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鱼蛋89
课中武志红老师总结的“自我的五个维度”模型。从理性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会从下面说的这五个方面入手:自我的稳定性、自我的灵活度、自我的疆界、自我的力量和自我的组织力。自我的稳定性,是一个考量相对成熟的维度。自我,发生在关系中,这五个维度,是在考量关系中的“我”或“你”,例如自我稳定性,是一个人在关系中守住自我的因素,自我灵活度,则是一个人在关系中感知对方的因素。以面试咨询师为例,除了专业方面的考量,还会评估咨询师的人格,评估时最简单的两个标准,就是看一位咨询师的自我稳定性和灵活度。打比方来说,一个人的自我,有外壳,也有内在。而自我稳定性,主要看的是,这个人的自我外壳是不是结实。自我稳定性我理解为一个人的沉稳、理性、抗压能力。精神分析特别强调,父母要做孩子的容器,老师要做学生的容器,咨询师要做来访者的容器…… 这个容器容纳什么呢?就是对方的情绪,也包括活力。举个例子 当来访者有强烈的情绪喷发的时候,你作为一名咨询师,你的自我能不能像一个结实的容器那样承接住,不至于被来访者的情绪给弄得濒临崩溃,让容器破碎,或者出现大的裂缝。 所以发现,自我的稳定性,对一位咨询师来讲很重要。容器的外壳,是有不同质地的。它最好是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皮肤,这样不仅可以承接住情绪和活力,而且还有足够的敏感度。 有些人的自我虽然很结实、稳定,但他的自我外壳,不像是皮肤,而像是一些过于僵硬的东西,比如树皮、石头、钢板或厚墙。这个时候,稳定是有了,但会缺乏敏感性与灵活度。 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的自我外壳,是有弹性的皮肤,还是树皮、石头、钢板或是墙,还或者是其他的什么隐喻?自我稳定性低的话,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外壳,有了大裂缝,他的自我甚至是破碎的。 我听过两位来访者和一位朋友,都讲过同样的比喻: 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发现我的心(即自我)碎了一地,然后我找了一个破网兜,把心的碎块捡起来,放到破网兜里,拎着它去上班。 这样上班一天,哪怕什么大事都没发生,他们也会感觉非常累。 还有一位来访者做过更可怕的形容,她说: 我没有皮肤,我的血肉直接裸露在风中,所以不管是凌厉的寒风,还是温暖的春风,都会给我带来剧痛。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有些人为什么拒绝任何交际,哪怕是看上去对他非常有好处的交际,他们也都会拒绝,因为或许他们也有这样的自我感知。自我灵活度 自我灵活度高的人,可以敏感地感知他人,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状态。我理解为情商的能力。 自我状态有三种,分别是父母、成人和儿童。譬如一位女性,自我灵活度高的话,她可以在妈妈、女人和女孩这三种状态中自由切换,有的时候甚至也可以切换到男性的相关角色上。 对于男性来说则是,一个人可以在父亲、男人和男孩之间自由切换。 也包括,在关系中,姿态的高低、态度的强硬程度,等等,自我灵活度高的人都可以比较快速地做调整。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灵活度,像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自我稳定性,即在关系中,一个人如何能守住自己的自我不崩塌,而自我灵活度,即在关系中如何能敏感地感知到对方并调整自我。 自我灵活度,像是一个人自我的感性程度。如果一个人够感性,他的自我就像是流动灵活的,因此可以敏感地感知外部世界,及时做出种种调整。 最好的状态是,一个人既有高自我稳定性,又有高自我灵活度。 课中讲到武老师的一位在外企做到全球级别职位的朋友,同时处理几十件事,还不觉得累。这样的高自我稳定性,让她的人结实有韧劲,能承受高工作强度,而高自我灵活度,让她可以轻松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变化多端的工作环境。如果一位心理咨询师拥有高自我稳定性的话,他会成为一个结实的容器,能承受来访者情绪的风暴,以及一些可怕的想象和现实。高自我灵活度会让这位咨询师可以敏感感受,和及时调整。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自我太稳定的咨询师,有时候会缺乏一些犹如神来之笔的洞见力。 洞见力是和直觉有关的,而直觉,似乎是自我不那么完整的人,才会有的东西。 我常常见到这种矛盾,一些自我外壳不结实甚至有大裂缝的咨询师,他们身上却有着天才的光辉。之前,我引用过鲁米的诗—— 伤口是光可以照进来的地方。 依照这句诗的哲理,就好像是,隐藏于自我深处的灵性之光,得通过一个破碎的自我,才容易呈现出来,假如一个人的自我太完整了,这个灵性之光,就被防御住了。 所以有时候在面试时,对于这种自我似乎不够结实、却有着天才光辉的咨询师,我会小小地放宽一下尺度。相反,如果一位咨询师,有高稳定性却缺乏灵活度,我反而倾向于拒绝掉。 在其他工作岗位上,我的考量尺度会有调整。譬如招聘微信号编辑,我对他们的自我稳定性,就没什么要求,而对他们的自我灵活度,却有很高要求。但是,如果要招微信号总编辑这样的岗位的话,我就会对自我稳定性有很高要求,而对灵活度的要求会低一些。当你有了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灵活度这样的概念时,你会如何评估自己和他人呢?如果分数是1-5分,你会给自己的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灵活度打多少分? 这个模型,是经验性总结,不是完善的理论构建。 明天在学自我僵界和自我的力量。
小琳子雄霸天下
一般心理咨询师都要通过三个阶段的技能学习。 一是心理咨询技能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等。 二是实操技能的学习,包括咨询的伦理、基本技术、心理评估的学习与实践。只有具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心理咨询才不会成为普通的谈心,而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恢复或增进心理 健康 ,促进其个人成长的过程。 三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技能提升,需要学习多种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和方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危机干预技术、认知行为疗法等等。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各类知识,现在流行基于生物-心理- 社会 的整合式治疗模式,所以要求咨询师对这三类知识要有所掌握。除了要爱学习,还要具备乐于助人的人格条件,要明确个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他的知识和技术才会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还需要真诚的对待来访者,交流中,咨询师具有真诚如一的品质,表明他可以对你,对外界敞开自己,他用自己生命的开阔和流动,来唤醒你生命本有开阔和流动,这样,问题和障碍就会逐步化解,方向清晰,力量上升。 你好,作为一个咨询师,我愿意和你分享我的体会。 要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大概需要这么几个条件: 1、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包括:①心理学基础理论,其中对咨询特别有帮助的有,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心理测量等。 2、广泛的 社会 视觉和文化视觉。要熟悉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特质和 社会 特质。这是开展有效心理咨询的重要功底。如果照搬西方的咨询技术,往往很难适合中国人的特点和需要。 3、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生活体验对于做好咨询的意义不言而喻。 4、要有自我完善的动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格。咨询师要时刻成长,时刻完善自身。只有幸福的人才能带给别人幸福,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把爱传递,并给他人力量。 知识结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 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困扰着他们的真正原因,改正或放弃不良的行为,咨询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按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必须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 心理学、咨询心理 学、心理 健康 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量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正规的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培训中掌握相关的操作知识。 技能结构 技能与知识一样重要。 其次,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求助者分析问题 ,并引导求助者走出困境,促进其人格的成长。心理咨询师的助人技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咨访关系的技巧。任何咨询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咨询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亲近、可靠感是使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咨访关系的建立既与咨询师有关,会谈技巧。谈话法是心理咨询最主要最重要的方法。咨询师应当能够在与求助者的平等交谈中,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求助者感到困惑的处境或事件,问题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能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发现求助者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不良行为,适时地向求助者进行某些解释等等。影响与干预技巧。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应尽量保持价值中立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师不影响或干预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每个人都有价值观,不同价值观的人相处,除非有一颗开放聆听的心,否则必定困难重重。咨询师在和求助者谈话时,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评论性意见,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 罗杰斯曾经说过: “当看着日落时 ,我们不会想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 天空呈桔黄色 ,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 我们只是满怀敬畏的心情观望而已。”对求助者的非评判性态度,就好比望着日落那样。这种态度是使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它可使求助者无 所顾虑,从而把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 人格结构 并非学习了心理学理论知识 ,掌握了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就能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研究发现,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 健康 教育的人,只有具备与心理咨询职业相匹配的人格特点才能持久地把工作进行下去,按照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社会 型的人最适合当一名心理咨询师。 社会 型的人富于同情心、领悟力、亲和力、影响力,热情、耐心、真诚、认真,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为无比快乐,喜欢并愿意与人交往,交往中不注重追求功利而很看重价值感。因此,很难想象没有耐心、爱心的人能够做好心理咨询。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个性形成都与其过去的生活经验有关。心理咨询师越了解自己的过去,就越能自我成长;自己能不断地成长,也就越能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帮助他们成长。咨询师需要真实体验自己的人格倾向,咨询师对自己的认知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帮助心理上有问题的人。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要反照出来访者的矛盾、盲点、期待,或是需求、渴望 ,或是困惑、挫折、痛苦等,然后帮助来访者恢复其内心的平衡、行为的协调。只有来访者也“看到”了自我的问题所在,他才可能真正从困境中走出来,不断地战胜自我并最终体验到“登天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中科院心理所开发的标准课程体系与考核技术规范,是开启心理学的系统学习,促进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必修课程。 1、学会观察,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捕获来访者一切信息的同时也能做好自我观察;2、学会倾听,不光要听来访者的故事,还要能听出弦外之音,不要被故事迷惑,看她内部的反应模式;3、学会同理,能体会来访者的心境,理解来访者的框架、态度和处境,能穿着她的鞋体会她的感受;4、学会笃定,在咨询现场不要被来访者的反应所影响,也不能被卷入,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能忍受、包容来访者的一切移情反应;5、学会澄清,当来访者所陈述的内容对咨询有重大意义时,要及时澄清,让来访者将以往模式中自己不自觉的一些无意识行为有所觉察;6、学会面质,将来访者互相矛盾的关键点及时呈现,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矛盾和自我冲突,从而为来访者的自我发现和改变做好铺垫;7、学会反思,每次咨询完毕都要做好反思,总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场能力。 做一名“合格”咨询师,前提是已经有心理咨询师证书,且有意愿从事这个职业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实践者,那么,再围绕着“合格与否”谈谈看法: 目前行业内,没有一个官方的什么“合格”的标准来统一衡量,但是,有一些行业内的声音和看法: 1.要有自我体验,也就是自己被资深的咨询师咨询 2.要被督导,定期被资深咨询师督导 3.要遵守行业伦理规则 4.要长期自我学习和提升(涵盖1和2点) 最后,谈一些实践经验:自己的情绪稳定和调控能力、人格特点、人际关系质量等都影响咨询工作。一句行业内的话,大意是:你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有多远,决定了带领来访者的内心走多远。所以,想做一个合格咨询师是一条很长的路,有了证书,是这条道路的零起步,需要5到10年的临床积累,才能走在合格的路上 站在来访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帮来访者分析问题,听他(她)的倾诉并做及时回应,对有待解决的问题与来访者一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合格,基本等于及格,学生的及格分数,是最低的要求,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达到。 现在全国有主管部门注册的心理咨询师130万人,但真正从事这一职业的,靠咨询维持生活的人只占5%左右,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就是说,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很少,更不用说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了。 做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有以下几点,一是高效快捷的咨询技术技能,尽可能用短的时候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衍生出的各类问题,如调整情绪,消除躯体症状,恢复 社会 功能,优化个性等。二是耐心细致,不要其烦的服务,及时跟踪来访者的情况,给出合理的解释。三是品性方面,为人诚实,让来访者觉得踏实,愿意倾述自己的内心想法。 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很难,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更难。 简单说:心理咨询师自己心理 健康 度要相对好过一般人,要尊重热爱这个行业,自己咨询中要有正确角色定位,伦理规范。并且要有乐于助人,助人自助的情怀。其次要有扎实过硬的理论基础和灵活丰富的技术技巧。谦虚好学。 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有专业的咨询水平,繁事究个为什么?事实求实,换位思考为民排扰解难,敬业,精准帮助顾客解开生活凝问,消除心里迷湖,逃出困境。 来叫法师讲大乘妙法莲华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