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俏颜
一、阿德勒童年经历的影响阿德勒的童年经历代表着家庭和社交的影响。阿德勒在童年的时候,身体羸弱,当时的他有很多病痛需要克服。 当时在欧洲,佝偻病很常见,因为这个病症,童年的他骨头比较脆弱,个子也稍矮小,到四岁才学会走路。这也导致他无法参加对身体条件要求比较高的活动。阿德勒的早年记忆都围绕着疾病和医疗干预而来。我所能回忆起来的最早往事是,由于我罹患佝偻病,我被绷带绑着坐在椅子上,健康的哥哥坐我对面。他上蹿下跳,来去自如,然而我每动一下都会极度紧张,非常费力。每个人都尽力帮我,父母更是呕心沥血。在5岁那年,他又得了一场十分严重的肺炎,医生当时判断治疗无望。出人意料的是,阿德勒最终活了下来。很多书籍讲到,阿德勒在家排行老二,其实他是老三,他有一个大的哥哥很早就不再世了。 作为一个排行中间的孩子,而阿德勒的哥哥又特别健康、优秀,获得了父母很多关注。他和哥哥之间的竞争则持续了一生。身高不足5英尺5英寸、自觉长相丑陋的阿德勒总觉得受制于身材魁梧、相貌英俊的哥哥,他正是通过获得在学业等其他方面的成功来补偿自己的身体缺陷。在阿德勒小的时候,他的内心有很多困难要克服,他需要很用力地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阿德勒的一生,也是一直克服困难的一生,不仅是克服生理困难,还是心理困难。他的一辈子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理解,和寻找自身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阿德勒心理学又叫克服困难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时有目的的。那么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我们也会说,完美是人类想要追求的目标,我们这里说的完美,它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向一个趋向完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反他人的,而是对整个社会有意义的方向。这是阿德勒心理学非常核心的一部分。二、阿德勒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关注社会环境和条件对人的影响。阿德勒把社会的概念带进心理学,也把心理学的概念带进社会的大环境。阿德勒心理学也是系统的家庭心理学。因为它重视父母的养育,兄弟姐妹的影响以及婚姻关系。 他认为家庭的影响因素也是人精神健康的关键。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也是心理学家和个案人员的关系,会对个案来访者产生一定的影响,阿德勒也有提到关于民主的关系。他提倡在婚姻中、成人之间、孩子之间,倡导相互尊重,民主的关系。因此在他的治疗过程中,他也很重视心理咨询师和个案人员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阿德勒相信,人是有能力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这种归属感不局限与一个小小的团体,而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与整个人类的关系。阿德勒在一战时期,有作为军医服务于一线的经历,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人类之间产生的悲剧对人类的创伤性是无比巨大的。由此,他后来发表了阿德勒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社会共同感,又叫社会情怀。他把社会情怀定义为:一个人能够透过另一个人的眼睛去看世界,能够通过别人的耳朵去看世界,能够通过别人的感觉去感受世界。他相信,社会情怀是人类天生就有的, 如果我们可以培养和发展社会情怀,那么我们就可以帮助整个人类社会更完善更往前地发展。阿德勒心理学也被誉为非常有实操性。当我们学习了,就可以马上应用。它的想学习效果不仅局限于医疗界,在商业领域,在教育界等都能广泛应用。三、为什么阿德勒会从医生变成一位心理学家事实上,在阿德勒生活的那个年代,并没有心理学家的这个职位。我们后来称之为心理学家的人,是当时通过严格训练的医生。当时,医学学生都需要学习两个课程: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而阿德勒一开始是眼科医生,当然作为医生,他就已经学过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课程,当他在执医的过程中,他观察到,其实社会的条件和环境会对病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还开始关注到,心理会对生理造成影响。在阿德勒的第一本《裁缝的秘密》中,就有提到,他在执医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裁缝很多的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造成的。 在阿德勒的年代,很少有医生会去关心病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阿德勒可以说是第一个关注到病人生活情况的医生。从这一点看,我们可以看到阿德勒的工作方向越来越趋于精神病医生的方向,也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心理医生的方向。四、阿德勒轶事关于阿德勒的故事很多,有关于阿德勒的婚姻、他和俄国社会革命家友谊的故事,以及阿德勒与长女的故事。玛丽娜博士分享了关于阿德勒婚姻的故事阿德勒在1895年从医学院毕业,作为一个年轻的毕业生,他脑海里有很多关于如何改善社会的想法。 他一方面在实践自己的想法,自己当时也很积极地参与当时在瑞士和奥地利非常流行的关于社会改革者的沙龙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他认识了一位来自俄国的女学生,这位叫莱莎的学生当时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学动物学,比阿德勒小3岁。虽然她的专业是动物学,但是她对社会改善的话题很感兴趣。 当时阿德勒曾经跟他的朋友分享过,即便他可以在实验室创造一个女性,也无法像莱莎如此完美。他们的关系于此建立并且很快进入婚姻阶段。因为莱莎是俄国人,她需要回国去准备证件手续和获得父母的同意。 在1987年她回到俄国,年轻的阿德勒医生无法等到莱莎父母的同意就自己忍不住前往俄罗斯。于是在1897年12月,双方在俄国举办了婚礼。这对年轻的夫妇在回到维也纳之后,住在了阿德勒父母留给他们的公寓中。在1898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阿德勒的妻子莱莎一直想要做有关社会改变的事情,她无法安心地做一个医生的太太。 直至阿德勒于1937年去世,她一直对为社会做出改变想出一份力。而莱莎也相当长寿,一直活到了1962年。 她一生移民了两次,从俄国到维也纳,从维也纳到美国,而且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她的一生当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因此,她一生都关注于反对战争和追求社会公平。以上是阿德勒和莱莎之间的故事。 了解作者的生平,人书合一
好奇怪的样子哦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都想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从哪里来?我们都在寻找。 而怎样才能做个“幸福的人”?追求幸福的路上遇到障碍怎么办?《幸福的勇气》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幸福的勇气》以一位年轻人与哲人对话的故事形式展现,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幸福的话题,并给出了可行性建议,是一本通俗易懂又具有实操性的心理实践书。岸见一郎是1956年生于京都的哲学家,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他现为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咨询师、顾问,译著有阿德勒的《人生意义心理学》《个人心理学讲义》,著作有《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在《幸福的勇气》书稿撰写过程中,他负责原案。古贺史健是株式会社顾问代表、作家,1973年生于福冈。他以书籍的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为专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独著有《想要让20岁的自己接受的文章讲义》等。古贺史健2014年获“商务书大奖2014审查员特别奖”,获奖理由是“为商务书作者增光并大大提高了其地位”。1.人人都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这并不是什么魔法,而是非常严肃的事实。你也好,其他什么人也好,都可以踏出幸福的第一步。但是,幸福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在幸福之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2.幸福的第一步,就是人生最大的选择,即爱。3.没有尊重的地方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不能顺利交流。4.我们随时都可以决定自我,可以选择新的自己。尽管如此,我们却很难改变自己,因为变化就意味着“死亡”。5.我们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过去。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6.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他,自己的人生和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经验,那就提供给他们,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1.教育目标是帮助孩子自立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可以妄加干涉。教育者的任务只是通过传授孩子“人格知识”,实现教育目标——帮助其自立。实现自立的入口是“尊重”,“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也就是说教育者要对孩子们心怀尊重。尊重意味着你在关心他人,在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这也是共同体的感觉。像怯懦和勇气会传染一样,尊重也会传染,它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正如教育者用尊重孩子来教会孩子们尊重一样。2.无法改变其实是不想改变改变意味着要抛弃“过去的自己”,否定“过去的自己”,也就是让“过去的自己”死亡,然后重生,比起这种痛苦,维持现状显然要更容易一些。说因为过去如何,他人如何,自己才会变成现在这样的人,都是撒谎,在找借口。我们知道,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悲伤和挫折,有的人会当作“教训”,而有的人则当成不敢触摸的创伤。你认为自己不幸,就给自己的过去涂上了“不幸”的颜色;你认为自己幸福,就给自己的过去涂上了美好的颜色。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过去”,只有根据各种“现在”而被着色的各种各样的解释。1.为什么不能批评?阿德勒把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分为五个阶段: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权力的斗争、复仇、证明无能,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这些问题行为本身已经包含了“被你批评”,也就是说,被斥责正是他们希望的事情。批评就像是未装上子弹的空膛枪,在学生看来,无论里面装的是不是子弹,你都是拿着枪在交流。这种成本低廉的交流手段,让孩子们在遭到斥责时,除了产生对暴力行为的恐惧,还会在无意中洞察到这个教育者很不成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老师总是批评学生,却一点效果也没有的原因。2.为什么不能表扬?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的评价,目的就是操纵。当人们一味地追求表扬时,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竞争原理下,竞争对手就是敌人,孩子们慢慢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的世界观——相互倾压。而在基于协作原理运营的共同体中,学生们会形成人人都是我的同伴的生活方式,大家和睦相处,共同成长。1.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者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自立教育的入口是尊重,尊重就是信赖,基于信赖的关系是交友。教育者与学生必须建立的是交友关系,而孩子最初学习交友的场所就是学校。不信赖孩子的父母会处处提醒孩子。但,他们的话再有道理,孩子也不愿听,反而是越有道理,越想排斥,根源是父母不信任自己。2.爱是一种决定如果下定决心从此建立真正的爱,对由两个人完成的课题,我们无论以哪种方式相遇,与任何人都有可能产生爱。那些一起走过的漫长岁月,回头看时,往往感觉是命运的安排,实则是由两人个人的努力慢慢构建起来的东西。所以,命运是靠自己的手创造出来的,我们是命运的主人——从牵起身边人的手开始。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爱这个人,并一起走下去,这就是爱的勇气,也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同时,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也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的感觉。世界原本简单,是你的心让它变得复杂,从现在开始,做好自己的课题——坚持勇敢地去爱,这不仅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也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纵然艰难,但我的人生要自己做主,因为只有爱才能见证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这才是活着的价值。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