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yan燕yan
孩子出现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做?
1、找个合适的时间,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找个孩子放松的时间,和孩子聊聊近期这段时间的状态,从聊天当中去感受孩子感觉到的压力,同时,从侧面去告诉孩子,这些情绪的存在是很正常的,只是不能让他们长时间的困扰我们,帮助孩子正确看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当孩子感觉到无助的时候,可以找父母倾诉,父母可以做他们最为忠实的观众帮助他们。
让孩子放下自己对父母的戒备心,告诉父母,作为父母尊重并且理解他们的处境,对他们的心里进行开导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代入自己童年的遭遇,让孩子找到和自己想通的点,和孩子建立共通的地方。
2、带孩子去户外,做他们喜欢的事
带孩子出去外面走走,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因为长期的在家待着,有限的空间也会增加人的焦虑感,心里存在一定的焦虑,可以多去户外运动,走走,促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感受到除了焦虑之外的很多开心的事情,打开他们的心里,释放他们的压力,让孩子可以适当地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3、带孩子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如果家长用了很多方式依然没办法帮助孩子的情况下,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孩子,打开孩子内心的顾虑,帮助孩子正确地缓解自己的焦虑,同时也能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怎么走出目前的困境,因此家长不要过度的担心找咨询师会严重化自己的孩子的情况,找专业的咨询师会更针对性的找出孩子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4、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永远是孩子的天然课堂,而作为父母,则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孩子整体素质的基础,是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熏陶形成的。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自信、豁达、活泼、开朗的人,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焦虑的原因:
一、学习压力大
有很多父母会把自己年轻时没有完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对孩子要求很高。总是让自己的孩子得第一,以学习为主,没有玩耍的时间,完全没有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常见的就是给孩子各种补习班报起来,并不会询问孩子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感兴趣,孩子学习压力大,完不成父母的期望,就会容易紧张、烦躁、心里不安、害怕父母,时间久了就很容易焦虑。
二、父母吵架影响孩子
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得当着孩子的面就大吵大闹,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是充满爱的,但是在父母吵架的后天影响下,会导致孩子焦虑、暴躁、出现沟通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使儿童患有焦虑情绪。
三、环境因素
儿童遇到父母离异,没有固定成长环境,父亲根据时间协商照顾孩子,谁有时间就接孩子,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因此容易担心、孤僻、出现焦虑。
四、留守儿童
现在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父母为了赚钱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对孩子成长极其不利,长时间孩子容易心思重,有一些话又不能告诉爷爷奶奶,自己憋在心里,烦闷、生气、也会产生一定的焦虑。
Megumi2046
想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就要从他们的父母身上做起,国家要给留守儿童的父母多放点假,每个月至少要有一天的时间去看他们的孩子,或者给他们的父母福利,让他们的孩子在打工的城市能够很好的解决读书吃饭问题,这样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问题迎刃而解。
33人见人爱
部分网民们认为当前因为中国的进一步城市化出现了众多留守儿童,而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是我们的政府所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有一部分网民认为,2020年是脱贫攻坚元年,我国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是经济条件上的脱贫之外,我们还要做到精神层面的脱贫。那么如何可以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以下笔者讲一下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现在随着中国的发展,留守儿童他所缺乏的也并不是家庭条件上的窘迫,他所需要的是心理关怀。毕竟作为一个孩子独自在家心理年龄小,需要有人来积极引导,那么这就需要有国家的背书,笔者认为可以制定相关的社会保障计划,安排志愿者来定期前往留守儿童家中陪伴留守儿童,以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
而在学校方面,笔者认为若想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可以让老师定期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所想,了解留守儿童的苦楚难处,然后积极地去引导他、开导他,实际上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学校便是他的另一个家,因此学校在对待这些留守儿童时,要切切实实的做到为人师表的责任,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
而对于我国的基层机关,笔者认为村委会以及居委会应该定期派出工作人员去陪伴这些留守儿童。因为实际上村委会和居委会与孩子的距离更近,可以组织留守儿童们去多做一些社会活动,充实自己的心理以及自己的生活,以排遣因父母不在所造成的心理损伤。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已经指出要于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核心要义便是共同富裕,它的共同富裕并不单单只是指生活条件的共同富裕,它还包括精神层面,因此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刻不容缓。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