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8

夜未央周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孙霞心理咨询师简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火野丽Q

已采纳

文登市大水泊中学孙霞自从一九九九年参加工作以来,几乎年年都担任班主任。有人曾经问我“做班主任又苦又累,心事一箩筐,甚至有时会出力不讨好,你为什么还每年坚守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呢?”对于这类问题我向来都是笑而不答。其实我心里很明白,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做班主任,并且每年都争取做到最好,只有一个原因:喜欢。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更热衷于班主任的岗位。作为教师,我觉得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可以为每一个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作为班主任,我深刻认识到我要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方面全面发展负责。我希望看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喜悦与欢笑,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看到了孩子们的成绩,更看到了每一个孩子脸上满足的笑容,这种笑容就是对我工作成绩的肯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总结了一定的规律,我认为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制定合理的班规。充分听取“群众的声音”,挖掘学生潜力的同时,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开学初,班主任可以不用急着制定班规。用问卷的形式或日记的形式“广纳民意”——你喜欢什么样的班集体?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二可以选出有能力的人材。我们不妨可以根据初步的了解,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班主任在掌握班级总体方向的前提下,让小组展开讨论,制定出你认为合理的班规来。最后小组长汇总,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对别小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讨论、辩证。最后班主任根据交流的情况和大家集体制定出人人认同的班级管理制度。在这个班规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全员参与。这样不仅体现了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这样人人认同的班规的“倡导”下,学生们能不遵守纪律,能不热爱班级吗?二、要学会“爱”,要和学生交朋友。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爱每一个学生,哪怕是经常违纪的学生。其实,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做班主任一定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缺点,要看到他们的有点,并且要及时表扬他们的优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体会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更应该是互相尊重的,作为班主任不能够一味地对学生大呼小叫,而应该心平气和俯下身子和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诚意,从而愿意对班主任吐露心声。 我班有一位脾气暴躁,自尊心极强的学生,被班上其他学生称之为“王老大”。凡是遇到他看不顺眼的学生就会大打出手,甚至是老师他也会粗鲁地顶撞,对于这位“老大”起初我也是对他不断进行批评教育,可是结果并不理想,他照样我行我素,没有任何改变。 后来,我不断告诫自己,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处理办法。我应该换一种方法令他“臣服”。一天课间操我把他单独叫到操场,由于我们的“老大”酷爱运动,到了操场之后我就和他聊起了运动,也许是因为他觉得我和他有了共同语言,慢慢地他的话匣子打开了,笑容也展露出来,我看准机会全力出击,指出了平日里他的不当之处,这次他没有翻脸,而是眼含泪水说了一句令我感动的话:“老师,谢谢你,没想到你会用这种态度来教育我,以后我可以把你当做知心朋友吗?”听了这句话我笑了,“傻小子,老师本来就是你的朋友啊。”从此“王老大”变了,他不再欺负其他同学,反而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他不再是学生们所害怕的那个“老大”了。三、渗透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作为班主任不能够只盯住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了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我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当学生有了心理波动时我能够及时给予专业的心理指导,心与心的交流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心与心的交流使孩子能够更加喜欢我。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他们专业的心理指导,让孩子能在拥有健康心理的情况下快乐的学习。

孙霞心理咨询师简介

80 评论(12)

juliejin(金培)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之情,作者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隐者的生活也正是作者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原诗全文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白话文意思是: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扩展资料《寻隐者不遇》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两句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实际不单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的追求向往。推荐于 2019-10-31塔罗在左心理在右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优秀心理服务工作者、塔罗牌心灵疗愈疗师、优秀职业规划师亲子关系已回答4324人问题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专家在线解答问题直播中孩子爱看手机,不和人沟通怎么办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现媳妇出轨了怎么办谢谢老师,我回家就跟他说说的很准,感恩感谢老师指点咨询后心情好多了~老师很耐心的回答问题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了老师说的很准主播老师人很好推荐大家来看解决了我的问题,很感谢非常感谢老师心情很抑郁怎么办回答真的不错挺专业的强烈推荐大家看看老师回答真的不错查看全部3个回答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极速提问最美的花火 正在咨询一个情感问题—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心语情感挽回,情感导师教你正确化解情感问题心语情感挽回,当婚姻出现问题还能维持多久,情感老师在线指导,分析情感危机根源,找出老公出轨,婚姻破裂的根源广告2020-12-26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寻隐者不遇》抒发作者热爱隐者生活的思想感情。137赞·2,272浏览寻隐者不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诗作。 这首诗首句提问,省略了问话的内容,但童子所答“师采药去”,可想而知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省掉问句,只有童子的回答。最后一句又是答复对方的问题,自然问句又省略了。一问三答被作者精简为二十字,其中的奥妙可见一斑。 然而,简练的语言并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善于抒情才是本诗的突出特色。一般探访朋友,问后知道他外出了,自然就扫兴而返了。但本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继而二问三问,而且每问逐层深入,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感情,可见朋友之间的情深意切。三番答问所表达的感情也是有起有伏的。“松下问童子”时,心情愉快,心中充满希望;“言师采药去”,突然听到自己不想听到的回答,心情一下低落下来;“只在此山中”,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但到最后一句回答,“云深不知处”,心情一下跌入谷底,也就怅然若失,无可奈何了。由此可见,本诗在平淡的抒情中满溢着真挚、深沉的情感。诗中隐者以采药为生,是一个真隐士。贾岛对他有钦慕之情,所以用白云显示其高洁,用苍松赞美其风骨,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1赞·56浏览2019-07-31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57赞·2,560浏览2017-11-23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对现实生活充满了不满而悲伤,失落。2赞·1,522浏览2019-11-28《寻隐者不遇》抒发作者________思想感情。《寻隐者不遇》抒发作者热爱隐者生活的思想感情。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牧童行歌捕蝉图图画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38 评论(8)

密果儿Fiona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主要表达了贾岛对于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追求宁静和谐的生活和淡泊的心境。需要结合贾岛生平来谈: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贾岛人称“诗囚”,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贾岛一生追求了然无牵绊的生活而不得,自然会有这样的感慨~·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16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