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小珠717
带领静心的是李春红老师,每天晚上一个静心主题,这次的主题是——感恩同事。 心中有困惑,我想借分享的机会向老师请教。我的困惑是关于咨询过程中,一些伦理道德和心理感受。我没说完,春红老师提醒我,说这个问题可以专门找个时间找她督导,或者给她留言,因为这是一个人多的大群,为保守来访者的隐私,不适合在这里面探讨。当我听到春红老师说这话,心中一震,立马意识到了,自己说话没有注意到“情景”。可是话说到半截儿,不吐不快呀,可能想维护面子,我想针对这个案例问一个小问题,春红老师见我还是拿这个案例说事,又一次的提醒我,换一种空间和他独自聊,于是我停下来了。我觉察自己的内心,如果在以前当别人拒绝了我,我会难过好长时间,每当想起别人的拒绝,内心就会一阵阵的酸痛。很惊奇这次春红老师阻止了,不让在这个群里说,我并没有感受到大的伤害,我认为这是自我价值感提高的原因,当自我价值提高了,就不觉得自己不够好,就不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我又进行转念,想了想,这不算是拒绝,这叫做提醒,让我在合适的氛围中说话,这是在保护我。这么想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一股温暖和感激之情。这件事情中,我还觉察到自己有一个信念“尽量不要麻烦人”。我知道在这里探讨个案的情况不合适,但我不想麻烦春红老师,感觉他平时挺忙的,只要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就自己做。因为工作,相识、相聚在一起,共同干一个事业。一生中美好的青春年华,要在工作中度过。我作为一名教师,师范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当老师,将近60岁退休,需要干将近40年。作为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在一起共事需要几十年,每一个工作日从早到晚相处一室。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共同的团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期做事,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外边的人看来我们是一个整体,取得的成败也属于集体的。与同事的人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幸福。春红老师问,当想到同事的时候,心里感受怎么样?我感情复杂,想起有的同事感觉很温暖,想起有的同事情感复杂。回顾上班的历程,当与人融洽相处的时候是被滋养的,生活也受益的。改变和同事相处的模式,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态圈,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舒服自在。觉察到内心深处有一个信念:在单位交不到知心的朋友,单位的人有利益冲突,不可深交。其实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可以结交到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朋友。只要我们的交友方法得当,注意把握界限,尊重到每个人的价值,都可以获得纯真的友谊。同处在一个单位,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资源,随时随地可以向身边的人学习。能够几十年在一起做事,这是难得的缘分,珍惜身边的同事,感恩我们在一块儿工作。金色的光芒照耀着自己,连接着所有的同事们,我们原本是一个整体,与宇宙的智慧相连接。祝福所有的同事,感恩所有的同事。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帮助,我取得了每一项成绩,都是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次的感恩静心活动,让我的内心更加的平静,稳定,有力量,我内心的意识拓宽了,更加坚信平和才是最有力量的。以前自己太狂妄自大,总认为工作中自己是最努力的,付出最多的。其实干那一项工作都需要多个人的支持、努力,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合作。这次感恩同事的静心活动,让我对同事有了更多的感谢和感恩。我和同事是一个整体,一起做事几十年,这是缘分,更是福分。珍惜和每一位同事相处的时光,感恩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共同做事。移除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同处一个单位,只要真心待人,分清界限,用一颗谦卑的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同事会成为朋友。感恩我的同事们,因为你们我有了一份儿满意的工作,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理解 ,再次的祝福同事们,希望你们幸福安康,一切安好。
NightWish431
以前认为做督导很神秘,以我自己的理解是,就像一个人做身体检查一样。当这样认为的时候,内心是紧张的,焦虑的,担忧的。打开视频和督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感觉非常的亲切,督导师就像一个武功高强的侠客,在旁边给我指导“武术”经验,既能指出我的盲点,也能看到我的优势。督导师说,我们两个人是合作关系,一起来面对问题。当我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内心有了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督导师的作用有三个:让来访者的利益最大化,能帮助咨询师获得职业自豪感和咨询胜任力,对进入咨询行业的人进行把关。 被督导的过程相当于自己被咨询了一次,对自己做的案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先给督导师讲了个案的基本信息(对个案的成长背景关注的不多)。我叙述了五次咨询来的主要过程。督导师询问我想要督导的是什么?我想让他给我指出咨询的目标和方向是否恰当。 督导师询问我咨询目标是什么?我与来访者协商并核对了吗?我的咨询目标定在好的关系上,而不是让孩子成绩好,听话,不玩游戏之类上。我认为只有好的关系才有可能成绩好。 我咨询中的困惑是前4次效果是比较明显,家庭关系都有所改变,家庭的关系日渐和谐,第5次咨询时家庭发生矛盾,父亲情绪激动,说以后不再管大儿子了,也不会来咨询室做咨询了,否定咨询没有效果,让我有些生气和没价值感。 督导师问我:通过咨询家庭改变了什么?对他们的家有用的地方是什么? 督导师问我,做到价值中立了没有?有没有偏向某一方?先表达他们付出的爱了吗?让他们自己意识到爱的方式了吗?每次都肯定他们的支援了吗?让孩子看到父母付出的爱了吗?爸爸的行为是爱的彰显,让爱流到孩子身上。 母亲管孩子的学习,父亲负责带孩子玩儿,他们的协商有什么好处?有哪些困难?这是他们协商好的吗?经过实践感觉怎么样? 如果父母做的方式不对,又没有意识到可以单独和父母交流:青少年的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独立的时间,特别需要尊重。 督导师给我做了一个雕塑:孩子出问题了,是父母把问题和孩子看成一体了。孩子不是问题,孩子只是遇到了问题。如果孩子一个人面对问题,他感到无力,可能会逃避或放弃。让父母和孩子看到:面对问题,父母和他一起,咨询师和他一起,共同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孩子感受到了力量,家长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对来访者“可怜”而放弃第1次收费。可怜是对来访者,事实上两者之间是不平等的,在廊坊者本来就不自信的身心更加的萎缩。督导师让我看到了可怜,让对方没有力量,更没有自信。当可怜一个人的时候,两个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可怜也许有着助人的情怀或者情节,也许潜意识中帮助到他人就感觉有价值。也许可怜跟自己的家庭有关,跟自己小时候也有被打的经历有关。当出现“可怜”的时候,可以带着觉察,感受自己的内心。 督导师询问我最欣赏自己的地方是什么?第1次做8次的长期咨询,欣赏自己很有勇气。每次做咨询都能看到对方的资源,欣赏到对方的进步和改变。从表面上的学习问题能够看到深层次的关系问题。利用欧卡牌投射原理,既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又锻炼了孩子各项的语文能力,比如说的能力,写的能力,想象能力,组合能力命题的能力……善于让一家人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爱。 从这次督导中学习到的有:咨询支出要及时核对咨询目标,和来访者一起协商调整核对。做雕塑,用图画来打比喻更加的形象。在咨询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不偏不倚,才能尊重到每一个人。尽量的多询问感受,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感受,让每个人都舒服。少说多问,引发来访者的思考。 感谢自己的用心,感谢督导师的引领,我在咨询的道路上会走得更稳。 走在心理学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国家注册咨询师,国家注册督导师李春红。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及专业的引领,她是我再塑生命的恩师。再次感谢我的生命导师和督导师李春红女士!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