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1

芊芊百合Y0Y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姜莹萨提亚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成都蜀道装饰

已采纳

剧中所提到的萨提亚是一项心理学的技术流派,它作为一种治疗模式的代名词,萨提亚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生活质量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已成为最受现代人及心理咨询师喜爱的必修课程之一。

《小别离》中两人的沟通模式值得很多夫妻学习,遵循着萨提亚冰山理论的原则,从行为、感受、观点、期待……譬如:行为(“你刚才说的话”、孩子出国),谈到感受(我觉得不舒服),再到观点(这是我的责任,丈夫也说,你不容易),和期待(希望能和孩子好好聊)。

交流中的双方不再是浅层的行为,不是谈论对与错,不是挑剔和指责,而是承担起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这样的夫妻交流才会幸福和谐。

姜莹萨提亚心理咨询师

291 评论(13)

出走的熊猫

幸福帮,帮天下问题不是问题,解决问题找幸福帮是关键。 我父母性格都很爆裂,从小就经常吵架几乎天天吵有时候甚至大打出手,小学住在老家妈妈还经常跟奶奶婶婶们吵,爸爸总是维护奶奶兄弟,中学的状态就是半夜被哭泣的妈妈叫醒或者被争吵声吵醒,我爸爸会家暴,两个人经常扭打,我声嘶力竭使他们安静下来以后就继续睡觉上学。 现在我已经出来外面读工作了而我弟弟还在家里上初三,以前父母吵架我们都是一起承担,有一次因为劝架他的头磕到一个尖的地方缝了好几针,现在他一个人,有一次他用我妈的微信发给我爸妈要离婚了,我几乎崩溃,因为我想到一向比较内向不爱说这些事情的弟弟都用微信告诉我,肯定是承受不住了,我哭了一路第二天赶回家了,回了家爸妈只字未提吵架的事情,直到我走的前一晚,妈妈提起来三人坐在客厅争吵。现在父母都四十多了,从年轻吵到现在,别人总说老了就不会什么的,但我总觉得她们会吵到老除非离婚。 有人说,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我无比认同,也曾憎恶过父母的行为,认为他们的争吵造成了我人格的数种缺陷,发誓一长大就要远走高飞。 然而远走高飞后却发现,我遇见的很多朋友都从与我相似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但是命运却大有不同:有些人一直担着原生家庭的痛苦,成长为易怒、不安、悲观的人,有些人则选择释然,自我挣脱出童年的痛苦,去主动形塑自己的人生。 自我成长,要从自我剖析开始,远行为我提供了思考过去的机会,让我看到自己很多性格上的缺陷正在成为阻碍,而那些挣脱开原生家庭阴影的人,一直在用他们的幸福提醒我改变的必要。以下是我来时的路,仅供参考,想告诉你不必沉浸在过去,因为所有人都在带着伤奔跑。1,我很不安,总是急着被别人认同 我记得因为一件小事,母亲曾歇斯底里,把不到十岁的我拽到父亲面前,逼问我如果两个人离婚,我会跟谁走。那是个离婚即被轻视的年代,我至今还记得班级里单亲家庭的同学被孤立被嘲笑,那些调皮的孩子们说着“他没有妈妈!”的话,我从不敢去做帮凶,我拼命地优秀拼命地讨好,拼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却在父母争吵的每个时刻担忧,害怕第二天的自己从天上摔到地下,成为被孤立被嘲笑的那类人。 恐惧因此成为我性格的一部分,我过早地长大,过早地学会看人脸色。成年之后,我对身边人的情绪特别敏感,一旦看到身边的人不开心,我就会近乎恐惧般地问,“是因为我吗?”而一旦遇到需要选择的问题,我的答案能多模糊就多模糊,我必须先让对方做出决定,因为潜意识一直在跟我说这样一句话:你要先去保证让别人满意,你才有资格开心。2,心理压力很大,对人生所抱有的希望不多,十分悲观 父母争吵时似乎没有底线,什么难听的话都跑出来,完全不避讳我的存在,两个人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却一定要分出胜负,往往碗和花瓶都成为一场争吵的牺牲品。 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我在人生中犯错,就会回到我的童年,我会在心底深深埋怨争吵不休的父母,怨他们把我带到一条不懂该怎么幸福的路上。 我一直不懂放松,心理压力很大,说话和做事都小心翼翼,总觉得身后有人在看着我做的一切,一举一动都可能引来他人的不满。 我几乎避免去亲近任何人,因为没有亲密关系就没有争吵,很多年都错过能够交心的朋友,把心沉沉地紧闭。 由于看多了“吵架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场面,我看待问题也非常悲观,哪怕一点小事都觉得天塌下来,自认为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有几年自感活着的希望越来越稀薄,不爱别人也不爱自己,小时候因为父母吵架而生出很多寻短见的冲动,强迫自己把负面情绪压下去,长大后发现,那些无法释怀的童年经历,都会重复出现在你的人生中。3,不相信有什么和谐的爱情,和恋人解决问题也习惯用争吵的方式 成年后才理解父母频繁争吵的原因,母亲的性格太好强而无所作为,父亲的性格很安逸不懂争取,我以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和谐的爱情,于是恋爱后拒绝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我靠嗓门和眼泪取胜,活成了母亲的另一个翻版。 几段爱情就这样牺牲,我花很长时间反省:影响着我人生的,到底是父母在我童年时的争吵,还是我一直沉缅于童年经历不愿意主动走出来?若我把这当作人生一切失败的借口,那当有一天我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她是不是也会重温我的过去?也会怨恨我没有给她一个幸福的人生? 年初为自己设立扩大读书面的目标,接触了几本心理方面的书籍,看到了一些关于原生家庭的故事,其中有一点提到:伤人的父母曾经也是受伤的孩子!我有时在想,父母这些年的争吵是不是在他们的年幼时也经过和我一样的创伤,他们也有自己难以迈过的心理障碍,是不是这些原因造成他们现在无穷的争吵呢。有时我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理解他们来时的路,恨自己没能更早地接受那些爱——那些躲在争吵背后的、一直被忽视了的爱。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幸福帮微信公众平台 幸福帮; 国内首家线上幸福社群,本社群是萨提亚专业心理督导郭晓洁老师联合多位萨提亚心理咨询师创建的萨提亚学习社群,以传播专业的萨提亚心理咨询知识为理论指导,致力于帮助更多中国人解决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职场关系、个人成长等问题。 幸福帮,帮天下

28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