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3

小吕娃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大理心理咨询师李雪梅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融发装修

已采纳

20141. 郭清龙,吴明霞,张筱筱. 8周团体辅导对儿童建立性别平等概念的效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 欧阳益, 张大均, 吴明霞. 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27(1):54-5820123. 张沛超,迟新丽,吴明霞, 王莎莎, 王健. 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认知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 28(7): 921-9234. 张沛超,迟新丽,吴明霞.中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性态度及性相关行为特点及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49-8532011 5. 刘会驰、吴明霞。大学生宽恕、人际关系满意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531-5336. 杜晓琳、董慧中、樊晓阳、吴明霞。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的有效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66-697. 王钢, 张大均, 吴明霞. 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1,9(4):20108. 易雯静, 吴明霞.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研究.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 31(1):129-1319. 秦波,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教育导刊,2010(3);10. 王鑫强、杨洪卫、吴明霞。抱负与志向关系的初步探讨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8(3);11. 王晶、吴明霞、廖礼惠、吴梅宝。国外工作家庭平衡的研究现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 张佳佳、吴明霞。我国高校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233-23713. 吴明霞 张大均 余林 郭成、陈旭。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120-124200914. 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15.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 教育科学文摘,2009,28(1);16. 大学生自我复杂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欧阳益、吴明霞、张大均、胡姗姗、朱毅.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17. 瞿雪峰、余林、吴明霞。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点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8. 刘利敏、吴明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其心理干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19. 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网络交往动机的研究进展,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20. 迟新丽,吴明霞,张大均.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研究进展,山西青年干部学院学院,2009(1);21. 迟新丽、易雯静、 吴明霞、张大均。中小学教师成功恐惧与工作家庭冲突关系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9(8);22. 吴梅宝,吴明霞,汤万杰。沙盘游戏的发展以及理论分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23. 中小学教师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关系的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9);24. 易雯静 吴明霞 郭成。有关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山峡大学学报 2009,31(6);25. 汤万杰 王钢 吴明霞。师范院校进修教师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国公共卫生 2009,25(9);26. 吴梅宝,吴明霞,张大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有问题以及体系建构。中学课程资源。2009,总第28-31期;200827. 迟新丽、吴明霞、田静. 浅析大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 教育探索,2008, (6);28. 迟新丽、吴明霞. 浅谈中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特点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 2008,(7-8);29. 王金良、张大均、吴明霞. 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2008,29(9);30. 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1. 秦波,胡姗姗,李娜,吴明霞. 重庆市中学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21(3);32. 胡姗姗,吴明霞,张大均等. 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0);200733. 王金良、吴明霞、余林. 物质成瘾Stroop 效应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6);34. 迟新丽, 吴明霞. 成人“玩”的研究概况, 社会心理研究,2007.(2);200635. 焦虑敏感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李茜茜; 郭兰婷; 冯正直; 张大均; 吴明霞; 舒建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20(10);36.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关系研究。西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200537. 齐晓栋,吴明霞,杨静,郭芳,罗琴,陈丽,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38. 吴明霞,齐晓栋,刘衍玲 罗琴 陈丽. 大学一年级新生699名强迫症状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5,(8);39. 吴明霞、张大均、汤万文. 两种世界观影响下的生涯咨询评估. 心理科学. 2005(3);40.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及相关研究.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200441. 吴明霞,张大均,郭成.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及角色压力调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3);42. 张大均,吴明霞.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43. 吴明霞,罗琴,李红梅,齐晓栋,欧居湖.大一新生网络心理问题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44. 李茜茜,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焦虑敏感研究的现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200345. 吴明霞,张大均,张进辅.教师职业气质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社会心理研究,2003,53(1);46. 徐晓军,吴明霞,李雪梅.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2003(2);47. 吴明霞,张进辅,张大均.教师与高师生职业气质特点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3,26(4);200248. 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 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衔接. 中国教育学刊. 2002(3);49. 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衔接.现代教育研究(香港)2002(4);50. 王力新,吴明霞. 高师生与教师职业气质的比较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6);200151. 吴明霞,张大均,张进辅. 高师生职业气质研究的思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52. 吴明霞,郑涌,汤万文.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进展. 心理学动态. 2001(2);200053. 吴明霞. 催眠理论探新. 心理科学. 2000(3);54. 吴明霞. 三十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概述. 心理学动态. 2000(4);55. 李红梅,吴明霞.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家庭危险因素探讨. 国外医学. 2000(4);199956. 吴明霞,人口统计项目与主观幸福感(SWB)概述,四川心理科学,1999(4);

大理心理咨询师李雪梅

333 评论(9)

唐尼小姐

家长如何对孩子开展生命教育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李雪梅。我接访过许多有关于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的青少年,自残者更多,有的人自杀的次数可以达到一次二次三次,自残的疤痕可以多达89条,我很震惊也很心疼。总结这些情况,我发现问题的根源是:现在的家庭教育里面,生命教育部分不被重视。下面我来谈谈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1. 生命的来源我是从哪里来的?孩子在1岁半左右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生命的来源是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父母相爱,爱情的结晶变成了一个受精卵,之后再变成一个胚胎,着床在妈妈的子宫里面,从一个胚胎发育成胎儿最后变成一个小宝贝。爸爸妈妈在B超室里就能观察到妈妈肚子里的小宝贝,小宝贝会拳打脚踢,会有各种动作,有些爸爸妈妈看到这些动作时会激动得热泪盈眶。然后经过了十月怀胎,妈妈到医院经过了痛苦和折磨把孩子生下来,当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第一面的时候,眼神里都是充满了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欣喜若狂,因为有了你,家里所有人都很开心、很幸福,大家都非常爱你。把爸爸妈妈的感受告诉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满满的爱,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和幸运,也能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生命是和自己的生命紧紧相连的。2. 尊重生命一位11岁的小来访者告诉我,他养了4年的狗被车撞死了,他伤心地哭了一周,然而他的父母、他的爷爷奶奶,其他周围的朋友都告诉他“不就是一条狗吗,有什么好哭的呢?”他说他感觉到了爸爸妈妈对他的冷漠和不尊重,他觉得那是一条生命啊。他好伤心,于是他找了一小块地,挖了一个洞,把这条狗放进去埋了,到了现在这些伤痛还在。有一个孩子多次和妈妈说我很痛苦,我很难受,我可能病了,妈妈你带我去看病吧?但是妈妈觉得孩子在胡闹,是在逃避学习。后来孩子3次自杀,妈妈还是觉得孩子在闹,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被妈妈尊重,自己的生命根本不被妈妈当一回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思考如何去跟孩子探讨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意义,主动和孩子去认识生命的可贵性。3.珍惜生命妈妈对自己负责,珍惜自己;妈妈对自己的胎儿负责,为了孩子的安全,汲取大部分的营养;等孩子生出以后,妈妈对孩子负责,引导孩子吃饭、学习、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孩子也在对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小鞋子自己洗、自己穿,自己的学习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前途负责,这样的孩子会觉得有成就感,会觉得生命有意义、有价值,会信任自己、肯定自己和爱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人,这样孩子自然也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珍惜自己的生命。

312 评论(11)

Jessie佳佳酱

第一,教育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要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家长要让孩子了解,人的生命是十分脆弱的,人的一生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在这短暂的生命中,我们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我们要成长成才,要使自己不愧一生,要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要让自己的一生留下光彩的一笔,我们的一生要活得多姿多彩,活得有价值。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便不再来,如果因为我们的一时冲动,导致自己身体的伤害甚至生命的丧失,那将是毫无意义的,也是十分不值的。

第二,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善待自己,学会安慰自己。珍惜生命,需要学会善待自己,假如遇到苦恼或难题,可以寻找合适的方法排解,寻死逃避是最愚蠢,且对自己和他人最不负责的做法。也可以给自己一点安慰,换个角度思考。有人说过:一个会安慰自己的人肯定是一个内心世界充满平静的人;一个会赞美自己的人肯定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和乐观的人;一个会激励自己的人,肯定是一个内心充满智慧的人。我们都来做一个这样的人多好啊!

第三,家长要告诉孩子,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幸福与痛苦、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的结合体,我们既不要指望人生的一帆风顺、常胜不败,也不要认为人生会永远失意。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无数的沟沟坎坎,过了坎,就会是平坦之道,人生没有永远过不去的坎;天上会有乌云,但不会永远是阴天,乌云过去了,就会出现光明。要让孩子在痛苦中想到幸福,在挫折时想到克服困难后的顺利,在失败时想到努力后的成功。要让孩子懂得,时间会将痛苦的体验、挫折的失望、失败的懊丧淡化,当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跳过了沟坎、迎来了光明时,再回头去看,那沟坎、乌云又是多么的不足道之。而自己当初为此而寻死觅活、痛不欲生,又显得何等幼稚。

第四,家长要教育孩子敢于在挫折面前选择坚强,要有永不言败、永不怕输的精神。在挫折面前痛不欲生甚至放弃生命的人只是要强而不是坚强。“要强”与“坚强”一字之差,实质却不一样。要强只是一种输不起的心态,而坚强则是一种不服输而且敢于以奋斗来抗争的心态。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心态。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就能战胜一切挫折,勇对一切挫折,排除一切痛苦,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成就。

第五,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当发现孩子情绪反常,对生活表现出痛苦、失望甚至绝望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给孩子以及时的指导:

1.教孩子找人倾诉,不要让孩子把郁闷压在心中,通过指导孩子与人倾诉,转移心中的痛苦。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找他信得过的、有较深感情的亲朋好友或老师与同学,引导孩子在他们面前说出心中的话,释放心中的精神苦闷与压力。2.让孩子情感发泄,例如鼓励孩子哭一场,给孩子吼叫的机会,让孩子发发怒,使孩子心中的痛苦、郁闷情绪得以宣泄。3.引导孩子听点轻松的或者干脆听点摇滚乐、交响乐,让孩子的郁闷情绪在舒缓优美的音乐声中逐渐释放,或者在震撼的音乐冲击波中强烈释放。4.要让孩子听听相声、看看喜剧小品,或看看电影、戏剧,读读书,让他在不知不觉中用笑声驱赶走压抑的心情,转移他沉闷的心理压力。5.带孩子到乡野山村散散心,去风景如画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清醒一下大脑,让孩子接触一下大自然,勾起孩子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以消融他头脑中原先的灰色情绪。6.要求孩子来点阿 Q 精神,用点精神胜利法来武装自己,那么就会把一切烦恼抛至脑后。7.要孩子学会悦纳与宽容,即悦纳别人、悦纳自己,宽容别人、宽容自己。悦纳,即愉快地接受,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愉快地接受别人,包括别人的优点、缺点,包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也要愉快地接受自己,即接受自己的优点、弱点(弱点在接受过程中逐步克服)。

32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