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之夜
文/温姬拉图/源自网络 1.两难选择 我们在上一堂关于客户关系的课。 导师是知名心理咨询师,她又在课上延伸了关于亲密关系版块的内容。 导师让我们团队做一个练习:团队的3个小伙伴为一组,其中A向B说出一件两难抉择的事情。C伙伴负责观察A和B的谈话并记录。杏儿就是A角色。 B同事皱起眉头,在一个相对公开的环境,和不太熟悉的群体里讨论亲密关系,她需要适应,我追问: 是什么原因让你产生这个念头呢? “观念不合吧。尤其最近,有不一样的想法,然后就有冲突。” B追问“什么观念不合?以前你们怎么解决的?” “然后呢?” “ 然后我都25了,还没决定什么重大的事情,18岁以前有父母。18岁之后是男朋友。我知道我是个软弱的人。但是工作了3年,我和他住一起,感觉都听他的,包括工作,哪怕只是买东西,他都帮我决定,觉得不被尊重吧。” 还没来得及探讨方法,导师宣布环节结束,继续上课。 2.选择与人生的掌控感 导师说“两难”这个话题,是在问大家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我想告诉大家,25岁以后,你要成为自己的父母。” 在课程培训现场的大部分都是在23~35岁的人员。你们分享的两难抉择,我刚刚听了几组。很多都是和家人、和爱人、工作方面的两难选择。 “两难”处境我们常常遇到,但是有些人会做出所谓“父母帮我选”“别人帮我选”的抉择,只有很少人会“我选择”。 前者这样决定的本质是逃避责任。 后者这样抉择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和自我掌控。 回顾我周围的同学、朋友、同事,确实,那些所谓听从父母命令回家做公务员或其他工作的人,大多数不开心。 薪水、工作环境等都令人羡慕,但他们总觉得如果当初我就在大城市,会怎么怎么样?他们埋怨父母扼杀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少部分开心的人,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主动选择回去的人。 做的选择越多,他们越有力量和掌控感,越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才有承担选择结果的勇气和力量。 美国流行音乐天后小甜甜布兰妮,从小在母亲的培养下,就成为童星,和迪士尼合作。上世纪90年代,凭借一首baby one more time红得发紫,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她选择去结婚,结婚对象是母亲很不看好的“软饭男”类型。因为丈夫出轨,她起诉离婚,精神状态差时,被狗仔拍到露底照片。 后来一气之下还把头发剃光。 因为她觉得这些行为会让她的母亲“发疯”。在外人眼里,她年少成名,有名声和财富,但是在她看来,这不是她想要的,这是母亲希望她做的,是母亲希望她要的。 她通过种种“违背”母亲意愿的行为,来重新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掌控感。 小甜甜有资本叛逆,但是现代社会(尤其对于原生家庭关注更多的现在)的大多数情况是什么呢? 人们埋怨原生家庭不好: 父母没有文化,家庭太过贫穷,所处环境没有资源人脉等。 就是这么怪异,有人希望逃脱掌控,自己来决定人生,有人觉得自己负责太累,希望被人掌控。 两种情况看起来表面是相反的,本质上都一样: 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无法掌控,衍生的行为就是对抗、叛逆,更差一点就是抱怨他人,逃避选择和责任。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 25岁以后,成为自己的父母。 25岁以前,你的选择、人生等等你都可以依赖于父母,但是25岁过了,你要做的是不抱怨原生家庭不好,而是积攒自己的力量,自己选择和承担。 你想你的孩子将来怎样,就这样来要求和对待自己。 你必须成为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觉得25岁晚了,那么就更早一点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吧。 3.逆行人生 在先行原生家庭不好的情况下,却能改变人生,歌手张韶涵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20出头,演的偶像剧《MVP情人》《海豚湾恋人》红的一塌糊涂,入围金钟奖。 唱的歌曲也倍受年轻人欢迎,一首隐形的翅膀不知激励了多少毕业生。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演艺和歌唱领域风头正盛的女孩,心脏病突发,当她在治病期间,母亲转走她所有积蓄,并让她每月支付高额养老费。 离异的父母携手控诉她弃养。连舅舅也来指责,说她雇人来殴打她的父母。一时间,“弃养、不孝、吸毒”的负面新闻让事业如日中天的张韶涵,一切崩塌。 但是她又很坚强,10年后,她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归来,没有背叛带来的戾气和疲态,依旧是20出头的模样,依旧那么努力, 每天工作10来个小时后,还是去练习舞蹈,去开工作室,去尝试更多可能。别人推她下悬崖,她也能学会飞行 。 这个“淋雨一直走”的女孩,不只用歌曲激励别人,更用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 我决定我想去哪里,往天堂要跳过地狱”。 是的, 世界很大,人很多,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有人通过半生拼搏才能站在功劳簿上继续前行。 当你尚且弱小,没能改变现状,没关系,那就咬紧牙关,再撑一段时间吧,你还可以积攒力量。 如果你年龄和力量都已经足够了,那么请停止抱怨和逃避,多一些勇敢和行动。 像沈从文在《边城》里写道: 我们共勉。 4.小小小小的火 华裔作家伍绮诗在《小小小小的火》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小镇西克尔高地的居民们过着井井有条的生活,里查德太太是镇上一个幸福居民。她富裕,不用为了钱而被迫做很多事,老公工作成功,她本人也做着梦想的记者工作,两儿两女……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完美,充足的物质,不需要为生活而奔波,这是典型地通过努力获得财务的美国中产阶级,她们过着平稳的arranged life. 但随着艺术家——米娅的到来,这种“不允许例外”的人生即将被打破。 米娅,单亲妈妈、摄影艺术家,和女儿珀尔常年过着“周游式的生活”。一辆汽车,就是两人的全部财产。 每到一个地方,米娅都要靠临时零工来贴补日常。但不富足的物质条件,掩盖不了米娅精神世界的自由,倔强地用诗意的灵魂,做着倾心的工作,她们过的是casual life. 当米娅母女以钟点工+租户的身份介入理查德家的时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发生了碰撞。 没多久,理查德太太的四个孩子全都和这对母女扯上了关系。两个女儿更是与米娅情同母女,尤其是喜欢独立思考、天性桀骜的伊奇,她看到了 掩藏在光鲜有序的小镇生活背后的失落和人性的丑恶。 当理查德太太逼米娅母女离开小镇时,伊奇受不了这些枷锁桎梏住的中产生活,她趁家人不在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家。 伊奇想的是: 有时候,你需要把一切都烧干净,才会有新的东西生长出来。 这个故事里被安排的生活和流浪生活都有人在过,都有人在小心翼翼追逐和维持,担心追逐的生活被打破。 一把火之后,流浪的继续流浪,在小镇上平稳生活的继续平稳生活。 唯有伊奇从小镇出走,去世界流浪。 没有对错,只有主观判断。 但是凭勇气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过上想要生活的人,总值得我们高看一眼。 5.真正想要的生活 前几天我过27岁生日。 总觉得要写点什么,但工作确实忙,静下来的1个小时都没有。 换作以前,我会疯狂质疑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早在25岁,我就明确告诉我自己“这是你自己选的,你得自己负责,就算是错的,也要把它做对。” 27岁那天,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一如既往工作,一如既往很多难题发生,需要一件件解决。 逃避不了,也无法因为生日就推给别人。 静下心来, 忙里偷闲享受别人祝福的一时半刻,那就是生活里的高光时刻。 曾经我也想过: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就好了。不用奋斗那么幸苦,工作不顺心,直接回家拿一笔“fuck you money””,就可以轻松过活。 好友丹子说,我曾经也想有白马王子或者盖世英雄从天而降,拯救我的无助和孤独。 上周我们喝酒,发现我们无比清醒,曾经我的想法其实并不是“我要过的生活”。 而丹子呢,早就是职场白骨精,不需要别人拯救,她不但获得了拯救别人无助和孤独的力量,还收获了预期的爱情。 是的, 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所以, 会摔倒,会挣扎,会爬起来,会自我怀疑,会自我修复,会学会与别人相处,会继续去追逐,会坚定脚步。 因为,当人们心中小小的火都熄灭的时候,不要说怎样去燎原,就连在黑暗中的微光都消失不见了。 尼采说: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所以,25岁之后,与过往,与家庭握手言和吧。然后成为自己的父母,为自己选择并承担。 记住哦,keep our littlefires everywhere. 随时随地,都燃烧你心中小小小小的火。 照亮黑暗时刻,照亮你的人生。
水瓶座小小猪
我始终相信,但并不肯定的一句话:祸不单行!事情的发生是否真的如话中所说,不敢肯定!但往往让你不得不给予肯定,或许并不需要你言语上的肯定,心中已经默认,也算是一种肯定。 我也始终相信一句话:“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如果活得不好,还不如去死,若是为了追求活得更好而活得不快乐,那更不如去死! 快乐是在你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而收获,而不是勉强加在痛苦之上。因为快乐是在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享受过程,即便过程不是我们想要,既然选择了,就要学会快乐的去做!否则这种选择又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是毫无意义,却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这一定不是谁想要的!成功一方面是来自于自信和积极!当然只有快乐的人才能领悟自信,因为那些整日一肚子恼骚气愤,满脑子消极思想和满脸的忧郁神情的人,如何能让人找到快乐和积极。当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学会享受过程的快乐,保持快乐!有一天我们成功了,我们还是快乐的!回想起来,这样的人生活得才有意义,才够滋味! 有钱也不快乐,没钱也不快乐。我何不做个快乐的有钱人!回想起来,我们的人生与其相比之下,值了!不枉来到这个世界,更不枉此生!我要学会快乐的去面对每一天,我不要自己为之去烦恼、去沮丧。那样才是真正的亵渎自己的灵魂!我要学会快乐的去面对每一天,我不要自己为之去茫然、去痛楚。那样才是真正的背叛自己的承诺! 相信总会遇到些许只言片语的指责:没有人情 *******我何时不想真正的活着像个人样,我又何时不会为这些指责而痛心。我也是人,我也有感情!当人们期待着去拥有一份感情时,相信每个人的脸上充满着甜蜜的微笑,因为他们都相信那种感觉是美好的。事实却不一定如其所愿,我们在苦苦追求一份美好的爱情,收获喜悦,收获快乐。却往往在为爱情而苦恼,而撕心裂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这或许才叫真正的现实?不问结果的人,没有资格去谈爱情!为了结果而不顾结果的人,更是没有资格去谈爱情!生命的意义源于身边的每一点一滴的美好而积累!我们需要把握生命美好的一点一滴,而不要让生命的丑陋的点点滴滴,而污染自己的生命! 快乐吧!不快乐也要快乐!快乐更要快乐!总之,我们要用快乐去迎接生命的每一天!为快乐而放飞梦想吧!
三石太保
照片里的这对夫妇,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妻子伊迪丝(Edith Lemay)是一名项目经理,丈夫塞巴斯蒂安(Sébastian Pelletier)从事金融工作。
两人养育着4个孩子。
这对夫妻和4个可爱的孩子本来过着舒适幸福的生活,但两年前,一个巨大的噩耗将这个原本美满的家庭几乎顷刻震碎。
当时,医生告诉夫妻两人,他们的大女儿,当时9岁的米娅(Mia),确定是得了 色素性视网膜炎 这种罕见遗传病。
该疾病会导致视网膜细胞不断退行和分解,最终消失。
所以,米娅会在中年之前失去大部分视力,最终失去几乎全部视力,变成全盲。
关键是,伊迪丝和塞巴斯蒂安的直系亲属和他们自己,从来没有人得过视力方面的疾病,更别谈这种遗传病!
伊迪丝和塞巴斯蒂安的第一反应都是不相信和茫然。
医生告诉他们,他们俩可能都是这一疾病隐性基因的携带者,而这一疾病很不幸,就发生了他们的孩子身上。
而后,医生又提出了两人最好把家里其他三个孩子都带到医院来检查一下,因为他们也可能患有此病。
顿时,伊迪丝和塞巴斯蒂安的内心更是增添一层绝望,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家最小的两个儿子,年仅4岁和2岁的科林(Colin)和劳伦特(Laurent),肯定也和米娅一样有这个病,因为他们现在就表现出米娅小时候视力不好的一些特征。
唯一没有表现出视力问题的,是米娅第一个弟弟,里奥(Leo)。
很早之前,伊迪丝和塞巴斯蒂安就怀疑过米娅的视力有问题,在米娅才一岁半的时候,不同于其他刚刚学会走路,白天夜里迫不及待在家练习走路技能的孩子,米娅总会在晚上“闯祸”,她会在黑暗的房间里不小心打翻各种东西,碰到各种家具、障碍物,把自己摔得鼻青脸肿。
当时两人都怀疑大女儿是不是有点夜盲症,想着可能多补充点维生素,长大些就好点了。
但两人的猜测过于乐观了,因为对色素性视网膜炎这种罕见遗传病毫无了解,加上两人各自家族都从无病史,直到米娅上小学了,3个弟弟都相继出生了,两夫妇才越发觉米娅的视力退化得非常快。
虽然一家人很爱户外活动,但小小的米娅已经需要戴上厚厚的眼镜才能清楚看到远处的物体。
夫妇俩最终把米娅带去看眼科,医生当时就怀疑米娅的视力严重衰退是否跟这种病有关。基因测序又花了这家人好几年,直到2019年,米娅的病最终确诊了,就是医学上目前毫无办法的“不治之症”…
悲痛埋没了夫妻俩,但对此事还毫不知情的孩子们仍然一样开心,一样上学,觉得未来的每一天都会像今天一样…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伊迪丝装作若无其事地告诉了大女儿米娅这个事实,“你知道你有一天可能会完全看不到,变成盲人吗?”本来以为大女儿会像他们一样立刻崩溃痛哭,但米娅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是这样么?”,看起来没有痛不欲生。
而且那顿晚饭吃完后,米娅兴冲冲地跑到伊迪丝身旁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妈妈,刚刚我已经把我的房间重新整理了一遍,这样以后我看不见的时候就知道东西放在哪里了!”
米娅的态度顿时让灰心丧气的夫妻俩受到启发和鼓舞,小孩子是纯粹的,他们听到这个噩耗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去帮忙解决问题,而不像成年人一样很快就看到糟糕的东西。
米娅的反应让夫妻俩更心痛,也在悲痛中更坚强。
伴随着确诊,夫妻俩的一门心思都花在了如何让米娅以及两个小儿子在还能看见的日子里多积累些视觉记忆,他们更多地带着孩子们去户外亲近自然,去 探索 森林的动植物和自然中的气象。
两人还去咨询了盲文学校的老师,请教米娅如何从头开始学习盲文。但是,盲文学校老师表示米娅此时的视力对于盲人来说简直“太好了”,这个时候学习盲文是没有效果的。
夫妻俩又去咨询了米娅学校的老师和心理学家,他们都建议多帮助米娅创造视觉记忆,比如多看看动物大全、植物图鉴这些书籍,让她失去视力后可以同样掌握这些知识,脑子里保存着它们的图像。
而夫妇俩从这一建议中得到启发:比起看着书册上画的或者拍摄的野生动植物,让孩子们亲眼见到真实的它们岂不是更能让这视觉记忆更生动、牢靠!?
两口子在结婚前就一直有环游世界的梦想,这些年也在暗中为这个梦想攒钱,他们寻思着:何不现在就开始这个计划,让孩子们尽早得到这些宝贵回忆?!
两人决意在2020年夏天出发,从非洲开始途径东南亚、亚洲,到达欧洲,完成一次大半个地球的环球旅行。
然而当年正值新冠爆发的头一年,在两人计划出发的日期,欧美各国都相继疫情爆发式增长,考虑到安全和各国出入境禁令,一家人不得不遗憾紧急叫停这个计划。
好在,虽然疫情成了绊脚石,这家人还是尽可能抓住本地和周边的资源,四处 探索 各地,增加回忆。
他们去加拿大连绵起伏的山脉里面徒步,在星空下的森林里扎营睡觉,看到了没有城市灯光污染,闪耀在人类头顶璀璨的银河系;
他们去野外的天然湖泊尽情畅游,感受小鱼小虾在身下游过,微风吹来水面阵阵涟漪;
他们也参与了一次特别的高空体验——坐着直升机从“上帝视角”观看了他们已经无比熟悉的城市,在飞机上,地面的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像玩具…
这些周边游的好处是,虽然风景人文比不上原定的环球旅行那么壮阔和震撼,但伊迪丝和塞巴斯蒂安成功训练了孩子们的体力和心智,为之后的环球旅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注定会变成的盲人的孩子们,在户外的天然乐园中,却像是有着神力的小超人们,
他们爬着比自己的小短腿高无数倍的高山,饿了累了也不哭闹,在“队友”的帮助下重新爬起来继续旅程,
他们涉水、划船,和成年人一样遨游和征服这美妙绝伦的大自然。
在几乎走遍了加拿大的各地之后,上个月,这家人终于趁着大量国家重开 旅游 大门的机会,带着孩子们和几个行囊,向国外出发。
他们再次开启的新世界环游旅行首战就是他们的梦中目的地——非洲的纳米比亚,
抵达之后,这家人开始了自己熟悉的房车旅行+扎营的生活,已经成功在纳米比亚浩瀚荒芜的稀树草原建立了一个全家人临时的家。
在这里,他们白天依然徒步去美丽的山脉,眺望远处古老神秘的非洲树林,
在辛苦一天回来后,他们就一家六口享受一顿自制的晚餐,然后在篝火旁欣赏着漫天无尽的星海。
同时,孩子们的功课也没有落下,他们进行远程学习,每天都有功课要完成。
他们打算接下来去赞比亚,坐火车穿越这个国家去坦桑尼亚。夏天的时候,他们想去土耳其和蒙古看看。
“我们希望他们最后累积的不仅仅是绝无仅有的风景和视觉记忆,
还有他们在一路上学会的互助,解决问题能力,积极的态度和勇敢的精神。”
虽然将来孩子们可能会失去视力,
但这些令人难忘的世间万物的缤纷色彩,以及父母的爱,可能会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吧...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