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2

李晓诗125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一个分享经历的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essica-qn

已采纳

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有一腔赤勇。 周末去电影院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趁着影院里黑暗的掩护,我这个年近而立的中年人,忍不住泪迹涟涟。 那个中国古典神话中最著名的叛逆少年哪吒,闹海擒龙、抽筋扒皮;剔骨割肉,托莲重生。 可在今夏的电影中,哪吒一出生便自带魔丸诅咒,被视为妖怪,被囚禁、被误解,是所有人眼中的小恶魔。 他在残酷中习得自我保护的本领:假装不在乎、假装洒脱、假装冷漠,对着世人高喊: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小时候,我们以为哪吒讲的是一段熊孩子打怪升级的英雄传奇。 现在才明白,其实哪吒也不过是在现实中冲突、在叛逆中柔软、在妥协中成长的一个个普通人。 01 挣脱偏见桎梏,方得自由。 电影里的哪吒,是一个从出生就承受着世界的误解,被冷漠孤立的人。 如何小心翼翼在世人的成见中,孤独而倔强地活下去,是童年哪吒面对的生存命题。 陈塘关百姓对自身以外的生物统称为“妖怪”,在他们头脑里,出生时异于常人的哪吒是妖;救下他们性命的敖丙,因其龙族的身份也是妖。 凡我异族者,皆是妖邪。 龙王说: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偏见时时左右我们,主导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 如果你没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如果你工作几年了没有买房买车; 如果你三十了还没结婚,结婚几年了还没生孩子; 如果你年过半百却还打扮得十分fashion; 如果你不是明星,却化着哥特妆,头发染成奶奶灰或是樱花粉...... 那么,你会被当成异类,被围观、被嘲笑、被指指点点,也被苦口婆心地劝诫与教诲。 总是有人喜欢去定义别人的人生,判决他们的未来。 可生活是自己的,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品尝酸甜苦辣。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是在不断了解自我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哪怕周遭充满各种声音,我们依旧能听从自己内心,选择自己的心之所向,努力活成最满意的自己。 是魔是仙,都要自己说了才算。 02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等待一个看见自己的人。 因为是魔丸转世,哪吒从小便被世人畏惧,没有玩伴,独自一人被关在结界之内。 他唱着,“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可是,他真的逍遥又自在吗? 他的暴戾也好,玩世不恭也罢,不过都是他想要引人关注的方式。 他内心渴望认同,渴望有人看见他在狂躁叛逆之下的孤独与无助,渴望得要命。 我们一生中,来来往往会遇见很多人,但我们都在不自知地等待一个能看见自己的人。 他能通过我们故作冷漠的外表,看见里面脆弱的心;他能看见我们假装的坚强,读懂所有的不易。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分享过一个经历。 一个孩子在接受心理诊疗时,突然大发脾气,把东西扔了一地。 他没有制止规劝,只是默默陪伴守候。 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失控,拿起玻璃杯就要往地上砸。 然而,并没有听到声响。孩子轻轻放回了玻璃杯,喘着粗气对大家说,“对不起”。 然后他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放回原处。 这时候,大家才看到他扔的全是摔不坏的东西。 因为李松蔚在他极度失控的外表下,看见并相信他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那一刻,孩子也看见了自己,找回自我控制的自信和力量。 当我们被看见,才能找到一个更真实、更美好的自己,也才能学会爱与被爱。 这是一生的治愈。03 人这一生啊,要为自己活。 哪吒在遭受委屈时,尚有父母宽慰,而敖丙却一直活在“天降大任”的重压之下。 父亲和师父把所有的宏愿都压在他身上,“我给了你这么多,给了你灵珠,给了你万龙甲,你的命,不只是你自己的。” 身负全族人的希望,他没有选择,只能成为一个最完美的工具。 就像那些成为父母生命延续的孩子,穷一生心力完成父母的理想与荣光。 直到与哪吒决斗之时,被一句振聋发聩的“你是谁,只有你自己知道”唤醒,才看见自己真实的内心。 我们这一生,要为自己而活,真的太难太难了。 读书时,父母规划我们选哪个专业好就业,选哪所学校更知名; 进入社会,父母安排我们回到家乡方便照顾,进事业单位有保障; 工作稳定后,父母为我们精挑细选结婚的人,一切都是为你好; 结婚之后呢?赶紧趁着年轻生孩子啊,生完一个还没喘口气,接着催生二胎。 太多太多的人,都是在为上一代或者下一代活着,却独独没了自己。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 “生活时常让我们感到艰辛,并会让我们无数次目睹生命在各种重压之下的扭曲与变形。”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就像卓别林在70岁生日时写下的人生感悟: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04 你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是谁。 哪吒刚开始觉得自己是异类,故而很叛逆。 父母为了鼓励他,谎称他是灵珠转世,只要好好修炼,便能获得百姓爱戴。 为了这个理想,哪吒潜心修炼,一心求得世人的认可。 当申公豹戳穿真相,哪吒得知原来自己是魔丸,注定遭受天劫,顷刻间他所有的信念都坍塌。 哪吒的一生都被别人的目光所困,无法冲破命运的牢笼。 当他不再强求世人的认同,即使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也要拼力救下一城百姓,才真正成为了百姓跪拜的英雄。 我们常常控诉命运,却发现,命运根本不屑同我们争吵。 它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们,四处冲撞,寻找答案。 萨提亚说:“我们无法改写历史,但可以改写历史对我们的影响。” 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我们仍旧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 纵使人间不值得,也别辜负了自己。 05 我们一直比想像中,更爱对方。 李靖身为陈塘关总兵,世代除妖,自己的儿子却是个妖怪,他一直自觉对不起百姓。 哪吒刚出生时,李靖曾经拿起大刀想砍了哪吒。 后来因为哪吒经常在外闯祸,李靖下令将小哪吒关在府中。 可是,在哪吒“天劫”将到之时,李靖送他去太乙真人处修行,并非是想困住他,怕他在人间作恶,而是望他掌握更多本领,能在人间好好活着。 原来,作为父亲的李靖已经上天求到改天换命符,决定在天雷灭魔丸时,以命换命,替自己的儿子去死。 这个从不言爱的父亲,至始至终都在斡旋,斡旋在偏见、宿命与儿子之间。 冰冷的面孔下,是一颗舍命为子的滚烫之心。 在哪吒的生日宴上,李靖许下心愿:“希望我的儿子一生平安。” 谁能知道这一句寻常的喜庆话里,藏了父亲多少难以言说的不舍与祝福。 这份深沉的父爱唤醒了那个假装自己是个恶魔的孩子,他主动戴上乾坤圈,接受了对自我的约束。 影片结尾时,哪吒一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一起踢毽子”,让无数人泪目。 我们与父亲之间,似乎遗憾总是比快乐更多。 我们终于理解了他的苦心,却再也不能和他谈谈心; 我们终于活成了他的骄傲,却将永远失去他的拥抱。 作家刘娜说: “人间最幸运的事,就是在上苍允许的时间里,在父母康健的岁月里,我们历经逃离和回归、争吵与和解、眼泪和欢笑后,终于懂得并做到: 哪怕,我们没有活成父母的骄傲,依然配得上给他们一个拥抱。” 因为,长久以来,我们都比想像中的,更爱对方。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热热闹闹的画面,是童年里无忧无虑的点缀。 长大了才知道,那里面描画的都是人生。 原来,我们很多人,就是那个魔童。 经历过肆意叛逆的少年,然后在接下来的人生里,学会了一边哭泣一边奔跑,一点点活成成年人的模样。 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有一腔赤勇。 加油,少年。加油,你我。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

一个分享经历的心理咨询师

287 评论(14)

78海吃不胖

一般心理咨询师都要通过三个阶段的技能学习。 一是心理咨询技能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等。 二是实操技能的学习,包括咨询的伦理、基本技术、心理评估的学习与实践。只有具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心理咨询才不会成为普通的谈心,而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恢复或增进心理 健康 ,促进其个人成长的过程。 三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技能提升,需要学习多种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和方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危机干预技术、认知行为疗法等等。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各类知识,现在流行基于生物-心理- 社会 的整合式治疗模式,所以要求咨询师对这三类知识要有所掌握。除了要爱学习,还要具备乐于助人的人格条件,要明确个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他的知识和技术才会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还需要真诚的对待来访者,交流中,咨询师具有真诚如一的品质,表明他可以对你,对外界敞开自己,他用自己生命的开阔和流动,来唤醒你生命本有开阔和流动,这样,问题和障碍就会逐步化解,方向清晰,力量上升。 你好,作为一个咨询师,我愿意和你分享我的体会。 要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大概需要这么几个条件: 1、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包括:①心理学基础理论,其中对咨询特别有帮助的有,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心理测量等。 2、广泛的 社会 视觉和文化视觉。要熟悉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特质和 社会 特质。这是开展有效心理咨询的重要功底。如果照搬西方的咨询技术,往往很难适合中国人的特点和需要。 3、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生活体验对于做好咨询的意义不言而喻。 4、要有自我完善的动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格。咨询师要时刻成长,时刻完善自身。只有幸福的人才能带给别人幸福,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把爱传递,并给他人力量。 知识结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 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困扰着他们的真正原因,改正或放弃不良的行为,咨询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按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必须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咨询心理 学、心理 健康 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量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正规的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培训中掌握相关的操作知识。 技能结构 技能与知识一样重要。 其次,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求助者分析问题 ,并引导求助者走出困境,促进其人格的成长。心理咨询师的助人技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咨访关系的技巧。任何咨询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咨询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亲近、可靠感是使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咨访关系的建立既与咨询师有关,会谈技巧。谈话法是心理咨询最主要最重要的方法。咨询师应当能够在与求助者的平等交谈中,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求助者感到困惑的处境或事件,问题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能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发现求助者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不良行为,适时地向求助者进行某些解释等等。影响与干预技巧。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应尽量保持价值中立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师不影响或干预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每个人都有价值观,不同价值观的人相处,除非有一颗开放聆听的心,否则必定困难重重。咨询师在和求助者谈话时,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评论性意见,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 罗杰斯曾经说过: “当看着日落时 ,我们不会想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 天空呈桔黄色 ,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 我们只是满怀敬畏的心情观望而已。”对求助者的非评判性态度,就好比望着日落那样。这种态度是使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它可使求助者无 所顾虑,从而把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 人格结构 并非学习了心理学理论知识 ,掌握了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就能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研究发现,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 健康 教育的人,只有具备与心理咨询职业相匹配的人格特点才能持久地把工作进行下去,按照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社会 型的人最适合当一名心理咨询师。 社会 型的人富于同情心、领悟力、亲和力、影响力,热情、耐心、真诚、认真,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为无比快乐,喜欢并愿意与人交往,交往中不注重追求功利而很看重价值感。因此,很难想象没有耐心、爱心的人能够做好心理咨询。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个性形成都与其过去的生活经验有关。心理咨询师越了解自己的过去,就越能自我成长;自己能不断地成长,也就越能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帮助他们成长。咨询师需要真实体验自己的人格倾向,咨询师对自己的认知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帮助心理上有问题的人。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要反照出来访者的矛盾、盲点、期待,或是需求、渴望 ,或是困惑、挫折、痛苦等,然后帮助来访者恢复其内心的平衡、行为的协调。只有来访者也“看到”了自我的问题所在,他才可能真正从困境中走出来,不断地战胜自我并最终体验到“登天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中科院心理所开发的标准课程体系与考核技术规范,是开启心理学的系统学习,促进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必修课程。 1、学会观察,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捕获来访者一切信息的同时也能做好自我观察;2、学会倾听,不光要听来访者的故事,还要能听出弦外之音,不要被故事迷惑,看她内部的反应模式;3、学会同理,能体会来访者的心境,理解来访者的框架、态度和处境,能穿着她的鞋体会她的感受;4、学会笃定,在咨询现场不要被来访者的反应所影响,也不能被卷入,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能忍受、包容来访者的一切移情反应;5、学会澄清,当来访者所陈述的内容对咨询有重大意义时,要及时澄清,让来访者将以往模式中自己不自觉的一些无意识行为有所觉察;6、学会面质,将来访者互相矛盾的关键点及时呈现,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矛盾和自我冲突,从而为来访者的自我发现和改变做好铺垫;7、学会反思,每次咨询完毕都要做好反思,总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场能力。 做一名“合格”咨询师,前提是已经有心理咨询师证书,且有意愿从事这个职业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实践者,那么,再围绕着“合格与否”谈谈看法: 目前行业内,没有一个官方的什么“合格”的标准来统一衡量,但是,有一些行业内的声音和看法: 1.要有自我体验,也就是自己被资深的咨询师咨询 2.要被督导,定期被资深咨询师督导 3.要遵守行业伦理规则 4.要长期自我学习和提升(涵盖1和2点) 最后,谈一些实践经验:自己的情绪稳定和调控能力、人格特点、人际关系质量等都影响咨询工作。一句行业内的话,大意是:你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有多远,决定了带领来访者的内心走多远。所以,想做一个合格咨询师是一条很长的路,有了证书,是这条道路的零起步,需要5到10年的临床积累,才能走在合格的路上 站在来访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帮来访者分析问题,听他(她)的倾诉并做及时回应,对有待解决的问题与来访者一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合格,基本等于及格,学生的及格分数,是最低的要求,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达到。 现在全国有主管部门注册的心理咨询师130万人,但真正从事这一职业的,靠咨询维持生活的人只占5%左右,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就是说,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很少,更不用说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了。 做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有以下几点,一是高效快捷的咨询技术技能,尽可能用短的时候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衍生出的各类问题,如调整情绪,消除躯体症状,恢复 社会 功能,优化个性等。二是耐心细致,不要其烦的服务,及时跟踪来访者的情况,给出合理的解释。三是品性方面,为人诚实,让来访者觉得踏实,愿意倾述自己的内心想法。 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很难,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更难。 简单说:心理咨询师自己心理 健康 度要相对好过一般人,要尊重热爱这个行业,自己咨询中要有正确角色定位,伦理规范。并且要有乐于助人,助人自助的情怀。其次要有扎实过硬的理论基础和灵活丰富的技术技巧。谦虚好学。 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有专业的咨询水平,繁事究个为什么?事实求实,换位思考为民排扰解难,敬业,精准帮助顾客解开生活凝问,消除心里迷湖,逃出困境。 来叫法师讲大乘妙法莲华经。

281 评论(12)

毛的惊喜

出品丨张德芬空间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到现在,最让我惊喜的就是阿朵了。

她有一种闯荡江湖,见多了人情世故的坚韧,而这种坚韧又源于她的柔软。

她能够敏感地感受到别人的情绪。

当袁咏琳焦虑着会被淘汰而大哭,她也不禁掉下眼泪:

“我特别理解她这种努力不被人看见的感受。”

她也能透过伪装,发现对方脆弱柔软的部分,恰如其分地呵护着对方成长。

当初拽拽的宁静无法快速进入节目状态,不愿换队服,不喜欢跳舞。

面对难搞的宁静,阿朵似乎早已洞察她强势背后的不安,一组队就提出“我们就是想保护静姐”。

在阿朵无条件的宠爱下,宁静难得的卸下防备,呈现出她最柔软的一面,“如果我们没有晋级,不管是任何一个人走,我跟她们一起走。”

这样有力量的知心姐姐,谁不想拥有?

其实,阿朵所做的就是共情,一种理解他人,并能恰当作出回应的能力。

罗杰斯说, 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并且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

共情的四个层次

共情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第一层次的共情:共情认知层面。

还记得《妈妈是超人》中,胡可伤心落泪。

那段时间,她常常拍完戏连夜赶回家,睡不够还得送孩子上课。

沙溢不是不心疼胡可,而是想着解决问题,表示是胡可自己把自己搞得很辛苦。

紧接着,胡可却说: “这件事情本身一点不辛苦,最辛苦的是你的态度。”

为什么呢?

胡可需要的却并非问题解决方面的建议,而是情感层面的理解和支持。

沙溢的表达反而侧面否定了胡可在平衡工作和家庭上的努力。

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第一层次的共情:共情认知层面,忽视情感层面。

这样的沟通往往让我们越沟通,越孤独。

2.第二层次的共情:包含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分享过一个经历。

在一次他和另一位老师合作的家庭咨询中,一个孩子大发脾气开始扔东西。

孩子的父母忍不住制止,他也忍不住帮忙。

处在情绪风暴中,我们往往容易被迅速卷入,深深体验到对方的情绪,和对方一同感到崩溃无力,看不到希望。

此时,在接纳对方的情绪基础上,去发现那些认知层面的信息,往往能帮助对方在无望中看到光亮。

就像是这次咨询,另一位老师却示意他们静观其变。

当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失控,高举玻璃杯要往地上砸。

过了一会,却仍旧没有声响,原来孩子轻轻放下玻璃杯,一一捡起地上的东西放回原处。

孩子是从哪里获得力量走出失控状态的?

其实,在情感层面,他大发脾气,疯狂砸东西。

可是,在客观的事实层面,他砸的却全是摔不坏的东西。

这位老师敏锐看见孩子失控情绪背后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允许的方式接纳对方此时的情绪状态,又通过眼神等非语言方式向对方传达信任。

因为咨询师的共情,看见了孩子自我控制的力量,孩子得以在无望中找回力量感。

认知+情感两方面的共情,往往能够为彼此拼凑出一幅更为完整的图案,提供一些全新的角度。

3.第三层次的共情:认知+情感+指导。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一个精神病人深信自己是朵蘑菇,不吃不喝,待在房间角落一动不动。

心理医生没有强迫他吃喝,也没有试图改变他的认知,说“你其实是个人”。

而是撑着伞,蹲在病人旁边。

病人好奇:“你是谁?”

医生说:“我也是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起来走动,病人问:“蘑菇怎么能走来走去?”

医生说:“蘑菇当然能走来走去。”

病人想想有道理,也开始走动。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汉堡吃。

病人又问:“蘑菇怎么能吃东西?”

医生说:“蘑菇当然能吃东西。”

病人想想有道理,也开始吃。

几周后,病人仍旧深信自己是蘑菇,却能够正常生活了。

生活中,许多指导之所以无效,是因为缺少前面的共情认知和情感的部分。

就比如之前被怼上热搜的综艺《你怎么这么好看》中,一位34岁的女博士在节目中谈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封闭。

她的话语被频频打断,被不断贴上标签“单身大龄”、“没有口红”、“没有化过妆”、“没有高跟鞋”。

没有认知和情感共情而形成的指导,往往不是对方的需求,而是指导者试图改造对方,源于让对方认同自己的需要。

反观同类综艺《粉雄救兵》中,嘉宾说自己喜欢宽松衣服。

他们并不强迫嘉宾更有“女人味”,穿上紧身衣或是礼服,而是指导嘉宾如何用宽松衣服搭配出时尚感。

真正的指导便是这样,我努力走进你的世界,想要了解“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提出建议,如你所是,而非为我所愿。

4.第四层次的共情:认知+情感+指导+资源。

在袁咏琳想要让位时,阿朵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当队长与年龄没有关系。”

“我就是来支持你的,我觉得你可以。”

“我可以看到你身上的才华,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队长。”

“这是你的功课,老天爷放在你面前的功课,你迟早要面对。”

当看见和理解也无法阻止袁咏玲不断自我怀疑,她用几句话就帮袁咏琳梳理出身边的资源。

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共情能帮助我们走进他人的世界,来引导彼此的沟通。

而指导和发现资源的共情能帮助我们扩展自己的世界,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东西,发现新的方向和自我蜕变的可能性。

如何培养共情能力?

共情,是建立和维持关系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它既能帮助我们理解彼此,也能让我们灵活地解决冲突。

那么,都知道共情是种好能力,许多人却做不到,为什么?

其实,缺乏共情能力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怕受伤的孩子。

共情能力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调动自己的感受才能去理解别人的世界。

有的人缺乏共情能力,是因为他们先隔离了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能看似冷漠,没什么情绪;可能看似冷静理智,总是想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或许是因为他们曾在情绪风暴中迷失,感到自己无法应对情绪,认为情绪都是阻碍问题解决的障碍,因此避免自己情绪化。

其次,共情是一种对彼此的关怀,而不是情绪感染。

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跟一个抑郁的人一起待上十分钟,你很快也会体验到抑郁的情绪。

这样的情绪感染让我们不自觉地体验到对方难以承受的痛苦。

为了避免类似的痛苦,有的人选择关闭心门,对他人漠不关心。

但我们使用共情,其实是为了减轻他人痛苦,也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活。

换言之, 情绪感染并不等于共情。

如何做到共情关怀,而不是被情绪感染呢?

重要的是 建立边界。

伊能静始终无法忘怀苦命的童年,恋爱时向秦昊哭诉,秦昊听后,却告诉她:“有病得治!”

他选择屏蔽伊能静如同黑洞般的痛苦,却并未完全回避,而是在冷静后共情对方的认知:

“你现在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个跟你一样有病的,觉得你好可怜,你们两个就在这开始演不完的悲情剧;

第二个,想当你医生的,告诉你人生应该要怎么样。

你只会遇到这两种人。”

情绪感染容易模糊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让我们不断消耗自己。

而共情关怀意味着你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

你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共情对方,同时照顾自己。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如同一座孤岛。

当我们具有共情的能力,感知到别人的感受,体验到别人的世界,用共情将人与人相连,让孤岛不再孤独。

这一瞬间的触动,其实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因为那证明你醒着、你活着。

如同心理学家科胡特曾说:

“共情,就是生命的气息。”

10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