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elkeikei
后现代构建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发生的一切本质上对你来说并不重要,而你怎么看待,怎么构建这件事情对你才是意义非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同样发生一件事情,比如,一杯牛奶被打翻了,有的人会觉得那就是一杯牛奶被打翻了,而有的悲观的人可能会联想到很多。他会联想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其他许多事情,进而得出很多悲观的看法。这件事情来说,其实本身就是牛奶打翻,这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
但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人都是很容易以偏盖全。比如失恋,这件事情,比较有普遍性,因为失恋这件事情令很多人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但事实上,有很多人都失恋过,但并不会对所有的人都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但确实有些人因为失恋而搞得很凄惨。所以,认知很重要,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积极的人会用积极的思维去看世界,消极的人会用消极的眼光看一切。
如何整理自我,提升认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作,因为有很多想法不是你理性意识层面的,有一些自动思维,是不经过你的理性思考的,它会自动冒出来影响你的行为,而这些是你在过去的经验中长年累月积累的,你压根就没意识到。比如有个人,早上去公司,跟同事打招呼,那天可能同事心情很差,没注意到,没有积极回应。消极的人,会想,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他不喜欢我,等等。然后这些都会影响他的应对方式。
所以,要想提升认知,你要找到那些阻碍你的限制性思维,就是那些负性的自动想法。要有觉察能力,时常做自我觉察,有了觉知,你就能对此进行工作了。认知自然慢慢会改变。本人认知行为方向心理咨询师,情感、心理咨询欢迎搜索公众号:幸福生活热线
北京飞猪
一杯盛有一半的水,看到的人有的会说:“啊!还有一半的水!”,是乐观。有的会说:“啊!这杯水只剩一半了!”,是悲观。 我们常常自封或夸奖别人乐观,但悲观才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我们总是很擅长把事情往坏处想。 还记得之前很火的一个段子吗?女孩说,打电话给男友,他要是嘟了好几声才接或干脆没接电话,就分分钟感觉他在偷情。 记得我谈恋爱那会,微信或电话联系不到男朋友,不到半小时我就觉得他在外面花天酒地。一个小时后还不回复我,就担忧他是不是在跟别的女生聊骚。一整天不联系,就会想这个人肯定不是真心爱我的,对他来说我估计是个可有可无的备胎。因为真心爱我的就算忙,蹲个马桶也会抽空回复我几条消息。 这番心理活动之后,我会在一旁为自己傻傻的付出痛心难过,在他终于联系我时也免不了撒泼胡闹一番。 跟家里人或朋友闹矛盾后,人家关个门或开个窗稍微大点声,都觉得他是故意创造那些刺耳的噪声来宣泄对我的不满。于是,我的火气莫名地又涌上来,导致的结果是不和谐的氛围又延期了。 工作时老板临时交代任务,我逾期了。忐忑不安地将完成好的文案发到他的邮箱,等了老半天也看不到他回复,我的心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焦灼得不行。都那么久了,是不是看完觉得文案做得很差啊?老板不会对我失望了吧......这种心情直到老板回复:可以,才松了一口气。 群里我一接话就冷场,他们是不是都对我有意见?讨厌我这个人?我甚至听说有人会在突然头痛时,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会不会在某一天夜里默默无闻的死掉。 上面的例子有一个共性,就是 当事人在无事实佐证的情况下,人为地草率结论,将单方面的猜想和假设认定为“事实”,心理学上称之“自动化思维”。 顾名思义,自动化思维是指大脑中自动产生的思维、观念和想法。它们是自动出现的,无须努力就会产生,而且听起来似乎很合理。 自动化思维经常出现在臆想、白日梦以及幻想中。比如,你能在头脑中构想出明天跟心仪对象约会的场景,并想像你们会玩得很愉快等等。你还可能在头脑中出现今晚与讨厌的人见面时将展开的争论内容,你或许还会想到他会指责你什么,你将如何对付他等。你不断地在头脑中重复那些事实上也许不会发生,你也根本不会去做的事。 习惯性地把事情往坏处想,是负性自动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概括出了 12 种最常见的负性自动思维。 相信,很多人从上面的12个实例中,看到了自己。 但其实我们最后都会发现, 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甚至它可能是美好的 。 有句话说,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事实上,有时候多做一些坏的打算,确实可以增强自己面对困境的适应能力。可是,事情一旦过度,总是不好的。 胡思乱想,不论人事都往糟糕的一面思考,会让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烦躁等状况。严重时会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你的生活状态,导致严重焦虑症甚至是抑郁。 曾有一次,临危受命,上头千叮万嘱希望我把事情办好。接下任务的那个晚上,我竟失眠了好久。脑子里出现的都是对明天把事情办砸的担忧。愈抑制,这种想法反而愈强烈,结果整个晚上都恍恍惚惚,稍微一点声响就惊醒,一醒来就担忧着这件事情。 事实是,第二天顶着巨大黑眼圈的我把事情办得很顺利。是的,我又白白“心力交瘁”了七八个小时。 为什么我们总会无缘无故把事情想得那么坏呢? 1 / 这些负性自动思维可能与我们对事务的期望值有关。 考完试,成绩出来前一直担忧自己可能会挂科,因为我们对成绩的期望值很高。接到任务,还没做之前就各种焦虑,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表现期望值很高。 2 / 这些负性自动思维也可能与我们自身观念有关。 比如有的人(特别是女性)遭遇婚变后会全面否定自我,给自己人生打上“失败”的标签。因为,在她们看来,婚姻是女人一生的大事,没办法经营好自己婚姻的女人都是失败的, 过度强调女性身份在美满婚姻中的责任,而忽略了对自身实际能力的客观认识 。这些观念往往又是后天环境中形成的。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负性自动思维呢?1 / 延缓焦虑,转移注意力。 延缓焦虑,是我自创的一个名词。相信很多人已经发现这个事实: 每次引起我们过度焦虑的哪些事情到最后发生的几率是极小的。 于是,一旦发现我的负性思维开始运作,我就会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比如把自己私藏已久的电影名单翻出来,一部接着一部看;比如约上三两个朋友去天台撸串;要时间赶巧,泡泡脚扑上床,盖上厚实的杯子冬眠也行......过了这特殊时期,往往事实很快就会验证你延缓焦虑的做法是对的。因为事情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坏,甚至它还可能是突破你想象的美好。 2 / 负性自动思维清单。 高中的时候,我的学习压力很大。人在压力大的情况下,由于神经紧张更容易胡思乱想。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每次高强度备考总是很容易走神,走神走的内容还经常是那些让自己难堪的事情或不好的回忆。 意识到自己在瞎想,我就会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负面的想法、焦虑的事情。事情结束后,再写下现实中事情的走向。把这些小纸条收集起来,每次负性自动思维冒出来的时候就轮着翻看一遍,会发现:啊合着自己瞎为难了自己那么多次。渐渐地,我这种遇事老往坏处想的毛病也就改善了。 3 / 改变错误的观念与认知 相比前两点,改变错误的观念与认知更能根治负性自动思维,但同时也是最难的。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深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不能自知。 因为自动化思维的发生是如此地迅速,有时甚至在几秒之中。而相比理智剖析情绪/思维的产生,我们更“乐衷于”沉溺在当下的情绪/思维中无法自拔。 同时,很多错误的观念/认知随着经历和时间已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凭一己之力往往是无法成功撼动它们的根基的。所以,建议负性自动思维程度过于严重者联系可靠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认知治疗。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可以确保错误认知/观念的修正,从而根治负性自动思维。 最后,希望我们不要再因为自己的胡思乱想过多地为难自己!要知道,事情还未成定局,结果也可以是你料想不到的美好。 (图自网络,侵删)
黄小月abc
整理是以人为中心,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一个整理习惯或思维模式。如果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适量增加。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至少有一次全面的整理。整理收纳不是简单的扔东西和归置物品,而是一个决策和判断的过程,不做整理只做收纳只是在打造一个漂亮的仓库。
整理物品涉及到三个维度,空间、时间、觉察,空间、时间好理解,那觉查呐?这是什么鬼?怎么样觉察?
这里指的是借由整理来提升自己的觉知力,很多时候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掌握了空间和时间,其实并没有,大多数的人是被时间和空间掌控。不做整理,请勿收纳!
整理和自我认知会有一些的直接关系,不仅仅是物品这么简单!
自我认知力,说实在的自我是比较难认知的。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行为、一些语言都是我们内在自我表现出来的部分,更深入我们的思维、情感、意志这些我们是看不见的,而我们又活在了自己的思维模式理念而不自知,或者活在了某种情绪反应的理念观察不到,再或者是活在了某种行为模式里面,但是看不见。
虽然这些我们看不见,但最终也会以一种有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有形的方式除了表现在语言表达、行为动作之外,物品就是其中一个表现方式了。
我们人的大脑情感和自己的意志状态不容易觉察,假设一个人对这些部分毫无觉察,或者比较缺乏觉察,我们是由着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欲望购买了一批东西并使用他们用的过程中会有你的习惯和特点,所以我们现在倒推,虽然不可见的部分还是不可见,但是你用这些东西、买这些东西你怎么理解它怎么处理它,这个部分是可见的了。我们抓住可见的部分,从这个地方当成一个线索然后去洞察和推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