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的海沫儿
1、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而共情则是理解他人2、共情需要把有倾向性的偏见放在一边,并控制住那些自动进行评判和谴责的冲动;还要把复仇的渴望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渴望理解他人,而这最终可能意味着要原谅他人。就像一些热点事件发生后,在不了解全部实情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偏见,冲动的驱使,作出不理智的评价或行动。3、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是根植在大脑的特定区域里,难点在于把我们的理解转化为思考后的行动。共情一定是行动指向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思考我能做什么?能帮上什么忙?4、如果既能深切地关心生活全局,又关心自己当下的体验,那即使身处最险恶的境遇,我们也能知道如何找到脱身之路。相信自己的,相信他人5、表达共情7个关键的步骤:①使用开放式的问题不是谁输谁赢的博弈,不去引导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把偏见和预判放置一边,开放式的问题才会有无尽的可能5、表达共情7个关键的步骤:②放缓节奏放缓节奏,远观情绪5、表达共情7个关键的步骤:③不要匆忙地做出判断给别人自我察觉的机会,不要我觉得,不要认为别人的天性是固定不变的5、表达共情7个关键的步骤:④关注你的身体感受生理共情的信号,让我们能体会别人的情绪状态,同时我们的心情能被生理反应改变,微笑会让你安静下来,心情好转,而眉头紧锁会让你感觉消极。5、表达共情7个关键的步骤:⑤向过去学习学会将现在与过去分开看,客观地看待事情,他人强烈的情绪不一定与现在发生的事情有关。比如开会时,你比较紧张,领导此时起身离开,不一定是因为你表现不好,可能会别的缘故,不要假设。5、表达共情7个关键的步骤:⑥让故事充分展开观看事情的全貌,愤怒和恶意行为的驱动力几乎都是因为个体感觉到没有被理解
七月紫梦
1、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2、世界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 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3、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4、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5、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6、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7、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8、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9、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10、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11、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12、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厮守到老。13、追求和渴望,才有快乐,也有沮丧和失望。经过了沮丧和失望,我们才学会珍惜。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14、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15、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16、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17、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18、相逢,不是恨晚,便是恨早。19、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20、如果没法忘记他,就不要忘记好了。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21、最厉害的病毒,是爱和谎言。22、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23、爱情从希望开始,也由绝望结束。死心了,便是不再存在着任何我曾经对你有过的希望。24、明知会失去自由,明知这是一生一世的合约,为了得到对方,为了令对方快乐,也甘愿作出承诺。恋爱旳一个追求不自由的过程,当你埋怨太不自由了的时候,就是你不爱他的时候。
蔓陀花主
1.共情的实质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2.我不会再给他人的行为贴标签,借此把个人都变成一些抽象概念。3.同情式倾听会破坏关系,当人们正遭受痛苦或困扰时,他们最深切的渴望是被当作特例而不是常规现象来被理解。4.我们把别人理想化,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被理想化,我们把自己的感受投射给别人,是因为那些感受与我们给自己创建出来的图像不符。
啃鲍鱼的螺丝
《共情的力量》佳句摘录 01明确几个概念共情:是指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又译作同感、同理心等,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一般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使用的一种技术,普通大众在人际关系中亦可使用。镜映:自体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是说父母有如小孩心理上的第一面镜子,孩子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谁,靠着父母家人对他的反应、评价,从中建立自我形象。 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有研究发现,幼儿自闭症可能和这个脑部功能发育出现问题有关,这也是和共情能力非常有关联的一个脑部组织。 新皮层:这是人类因为进化而产生的,其他动物没有的大脑组织,这部分组织让人类产生了时间概念,能让自己从杏仁核的自动反应模式中走出来,进入到可以进行反思的状态,这也是和共情能力有关联的重要脑部组织。 倾向性倾听:在听别人说话的同时,你已经对他说的话作出了倾向性的判断,这是书中与“共情式倾听”相对的倾听方式。 02摘录几个佳句 共情的实质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 我不会再给他人的行为贴标签,借此把个人都变成一些抽象概念。 同情式倾听会破坏关系,当人们正遭受痛苦或困扰时,他们最深切的渴望是被当作特例而不是常规现象来被理解。 我们把别人理想化,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被理想化,我们把自己的感受投射给别人,是因为那些感受与我们给自己创建出来的图像不符。03忆及几个故事 如:《一起点亮孩子的心灯》 如:《猜猜我有多爱你》 如:《一个也不落下》 如:《让我陪着你跑》 ……
mrs探险家
情绪共情的困惑朋友讲了自己家庭故事,说自己父母是老农民,含辛茹苦养大5个子女,他们这些兄弟姊妹虽然不算太有出息,但除了大姐都从农村考学出来,当时也是轰动周围村子,引来羡慕。现在父母年迈了,被接到城里来住,兄弟姊妹对父母也都不错,出钱出力都可以。不过,让他不舒服的是,大姐总是抱怨过去为大家庭付出最多,她觉得父亲脾气暴躁,对自己不好,时常抱怨对父亲的不满,这让他很不舒服。朋友说知道要共情大姐。的确,父亲脾气不好,他的眼里总是干不完的农活,很少与孩子心灵沟通,与孩子情感关系似乎隔着一层。大姐作为家里老大,为了兄弟姊妹上学,干农活最多,后来也是靠自己辗转到了城里生活。可是,这种情感上的共情,暂时有效,但似乎比较肤浅,难以深层次上解除自己心理难受,询问遇到这个事情如何处理。认知共情处理困扰共情是走进对方内心世界的能力,即许又新教授说的“共同体验域”,通俗说法是换位思考,善解人意。一般来说,理解共情是“感受对方的感受”,努力认同对方的负面情绪。如果无效,就要继续用认知来共情对方,也即是“认同对方的想法”。可是,正因为不能认同对方观点,才出现情绪共鸣的难处,为此化解认知共情成为关键。针对认知的共情,其实很多哲理名言来佐证。最著名的就是这句话,“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人千面,这是真实世界。我们自己不会同意轻易被人改变看法,固守自己价值观,就必须接受不要妄想改变别人观点。苏轼那首著名庐山诗歌,最为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让我们自己觉察,没有任何两个人对这个世界有完全相同的看法,哪怕是至亲,哪怕是对至亲。这样说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接受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完全不同的观点,这才是心智成熟的表现。我们之所以看不惯别人,心理学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明明是井底之蛙,却天真的唯我独尊,卑微可怜到只想被人接受自己观点,却小肚鸡肠到容不下别人观点。尤其对于家人,亲人,熟人。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姐的烂手机
共情和同情有什么不同?同情是为了安慰别人,共情是为了理解他人。——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的力量》喜欢(3)分享到微信情感上的被理解绝对更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的力量》喜欢(3)分享到微信同情意味着跟别人一起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共情则是到他人的内心里去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的力量》喜欢(3)分享到微信表达共情的7个关键步骤:1 使用开放式问题。2 放缓节奏3 不要匆忙做出评判4 关注你的身体感受5 向过去学习6 让故事充分展开7 设定边界——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的力量》喜欢(2)分享到微信什么是共情的实质?就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楠楠私语。——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的力量》喜欢(2)分享到微信共情的核心是理解,只有在理解之后才能给出解释。共情最有力量的说法之一是:我不知道。——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的力量》喜欢(2)分享到微信一道光芒闪过,我们的现实生活崩塌。这时你才意识到,你和他人实为一体。——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的力量》喜欢(1)分享到微信用共情这束光,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夜,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的力量》喜欢(1)分享到微信理想的图像是想象出来的产物,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只有在愿意把他人看成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人时,才能够体验到真正的亲密感。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