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恍惚28
一、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是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编写,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考试用书。经过数次修订作为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考试教材。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分为三本:《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心理咨询师:习题与案例集》。二、相关书籍阅读(一)基础理论:1.《心理学的故事》2.《普通心理学》3.《医学心理学》4.《人格心理学》5.《社会心理学》6.《认知心理学》7.《儿童心理学》8.《叙事心理学》9.《音乐治疗导论》10.《箱庭疗法》 (二)家庭治疗:11.《家庭治疗概论》12.《家庭治疗基础》13.《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14.《婚姻之多人之舞》15.《成长中的家庭》16.《夫妻家庭治疗案例研究》17.《家庭治疗案例分析》18.《新家庭如何塑造人》19.《家庭故事》 (三)精神分析:21.《精神分析导论》22.《精神分析新论》23.《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24.《自我与本我》25.《精神分析术》26.《释梦》27.《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28.《我们内心的冲突》 29.《自由与尊严》 30.《移情与投射》 (四)咨询技能:31.《心理治疗师的问答技术》32.《如何成为心理治疗师》33.《心理咨询师治疗入门》34.《心理咨询面谈技术》35.《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36.《成为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师》37.《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38.《危机干预策略》39.《心理治疗个案研究》40.《临床督导工作的理论与务实》 (五)咨询技术:41.《动机与人格》42.《客体关系入门》43.《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44.《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45.《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46.《个人形成论》47.《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和应用》48.《青春期——发展、关系和文化》49.《父母都是教育家》50.《催眠之声伴随你》(六)个人成长:51.《直视骄阳》52.《爱情刽子手》53.《叔本华的治疗》54.《诊疗椅上的谎言》 55.《登天的感觉》56.《活出意义来》57.《爱的艺术》58.《登天的感觉》 59.《日益亲近》60.《少有人走的路》心理咨询师系列教材国家职业鉴定中心认定的标准考试教材,备考者要充分利用习题与案例集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内容,辅助以上的相关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为顺利通过考试及后续咨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starcraftgod
我分享的家庭教育书籍是《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作者是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刘称莲老师。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用心陪伴和关爱。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这本书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作者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这些足迹是女儿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值得小学家长阅读的书,书中有很多可供家长学习和借鉴的教育方法。读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我也学到了许多,小学阶段的孩子相比于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这是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基础。小学阶段不要过度关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逼孩子使劲学,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那以后几十年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是更加痛苦的,所以家长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书的序言有两篇阅读推荐,一篇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推荐,另外一篇是作者女儿幼儿园老师的推荐。其中窦桂梅老师阅读推荐说: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不仅需要智慧和耐力,更需要阳光、开放的心态。作者还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全部的家庭成员参与,其中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的实践最终启迪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孩子六年的小学生涯中,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要用教育学的眼光与心理看待学校与孩子,多一点耐心陪孩子慢慢长大。 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地列举了诸多真实事例,描绘了朴实自然的生活场景。作者倡导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从“生活篇”“阅读篇”“学习篇”“品格篇”“心理篇”五个部分出发,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自己的孩子上小学时的成长足迹,比如,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作者常常把书店作为休闲交流的地方,有意选择视角不同的书籍共同探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再辅以家长的见解,寓教于乐;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作者身体力行,陪孩子一起玩儿拼图游戏,让孩子从中体会“输得起”的人生态度。 书中没有居高临下的指导,也没有千篇一律的空话,有的只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如每一章节的标题: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筒”,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该书让我们看到了,在父母言传身教和默默陪伴下,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伴随孩子最终走向社会,终身受益。正如作者所说:“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不属于你,不属于我,他终究属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地在孩子学习成绩方面与别人攀比,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中有许多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故事,因为有些教育方法和我小时候我父母教育我的方法差不多。比如作者女儿的整个小学期间,他们家一直没有停止过养育小动物。在他们看来,女儿在和这些小生灵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生命的神奇,从小建立了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在悉心照顾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女儿的爱心和责任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这些素养,需要父母的悉心引导和支持才能逐渐养成。我小学阶段在父母的同意下也养过许多小动物,在西安上小学的时候,在阳台上养过一只小兔子,汶川地震的时候西安也有震动,当时还有余震,每天晚上睡觉都提心吊胆的。有一次余震,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妈妈拉着我往外跑,我非要抱着小兔子一起跑,可惜最后兔子跑丢了,为此我还哭了好久。还养过小乌龟、狗等小动物,还有蚕,通过养蚕我观察了蚕的一生,每天要给它喂桑叶,生怕它们饿着,渐渐体会到父母养育我的耐心和用心。在养动物的过程中慢慢让我变得富有爱心,想去接触大自然。约瑟夫.康奈尔说过“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小孩子最缺乏的就是坚持做完一件事的耐心。作者为了培养女儿的耐心,在女儿小学期间给她买了好几幅1000块的拼图让她拼。女儿经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拼完一幅拼图,虽然拼图过程很长也有许多困难,她最后都完成了拼图。无形中让女儿懂得,只有善始善终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快乐,也让她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记得我小时候我的妈妈也用过其它方法来培养我的耐心,让我剥完一碗黄豆的皮,黄豆很小,一碗的黄豆有很多。起初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结果还不到10分钟就耐不住性子,不想剥了,但是妈妈还是让我剥,说没剥完就不允许我喝豆浆,最后我剥哭了,妈妈才让我别剥了。虽然我妈妈也是想培养我的耐心,但是我觉得她这种方式不太对,因为我到最后并没有尝到坚持所带来任何甜头。相反,书中的作者,是见自己女儿对拼图有点兴趣,才让女儿拼的,可见教育孩子还是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
小红粉菲菲
我觉得南希的三本经典著作是必看的,分别是《精神分析诊断》、《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书中都建立的基本框架,都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书中有大量理论知识,方法和实例也很多,对阅读者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军大大大
考心理咨询师需要看的书:
1、《自控力》
作者:心理学家,[美]凯利·麦格尼格尔
生活中,不知道你会不会有以下状态:总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工作;总是月光,信用卡透支;想放松一下,却熬夜上网;一直想减肥,总是挫败;那么《自控力》或许就很适合。
2、《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作者:23年心理学老师,黄启团
此书分享了心理学的16种行为模式,10种思维模式,22种情绪模式,只有当我们深入了解自己内在的模式,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模式。
3、《引爆点》
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这本书籍中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潮为切入点,引入了大量案例来解释背后的影响因子,揭示引发流行并保持势头的原则和方法。读完这本书,你就知道小米手机为什么能如此地被人疯抢并且三年时间做到估值一百亿美金,又比如说海底捞被如此多的熟知。
4、《过你想过的生活》
作者:哈佛教授,泰勒·本-沙哈尔
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疲于奔命,为工作、为家庭、为各种琐事忙得焦头烂额,我们很少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幸福。作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权威老师,泰勒•本-沙哈尔他提出了101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转变思维模式,从内而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