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8

nancyding0696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阿德勒保值理论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冬日恋鬼

已采纳

浅谈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 一、阿德勒简介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的一个富裕的粮食商家庭中。由于患有佝偻病,他身体矮小、驼背。五岁时他患了肺病,几乎丧命。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名医生。他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训练他做个鞋匠。阿德勒在心理学上的许多观点都可以从他童年时代的这些记忆中寻找某些蛛丝马迹。 1902年,他被弗洛伊德邀请加入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一开始,弗洛伊德对阿德勒倍加赞誉,也非常信任,直至提议由他代替自己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并负责该会会刊的编务。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似乎就潜伏着会裂隙的危机。墨菲指出,阿德勒显然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弗洛伊德的年轻同事而不是弟子,而弗洛伊德则把阿德勒看作自己的信徒和门生,他不能容忍他心目中的弟子对他学说有任何怀疑和偏离。 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论述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并获得了很大的声誉,这时弗洛伊德还认为阿德勒的观点为对精神分析学的一大贡献。但是,当阿德勒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补偿作用是理论的中心思想时,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1911年,阿德勒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用了,不久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从那时起,阿德勒就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

心理咨询师阿德勒保值理论

324 评论(9)

阿雯雯777

生活风格与人格发展——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毕业于维也纳大学的医学院,后从事精神病学,因写过赞同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而被邀加入精神分析学会,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但他对人格心理的看法与弗洛伊德大相径庭,不久便与弗洛伊德分离,于1911年自己创立了“个人心理学”,阿德勒的理论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动机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矮小,由于疾病和车祸还差一点死于非命。儿时的创伤经历和死亡的恐惧曾使他极度自卑,因此,他的人格理论始终围绕着克服自卑而进行。阿德勒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人类还有追求优越与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追求优越的最终目标。追求优越也是双重性的,适度追求,促进个人发展,对社会有益。过分追求,走极端,则产生优越情绪,自我中心、自负、忽视别人和社会习俗、缺乏社会兴趣。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取决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发展和自卑感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例如,身体瘦弱的儿童可能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增强体质,因而锻练身体、跑步、举重,这些愿望和行为便成为他生活风格的一部分。生活风格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形成了我们的行为模式。

23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