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蝶舞
我本职是做广告的,因为加班太累,很早就开始考虑转行的事,体验了很多工作坊,也考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目前该考试已取消),后来找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学习了五六年,也接过一些咨询案例。
给大家分享几个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心理咨询师吧:
1. 科班毕业的资深咨询师
我老师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转了心理学,从业了二十多年,原本是职业生涯行业的大拿,专门给高校老师做培训的,教他们如何给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干货非常多,跑神就错过很多知识点的那种),后面就自己创业做工作室了,职业生涯+心理咨询都做。单小时咨询费1500+,现在就是做工作室、带学生、做点免费的答疑直播
咨询室
2.斜杠青年
我的同学大多数都是斜杠青年,一部分是老师,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园长也有,还有做保险的、互联网的、技术的等等,这些人来上课目的都不是执业,而是学到一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如何处理分离焦虑、厌学、网瘾、青春期叛逆什么的,如何应对职场老油条和老板,如何管理团队,怎么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些。老师会教一些实用的方法,他们第二天上班可能就去实践了,然后再跟大家交流实践结果
3. 中途转行的咨询师
另外一部分是我这种想转行的,来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心理咨询师的潜质,学习一下专业知识,顺便处理一下自己的问题,比如原生家庭问题、亲密关系问题、潜意识探索等等。因为我在备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所以普心、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都学过,上课更多学的是实际咨询技法
4. 相关行业的咨询师
还有一些是本职就在做相关行业的,比如青少年心理、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箱庭等、来这边就是进修了。因为老师每年也会出去进修,学最新的工作坊,比如舞动治疗,学完再来教我们
5. 身心灵相关
特殊一点的是咨询师是原本是做身心灵的/塔luo的/星盘的/cui 眠的,比如可以拿着照片跟猫猫狗狗沟通、做阿卡西记录、研究五行八卦什么的
6. 团体咨询等
还有一类是专门做团体咨询的,比如把一帮有钱有闲“有病”的人拉到北京郊区某个别墅,带他们做冥想等等,或者是深耕某类咨询流派的,比如家排等
我学的是整合,也就是主流的咨询流派和对应技法都会学,好处是针对来访者的不同问题和咨询偏好,能够用更适合TA的咨询方法,快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部分学习框架
我记得第一次正式的咨询个案,来访是个刚入职场的大学生,面对巨大的业绩压力,在连续加班一个星期之后,她在公司突然就崩溃了,哭到不能自已,甚至一度哭晕过去,把同事和领导都吓到了。她在咨询室特别颓丧,一方面觉得“丢人“,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不能轻易的辞掉这份高薪的工作。
她说原本以为心理咨询没什么用,咨询师只是在做倾听,偶尔问一两句话,但真正体验过之后才知道,咨询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她觉得有被“点到“,能从层层迷雾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虽然没有获得直接的建议,但走出咨询室的那一瞬间,她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终身学习
第一次咨询能得到这样的反馈让我特别开心,感觉找到了作为咨询师“助人自助“的价值所在,也坚定了继续学习的心,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樱桃香香
一、阿德勒童年经历的影响阿德勒的童年经历代表着家庭和社交的影响。阿德勒在童年的时候,身体羸弱,当时的他有很多病痛需要克服。 当时在欧洲,佝偻病很常见,因为这个病症,童年的他骨头比较脆弱,个子也稍矮小,到四岁才学会走路。这也导致他无法参加对身体条件要求比较高的活动。阿德勒的早年记忆都围绕着疾病和医疗干预而来。我所能回忆起来的最早往事是,由于我罹患佝偻病,我被绷带绑着坐在椅子上,健康的哥哥坐我对面。他上蹿下跳,来去自如,然而我每动一下都会极度紧张,非常费力。每个人都尽力帮我,父母更是呕心沥血。在5岁那年,他又得了一场十分严重的肺炎,医生当时判断治疗无望。出人意料的是,阿德勒最终活了下来。很多书籍讲到,阿德勒在家排行老二,其实他是老三,他有一个大的哥哥很早就不再世了。 作为一个排行中间的孩子,而阿德勒的哥哥又特别健康、优秀,获得了父母很多关注。他和哥哥之间的竞争则持续了一生。身高不足5英尺5英寸、自觉长相丑陋的阿德勒总觉得受制于身材魁梧、相貌英俊的哥哥,他正是通过获得在学业等其他方面的成功来补偿自己的身体缺陷。在阿德勒小的时候,他的内心有很多困难要克服,他需要很用力地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阿德勒的一生,也是一直克服困难的一生,不仅是克服生理困难,还是心理困难。他的一辈子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理解,和寻找自身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阿德勒心理学又叫克服困难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时有目的的。那么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我们也会说,完美是人类想要追求的目标,我们这里说的完美,它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向一个趋向完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反他人的,而是对整个社会有意义的方向。这是阿德勒心理学非常核心的一部分。二、阿德勒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关注社会环境和条件对人的影响。阿德勒把社会的概念带进心理学,也把心理学的概念带进社会的大环境。阿德勒心理学也是系统的家庭心理学。因为它重视父母的养育,兄弟姐妹的影响以及婚姻关系。 他认为家庭的影响因素也是人精神健康的关键。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也是心理学家和个案人员的关系,会对个案来访者产生一定的影响,阿德勒也有提到关于民主的关系。他提倡在婚姻中、成人之间、孩子之间,倡导相互尊重,民主的关系。因此在他的治疗过程中,他也很重视心理咨询师和个案人员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阿德勒相信,人是有能力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这种归属感不局限与一个小小的团体,而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与整个人类的关系。阿德勒在一战时期,有作为军医服务于一线的经历,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人类之间产生的悲剧对人类的创伤性是无比巨大的。由此,他后来发表了阿德勒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社会共同感,又叫社会情怀。他把社会情怀定义为:一个人能够透过另一个人的眼睛去看世界,能够通过别人的耳朵去看世界,能够通过别人的感觉去感受世界。他相信,社会情怀是人类天生就有的, 如果我们可以培养和发展社会情怀,那么我们就可以帮助整个人类社会更完善更往前地发展。阿德勒心理学也被誉为非常有实操性。当我们学习了,就可以马上应用。它的想学习效果不仅局限于医疗界,在商业领域,在教育界等都能广泛应用。三、为什么阿德勒会从医生变成一位心理学家事实上,在阿德勒生活的那个年代,并没有心理学家的这个职位。我们后来称之为心理学家的人,是当时通过严格训练的医生。当时,医学学生都需要学习两个课程: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而阿德勒一开始是眼科医生,当然作为医生,他就已经学过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课程,当他在执医的过程中,他观察到,其实社会的条件和环境会对病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还开始关注到,心理会对生理造成影响。在阿德勒的第一本《裁缝的秘密》中,就有提到,他在执医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裁缝很多的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造成的。 在阿德勒的年代,很少有医生会去关心病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阿德勒可以说是第一个关注到病人生活情况的医生。从这一点看,我们可以看到阿德勒的工作方向越来越趋于精神病医生的方向,也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心理医生的方向。四、阿德勒轶事关于阿德勒的故事很多,有关于阿德勒的婚姻、他和俄国社会革命家友谊的故事,以及阿德勒与长女的故事。玛丽娜博士分享了关于阿德勒婚姻的故事阿德勒在1895年从医学院毕业,作为一个年轻的毕业生,他脑海里有很多关于如何改善社会的想法。 他一方面在实践自己的想法,自己当时也很积极地参与当时在瑞士和奥地利非常流行的关于社会改革者的沙龙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他认识了一位来自俄国的女学生,这位叫莱莎的学生当时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学动物学,比阿德勒小3岁。虽然她的专业是动物学,但是她对社会改善的话题很感兴趣。 当时阿德勒曾经跟他的朋友分享过,即便他可以在实验室创造一个女性,也无法像莱莎如此完美。他们的关系于此建立并且很快进入婚姻阶段。因为莱莎是俄国人,她需要回国去准备证件手续和获得父母的同意。 在1987年她回到俄国,年轻的阿德勒医生无法等到莱莎父母的同意就自己忍不住前往俄罗斯。于是在1897年12月,双方在俄国举办了婚礼。这对年轻的夫妇在回到维也纳之后,住在了阿德勒父母留给他们的公寓中。在1898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阿德勒的妻子莱莎一直想要做有关社会改变的事情,她无法安心地做一个医生的太太。 直至阿德勒于1937年去世,她一直对为社会做出改变想出一份力。而莱莎也相当长寿,一直活到了1962年。 她一生移民了两次,从俄国到维也纳,从维也纳到美国,而且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她的一生当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因此,她一生都关注于反对战争和追求社会公平。以上是阿德勒和莱莎之间的故事。 了解作者的生平,人书合一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