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品家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初学者,我们刚开始咨询时常常会想尽办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用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往往纠结于方法和技术,于是会忽略心理咨询立足的基础,就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好的咨访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也是影响咨询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心理咨询的主体就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所以咨询师需要来访者的配合,才能通过来访者的叙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不管心理咨询师的水平有多高,如果来访者对在咨询中存在阻抗的情绪,比如怀疑咨询师、拒绝说话等,或是只专注于咨询师能不能给出建议,而不去进行自我探索,那么心理咨询就不会有效果。 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大致是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咨询师擅长的或关注的重点与来访者咨询的主题不匹配。比如,一位擅长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可能并不擅长于做老年人心理咨询。第二种类型是,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来访者所咨询的内容不匹配。比如,一位刚离婚的女性咨询师在面对同样离婚的来访者时,可能参杂个人情感从而影响客观性。第三种类型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可能在个性上不匹配。比如,有的咨询师对于爱批评指责的来访者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强烈的情绪。 以上几种关系会影响到心理咨询的效果,所以好的咨访关系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之前能匹配,并且相互能从心开始,用心交流。来访者能够信任咨询师,全心投入心理咨询中,做好了接受帮助和自我探索的准备。咨询师也能理解来访者的感受。 咨询师如何与来访者建立起好的关系,能够从心理上互相连接呢? 心理咨询技能告诉我们要真诚、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这些技能虽然只是几个字,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如何做到共情,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理解。除了专业技能上需要掌握,其他注意的事项还有这些: 倾听是建立起咨访关系的第一步,来访者愿意对咨询师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事,这就说明关系是建立好的。不要担心来访者一直在说而没有咨询师发挥作用的时间,这期间可以用你的表情、语言、行为能够让他感受到你在听他说话,去感受他的感受,那么有的只想倾诉的来访者在说完就立刻感到自己被治愈了。 要有耐心,积极的态度会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的接纳,更容易建立起好的关系。同时提出促进来访者思考的问题也是重要的,比如“请说说你为什么要来找我做咨询呢?”“很感谢你能信任我,我能理解你问题没有被解决的心情,所以你现在可以跟我具体说说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总之,只有咨询师全心地投入在咨询中,专心地倾听来访者的问题,来访者就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不再被忽略,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对于怎样建立好的咨访关系这个问题,还有待咨询师们的补充和探索,不过探索本身就充满了乐趣。从心开始东莞心理驿站愿意为咨询师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熊猫家的小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工作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理上焦躁、抑郁等问题,需要得到外界科学的帮助、引导,为一个个看似“不可逾越”的精神障碍寻找排解的渠道,这样,一个新职业--心理咨询师应运而生。自2001年心理咨询师被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以来,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正逐渐走向职业化。但由于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起步较晚,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咨询师具体能做些什么?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师需求现状和未来发展如何?以及?一、聆听法。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去听。二、移情法。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三、认知法。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明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四、移置法。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
MIssMIss兔狗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有利于个人的快速成长,相对于其它工作,对人性和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拿我自己来说,当我在倾听一个女性来访者在抱怨她的丈夫对自己不关心、不体贴的时候; 自然会“反省”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表现和作用: 会不会对她的娘家人表现得更好一些; 平时都是她在刷碗和洗衣服,是不是在她来例假时自己帮她做这些事; 在人际交往中是不是多一些“设身处地”,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下班后自己的角色是不是应该及时转变一下; 看到了太多的不幸和意外,是不是也应当“学会拒绝”,学会“享受生活”,必竟我们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学会了珍惜我们的家人和生活中的每一天; 明白了人生不过是“过程”和“体验”,而不是过于在乎“目的”和“结局”; 知道了“完美”是不存在的,因为“完美”的真正含义是: 人“完”了,就“美”了! 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咨询师除了经济利益之外,最大的获益我个人觉得,就是职业成就感了。来访在和咨询师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某个新的体验或者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视角、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技能甚至是情绪变得更稳定、人格变得更完善,对于咨询师来说都是莫大的奖赏。 您好!本人是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一般进行心理学科研、心理咨询和培训工作。 我们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检测一下,我们收获了什么? 1.从生理需要来说,经济收获是最大的收获。 2.从安全需要来说,工作保障、财产所有等都可以满足。 3.从归属需要来说,能陪伴来访者度过他们最低落的时光,不是友谊胜似友谊。 4.从尊重需要来说,咨询师的职业地位还是受到不少人的尊重。能帮助他人解开心结,成就感油然而生。 5.从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说,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接受现实能力等等都能得到很快地提升。尤其是接受现实的能力——当你见多了被你惨很多的来访者,人生的幸福感立马膨胀。综上所述,咨询的个案累积越多,个案报告撰写越多,后期梳理之后,会对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更为透彻,知名度更高,自我效能感也更强,为收费升级和个人品牌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来访者,也是一个新的客体关系,咨询师也能够在跟来访者的关系中学到很多。 咨询师自身会得到成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心理咨询对心理咨询师有什么好处?除了经济收入外? 一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心理咨询所学知识,如何能有效帮助咨询者,是倾诉法、测试法还是音乐治疗法? 二是可以写报告,分析问题,总结归类。 通过案例,分析一下,今天咨询的 从职业角度讲,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职业素养;从精神角度来说,帮助他人可以满足自我实现的意义,从心理上得到了愉悦! 我觉得做为心理咨询师最大的获益是可以丰富人生体验,在帮助来访者的同时咨询师其实也获得很大成长,同时还能在助人过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感 心理咨询师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饭钱,永远都不会成为大师!心理咨询师真正帮助到来访者,解决了来访者的问题,收获的成就感,喜悦感,满足感远远大于那点微薄的收入!自己咨询师学习投入的金钱,时间,心血是无法用咨询费来衡量和评估的!价值的体现,给与的满足和成就感大于一切。幸福和快乐来自于风险!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