒体营销所谓的“寓教于乐”,结果往往变成了纯粹的“娱乐”,而没有“教育”。李叫兽曾经批评的自嗨型文案,与这样的社交媒体营销无不相似。 Grant在总结传播的5大常见误区时,将这种误区命名为喧宾夺主:音乐、剧情、特效、性诱惑、恐吓等创意技巧的过度使用,导致消费者过于关注创意内容,忽视品牌信息。 其实,社交媒体上崛起的网红品牌最容易陷入这种怪圈:我记住了你拥有的一系列新奇特征,但是没记住你是谁,你能为我带来什么独特价值。 二、软文、软广难以突显品牌价值主张 社交媒体营销的发展促进了软文、软广的流行。其中的魁首非杜蕾斯莫属。 2011年杜蕾斯率先开通微博,成为社交媒体营销之光,眼花缭乱的手段风靡国内,可谓“平生不见杜蕾斯,便称大神也枉然”。 当年北京正值暴雨,杜蕾斯团队发现了“双脚戴套,防止湿鞋 ”的奇思妙想,于是,这个广告创意在微博上推广开来。一周时间,杜蕾斯的内容引起数万次转发。同年,《中国日报》英文版将此案例评为2010年最有代表性的社交网络营销案例之一。 经此一役,杜蕾斯坚定地走向了社交媒体营销的“性福”之路,各种社会热点话题,没有杜蕾斯不敢蹭的。 以苹果新款手机上市为例,杜蕾斯几乎年年都不缺席。2016年,iPhone 7发布,杜蕾斯推出“每晚如7而至”;2017年,iPhone X恰逢苹果十周年发布,杜蕾斯推出“十年如一日”;2018年, 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作为首批支持双卡双待的机型发布,杜蕾斯推出“双卡双戴”…… 杜蕾斯每次社交媒体内容几乎都会成为大众谈资。 但是就在杜蕾斯强劲的社交媒体营销之下,日本品牌冈本正在一步步侵蚀杜蕾斯的市场份额。 2016年8月,冈本新透薄系列在京东商城首发,成为狙击杜蕾斯的关键一步。冈本广告宣称“80年,只前进了”,既表达了冈本产品超薄的特点,又暗示了冈本80年专注的工匠精神。 这一营销策略是冈本的标准打法,从冈本到冈本,冈本在各种传播媒介上都在突出 “超薄”“无佩戴感”的品牌价值主张。时至今日,冈本在各大零售店几乎占据了高端避孕套的龙头地位。 为什么冈本可以突出杜蕾斯的包围而在高端市场迅速崛起呢? 暂不考虑产品线策略,仅就品牌传播而言,杜蕾斯侧重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消费者频繁地见到杜蕾斯,所以凡有热点处,皆有杜蕾斯,而冈本侧重增加认知深度,让见到冈本的消费者快速形成偏好,所以冈本无处无在传播“超薄”“无佩戴感”的卖点。 扬罗必凯广告公司在研究品牌知名度时,发现了知名度墓地模型,而后“品牌资产之父”戴维·阿克将此推广开来。 知名度墓地描述了一种营销现象,当顾客看到或听到一个品牌时可以辨认出来,但是当顾客有需求时,却忽视该品牌,选择其他品牌。因为顾客只知道该品牌名气大,除此之外,对该品牌没有其他深度的认知、信任和偏好。 那些有声量、没销量的社交媒体营销,通常就是走进了知名度墓地,认为营销就是传播,就是知名度……对企业增长根本没有系统性的认知。 比如传播7要素中有2个最常见的要素是信息策略(说什么)、创意策略(怎么说)。 社交媒体营销以及广告创作,习惯于关注创意策略,即如何提出奇思妙想,但是却忽略了创意策略反映了什么信息策略,即创意要传递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缺乏品牌价值主张,只有随波逐流的热点内容,国内多数品牌的社交媒体营销大抵如此。 品牌价值主张反映了品牌的内核,是消费者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 互联网营销人员喜欢谈论软文、软广,但很多时候,软文、软广恰恰是低效的,因为它缺少清晰明确的品牌价值主张。 含而不露甚至妙趣横生的软文、软广自然是“润物细无声”,令消费者喜闻乐见,但结果也往往是“水过地皮湿”,没有为消费者留下有价值的认知。 硬广虽然带有令消费者抵触的商业意图,但也承担着品牌价值承诺的作用。在央视、分众、机场等媒体投放硬广,本身就是在用资金成本来表达品牌价值承诺。没有实力兑现承诺的品牌,无法建立消费者认知和信任,广告费用就会浪费。 这是消费者通过广告来选择品牌产品的直觉逻辑,也是在社交媒体营销流行后,硬广媒体仍然是塑造品牌、彰显实力的首选媒介的原因。 三、社交媒体营销缺乏独特的媒介效应 经典美式时装品牌Tommy Hilfiger在美国属于中端品牌,但是在中国却属于高端品牌,价格至少翻了一番。为什么美国大众品牌到中国却卖出了轻奢品牌的价格呢? 如果你经常逛购物中心,你会发现Tommy Hilfiger店铺通常开设在Gucci等奢侈品店附近。 Gucci等奢侈品店会形成一个媒介环境,传递奢侈品牌的信息,使消费者在认知上将Tommy Hilfiger和Gucci归为一类。 换言之,消费者接收到的信息不只有企业输出的广告内容,还包括信息所处的媒介环境。 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过去,我们认为媒介只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并不重要。其实,媒介本身就隐含着信息,广告投放在央视,暗示着高品质、值得信赖,印成纸条贴到共享单车上,暗示着低俗、不靠谱。 信息所处的媒介环境会先入为主地影响消费者认知,同样的道理,广告学上叫媒体广告效应系数,行为金融学上叫媒体效应。 社交媒体降低了营销的资金门槛,即便是初创企业和个人也能传播内容。所以社交媒体营销成为了大众化、中小品牌热衷的方法。 然而,高端化、大品牌的广告一般会投放到央视、分众、机场等具有较高门槛的媒介上。因为媒介是信息表达的价值的放大器,有时甚至比信息更重要。 如果爱马仕、卡萨帝、奔驰这样的名贵品牌,每天效仿杜蕾斯在社交媒体上蹭热点、讲段子、刷软文,我想你并不会觉得他们很高级,反而觉得太low了,配不上高端、奢华、有内涵的生活。 社交媒体是大多数品牌必要的外部沟通工具,但是对于不同的品类和品牌而言,却不一定是重要的。 四、社交媒体的刷屏效果难以掌控 2020年,老乡鸡“土味”战略发布会可能是最受关注的社交媒体营销事件。营销专家和媒体的研讨虽然络绎不绝,但是并没有企业成功复制。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 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发起了“祝你成为中国锦鲤”的微博活动,不到六小时转发量突破百万,涨粉千万。 随后,不少品牌效仿“上海锦鲤来了” “杭州锦鲤来了“,但是结果平平,没人记得住,甚至连支付宝自己也难以复制中国锦鲤的成功。 为什么社交媒体上刷屏的营销案例通常难以复制呢? 棒球界也存在类似的规律。 2002年,多伦多蓝鸟队的埃里克·辛斯基(Erik Hinske)以杰出的成绩获得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年度新秀奖。但是到了2003年,他的成绩却明显下降。 这种现象是棒球界乃至体育运动行业的普遍规律,即本年度的新秀运动员往往在次年的表现一般。 其实,有些成功之所以难以复制,是因为我们的理解产生了代表性偏差:我们倾向于根据代表性特征,比如某次偶然成功,高估事件的发生概率。统计学上叫回归平均,网上段子叫“靠运气挣的钱,凭实力赔光”。 社交媒体营销一直有这样奇怪的现象:把世界上1%的偶然刷屏案例当标杆,结果没人可以成功复制。苦心孤诣的研究和模仿最终都变成了沉没成本。 Grant不禁联想到一个时髦的名词:内卷化——企业一直处于低水平的探索和重复,无法实现模式的升级和增长的质变。 华与华咨询创始人华杉对此也有过精彩的评论:“宣传的本质在于重复,受众的本质在于遗忘。要掌握传播的原理——以重复对抗遗忘。不要搞那种绝妙的刷屏文章,一个受众不会去看第二遍的东西,就是一夜的焰火。如果大家成天都去想这样的焰火表演,首先它的成功率很低,然后焰火一天就没了。” 各大品牌精心策划的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刷屏的概率,与买彩票中奖的概率相比,孰高孰低呢?况且,即便做出了刷屏案例,有时也像是放焰火,一天之后,观众就会遗忘,你又要构思新的不可预期的创意。 奇谋妙计,不如步步为营。品牌应该关注可续用、可积累的事情,奉行长期主义,享受时间的复利。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价值》中讲到:“一个商业物种的产生起源于它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其积累的生产能力、供应链效率和品牌价值,是对那个年代最完美的诠释,堪称经典,而经典的价值不可能瞬间土崩瓦解,也不会凭空消失。” 回顾社交媒体的发展,热点话题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社交媒体营销的声量大起大落,五花八门的营销创意使得品牌价值很难长期积累。 在社交媒体上如鱼得水的品牌,无非三种: 抓住营销模式红利:完美日记、HFP较早采用独特的社交媒体营销方法; 自带社会热点话题:杜蕾斯所在的品类天生就是热点话题; 拥有超级话题人物:马云、雷军、罗振宇可谓“行走的广告”。 如果你没有以上三种机会或资源,想要凭借社交媒体营销取得成功,策略难免显得单薄了些。 五、成功的营销依靠系统能力 完美日记、HFP的社交媒体营销方法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沿用该方法的品牌多如牛毛,但是同样取得从0到1的成功的品牌却杳如黄鹤。 社交媒体营销固然好处颇多,但是如果没有赶上新的营销模式的红利(时间窗口),则难以实现爆发式增长。 因为你能复制的只是营销模式,却复制不了营销模式诞生初期附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低成本的内容制作和KOL合作、新营销模式的竞争蓝海。 随着社交媒体营销产业链的成熟,社交媒体很快会变成营销战役的红海,其效果将事倍功半,成本也会水涨船高。 况且,如果你不小心犯了上述提到的常识错误,那你的营销投入就算是打水漂了。 互联网上风生水起的花西子、薇诺娜、完美日记等新国货品牌,今年纷纷布局线下品牌广告,渗透到消费者必经的楼宇、影院、商超、机场等各种生活场景。这是品牌由小到大,从社交媒体向公众市场破圈的必经之路。 未来的社交媒体营销会逐渐变成通用的营销模块,单一营销模块的效果会越来越差。只有将社交媒体营销同品牌广告等方式和职能配合,形成系统叠加能力,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小红书的心理咨询师营销

179 评论(13)

年轻就要耍大牌

小红书推广之(一):明星投放 明星的力量确实是不容小觑的,范冰冰和林允在小红书推广产品销量可谓是一路飙升,范冰冰同款断货也是常有的事儿。从环境营造角度来看,小红书的确在客观上存在着吸引明星的地方。这个平台一直致力于打造社区,建立一个生活方式分享平台。而其他大量无关的负面情绪或者是内容则可以得到有效“折叠”。随着长期的内容折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而这也正是“范冰冰们”看重的地方。 明星在这里不用是“高大全”的。他们无需表明政治观点,也没有许多上纲上线的用户前来要求你“关心家国天下”,晒个包包不会有人摸过来骂你炫富,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没什么“杠精”的世界。 演员林允的“口碑逆转”便是上佳案例。这个小红书上最爱记录画妆和卸妆的女星从去年 4 月入驻小红书,在 2017 年底成功改变了“在微博被负面传闻包围”的局面,转型成为了“美妆博主”,如今小红书粉丝数已经超过了 670 万。 小红书推广之(二):优质达人 优质达人,就是kol,粉丝数、颜值、穿搭、化妆上都具有前卫美感。经常有话题说小红书上的女生为什么看起来都这么有钱?小红书上的女生生活怎么都这么美好?小红书上的女生也太幸福了吧! 确实,这些优质达人都在晒优质生活,晒奢侈品,秀恩爱,秀颜值。这些达人的文章质量也是蛮高的,毕竟写了这么多文,idea也很多。 小红书推广之(三):铺量达人 铺量达人,也是C级达人,也可以说营销号,没什么人格背景的,粉丝数从几千到两三万。这群达人主要以宝妈、三四线城市妇女、小部分学生党组成。 她们的价值,就是为优质达人做烘托,也为一个品牌的文章做量,毕竟一个优质达人的价格就是 5 个铺量达人。在他们之中也会出现好文章,出现小爆文也是常有的事。 小红书推广之(四):素人投放 素人,就是真实存在的一个普通账号。可以说是水军、也可以说是买家秀。这么多达人去推一款产品,一看就是广告,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真实性的东西为品牌做支撑,最好的办法就是投放素人。 出现的效果就是,你看!不只是达人,很多普通人用了也说好呢!素人除了增加真实性,还可以抢占关键词,毕竟素人投放的量可以很多,因为价格低。

102 评论(13)

*和氣生財***

刚开始被朋友安利小红书,我还感到不屑一顾,直到有一天我自己下载了小红书,才发现一入小红书深似海,买啥之前都要上小红书看看,比如衣服怎么穿搭,口红哪种色号好看,番茄鸡蛋怎么做等等。如此好玩的软件让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小红书攻略。小红书APP的用户大多针对的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这些人拥有较高的消费水平,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追求时尚,愿意在自己身上消费。而小红书主要以分享各种美容美妆美食服饰为主,UGC内容很丰富。让很多爱美的小姐姐爱不释手,一闲下来就刷刷小红书“种草”。什么样的文章能收获更多的粉丝?做过微信公众号的人都知道,需要不间断地定期更文,小红书也一样。长期定期更文能够增加账号权重,更容易获得平台推荐。我为此特地做了个实验,我先关注了10位小红书新人。发现个别坚持更下去的有的粉丝已经涨到500多了,但大部分都没坚持下去,发了两篇文章后就再无下文了,自然粉丝数也寥寥无几。再者就是,小红书爆文,有人会发出疑问,觉得自己文笔挺好但为啥就是没人看。那是因为你一开始就搞错了小红书的性质,小红书是一个大型年轻人生活分享平台。所以说,在小红书里,文笔什么的不重要,别人并不想在乎你语句是否优美动情。作为一款时尚APP,它更多的是需要各种经验分享,需要的是你所发的内容对别人有帮助,说到底就是干货文,并且,越干越能爆。比如一篇介绍做菜的文章,全篇下来也没几个字,文笔什么更谈不上。但是,别人把如何做这道菜介绍的清楚明了,再配上一张好看的图,爆文就产生了。听着简单做起来难,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小红书运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得坚持,终会成功

197 评论(12)

老太婆心态好

就以我们大家熟悉的小红书品牌推广来讲,这一阶段转化,应该怎么样去投放才能赚到钱呢?既然是转化,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要让产品能够获得更多的曝光,最好的曝光是达人投放,这一阶段在小红书上需要头伏20%头部达人,80%的腰部达人,再加上20%的素人投放,这是其一。

其二是,在此阶段可以通过网红直播来带货,比如淘宝直播或者是快手直播等多平台来协作,直播虽然能够带一些货,但是远远还不够,直播产生流量曝光等都会让消费者主动搜索,之后再加上咱们前期的基础品牌布局,就能够带动消费。

大家有可能会在想,直播跟小红书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很大,直播中会产生流量,流量中转到小红书上搜索佐证品牌的优势,流量自然也会到天猫,淘宝,京东,所以前期也要有很清晰的销售成交渠道。

关于小红书品牌营销转化怎么做,青藤小编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互联网营销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广告营销文案写作、文案优化的方法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小红书品牌营销转化怎么做?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15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