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1

343004227qq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如何辨别来访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高小果3

已采纳

李克富||思维是最重要的智力工具 作业:(1)熟悉“思维”的内涵和外延,(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具象思维。“具象思维”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严格地讲它只算“具象”而非“思维”,因为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在心理学的视野下,与心理状态是有着本质不同的。——李克富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二、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所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 三、内涵、外延举例: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根据思维的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这个概念的外延,即属于思维这个概念的个体,包括所有的思维。比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 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这个概念的外延包括所有的认知,也包括思维,因此要比思维的外延广的多。 但思维的内涵比认知的内涵深,因为它不仅是认知,而且比其他的认知过程来说,它还有能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 所以思维的内涵比认知的内涵深,相反的思维的外延比认知的外延要浅 四、具象思维 具象思维很难用语言讲清楚。概括地讲,是一个人用自己全部的通感,全部的热情和智慧,整个人沉溺于思维对象的状态。 心理咨询师应该具有运用具象思维的能力,才能在每一个咨询单元的每一个瞬间辨别出来访者的心理动力的矢量方向。咨询师必须自己先有了来访者的感觉,才能似乎再使用他的口吻在说来访者的心声。来访者会感觉“咨询师非常了解我”。这样,咨询师就可以在每一个瞬间都指引来访者从低级向高级的健康状态前进。链接: 来源: 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成反比关系: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思维的内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外延:1.按思维形态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按解决问题的方向分类:复合思维、发散思维。3.按解决问题的方法分类: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由具象思维,我想到了“物我两忘”。物我两忘是一个汉语成语,属于古代美学概念,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 庄子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彼是外物,我是自我。自我是在与外物相对立、相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假如一个人从来没跟任何人、任何事物打过交道,他是不可能产生自我意识的,而当人与物发生关系之后,物便进入内心。在哲学中,这种关系被称为主体——客体关系。“我”自然是主体,而“物”是客体,没有主体,也就没有客体。 古代哲学家一般认为,物我两忘的境界有三:一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三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三种境界,就是从“有我”到“忘我”的境界。物我两忘的境界,体现在超越自我、超越自然的心境上。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是物我两融,即天人合一,亦如“人在桥头走,桥走水不流”的心境。有个禅故事,说到“无相”和“自性”,其实,都和具象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具象思维,是物我两忘的状态,是“无相”的真谛,是咨询师神入、神思、同感、共情的至高境界。如果没有这种具象思维,来体验来访者这个活生生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心理咨询的工匠,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南辕北辙,走错了方向。 如果咨询师只会使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只使用理性和感性,就没有进入来访者的内心,对这个人就没有“悟”的感觉。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心理动力矢量的感觉,然后对来访者做进一步帮助呢? 心理咨询师应有运用具象思维的能力,才能在每个咨询单元的每个瞬间,辨别出来访者的心理动力的矢量方向。咨询师必须自己先有了来访者的感觉,才能再使用来访者口吻,说出来访者的心声。来访者会感觉“咨询师非常了解我”。这样,咨询师就可以在每一个瞬间,都能指引来访者,从低级向高级的健康状态前进。对个案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主要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对来访者做出有关内容和情感的互动过程,主要需要形象思维;咨询师在做咨询时,则需要更多运用具象思维。 链接: 来源: 优胜者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目标不变却随时变换思维方式,寻求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而失败者则正好相反,总是变换目标,唯一不变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无论做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就像个挖井人,挖几下没水便轻易放弃了,结果留下的是遍地坑洼。—李克富事情事物本身没改变,还是那个事情存在着还是那个人在那里。但是思维方式改变可以让事情发展方向改变。调整思路换个方向,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个人在一件事情上的一点微观表现,如果一个人是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全部改变或者做了调整,那会是啥样呢?思维是最重要的智力工具,是工具应该可以学会使用如何使用?我今天的作业我自己一头雾水。

心理咨询师如何辨别来访者

301 评论(14)

渴望丰收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挺不错的职业,既能够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又能够获得不错的收入。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来访者及家属等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

根据心理发展史和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往其他专科。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信仰、价值观等任何因素歧视求助者。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以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建议,必要时还要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咨询师不得和求助者建立咨询以外的其他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能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医师。

26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