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忆可否
事件:
1998年至2002年间,白银市先后发生10起强奸杀人案件,受害人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作案手段极其残忍,一度在当地造成恐慌。
人物:
52岁的半百老人,校服务部老板,个性内向,沉默,乡里人眼里的孝子,老婆眼里的老实人,儿子眼里的大山般的爸爸。
背景:
原生家庭的老幺,在家族人的优秀的背景下,自小对自我要求高,无奈高考失利,身为榜样的哥哥突然离世,妻子村土诉求无人,儿子常年在外无暇理会。自己身上的重担以及本身的碌碌无为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高承勇。
表现:
每当杀害被害人后,高承勇都会到受害人家人那边看他们的家人痛哭流涕,撕心裂肺的惨状;
发生后在事件接受审理后,许多被害人家属在庭上哭喊,痛不欲生,高承勇冷眼看待;
甚至在听到自己被判死刑了,他脸上也依旧是毫无表情。
分析:
的确有一些人天生就比别人容易犯罪,因为他们的基因里有一些“危险的种子”。心理学中把三种人格特质称为“黑暗三角”。
它们分别是:
1.自恋:自私、虚荣、以自我为中心;
2.马基雅维利主义:喜欢冷酷地欺骗和操纵他人;
3.心理变态:易冲动、冷漠无情、情感封闭,缺乏共情、羞耻、内疚等感情。、
对于犯罪动机,高承勇只回答了“报复”两个字,犯罪嫌疑人同时构成了抢劫、故意杀人、强奸、侮辱尸体等严重犯罪,且持续多次作案,甚至连8岁小女孩多成为其犯罪对象,十恶不赦,完全符合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愿正义不迟来,愿逝者永安息。学点心理学,关注旗开我爱心理学。
辉帅LED照明
1988年5月26日下午5时许,白银区一个居民楼之中,发现了一具23岁的女性遗体。受害人颈部被切开,没穿裤子,衣服也被脱了一半。身上有26处刀伤,但因为种种限制,案件始终未能侦破。这只是第一个遇害的女性,从1988年到2002年,白银一共9名女性遇害。其中最大的29岁,最小的才8岁,作案手法相同且都受到过侵犯。
期间包头还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后经凶手确认都是他所为,累加起来一共是11起11人遇害。值得注意的是,这么多起案件还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这些女孩当时都穿着红衣服。发生这样的事,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恐慌,白银也没有女孩子敢独自居住。2016年3月,公安决定重启白银案,因为技术已经比八十年代末先进了很多。
这些最新的科技手段,可以对原有生物物证再利用,也就是染色体Y-DNA检验。最终查出了最有可能的凶手,那就是城河村高氏家族,这一家族有一个人行贿。其DNA被录入了系统,检测发现凶手很有可能跟他有关系,因为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个体都具有同源的Y染色体。高家所有男性便都被叫去检测了DNA,最终确定凶手是高承勇,那个行贿被录入数据的人是他堂叔。
高承勇是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城河村人,1964年11月10日出生,24岁那年首次杀人。然而也是在同一年,高承勇的儿子出生,显然他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发生关系杀人。但他并未过多的透露原因,心里测验也很正常,不正常的大概就是他画出的一幅画。是为心理测验所画,内容很奇怪,只有一棵树、一栋房子、一个裸体男人。
对于自己犯下的罪,他也并未否认,被捕时还试图自杀。从被捕到枪决,他脸上都带着平静,唯一透露出感情的只有一句话。高承勇是这样说的:我这事儿,孩子不会受影响吧?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的一个杀人魔,却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两个优秀的儿子。大儿子研究生毕业,二儿子本科毕业,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他的老婆、儿子、老乡并不知道这件事,张清凤也一直不敢相信,跟自己生活三十年的丈夫竟然是杀人狂魔。不过从抽血查DNA后,她发现丈夫神色慌张,便意识到了什么。事实上DNA结果和他的反应显示,结果没错,凶手就是他。白银在28年之中,查遍了当地男性居民的指纹、DNA,之所以没找到他是因为户籍所在太偏僻了。
而因为害怕,高承勇也有意避开指纹采集,所以一直到查到他那位堂叔头上才发现事实。2018年3月30日,白银市一审宣判,高承勇被判死刑。2019年1月3日执行死刑,这起长达28年的连环杀人案终于得以告终,告慰了受害人家属。这也是表明,犯罪分子不管潜逃多久、不管潜逃到哪里,终有一天难逃法律的严惩。
淇淇爱添添
好多见义勇为人 家庭却厄运连连。像他这样恶贯满盈的人,居然两个儿子还人生顺利!他自己冷漠残忍毫无负罪感,他的儿子对他的罪孽也没有负罪感,也活得好好的,真是不公平啊!!坏人从来不知道愧疚和罪恶感 !
切尔西在成都219
2018年3月30日上午十点,白银连环杀人案终于一审判决。无数围观群众拍手称快。 犯罪嫌疑人高承勇自1988年起,连续在14年间强奸、杀害多名女性。经审讯,初步供述在白银、包头两地作案11起、杀死11人犯罪事实。作案手段十分残忍,不仅强奸、杀害女性,还用刀切割女性生殖器官、人体组织等,受害人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 那些冤死的女孩子们如今也终于算是得到了一个交代,虽然这交代来的有些晚。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剖析白银杀人案的变态心理的成因。 首先,这个高承勇的一系列犯罪行为表明他属于性变态中的 施虐恋和恋尸癖的极端代表 。 施虐恋的一般定义是:只要一种情绪是对所爱的人施加肉体或精神上的虐待或性方面的痛苦,就能被称作施虐恋。 根据性心理学的创建者霭理斯 (Ellis H)在他的著作《性心理学》中所提到的: 在程度上,各种施虐恋存在很大差异,最轻的意义不大,但最严重的一些情况可能会演化成社会威胁。轻者伤人,重者杀人。 就比如这次的白银连环杀人案件。 关于类似白银杀人案的案件,国外也有,例如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开膛手杰克”事件,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连环奸杀类案件。同样是不同地点,连环奸杀毁尸方式作案。 如果你感兴趣,接下来就来聊聊施虐恋的由来。 虐恋的原因一般只有两个: 一,虐恋的倾向原本就是原始时代所有求爱过程中的一部分,有些人存在施虐恋是因为返祖的表现。 二,为了进行解欲,一个虚弱和阳痿的人想通过施虐来获得一些类似壮阳药或者媚药的效果。 因为对于先天或者后天神经衰弱的人来说,痛苦的经历就好比一剂春药,可以让人提神醒脑获得兴奋和快感,不管是亲身经历的痛苦或是给他人造成的痛苦,都能强烈地刺激性的神经中枢,从而使施虐者从中获得加倍的快感。 在虐恋中,是痛苦的经历所唤醒的情绪带来了快感,而不是这种经历本身。 研究表明,大部分有虐恋倾向的人性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和一般人相比,他们需要更强烈的刺激才能激发性的活动。 在这方面,居莱尔曾收集了很多例子,男女都有,大部分都表现出了 神经衰弱 的症状。他们这些喜欢性虐待的人大都遵守道德,承受不了让人非常焦虑的事情或非常恐怖的场景。 用通俗的话来说,施虐恋这一类型的性变态,他们因为个人的性能力不足往往需要额外的刺激来使自己性兴奋,比如通过向他人施加痛苦甚至通过使人流血来刺激和满足自己。 新闻报道中提到了白银杀人案的凶手往往还会在杀害受害者之后用刀切割女性生殖器官。这又不得不提到恋尸癖。 在霭理士的《性心理学》中也指出: 恋尸癖者想要获得性兴奋还要经过和尸体接触后产生的惊骇的情绪的催化。 和施虐恋相似,这种惊骇的情绪也可以提供给性变态者兴奋感而帮助其完成性行为。 书中提到,在过去发生的一些恋尸癖案件中,那些变态或者智力低下的男性往往不被普通的女性接受,他们不得不把目标转向尸体。 “有时,恋尸癖者除了会性侵尸体,还会对其进行肢解和分割,比如古老传闻中的贝特朗中士。有人也把这种罕见的想象成为施虐恋性恋尸癖。” 因此不难看出,不论是施虐恋也好,恋尸癖也好,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通过这些暴力,折磨等的变态手段可以令施暴者、凶手甚至杀人犯从这些极端的手段中得到兴奋的快感。 当然了,不论是目的还是手段,毫无疑问的是,以上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一种极端变态的行为需要被及时地制止和加以规范。 通过被白银杀人案作案对象的分析不难发现,他针对的主要是独居的单身女性。主要作案方法是通过跟踪尾随后入室背后突袭杀人。对于以上这些,对女孩子我有以下建议: 治安良好的小区会有保安专门巡逻监管,楼道入口设置监控设备,上楼进门需要刷卡进入。这些防线会大大提高嫌疑人的作案成本。因此嫌疑人为了方便省事往往会寻找那些易于作案的环境进行作案。 因为一些姑娘的工作常常加班,难免下班晚。这种情况下,你的回家路上尽可能找熟悉的人接送或者结伴。这种性变态嫌疑人往往独自作案,人多会大大增加他们的作案难度,这样你就不容易成为他们的作案对象。 网上很多卖辣椒喷雾防狼喷雾的女生自保小用具其实非常的必要。不论出门旅游还是上下班,包里常备这样的小物品,在危机情况下确实可以帮你制造逃跑的机会。适当了解女子防身术,要知道男人最致命的地方是哪里,然后找准机会一招制敌。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施虐恋的男性通常性情温柔。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极为自卑和内向。他们一般内心极为脆弱、承受能力极差。前文也提到,性虐恋者往往现实中表现的非常本分和老实。所以不要轻易地以貌取人。 如同《小王子》中所说,真正了解一个人要用心而不是眼睛。 一个人老实的外形往往令人放松警惕,这恰恰给了那些犯罪分子以作案的机会。通过观察白银杀人案的凶手照片也不难发现,他看起来完全不像个坏人。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程度的受虐或者施虐倾向。 这是一种来自自然界很常见的生物求偶行为, 只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方面的倾向逐渐变得不明显 。 只要不对社会造成伤害,这些倾向没有被歧视或者指责的必要。 面善的人也可能真的心善,老实人也可能生活中真的是个普通且安守本分的好人。行为举止君子且温柔的男人也往往内心健康阳光。不是神经衰弱了就是性变态。 不要轻易因为一个极端案件就对某一个群体贴上标签。 刻板印象有时候是思维懒惰的一种表现。 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各种社会事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擦亮自己的双眼,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北京青年123
尽管高承勇停止了犯罪活动,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外人眼中也没有表现得任何异常。但白银警方对他以前犯下的案件可一刻也没有放弃侦破工作。真正的转折点是近年在破案科技手段方面的提高带来的突破。经过坚持不懈的DNA比对,警方终于在茫茫人海中,宛如大海捞针般地锁定了高承勇就是犯罪嫌疑人后,于2016年8月将其成功抓获归案。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