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抽筋
“我会不会是同性恋?”“难道我得了白血病?”“我根本就不是爸妈生的?”……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居然诞生在即将参加高考(微博)的高三学生脑海里。漳州市175医院中医理疗科心理咨询师叶财英表示,由于高考压力大,不少考生出现不良心理反应,来他们这里咨询的考生比平时多了30%;他们根据不同情况给出了不同建议。恐慌型 怀疑自己得了绝症林强(化名)是龙文区一所中学的高三学生,到了冲刺阶段,反而没有心思读书了。因为他“病”了。林强和同桌的关系一向很铁,什么心里话都和同桌分享。下课时分,林强把手搭在同桌的肩上,突然心里慌了。“我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我是不是同性恋呢”?这种念头在他心里挥之不去。而王威(化名)“病”得更重。王威平时成绩不错,但前段时间生物课跟不上了,他感到自己尿频、尿急,“难道我得了前列腺炎”?他频繁上网查相关资料,没办法认真听课。他甚至怀疑自己得了胃溃疡、白血病,一个月跑医院看病十几次,但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药方:叶财英分析说,此类考生胡思乱想,主要是高考压力大,他们潜意识里谋求转移焦虑对象,把关注点从焦虑程度高的事情转移到焦虑程度低的事情上去。“这类考生,要有意识地对自己喊停,只要有此念头,就立即采取思维阻断,反复地自我控制,会有所改善。”叶财英说。焦灼型 一周遗精达十多次陈林(化名)就读于芗城区一所高中。高考的压力,让他夜不能寐。睡眠不足之外,他开始频繁遗精,一周遗精十多次。半个月的时间,身材魁梧的他,体重下降了20多斤,连性格也变得暴躁。陈林羞于启齿,没告诉父母,但父母有所警觉,于是带他去就医。药方:175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郑德泉分析说,高考压力大,学生往往会出现睡眠障碍,严重的可能引起焦虑症。“如果长期睡眠质量不好,白天就会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梦游、频繁遗精等症状”。郑德泉表示,这类学生,医院主要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加强身体锻炼等综合疗法。发泄型 妈妈唠叨她也生气张雯(微博)(化名)一向是父母口中的乖乖女。可进入高三以来,情绪很不稳定。即将高考,张雯更加没办法专心学习,她总是动不动和父母吵架,菜有点咸、妈妈唠叨两句等小事,都能引起她的暴怒。张雯甚至觉得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他们根本不关心我,只知道要我拿高分”。药方:叶财英表示,面对高考压力,各种考生的表现方式都不一样。人有一种退缩心理,会把紧张的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他们往往会将成绩下滑、学习效率低归结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上,然后与父母发生冲突”。叶财英认为,这个时候,父母要试着多理解孩子,不要给考生过多的压力,不要总是催促他们抓紧学习,跟往常一样就好。
柔柔1989
“二环十三郎”名叫陈震,是2005年至2006年,在京城玩车族中流传的一个飞车高手,因为他能在晚上九、十点钟正常车流量的情况下,仅仅用13分钟就跑完长达公里的整个二环路而得名“二环十三郎”。这个速度大概计算一下,每分钟可以超过200多辆车。陈震身边比较熟悉的朋友都会叫他“震哥”或他的外号“萝卜”。2006年2月,他和对手张晋在二环路上因非法赛车被警方截获,最终被治安拘留7天。2008年,陈震开始参加场地房车赛,2009年至今一直参加国内的公路超级摩托车赛事,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在做自由评车人。
微雨燕双飞1988
二环十三郎名叫陈震。
“二环十三郎”,是2006年在京城驾车族中流传的一个飞车高手,但是谁也没见过。“二环十三郎”,本意就是用13分钟跑完北京整个二环路的人。陈震,24岁,外号“萝卜”。不爱笑,惜字如金。他说话语速极快,“是”、“不是”、“不知道”之后,就用眼睛看住你。
2006年2月,他和对手张晋在二环路上因非法赛车被警方截获,最终被治安拘留7天。2008年,陈震开始参加场地房车赛,2009年至今一直参加国内的公路超级摩托车赛事,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在做自由评车人。
北京警方第一次听说二环十三郎的传说是在2006年1月初——当时,北京交警在国贸桥附近驱散了一群试图在此飙车的年轻人。警方人士说,在这个时间段左右,总是会有超速被抓的年轻人提起十三郎的这个名字。交警认为,这些人试图以十三郎的神话确证速度可以挑战秩序。
在2月10日晚9时47分,二环十三郎终于不再是个传说。十三郎承认,当他在进行飙车时,他的一群朋友们,正站在鼓楼桥上等着他们的车辆回程。
扩展资料
关于二环十三郎专家观点
在学者们看来,这就是十三郎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传奇的根源。“对于这个隐秘的圈子而言,它最大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的氛围——不确定十三郎是不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在13分钟之内穿行二环,甚至,不确定他是否真正存在,或者,仅仅就是一个传说。”
“但青年人会更乐意相信,既然有这个说法,那就肯定有人能做到。”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说。
对于此事,陈震说,他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但他不喜欢看关于他跑二环这件事的任何评论。“我喜欢车,喜欢刺激,所以我跑二环。当然我也付出了代价。挺简单的一件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去评论呢?还请心理学家来说三道四,那个心理学家了解我么?”他反问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环十三郎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