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哒小胖纸
催眠师首先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他不仅要掌握相当的医学知识和心理疾病原理,还要有非常好的语言能力,丰富的人生阅历等等。能够善解人意,能够分辨并掌握不同人群所特有的文化背景,语言特色,行为特点,这样在催眠时才会更容易进入到患者的内心深处。与患者进行心灵深处的交流。彻底消除患者的顾虑,让患者马上能够产生认同感。催眠师必须具备一个健康的人格,坦诚待人,信守诺言,并且为病人保守所有秘密。
掉进米缸的猫
每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是顺风顺水的,心理咨询行业也是如此。不过心理咨询师相对心理医生来说应该算是小巫见大巫吧,要说悲催心理医生应该更甚吧。去过心理医院或者精神病医院的人来说,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压抑。然而,去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心理咨询工作室,就是另一种感觉,温馨。
心理咨询师的受众范围大部分是一般的心理问题、或者严重心理问题,对于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等并不在其列。而心理医生、不但要给病人做心理方面的咨询与疏导,还要负责记录病人每天的用药及精神状况,而心理咨询师则是没有资格给病人用药的,所以就诊的范围比心理医生要小很多。
初入咨询师这个行业时,其实我并太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报考心理咨询师。我记得在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时,我是班上最小的学员,最大的是我们当地一小学的校长,按照年龄,我得叫他一声爷爷。高考后之所以选择心理咨询专业时,是因为自己有着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走不出来。那个时候,特别排斥与异性接触,不允许他们碰我,甚至不敢与他们对视。
于是选择了女生多的师范学校,选择了针对性强的心理学专业。至少,那时候心理学对我来说,是有用的。在进入大学后,接受了主任的几次咨询服务、做了一次催眠,渐渐地我可以跟男同学勾肩搭背、大方相处了。
对于我来说,我是受益者。于是,想着别人也会和我一样,面临着不同的心理问题,于是开始走上心理咨询的道。要说悲催么,的确会遇到一些有些危险因子的来访者,可每当为别人解决了心理问题时,听到他们对你说“谢谢”时,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迪士尼0918
现在的世界太疯狂了,耗子都有胆量给猫当伴娘了。这个社会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我们的周围,生活之间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平常的来自丈母娘的压力,都有可能会让一个人精神崩溃,心里面产生各种阴暗的场景。有的人可以调节自己,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有的人无法调节自己,久而久之,抑郁症就这么来了。所以说一线的心理咨询师,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很悲催的职业?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要是说他不悲催?我感觉确实挺悲催的。没事儿的时候就听一些人乱七八糟的向你吐苦水儿。自己的老公出轨啦,自己太胖了,瘦不下来,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总是让领导穿小鞋……无数的负面的压力向你涌过来。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爱情公寓》这个节目里面有一段,吕子乔去找心理医生。当时本身吕子乔就是假装一个心理疾病的患者,但是当他找到心理咨询师的时候,甚至都快要把心理咨询师给逼疯了。
那么大家可想而知,当一个心理咨询师,如果长时间接受别人的苦水,接受别人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他自己的心里面有没有可能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呢?他的工作就是接受别人的吐槽,接受别人的负面能量。每天面对的人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劝他要走出这个困境当中,劝她要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无数的负面能量聚集到一处之后,心理咨询师也有可能抵压不住这样的压力,也要释放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他也要趁着自己休闲的功夫,外出旅游一下。甚至这些一线的心理咨询师,还会每天定下数量去接待这些客户。我认为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他们还算是很悲催的。
不过反过来,我们再想一想。可以做成一线心理咨询师的人,那基本上都是有大能之人。佛家说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们就在劝别人放下。放下这个东西又谈何容易?
不过相比较于他们获得的工资而言,那真的是水涨船高。没事儿,劝一劝别人不要想太多,要看这个社会还是充满着爱,充满着阳光。待个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钱就到手了,我的天哪,这钱是真的太好赚了。如果要是按照这么来看的话,那心理咨询师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行业。
雅婷0302
催眠人人都会,有的人熟练,知道窍门,省些投入,不熟悉的全神贯注也可以,费点功夫。催眠就是和潜意识对话,引导注意力与想象力对潜意识进行交流。会催眠只要有影响就算会,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有差别。
Cathyshenzhen
催眠术的标准程序一门技艺刚开始学习时,会从观念、技巧着手,慢慢累积实务经验,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体验与心得,直到有一天忽然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皆文章,就臻入艺术之境,从此挥洒自在,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催眠也是一样,刚开始必须按照标准程序来进行,确保安全,也确保催眠的有效,等催师技艺娴熟后,掌握到催眠之道是活的,人也是活的,就可以千变万化,神奇的疗效不求自来。让我先介绍催眠的标准程序,也期待有一天读者你也抵达一花一叶皆如来的层次。我们大致可将催眠分成五个步骤,分别是: 一、询问解疑(Diagnosis):了解被催眠者的动机与需求,询问他对催眠既有的看法,答他有关催眠的疑惑,确定他知道等一下催眠时哪些事情会发生而没有不合理的期待。很多时候,催眠师可能要花点时间做个催眠简介,因为大多数人对催眠的了解很少,这很少的了解中又大部份是误解。 二、诱导阶段(Induction):催眠师运用语言引导,让对方进入催眠状态。一般而言,常用的诱导技巧有渐进放松法(progressive relaxation)、眼睛凝视法(eye fixation)、深呼吸法、想象引导、数数法、手臂上浮法,及其它变形与伪装的方法。 三、深化阶段(Deepening):引导被催眠者从轻度催眠状态,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常用的深化技巧有手臂下降法、数数法、下楼梯法、搭电梯法、过隧道法等等,除了这些常用技巧,这个阶段常常随机应变,即席创制新招。催眠师有多少想象力,就有多少新的技巧问世。 四、治疗阶段(Healing):视被催眠者的需求来治疗,催眠师需要相当好的心理治疗与精神病理学背景,最好在宗教、哲学层面也有所涉猎。我认为这个阶段是催眠治疗最迷人的地方,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个案会抛出什么球给你,而当你巧妙地击出一支全垒打时,真的会让你快乐好几天。 五、解除催眠(Ending):让被催眠者从催眠状态回到平常的意识状态,确保他对整个治疗过程保有清楚的记忆,适切给予催眠后暗示,帮助他在结束催眠后,感觉很好,并且强化疗效,通常以数数法为主。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