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8

淡蓝喵喵喵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蔡琴二级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复方氨酚

已采纳

文/叶秋臣

~欢迎点击关注~

张嘉佳导演的这部《摆渡人》,汇集众多明星大腕,但评价却有点当年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的味道,有些人喜欢,有些人憎恶。

王家卫是电影的制片人,整部片子的色调很有他过去作品的感觉,对白也相似。尤其是一些梗颇为怀旧,比如金城武被烫成香肠的厚嘴唇。本片集齐普通话、港普、台腔于一身,虽然腔调并不统一,但在叶秋臣看来并没有违和感,因为原音才是最能表达感情的关键。这是一场群星联手演绎的饕餮盛宴,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难看不堪。

这个月《无间道》里的两位影帝级演员刘德华以及梁朝伟,分别出现在《长城》与《摆渡人》中。岁月还是在梁朝伟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依旧保持着王家卫塑造的那种 成熟韵味。有人说张嘉佳毁了梁朝伟,叶秋臣并不赞同。他饰演的角色陈末,不带偏见的去看,其实别有一番味道。

叶秋臣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喜剧,因为它有笑又有泪。

本片剧情的主线是陈末作为第一视角,在摆渡人酒吧里看遍众生酸甜苦辣的故事,结局有些俗气和烂尾,但闪光点依然很多。

第一段主线故事是陈末与杜鹃饰演的何木子,因一杯“See you tomorrow”而相识,在无数个Round失败过后,终于留下了一道刻骨铭心的疤痕。两个人的感情戏够多,调酒也美,杜鹃的侧面更是美到没朋友。虽然她始终是一号表情从头至尾,但胜在够酷,一段蔡琴《被遗忘的时光》更是将那种静态美发挥到极致。看陈末为了每日调戏何木子而醉生梦死,每一次醉倒都是笑点,因为醒来的每一个明天,我都可以见到你。

陈末在凌晨两点会接何木子下班,她是个金牌酒保。杜鹃从楼梯上走下来的时候,背景音乐播放着Beyond那首经典的《喜欢你》。当年,家驹为了音乐而放弃了爱情,配在两人的故事中间,则是刚刚好的温度。第二次出现这首歌的时候,是在描写马力与小玉的那段爱情,也是一个歌手和一个普通姑娘的遗憾,又是恰到好处的揉捏。

陈末和木子的情节在两人躺着拼酒的时候戛然而止,后来等到小玉同样走了这样一条路,我们才知道这酒有个名堂,叫回头是岸。

第二段主线故事主角是杨颖饰演的小玉以及陈奕迅饰演的马力。前期大概是为了表现Baby是个平凡又普通的女孩子,所以妆容塑造很一般。陈奕迅和Baby这对CP起初有点吃不消,本来大家都是讲粤语的,怎么有些违和尴尬的感觉呢?但偶像和粉丝的距离感表现的还算不错。Baby这次的角色很像张嘉佳上一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张天爱饰演的幺鸡,都是一个默默爱着偶像的故事,职业都是电台DJ。

这段故事最大的笑点竟然是Baby手握鹿晗的照片,对着梁朝伟说这是曾经的陈奕迅,全场哄堂大笑。鹿晗的颜值绝对是很多观众的动力,与胡茬满脸的陈奕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倒是一股反差萌来得惊喜。

不知道其他的朋友看到十年后见到自己偶像的那段戏是什么感受,但那种心情叶秋臣比其他人都懂。从2003年就开始喜欢詹姆斯,直到2013年我在美国看到他本人,也是刚好十年的时间。虽然并未发生如此多的故事,但这种感觉是难以形容的。一个多年来难以实现的梦,终于触碰到最深处的地方。

另外,陈奕迅唱歌太好听。

第三段主线故事是金城武和张榕容这对“热血高校”情侣,他饰演的管春出场很有小栗旬当年的味道。中法混血儿张榕容这次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的毛毛,一个做饼好像Pizza的妙龄少女。这里有一个笑点,来自金城武脸上写的“干”字,被调侃成“怎么把脏话写在脸上呢?”,把老套的失忆梗那种尴尬消掉不少。这一段爱情主要提出一个“反向人”理论,大概的意思是两个人的运气总和为100,此消彼长。

如果是50分和50分,虽然我们都没有及格,但我们都很幸福。

火锅没有汤,那就是干锅。我就是你的汤,你就是我的锅,两个人要在一起才完美。

马苏、崔志佳、大鹏饰演了陈末的三位好友。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酒吧股东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打发时间,消磨时光的好职业。打群架的时候马苏更像练霓裳,大鹏更像煎饼侠。

为了摆渡马力,小玉向陈末学习如何做一个摆渡人。其实摆渡人的角色更像一个心理咨询师,他们面对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自己难以启齿的痛。

比如为李宇春失恋而摆渡的时候,他说缘是冰,抓着会痛,难道一直握着就不会消失吗?

摊开手掌,不过就是一滩水而已。

比如为贾玲被男人抛弃而摆渡的时候,突然想起叶秋臣曾经崩溃的某些片段,也是不断往脑子里塞满其他的东西,分散了注意力,那股痛劲儿过去了,悲伤也就淡了。

PS:梁朝伟吸引贾玲那个肉串溜油,看得我都想吃。

故事的高潮在熊黛林饰演的马力前妻与Baby拼酒的“九洞高尔夫”部分,抢洞抢酒吧,飙起来如同极品飞车。这酒拼的够艺术,够疯狂,然而我为你拼了命,你却依旧不爱我。

好像酒量一样,很多事情本该如此,无法左右。

不是每段爱情都必须有结果,其实只是多了一段人生。

我觉得有些人说的挺对,有人说这部电影俗气,总是爱来爱去矫情不已,然而世界之大,哪个人背后没有一段故事?谁没有为爱傻过?疯过?拼过?

有人说很烂,但叶秋臣却很喜欢,可能它某些细节真的戳到了我,这碗鸡汤如果你不中意喝,那么我干了。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故事,大概是你没有成为故事里的某个人。

文/叶秋臣

——————————————————————————————————

蔡琴二级心理咨询师

164 评论(13)

吃尸体的秃鹰

徐小凤 蔡琴 比较 及蔡琴的经典歌曲

下载链接: 提取码:ot82

226 评论(9)

神仙姐姐S

喜欢徐小凤的,即使是一首编曲作词很平常、很一般的歌到了她的嘴里也能唱得很有味道,蔡琴觉得千篇一律,对歌曲的处理感情的表达太单一,唱什么都是一个样,偶尔听几首还不错,听多了就有些审美疲劳了

235 评论(11)

春雨蒙蒙a2015

也许、他们相互所欣赏、所依赖的东西是才华吧、以下是网络上的解释、蔡琴为什么会选择杨德昌? 杨德昌去世后,他和蔡琴的“无性婚姻”又被人翻检出来。鉴于他是男人,她是女人,他的领域对普通人来说疏离陌生,她的歌声却遍布有井水之处,影迷以外的群众对他进行评价时,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她,而一旦以她为支点对他进行评判,他的电影立刻变得无足轻重,他是不是一个对电影有极大贡献的天才也显得不重要,他立刻被还原成了一个以不可理喻的方式面对婚姻的男人。普通群众并不想在他的电影和他的婚姻间找到一个均衡点,他首先就是一个负心的人,其次才拍电影。 但对当初的蔡琴来说,恐怕并不是这样,她是因为爱才,才爱上他,她是因为爱才,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十年最好的时光,来响应他的倡议:“不加入杂质的柏拉图式爱情”。他的电影,他的才华,对他和她的婚姻,对这种“柏拉图式爱情”,至关重要。她是把他的人和他的才打着包一起来爱的,甚至可以说,她是通过他,来爱一切天才的创作和灵感和热情。 普通人也会爱才。使这个人区别于那个人,使这个人越过那个人的,不是身体,而是附着在那个人身上的别的东西,谈吐,思想,一点点才气,不过程度轻重不同。巧儿是普通人里爱才的典型,她要得不多,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能识字,会劳动,即是才华,使他有别于别的人。而我们生活里那些有才的人,恐怕也不过如此,或者写一笔好字,或者在KTV里能完整地唱几首歌,而这一点点才华,立刻使他或者她在另外一双眼睛里有了光彩,值得投入青春、爱情、后半生。而这一点点才华,不够他或者她经天纬地,却能够使今后的日子过得有点小趣味,就已经足够。就像偶然看到的温情美文里的话,婚姻美满的老夫人回味她的一生,认为她全靠了听了妈妈的话,她的妈妈曾经告诉她,一定要找个说话有趣的男人,因为“几十年的婚姻,要说好多好多的话”。会说话,能使她开心,也是才华。 蔡琴比较不幸,她起点太高,她赶上了民歌时代,成为民歌时代著名的女歌手,她需要能和自己进行灵魂对话的人,需要在事业上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她爱上的不是小才华,不是有才华的普通人,她一口气爱上了电影天才,并以与他们的才华相适应的离奇方式来响应他的一切倡议。这种回应的方式,这种经营婚姻的方式,任何一个妈妈都教不了,她是摸着石头过河,她是以戛纳选片委员会的眼光和标准来选丈夫。这一脚,确实踩空了。 有人抑制不了爱人的冲动,去爱他的身体,热烈地关注着他眨眼睛的方式,有人抑制不了爱才的冲动,一次一次用他的才华当包袱皮,把他打了包带进自己的生命,蔡琴是后者。但要我选,首选爱人。 3 我们一班朋友,曾经玩过一个游戏,在那些老电影里,寻找那些惊鸿一瞥偶然闪出来的人,例如蔡琴。 在杨德昌的《青梅竹马》中,她是主角,在《独立时代》里,她真如传说中那样,担任的是美工,在关锦鹏的《地下情》里,她是配角。更别提许多首电影主题歌,许多次片尾曲。而引她走进电影的,是她的“民歌干将”身份,在那首荟萃港台、新加坡、马来西亚六十位华语歌手的《明天会更好》里,她是唱出第一句“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的那个人——要知道,六十个人中,能有独唱的,只有三分之一,连童安格,都只在大合唱部分出现。而那正是八十年代,由此,就能及彼。她是那个由此及彼的时代的女主人。 但,前些年的“民歌三十年”的演唱会后,孙孟晋却说:“还好,蔡琴没参加。这个女人这些年的歌路是我非常讨厌的,看上去怀旧情调,其实非常恶俗。”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说出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她是最能审时度势的常青树,实体唱片消亡的年代,她转开怀旧演唱会,听众爱听什么,她就唱什么,即便出唱片,也不过是一首接一首翻唱四十年代“时代曲”——那样成本低,音效和制作诉求上,务必接近“汽车音乐”,这大概是实体唱片最后的一块绿洲了。她承认了周遭的变化,容忍了自己的趋时和迎接。 我甚至明白了一点——对于她和杨德昌的婚姻,或许,她太务实了、太知趣了、太合时宜了,而他始终怀有理想,否则,也不会拍出那么些冷僻的片子。两个人在一起,得有互补,但却不能在价值观上有差异,而她和他,貌似同途,其实殊路。人往往在三十岁后,渐渐显露出本相,她就是这样,水落石出一般,让我们看到她的真貌。或许,也是因为,没有伴侣可以依靠,她就得积极些,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不得不抛头露面,投入这动荡的夕阳产业,并因此显得过分入世,以及过分手爪利落。后半生还要出来谋生计的女人,往往因此给人看轻,背后的心理是,她是一个没人可以依靠的人。 她只是标本之一。这些年来无数这样标本一般的人、标本一般的事,就像蔡琴,就像许多人,即便颠倒众生过,也还是没有一劳永逸,永远要重新开始,重新进入动荡,重新寻找,重新赢得欢喜——不管因为什么原因。 在别处,也还是一样,难以割舍的必须割舍,难以适应的还要重新适应,还要用所剩无几的温度和气力,去暖热怀里的新人,去暖热一所新房子。即便安稳尚在,也知道那只是刹那,也难免惴惴地望向前方,不知道还有什么动荡要来,还有什么命运需要倾尽全力去迎接。

31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