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凯瑞砖家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可以同时
「助人」和「自助」的职业
一个成熟的咨询师,能给来访者提供容纳、充满情感的空间,理解他人的悲喜与困境,唤醒来访者内心的能量,这个过程,是在助人。
但当你真正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后,你会发现,更大的收获其实是自身的成长,比如:
在自我成长中,降低未来的迷茫感;
在人际关系中,提高心理的韧性;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自我更加稳定,内在世界也将更加美好。
现在国家明确规定,要在村(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2021年底前,以村(社区)为单位,建成率达80%以上。因此心理咨询师的时代到来了。
想要学习的话,建议专业一点的,像最近的心理卫生协会的就可以考虑。
戴小卓269500767
抱歉呢 嘉兴市具体哪家心理培训机构比较好,我还真的不知道 因为我在广东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应该有蛮多这样的机构吧。嘿嘿 再不行,你问一下劳动部看一下他们有没有推荐的 比较正规的培训机构
我是朱珠宝宝0
爱好广泛的我,属于做什么,只要投入进去就会心生喜爱,然后愿意更多的投入,不管不顾,业余时间都沉浸在喜爱事物之上,实乃不务正业。 从最初的阅读开始,随身带一本书,空了就捧出来读,到后来动手写写感想文,记录生活,再去上这个那个的培训班,去考证,一直走在学习之路上。 在这之前,业余的精力都花在提升自己的二胡演奏和指导的技术上,常常凳子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练琴、观看视频自学,或是辅导学生学琴。暑假里,学生考级结束的第二天坐在书桌前,书写考级辅导和考级情况小结,思考下一阶段可以改进的地方。 有时搞不定哪个学习软件,先生会跑回家把电脑搞定再返回单位,我想购买学习VCD,他会陪我一起去省城一家家书店查找。 八九年这样的生活过下来,感到日子过的没有新意,虽然自己拉奏的水平和指导的水平在提升,这个方面有了些成就感,可我的视野依然局限在这一方小天地,技术、学生、比赛任务,家庭、孩子、朋友,我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如果我把自己一直限制在这些事项上,我对世界的认知永远只是这么一丁点。 再者,孩子大了,需要有更多的时间静心陪伴她,我渐渐放下了琴,回绝了一些孩子,把业余的时间都花在了陪伴与阅读。 阅读果真大大地扩大了我的视野,我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乐不思蜀。女儿也因为我的习惯,爱上了阅读,我们一起分享读书心得,一起读同一本书,这样的时光如今回味起来依然十分美好。 通过阅读,我不光对多元的世界愈发有兴趣,对探索自己也感兴趣了,可能读书提升了自我觉察力,会反思自己的言行。时常和先生分享书上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思考,他看到我很有表达欲,马上放下手机静静地听,几乎每一次都是快速放下手机。回应不多,被我强行要求给个回应,都是笑呵呵地正向肯定我的思考。 2016年,打算报名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想搞明白,为啥我总是知行难合一,想的挺好,一旦和女儿互动,就会回到原来的情绪模式,我得搞清楚人的心理到底怎么一回事。 先生全力支持我,直到看到我熬夜学习到一两点,不是一天两天,他发话了,说这样太伤身体。可我一旦想做,就一定要做成,白天工作,晚上到家陪女儿,只有她关灯睡觉了,我才有自己的时间。这一回我想有一次真正“全力以赴”的感觉。先生见我很坚决,也不再劝,只是说要尽量早点睡。 很顺利地通过了笔试,一个月后的面试却被刷下,当时一个病症诊断出错,让我后悔不已,面试前大意了,没有像笔试前那么周详的准备。 第二年春天有补考的机会,恰好又面临高级职称的考核。权衡了一下,选择好好迎考咨询师证书的面试,职称笔试就当去熟悉下题型。 再一次利用睡前时间将三本厚厚的专业书读读记记,所幸面试很顺利,得了七十多分,终于在下半年获得了证书。 整个学习过程中,时常把特别有体会的部分拍照发给先生,和他讨论育儿中我们出现的偏差认识,和他交流重审自己成长经历的收获,也顺带把他“分析”了一把,他从来都是积极配合。 取得心理咨询师证和高级职称后,我开始涉猎线下工作坊,一次、两次、三次……杭州、上海、桐乡……,我的学习脚步越跨越远,也越来越频繁。先生在单位里工作繁重,全年空闲时间很少。遇上周末我要出门,他从来没有二话,自己工作事宜调整好,让我放心出门。 每一次出发前后,我都会发短信给他表示由衷的感谢,这家伙从来没有一句反对没有一句抱怨,还乐呵呵地给我鼓励。 2019年,我又想考一个美国认证的亲子沟通课程的讲师证,犹豫了很长时间,它不光培训时间跨度长,强度大,而且费用也贵。左思右想,和先生说了这事,听到费用他也感到意外,我犹豫了几天还是想去学,理论知识越来越充沛,但是实践能力还欠缺,我急需要有这样一个团队可以快速提升我的实践能力。先生见我决定了,照样支持我的想法。 接下去,我办读书会他全力配合,我办工作坊,他聆听我的打算和期间发生的故事,做我最忠实的听众。我对着电脑忙活,他照顾女儿,我外出,他留在家陪女儿。终于,取得了.讲师证,这证书还真是有他一半的功劳呢。 也是在2019年,我想改变常年不动的坏习惯,组队开始强制运动。一段日子的坚持后,鼓动先生进我的运动群,一起打卡运动,他听了直摇脑袋,口口声声说会在单位腾出时间去打乒乓球。假日里,难得也上跑步机跑两下,跑步最积极的时候是去年疫情闭关的日子里,我们仨轮番在跑步机上跑步。 后来我户外奔跑,碰上他在家,好说歹说,陪了我两次。之后,我们外出,我带上跑鞋,他不喜跑步,最多叮嘱一句:“要跑早点去跑,不要弄得太晚。”然后各自安好。 有时我嫌弃他对我的回应不够积极,不愿更多地和我一起做相同的事,说他对我是三不原则:不反对、不干涉、不参与。他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但也就笑笑过去。 刚刚这会儿,他进书房找我说事,看见屏幕上的三不原则,念了出来,我抬头笑着说:“我写的是你呢!” “谁不知道。”双手用力抱了抱我的脑袋就出房间了。 他就是这样,我做什么他都没意见,需要他出手,从来快速支持。所以,这十多年来,在这个极少会抱怨的男人身边,我就这样自由自在地成为那个喜欢的自己。 挺好!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37篇,1707字数,共累计72360字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