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elovecat
你是女人么?你知道什么是女性能量么?你接受你自己的女性身份么?
女性能量,作为女人的能量!
你也许可以做到妈妈般的呵护与宽容,也许你可以做到小女孩般的天真烂漫,撒娇弱宠…但你能做到一个真正女人那样的千娇百媚,典雅娴淑,雍容华贵或铿锵玫瑰般的神秘…
在中国,一个女人做母亲做小女孩容易,做女人难!
如 果一个女性不接受自己的身份,从生物学上来讲,作为女性身份的象征—乳房,子宫就特别容易出问题。流产、小产、无法成孕等情况、甚至包括主动堕胎,提前 停经等…。在两性关系上,她很难以女人的身份长时间维持这段关系。在女性能量中,性能量是一个核心部分,如果不接受、或滥用,都会对女性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何改变认知?如何获得女性能量?如何学习接受女性身份?……
女性能量工作坊(仅限女人,20位)
开课时间:2017年3月3—2017年3月5日
主持导师:周贤
培训费用:4800元 (三人团报4000)
开课地点:西安市莱安中心-----长安南路与雁展路十字东北角(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正北)
主办方:灵净天承(陕西灵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报名电话:赵婉宁 郭佳
课程重点:
1. 女性身体能量整合-能量的流动是否顺畅,关系着女性身心灵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和谐。透过活动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员能清楚的观察自身的能量状态,转化受限与冻结的能量,成为日后自我滋养的源头。
2. 女性角色认知与真实自我与深层渴望觉察-身为女性,从小至今经历过多少不同的角色?面对多少人的期待?这些已经内化为自己内在批判的声音,要如何转化成自我疼惜的态度?透过课程我们可以跟真实的自我连结,认识全我的概念。
3. 性欲与情欲-专为女性设计的环节,探索细腻的女性情欲身心灵中,全然充满能量的潜力!在彼此同意而信赖的氛围中,参加的女性将有机会体验到自己是神圣而性感的生命!体验身心灵的舒适和愉悦。探索情欲生活在历史上和文化上的差异,并检视你自己对性欲和灵性的看法。
4. 女性社会人格面具与阴影能量-以荣格观点切入探索制约性之社会女性人格面具与女性特质衍生之压制能量阴影,阐释中国哲学之阴影特质与体验自身普世之完整与独特价值。
5. 女性身心灵界限认知与开展-开展女性身体、能量、心理与情感的界限,认知弹性界限与僵化筑墙的内在开展与防卫过程,充分定位“我是谁”与开展“女性自我价值”,享受驾驭界限的美妙自我与人际经验。
课程适合人群
被情绪、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困扰的女性
渴望做真实而有魅力的女性,渴望突破自我又倍感无力的女性
需要在本行业提升自我的美容师、医生、护士、导师、企业领导、主管、管理顾问、经理、人力资源人员等
渴望唤醒内在的柔美与智慧的女性
渴望重塑自然的健康与美丽的女性
导师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系统排列导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 亲子关系导师、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曾任)
导师资历:浙江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与辅导方向硕士,绍兴市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3年,博采众长,早年参加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系钟思嘉教授的亲职教育(简称STEP)“父母效能工作坊”,香港林沈明莹女士的“萨提亚亲子关系课程”,收获颇丰。后受家庭系统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的吸引,多年来跟随郑立峰(李明昱)先生学习系统排列,经历工作坊、初级导师班和中级导师班的个案督导,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个案经验。之后,亦跟随史蒂夫Steve Vinay Gunther (澳大利亚-国际完形心理学顶尖大师)、赛安慈博士 Anthony Sainz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社工研究所教授)、雷奈德·希斯迪尔博士、医生Dr. Reinald Schiestel(奥地利-内在洞察和自我疗愈大师)、张春源(马来西亚—曼陀罗创作中心负责人)等多位国际级心理治疗领域的大师学习,接受多个心理治疗流派系统专业的训练并取得相关专业资格。在亲子关系、恋爱与婚姻辅导、情绪管理和危机干预、儿童游戏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多收了三五斗啊
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为了让家长们可以了解到更多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们成立了“家长沙龙”,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邀请老师、教子有方的家长和大家交流。家长沙龙线下活动,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在育儿方面有一定想法和经验的家长前来晚报担任主讲嘉宾,与家长们现场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家长沙龙线上活动,邀请在阅读、育儿、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经验的老师、专家以及在育儿方面有一定想法和经验的家长进入QQ群为家长们指导解惑。目前已举办多期线上活动,现将部分线上活动的内容刊登,给更多家长以借鉴。为写作寻方法家长沙龙在线指导教师:王爱长个人简介:温州市建设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温州市教坛新秀、温州市骨干教师、鹿城区首届名教师◎小羽妈:王老师,今天听了您的分享,对写作有了大概的认识。我想问的是有时候孩子写作的“米”有了,但本身组词的积累不多,那该如何下手写作?王爱长:二年级的孩子因为阅读量不大,所以组成一篇文章确实有些困难,我们更提倡让孩子写段落。家长反复修改孩子作文的举动,其实是会打击孩子的写作兴趣。他会觉得自己写的作文你总是不满意。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口头将他要写的作文内容讲给您听一下,您主要听他是否表达清楚了,也可以在他说完以后提一些意见,让他再说一遍,然后再着笔写。孩子写好后,让他自己指着每一个字进行修改。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家长陪伴一起修改。小羽妈:这个办法我记下了,到时尝试一下。◎绮绮妈:请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习惯?王爱长:我带孩子出去玩时,通常是让他说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背背相应的古诗句等。家长可以让孩子做摄影师,拍拍照,用微信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作习惯的培养跟写作兴趣的培养是同步的,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会有感而发。◎楷妈:请问一年级的孩子平时看书的速度很快,看完后大概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复述,这样阅读的方式正确吗?王爱长:一年级着重培养的是孩子的阅读兴趣,但也可以引导孩子把喜欢的句子跟父母分享。因为有些孩子阅读量很大,但到了高年级段后写作却不够理想的原因,就是阅读时只看个大概,没有深入阅读。我常听家长反映,自己孩子挺爱阅读,读的书也很多,但是写作就是不如人意,我觉得首先是要看孩子看的是什么书和怎么看书。就像曹文轩《细米》中的一个片段,很多孩子都看过这个片段,但往往只是觉得好玩、好笑而已。通常不会思考作者写得这么好的原因,也不会愿意背一背积累一下。很多孩子要提高写作水平,还需在“破”字上下功夫,要研究作者的写作技法、构篇想法,还要思考作者的选材和立意,以及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的写法技法、布局谋篇、思想感情的思考应该是对小学高年级段学生提出的要求,但是小学中段的孩子也提倡积累一些好段好句。有些孩子就只是读一遍。常常说这本我读过了,那本我也读过了,但是在他们脑海里留下的仅仅是一个故事的大概。楷妈:王老师,我家孩子就是这样。王爱长:可以试着让孩子说说这本书哪里写得特别有意思,然后讲给家长听。也可以让孩子划出他认为好的片段,读给家长听。但是一些孩子不愿意这样做,怎么办呢?还是一句话,亲子阅读很重要,家长也陪着读。这样亲子之间就多了交流的话题,家长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片段,孩子也可以说说自己的观点。◎诺妈:我家孩子今年三年级,平时写作的素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我觉得有时孩子写的不够精炼,如果还想让孩子进一步提高,该怎么做?王爱长:对小学中段的孩子,还是尽量让他把细节写好,之后可以引导他注意如何取舍。学会对青春期的孩子放权家长沙龙在线指导教师:林平个人简介: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心理老师、浙师大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省心理A证教师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作为家长的你,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青春期性教育的常识。大家都知道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体外形的变化。普遍来说,男孩出现了喉结,声音变粗,有了遗精现象,而女孩的胸部开始发育,体型变得丰满,出现月经。针对孩子青春期生理方面的变化,家长们要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男孩、女孩共同要注意的是营养均衡、生活有规律、多参加文体活动。这里我想分享的是,通常家长普遍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也安排了很多课外补习,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参加休闲活动、进行运动的重要性。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体内激素的作用,会积压着很多能量,也会有性冲动,他们的情绪也变得更加躁动,所以家长要特别鼓励孩子们多去运动,参加课外的兴趣活动,放松一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青春期孩子生理上的能量有出口得到释放,只有这样,当孩子学习的时候,才会更加的专注,有效率。针对女生家长,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月经。妈妈可以告诉女儿月经意味着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帮助女儿从初次面对月经的惶恐中走出来,更重要的是让她为自己的成熟而感到喜悦。你的孩子会因为你的自然、大方的分享而更好地接纳这件事,也会更接纳自己的身体。这样也能拉近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对于男生家长,更重要的是引导男生正确对待遗精问题。我碰到过有妈妈根本不知道男孩有遗精的现象,也有一些家长认为男孩遗精是他们胡思乱想的结果,而加以指责,从而让孩子产生了自责、内疚的情绪。其实,遗精是男孩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男孩生理成熟的标志,无论男孩子想或者不想,到了青春期,遗精自然而然会发生。家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聊聊这个话题,并从生理卫生、饮食、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做指导,还可以为他成为男子汉而庆祝,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引导他作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要为自己的各种行为负责。在青春期,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其实也有一定的转变。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了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独立意识,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因为他们生理上确实是长大了。对于孩子来说,证明自己长大的标志就是“我不要你管了”。家长自己肯定也会有感觉,有时候当自己管孩子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在这一时期,孩子与家长很重要的一个矛盾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孩子不想我们管,但家长总是放心不下,又担心孩子吃、穿,又担心孩子和谁在交往。不过,在孩子12岁到16岁这个期间,家长要做的是适当放权,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个放权不是随意的放,而是一点点的放,当他管理好了前一个阶段,再放权后一个阶段。把孩子需要自我管理的方面分成五大类,第一类是生活方面,吃、穿、睡等没有任何风险的事情在十二三岁的时候交给孩子自己管,但是家长要和孩子有约定,他们怎样叫管得好,然后告诉他当他管好生活后,再把第二类交给他管,也就是学习方面。学习上的约定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特点、学习基础来制订,不能一味的提要求。当孩子将自己学习方面管理好之后,再把第三类人际交往交给他管,他平时和哪些同学联系、周末和谁出去玩、交怎样的朋友等等都归他自己处理。之后再把第四类手机、QQ、电脑交给他管,经过前面的几步训练以后,孩子已经有一定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后把第五类钱财方面的自主权交给孩子。这五步,孩子从最简单的最安全的开始学习自我管理。在培养自我管理的时候每一步都是这样几个步骤:放权、约定、观察、强化,通过观察,对管得好的一定要强化,等半年、一年以后管好了再放权其他类。大家要知道孩子的能力永远是和他的权利挂钩的,他有多少权利,才会培养出他多少的能力。当他感觉到越长大越会管理自己时,权利就会越多,那他自然会越有自我管理的意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