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小痴
心师是集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学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品牌。 心师旗下拥有中国大六人格研究院、青少年学习心理问题咨询中心、吴月波精神卫生诊所、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规范与示范研究中心、月波心理自媒体,以及《大六人格》、《大六人格卡牌》等知识产权。 2007年,吴月波心理工作室成立。 2012年,以吴月波为核心的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联合成立心师文化品牌。心师采用线上+线下全案解决的工作模式,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一线心理学专家、学者、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义工等心理学工作者,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心理学服务团队,致力于中国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学培训,以全方位、高素质、精专业的服务水平,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心师拥有特邀国家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1名,教授、硕士生导师6名、博士8名,15名中级讲师、签约讲师,300名初级、预备讲师;且已在广州、苏州、杭州、深圳、长沙、济南等多个城市举办200余场线下主体课程,线上、线下课程受众群体达30余万;成功招募百余名高级合作伙伴,遍布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广东、深圳等全国20余个城市,未来三年,心师将计划签约1000名高级合作伙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一同践行心师使命,普及心师价值。 心师将继续践行“助人自助,爱行天下”的精神,全力打造国内外领先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教育”两大品牌,努力达成“影响中国三亿家庭,用心理学改变生活”的伟大愿景!02.文化理念心师使命:让每个家庭都能走进、学会、使用心理学,帮助更多的人传承幸福,传递爱!心师口号:心师懂爱,更懂你!心师愿景:影响中国三亿家庭,用心理学改变生活!03.旗下品牌1)中国大六人格研究中心国内首家以研究性格,传播大六人格为主要工作的培训机构,中心创始人吴月波老师,集合了国内外众多具备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证的临床心理医生,面向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及个人,帮助人了解自身性格、理解他人、完善个性、增强影响力,获得更加和谐、成功的幸福人生。2)青少年学习心理问题咨询中心由吴月波联合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所搭建的心理咨询平台,咨询师均接受过系统且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并持续接受权威专家督导。致力于解决青少年学习心理问题,如厌学、网瘾、社交恐惧、强迫症、考试焦虑等。3)吴月波精神卫生诊所诊所专注于失眠、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治疗与改善,我们将依托三甲医院资源,接轨国际标准的专业化、规范化、人文化的领先服务水平,以“患者满意、家庭幸福”为宗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心理治疗服务。04.主要业务1.《追光少年》系列课程《追光少年》是为孩子量身定制的一个全方位“菁英”成长计划。课程设置《追光少年·菁英营》 课程5天4晚,适合6-18岁孩子及其父母参与。《追光少年·游学营》适合10-18岁孩子参加。《中高考心态训练特训营》课程3天2晚,适合初二初三、高二高三学生参加。课程特色1.一位家长+一位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式,将家长与孩子配对,既有助于孩子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家长一同成长。2.《追光少年》更注重于真诚、真情、真心的表达,有别于大多数只教授演讲技巧的课程,真正触碰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孩子能够真正地“敢说、敢做、敢自我!”3.运用大六人格心理学的手法深挖孩子的内心,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孩子的学习力,领导力,社交力,觉察力,影响力,自控力。2.《大六人格》系列课程《大六人格》是一种简单便捷的人格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读懂自己和以及周围的人,从而更好地在婚姻情感、亲子教育和职场中应对自如,获得更加真实和幸福。课程设置《懂是爱的前提》课程3天,适合父母、成人参加。《跟吴月波学大六人格》课程4天,适合成人参加。课程特色1吴月波老师在央视《挑战不可能》所运用的读心技术,科学、实用、易学、易懂。2.理论、实践、体验、互动、工具为一体的全方位教学模式。3.生活化运用,职场人际、营销管理、亲子教育、两性关系等各个领域。做到看谁看懂,想谁想通。3.《催眠》系列课程区别于其它催眠课程,以艾瑞克森隐性催眠、催眠治疗与个人成长为线索,结合实用性强的各种疗法讲学。课程设置《开启潜意识奥秘》课程3天,适合成人参加。《跟吴月波学催眠》课程7天,适合成人参加。课程特色1.系统全面的催眠课程,包含原生家庭、心理创伤、心理障碍、个人成长、亲子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催眠运用。2.以催眠治疗与个人成长为线索,“体验学习”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以科学严谨的隐性催眠技术,充满特色的教学方式,达到更易学、更易懂、更易用的效果。05.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心师目前设有“青少年学习心理问题咨询中心”和“吴月波精神卫生诊所”。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将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咨询范围孩子学习与行为问题:厌学、中高考焦虑、人际关系、行为偏差、注意力不集中、早恋等问题。各种关系处理问题: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社交关系等问题。其他相关心理问题:缓解职业压力、疏通人际沟通障碍抑郁与焦虑情绪调整等问题。06.专家团队(部分)张亚林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创始人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规范化制定组长留学美国加州(UCLA)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大、首都医大、华中师大等高校客座教授、学术顾问吴月波心师创始人心理学者、医生、作家、演说家参与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规范与示范研究”特战救援总队心理救援部部长湖南科普作家协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心理卫生协会艺术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卫视、湖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特邀心理与催眠专家曹玉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香港中文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进修受聘为原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学国家级讲员诊治各种精神疾病主攻精神应激、神经症与心理治疗07.发展历程2009年,吴月波获邀录制湖南卫视公共频道《心灵密室》节目,该节目是全国首档心理治疗节目。2010年,吴月波接受湖南政法频道《Ⅹ档案》栏目专访,主题为:催眠——前世今生。2010年编著出版《跟大师学催眠——催眠师操作手册》。2011年编著出版《催眠缔造的奇迹》。2011年,吴月波获邀录制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丁点真相》暑假特别专题——“心灵捕手”。据统计,该档节目收视率突破5个点,在当时湖南所有电视台中创新高。2011年,吴月波受湖南卫视的特别邀请,前往《智勇大冲关》节目现场,对挑战者进行催眠,激发潜能。2012年,吴月波获邀录制湖南教育电视台《焘焘不绝》节目:“节后综合症不可不防”、“心理实验室”、“内外探究男女有别”。2013年,吴月波先后参加湖南卫视《谁与争锋一读心术》、《新闻大求真》《播报早看点》等节目录制,天津卫视《幸福来敲门》《爱情保卫战》等节目录制,湖北卫视《阳光行动》《催眠定鸡术》等节目录制。2014年,吴月波参加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入选刘嘉玲导师战队,并晋级全国十强,演讲视频《我们是孩子选对的父母吗?》网络点击超3亿次。 2018年编著出版《21天考试心态训练——助你轻松通过中高考》。2019年1月,吴月波参加CCTV-1《挑战不可能》节目。从15对夫妻中仅通过询问分析便成功将3对金婚夫妻匹配正确,进入荣耀殿堂。2019年2月,吴月波参加CCTV-1《挑战不可能之加油中国》新春盛典节目。在“华人神探”李昌钰和主持人撒贝宁的见证下上演最强“心理攻守战”! 2019年3月,心师举办首届读心高峰论坛,论坛邀请央视《挑战不可能》《机智过人》节目里众多心理专家参与,探讨读心技术在亲子教育、婚恋情感以及职场中的应用。08.出版书籍1.《催眠缔造的奇迹》.20102.《跟大师学催眠——催眠师操作手册》.20103.《策略式亲子教育全面技巧》.20154.《大六人格读心卡牌》.20175.《21天考试心态训练—助你轻松通过中高考》.20186.《大六人格》.201909.荣誉概况· 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示范化中心· 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考试培训单位·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规范与示范研究”课题组成员· 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广播电台、天津卫视、湖北卫视等媒体心理栏目合作单位· 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艺术委员会常委单位· 湖南科普作家协会青委会副主任单位10. 线上产品《吴月波心理读书会》《卡牌读心大师系列课程》《智慧父母系列课程》《催眠大师系列课程》《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天才学习力》《策略式两性关系全面技巧》《跟月波学演讲——语言的力量》《深度催眠疗愈——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每天用点心理学》《深度催眠瘦身》《性格卡牌读心课——3分钟读懂人心的奥秘》《舞台催眠大师课》《中高考提分心态进阶训练》11. 课程合影(部分)展开阅读全
泡椒苹果
可能是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建议你自我放松,找一些心理书籍来看。多和性格积极的人接触,让他们带动你一起出去参加活动。不行的话请心理专家辅导或者看医生。如果你之前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想办法排除掉这种心理障碍。要相信自己会康复的,加油哦!
木鱼199210
如果我说,像我这种内向到跟陌生人说句话都能紧张到手心冒汗的社交恐惧星人,最后居然做起了销售,不知你作何感想? 我不是天生内向,而是后天环境造就,小时候父母离异,导致我性格内向又自卑,不敢与人交流,害怕与人交往,偏偏又异常敏感,别人一个无意的眼光都能让我忐忑不安一整天。 上学的时候并没觉得有多大影响,毕竟我还能靠成绩挽回一点可怜的自尊,而一旦进入 社会 ,可想而知这样的性格,会碰多少壁,遭遇多大的挫折。 所以,凭借学校中的一点基础,我的第一份是外贸,这份工作很符合我的要求,毕竟不需要和人面对面交流,只需发发邮件打打电话,一应工作网上都能搞定。 然而,遗憾的是,没过多久我就离开了这份我认为最满意的工作,原因居然是——没有社交。因为没有社交,所以我遇到困难时不知如何表达,不会向别人请教,更不知如何排遣心中的压力。 一个社交恐惧星人第一次发现,原来没有社交是真的会逼死人的。 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思考人生、思考当下、思考未来,却发现一旦迈不过去这个坎,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未来可言,只能缩在自己的世界顾影自怜,这样的生活,岂能容我忍受?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逼自己改变。 于是,我干起了导购的工作,对!就是那种在超市随时可见、时常遭白眼的推销。最开始是跟客户玩躲猫猫,不仅仅是眼神闪躲、声音太小,而是恐惧到一旦有人靠近,不管是不是客户,都本能地躲开逃走,看到竞争对手上前询问,我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如此一来,业绩自然垫底,但也激起了我强烈的自尊心,毕竟读书时还没这么失败过,自卑又自傲的本性就这么被激发了。于是开始硬着头皮上,逼自己跟客户沟通,不管说得好不好,一定要开口说,一番磨练下来,似乎有了一丢丢自信,于是开始有底气去跟客户交流,客户也更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就这样,我慢慢找回自信的感觉,整个状态也随之改变。 现在的我,依旧活跃在销售一线,跟人交流已成了日常所需,从中获得的乐趣和成就也是与日俱增。 其实有时候,阻挡我们进步的,从来不是学历的高低、性格的优劣、长相的美丑,而是我们有没有一颗,战胜自己的决心! 我做服务员的。大酒店的服务员,之前的我超级自卑,好不夸张的说第一份工作的领导都不喜欢我,因为我自卑有敏感还胆小,后来我慢慢的改变我自己,我不会笑,我就每天下班咬筷子。我不会聊天我就慢慢地去学着和客人聊天,慢慢的也和很多客人聊得不错。我现在在一家小小的餐饮店做实习店长,现在我走出了懦弱自卑敏感,但我又要去学会担当与责任。酒店真的是一个可以改变人的地方,只要你愿意学,相信你也可以的。 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李海霞。 您提到如果性格内向,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一般更适合从事于哪种行业? 首先不管从事哪种行业要先了解自己。顾客您提到的性格,心理学上将性格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这四种人格指的是人的气质。 胆汁质的人情绪较为不稳定。 多血质的人比较外向、热情、有活力、好交往 粘液质的人行动较缓慢、相对内向、稳定。 而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内向、沉默。 您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并对照找出自己更加准确的性格类型。 性格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向您提到的,如果个性是比较内向的,那一般都比较敏感,感受力好,在艺术方面会比较有天分,另外,内向的人也更加善于思考。 所以适合的职业也很多,比方说作家,心理咨询师,画家,舞蹈家,艺术家,老师,会计,IT等等。 关于社交恐惧症,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些 社会 支持,所以在这一点上建议您还需要打通,可能您不需要成为八面玲珑的交际家,但是正常的社交对于您家的幸福感和职业成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为我们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和别人打交道。 如果您在这方面需要打通,可以后台私信老师。 如果你不想克服社交恐惧症的话,可以考虑一些跟人打交道比较少的工作。 我自己觉得我就有一些社交恐惧症,我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更不喜欢维系所谓的人际关系。虽然我的工作也多多少少需要跟人打交道,但更多的也只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不是为了维护什么人际关系。所以,我建议可以做一些不是那么需要与其他人的互动的工作。比如程序猿,安安静静的写代码也挺好,忙起来的时候可能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在比如说,研究性的工作,当然是能够独立或者几个人就能完成的那种。 职场上,就是为了工作,不必太在意自己是不是内向,也不必考虑太多的人际关系。就事论事不社交。加油! 作家,不用和陌生人接触,只需要有文采能写出好的文章就行。画家,每天用画笔在纸上勾勒出自己的小世界。 书法家,成为一名合格的书法家,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深厚的功底,很适合内向的人。 程序员,主要工作就是对着电脑不断修改程序,靠自身技术吃饭,人事关系很简单。 题面分析,社交恐惧症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 社会 活动交往综合征,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会感到惊慌、恐惧、乃至紧张。回归到这道题目的目的性上,单纯从浅层考虑的话,这类女孩子,可以从事些手动操作工、办公室文员、资料档案员的工作,相对与人的接触性可能会少。但从问题的根本性上剖析,我个人建议,这道问题不应该是“该从事哪些工作”,而是着力点在“女孩子如何(减轻)解决社交恐惧症”。众所周知,现今 社会 ,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各类信息交融,人与人的接触密集,无论工作也好,家庭也罢,唯一具有主观性的——人——这一信息传播主题,是整个 社会 发展的中心与重心,简而言之,人要想更好的活着,“社交”必不可少。要解决社交恐惧症,我个人观点:1)正式自我意识中的社交恐惧症,将它揪出来,正视它;2)端正态度,告诉自己大胆面对它,打败它;3)大胆迈出第一步。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出去,接触自然环境,接触动物,体察所处世界的变化,感受生存 社会 的美;4)多接触老人、妇女、孩子与 社会 弱势群体,这类人群往往因为处于 社会 弱势,总能给人以某种安全感。接近他们,和他们交流。关爱他们;5)将自己的情况、心事,尽可能多的与父母、爱人、好友等关系好的人倾诉,形成个人信息与外在世界的良性活动;6)感受外在世界的温暖与爱。多参加公益活动与公益组织,多感受 社会 人群中的各种“真善美”的瞬间,同时,试着去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让自己在人群中被需要。我想,按照我的所述的步骤而走,多少能减轻社交恐惧症。最后,我想引用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如果不能克服或者改善自身额的性格,可能很难做很多偏外向型或者沟通类的工作了!!!可以做一些专业技能类,设计、技术、研发都是可以的,,即使很少交流但是依然可以有所成绩!!当然如果可以克服性格,一定会有作为,因为内向的人内心其实更丰富更了解人性,只是不善表达和利用罢了!!! 一般这种性格的女孩,我会建议他们做以下的工作岗位。例如:公司企划部门的行政文员,策划专员,客服部门的客服文员,财务部门的财务,会计,出纳等等。 你好朋友,我建议做销售工作! 你会问!都有社交恐惧为啥还要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记住,不管你干什么工作!都需要与人沟通,你就是去抗麻袋赚钱!客户来了你也的往上凑!问句老板一天给多钱吧! 所以你怕什么就干什么,克服心里恐惧,改变自己,学会与人沟通了,你就能胜任各种工作。 性格内向的女生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工作: 1,科研类的: 科研类的工作需要交际的比较少,人际交往需求不是很大,平时面对的同事大多是技术宅,大家交流的大多是学术上的,平时交流比较容易。 2.行政类 行政类的工作平时大多是按规行事,按部就班,不需要太大的人际沟通,所以内向的人比较适合这个行业。 3.工厂流水线员工 工厂流水线员工只要按要求做事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交谈,也不需要和身边的同事混得太熟。社交需求比较低。
苏州小迷糊
心理分析:恐惧症属于神经症范畴,患者表现出的恐惧明显的与处境不相匹配,患者有明显的恐惧体验,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表现,其中社交恐惧、广场恐怖、幽闭恐惧等常见。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心理指导:其中社交恐惧在青春期少男少女中常见,与这一时期的心理生理发育、社交训练、家庭教养方式、成长经历等因素有关系。从你的症状表现看,符合社交恐惧的特征。首先不要追求完美;其次要积极实践,暂时抛下内心不是,勇敢的行动起来。心理分析:你好,因为怕人而不敢出门,可能性很多,需要再更多的了解下你这个怕到什么程度,到底怕的是什么,因为根据不同的程度,有可能是一般的心理问题,也可能会是更严重的精神障碍心理指导:比如你这个怕是因为觉得自己表现不好,别人会对你有不好的评价而感到紧张不安,还是会觉得别人都会害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做出的判断是不同的。所以无法确切的告诉你答案,建议你到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或者心理机构做相应检查后得出诊断病情分析: 胆怯退缩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些事情表示怀疑,结果可能会由于心理紧张、拘谨使得原本可以做好的事情弄糟了意见建议:当你认为自己是可爱的,被别人接受的时候,你就会表现的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爱的,人们愿意与之交往的,而交往的人越多,就越会增加他们的自信,从而在别人面前就不那么胆怯退缩了。以上是对“不敢出门见人见人就恐惧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指导意见:您好,建议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详细的诊断一下,保持良好的心态,治疗建议采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一下,中药汤剂结合针灸和心理疏导三步来结合治疗,中药有(祛痰开窍、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灸有(疏经通络 、醒脑安 神、平衡阴阳)的效果再结合现代的心理疗法来同步治疗,疗效显著,祝早日康复心理分析:你好,如果你害怕与人交际就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大部分的社交恐惧症的形成都是与过去的负性人际交往经历有关系,也与自身的自信心状态有关心理指导:建议对于这种情况,你需要及时的专业治疗,以免严重影响社会生活功能,可以去医院的心理科就诊,平时尽量强迫自己主动的与人交际,不要回避以上是对“不敢出门见人见人就恐惧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心理分析:您好,宅了一年才出去,感到害怕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这个时候不要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