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强329
《日本妈妈的两个孩子养育课》 这本书,将带给妈妈们实际的帮助:用更正确有效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本书的作者“金盛浦子”,是日本的一位心理咨询师,也是将三个孩子养育成人的母亲。她曾对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方面、给出了有效的指导和良好的建议。 书中阐述了三方面重要的内容:1.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情和行为。2.孩子所有不满的情绪和叛逆行为都能用爱化解。3.妈妈学会爱自己能让孩子更快乐更有幸福感。 我们现在谈谈第一方面,也就是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情和行为。 孩子是最爱妈妈的。他们在咱们的肚子里——还是个胎儿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妈妈的喜怒哀乐了。当大宝面对你渐渐隆起的肚子,一定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也许她会歪着小脑袋研究半天。这个时候,你可以让她轻轻摸摸你的肚子,告诉孩子她将有一个非常喜欢她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 这就为他她成为小姐姐或者小哥哥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肚子里的小宝也感受到家人的喜悦和接纳,他一定会健康成长。养大一个孩子已经非常的不容易,现在又来了一个孩子,你会感到手足无措,再加上孕期激素的变化,和日益笨重的身体,也许还需要料理整个家庭,又想到以后将面对供养两个孩子的经济负担,心里会感到更加的焦虑。但是,亲爱的妈妈们,请一定放平自己的心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你的心态你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会认为“妈妈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那么我,也就理应这样。” 当生下第二个孩子以后,会发现:大宝十分关注自己是否能够、从妈妈那得到跟从前一样的爱。 很多大宝可能变得比从前更容易发脾气,甚至大喊大叫,请先不要责骂,他们只是害怕得不到妈妈的爱。耐心对待大宝,虽然刚生下来的小宝看起来更加可爱,更需要你的照顾呵护,但事实上,大宝也是个孩子,他心里会失落会难过,他只是比小宝大几岁,不必因此承担做哥哥做姐姐的压力! 不妨这样对大宝说: 你马上就要当小哥哥、小姐姐啦!像你这么懂事、这么好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棒的小哥哥、小姐姐的。没关系的,不用担心! 我们也不必将老大托给别人照顾,因为大宝同样需要妈妈。两个孩子都在自己身边,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现在就一起照顾着我的两个孩子,怀二宝的时候也是让大宝和我一起睡,关键是平时注意不要让大宝碰到怀孕的肚子,产后不要让大宝单独接触婴儿,就没有问题啦。 请妈妈们耐心地去安抚大宝的情绪,像从前一样抱他,亲他,温柔的和他说话。 妈妈们也不必为了心理上觉得小宝更可爱而感到自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想一想,我们当初也是这样喜欢大宝的。不妨放下自己的思想负担,顺其自然地接受自己的心理变化。其实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爱是一样深厚的,只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书中作者指出: 母爱其实是无限的。 父母的爱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因孩子数量的增加而变得枯竭!当你照看孩子而感到心力交瘁的时候,不妨静下来,深呼吸。想一想,其实是你把两个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他们的心完全依赖于你,他们是那么可爱,那么纯洁,那么天真,他们的心向着你,爱着你,渴望你的爱,而你心中的爱也是无限的,最美好的,最滋养他们的。事实上,当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情绪,最受益的还是妈妈们自己啊!第二个重要的内容:孩子所有的不满情绪和叛逆行为,都能用爱化解。 作者有一个建议非常好:每天妈妈抽出十或二十分钟的时间,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两个孩子呢,就是每人每天20分钟。你除了照顾,陪伴眼前的这个孩子呢,其它的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放下你的手机,离开你的电脑,眼睛离开电视机,你就看着陪着这个孩子,给她拥抱,给她爱,陪伴她做她想做的事情,他喜欢做的事情! 这个方法我已经开始应用了,我发现只要每天给每一个孩子至少抽出十分钟的时间来全身心的陪伴他们,孩子就会感到妈妈对他的爱,然后他的情绪很平稳,不会捣乱了,也会更听妈妈的话。这也会让妈妈轻松许多,事半功倍。孩子听话,不惹妈妈生气,不闹情绪,妈妈就会不那么累。何乐而不为呢?! 当大宝看着你给弟弟或者妹妹喂奶的时候,你有注意到他的眼神吗?这个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其实,你可以一边给小宝孩子喂奶,同时温柔的和大宝说话,不要让她有失落的感觉。你可以告诉他,妈妈的母乳也是你的,现在给妹妹吃,你现在想吃就来吃吧!这没有什么难为情的,你要让他知道,你对他的爱,跟从前毫无二致,他有了这个弟弟或者妹妹,对他与父母之间的爱是没有任何的阻碍的! 做妈妈的,要理解老大的情绪,理解他:本来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曾拥有父母全部的爱,但是家里面又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呢,她一定会感觉到,自己的爱会被分享。所以需要照顾到他这个心情。不能因为他是老大,就要让着老二——这是不对的!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宠儿,不是说年龄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要让孩子有一个平等的意识,不要让老大受委屈,也不要让小的受欺负,互亲互爱。 而且,两个孩子之间,是不需要互相忍耐的,有什么情绪、心情、想法,让他们及时沟通,及时把不满和意见都说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还的有助于兄弟姐妹之间良好互动。做妈妈的平时也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你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心情,尤其是六岁之前的孩子,特别依赖妈妈。 有的时候妈妈会觉得,孩子怎么会这样调皮捣蛋,气人呢?他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他是故意跟我对着干吗?当然不是的,天下没有哪个孩子是故意跟父母对着干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所做所思所想,都是根据父母的言行熏陶养成的。所以你要首先反思一下自己了,平时做过什么?你的哪些态度,哪些言行对他造成了这样的影响?还有就是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是不是他心里有一些不满,情感上没有得到满足——感觉不到妈妈的爱,这样就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了。 书中有个例子是说一个家庭的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不久,大宝会有返回婴儿期的举动,她会渴望和小弟弟小妹妹一样,被妈妈抱在怀里,然后像婴儿一样被妈妈完全的照顾着,其实这都是正常的,这种时期不会持续太久,只要你能够顺其自然的去对待,你可以还像从前一样照顾她一下,让他感觉到妈妈全身心的爱,孩子很快就会恢复常态,继续健康的成长。可能你会问我们一直在谈如何照顾家里第一个孩子的情绪,那小宝呢?妈妈们一定是要留心观察每个孩子的心情变化,大宝是很容易被指责说,你大就应该让着小的这样,所以更需要你去照顾她的情绪,然后消除老大的不满。 我们通常不需要太多担心小宝受委屈,因为我们都知道第二个孩子,通常都很容易,很懂得讨得父母的欢心,他们可能会更容易获得父母的疼爱。平常我们也会发现,所有的家里有多个子女的父母,他们都会承认说不知不觉的就会对老二更偏坦,更疼爱一些,可能因为太小,或者是什么原因,这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老二的情绪也还是会有的,当我们家里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富裕的时候,有了第二个孩子,为了节约一些,那老大穿过的衣服和用过的玩具,就会自然而然的留给老二,这样在日常开销上会节省很多。如果说你一直都是让老二捡老大的衣服穿,延用老大的物品的话,等到老二渐渐长大了,他会觉得自己一直都是用旧的,自己没有新的东西,他会觉得父母是不是不爱自己?为什么我用的都是旧的,都是老大的东西?这方面一定要给他一个好的照顾,时常也给老二买一些新衣服,新玩具,让他知道,他得到的爱是一样的,父母对她的爱是一样多的,不要让他被有忽略,受委屈的感觉。 还有的孩子上幼儿园,他会有一个焦虑期,特别不愿意去上,他会哭闹得很厉害,这个时候呢,父母也不必强求孩子,不要说孩子不勇敢不听话之类的,其实这与勇敢听话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这种焦虑的感觉,当有一些孩子,特别焦虑,特别不想去幼儿园,哭闹的很厉害的时候,我们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可以先不让他去,理解他的心情,给他陪伴和安抚,让他感受到妈妈的爱。这是父母应该去理解的,因为每个孩子,他都有自己的一个心理历程,我们只能做到更理解,更尊重,而不是强行命令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是违背人性的。 正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没有优劣之分。那么做家长的,一定不要去比较!比较是最坑害孩子的!你不要说谁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也不要说,你看你的哥哥,或者是看你的妹妹弟弟怎么怎么样。可能老大在这方面他比较擅长,那老二在另一方面就更有优势!你若是比较来比较去,到最后害的是两个孩子,苦的也是你自己。你总让孩子感到压力很大,然后他们天然的个性就会被压抑。 常被比较长大的孩子,他的竞争心非常强烈,同时得失心会更重,总容易有个负担感,不会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和朋友,同事,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也会“输不起”。 要像书中那样告诉孩子: 你的未来是属于你的。你的人生和爸爸、妈妈的人生是不同的。所以啊,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妈妈都会尽量滴帮助呢的。这样的做法,无非是希望你能够走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这才是爸爸、妈妈对你最大的期望啊! 两个孩子吵架时要听性格较内向的那个先解释,当两个都表达过情绪后,再让他们同时握手言和。孩子渐渐长大,妈妈会发现,其实兄弟姐妹之间会自然而然的互相关照,彼此交流,妈妈会从一个知道另一个的情况。妈妈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关心的越多,孩子越幸福。这与娇惯是不同的,妈妈的爱和关心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养料。 第三个重要的内容是妈妈学会爱自己会让孩子更快乐更有幸福感! 女人的一生有多么不容易啊,生儿育女操持家庭,相夫教子,忙忙碌碌,谁曾经不是花容月貌的少女呢?!当我们成为了母亲,全身心的付出我们伟大的爱,任时光流逝,岁月侵袭,妈妈们似乎太容易忽略自己的需求,千万不要相信“都当妈了,还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荒谬的陈词滥调!正因为都当妈了,才更应该好好的爱自己!很难相信,一个连自己都不懂的关爱的母亲会让自己的儿女有多大幸福感?! 换个新发型,去美容店做个皮肤护理,心仪已久的衣服想买就买吧!别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要有自己的空间,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喜欢做的事。别说你太忙了分身乏术,时间挤一挤总会有。哪怕只是用十分钟独自靠在沙发上听听喜欢的音乐,闭上眼睛放松一会儿,那都是对自己莫大的关心。 朋友说,她有一个亲戚,十几年都为孩子丈夫操劳,自己捡丈夫的衣服穿,从不舍得花钱打扮,从不与朋友约会交际,就连给自己买的保险、受益人都是写的丈夫的名字。可是有一天,她丈夫却跟他提出了离婚,他说他爱上了别的女人,认可跟别的女人一起抚养别人的孩子。同时她发现自己患了晚期癌症。即使她丈夫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良心发现,幡然醒悟,回到她身边照顾她,也不能挽回她即将逝去的生命。 当她万分留恋的望着两个孩子,渴求上苍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的时候,她是有多么无助,多么后悔啊!为什么当初不让自己过的更好一些,多爱自己一些呢?!可是一切已经无济于事。女人啊,从现在开始,多爱自己一些吧!你的孩子们更喜欢穿着得体,漂漂亮亮的妈妈!做妈妈的心里有了满满的幸福感,一定会感染到孩子,使他们更自信,快乐。并且,妈妈的世界不只有孩子的,除了你自己,还是丈夫的妻子!永远不要忽视自己的另一半,要多维系好自己的夫妻关系。抽空和爱人出去散散步,聊聊天。 “男女之间互相通过性的吸引,关系才能长久地维系下去。” 当我们年华老矣,孩子长大成人各有家庭时,能够陪伴你的除了年龄就只有你的伴侣了!亲爱的妈妈们,我太了解你的心力交瘁,因为我也在经历,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活的更好,既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又不委屈自己,这并不难,难在你在心理上不相信。学会适时的放下吧,多给你的丈夫一些机会去分担照顾孩子和家务,让你的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彼此陪伴,让你脑子里那些并没有发生的胡思乱想滚蛋消失!腾出一些空间给自己,爱自己。你的丈夫会更爱你,更理解你,你的孩子会有幸福感,更自信,你会过的更快乐。!如书中所言: 在孩子将来能得到幸福以前,孩子的妈妈一定要在当下感到幸福。 看看这本书吧,如果你是一个二胎妈妈,或者你还想再要一个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会颇有收获的。妈妈的情绪和心态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的一切反叛的行为都是源于爱。妈妈们要学会好好的爱自己,孩子和家庭,才能更有幸福感。
Z.L.小姐
说起来挺让人心疼的,这种距离感,本质上并不是自傲,而是一种自我保护。这种姑娘看起来什么都好,性格温软,待人礼貌,可是如果你开始跟她交往,就像是一块浸透了水的海绵堵在你胸口,浑身不得劲。我曾经想过写上一系列的文章,来分析焦虑依恋,低姿态和没有安全感等一系列情感问题,但是迟迟都没怎么动笔,因为我总是很难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也难分的那么清楚谁是哪种属性。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些特质不是孤立的,它们都会集中体现在一种人的身上——“海绵人”。“海绵人”,人如其名:这种人看起来无懈可击,十分完美,但是和这种人交往,总感觉自己的胸口堵了一块进了水的海绵,让你浑身难受,有劲不知道怎么使。和这种人互动,总感觉像是用拳头打软绵绵的海绵,他们卸掉了你的力气,把你磨得一腔怒火,还一点脾气没有。表现一:谦卑式的过分礼貌我是山东人,众所周知山东人的家教有多严,从小我就被严格要求待人接物一定不能失礼,对人一定要谦和懂礼数。更不用说生活在皇城根下,老北京最重视的就是家教和礼节,被他们训斥一句“没家教”足够让你羞愧的抬不起头来。但是我一直都分得清楚什么是谦卑,什么是自卑;什么是和善,什么是讨好;什么是礼数,什么是谄媚——我会很尊重您,但是我不欠您的,如果您不自重,我的尊重也没有那么廉价。但是“海绵人”分不清,他们谦卑到了极致成了自卑,他们示好到了极致反成讨好,他们对你的和善不是欣赏,而是他们自己形成的包裹着笑脸的保护机制。但这反而使得一些人只看到了表面,觉得他们特别懂礼貌,特别好接触,甚至想要亲近他们。表现二:自责式的关照和“海绵人”走得近的人,总会进入这样的历程:感慨对方怎么会这么体贴——心疼对方怎么会那么体贴——被对方的换位思考搞得心理负担沉重。我印象特别深刻,曾经我和我一哥们还有我们俩的女朋友去一起参加活动,当时还是女朋友的老婆提醒我带伞,哥们的女朋友也提醒他,但是男生心都糙,我们大手一挥说带什么伞啊晴空万里的。结果那天天气预报居然准了一次——天降暴雨,我们四个没伞的都淋成了落汤鸡,两个女生更是连妆都花了。当时老婆气得拍了我一巴掌:“都和你说带伞了,你还和我倔!懒死你算了!”哥们的女朋友则是顾不上自己满身是水,颤颤巍巍的掏出来纸巾给哥们边擦水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好,我应该自己带上一把的。”曾经的宏桑当时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你看看人家女朋友!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你!但是现在我转念一想:怎么滴我还有理了?我背着那么大个书包不知道揣把伞,明知道天气预报有降雨还不带伞,老婆提醒我我还懒,人家淋一身雨发火怎么了?而且人家发火已经发的很有道理了——只谈这个事,不翻陈芝麻烂谷子。但是宏桑当时还不是特别成熟,所以一个月后哥们和他女朋友分手后我一脸懵逼:多好的姑娘啊,你疯了?那个哥们说的话,宏桑后来懂了:她太懂事了,经常老觉得自己不够好,老是怪自己,明明不是她的错她能自责半天,每天和她在一起我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无心一句话她又陷入那种怎么都拔不出来的负能量。海绵人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温柔的外表包裹着自己那颗没有安全感的内心,他们总是低姿态的讨好人格,想要用海绵般柔软的爱将人包围,却不知道这样让人窒息。表现三:越亲密,越惊恐,越疏远写到这个的时候,我想起来办公室一位导师和我讲过的一个他的亲身经历——他的女朋友刚和他在一起后,两个人正在蜜月期,女生却突然打了一声招呼说自己要去国外玩一周,收拾收拾东西就溜了。他一脸黑人问号:莫非自己作为一个情感导师还能被绿了?但是他知道女生不说就别多嘴,于是他也没再提这件事。直到两人一周年时,女生才主动提出来那次旅游的原因——我很害怕,我想通过那次旅行告诉我自己,我依旧可以不需要你。原来,那个女生看似特别独立,十分体贴,对他也很温柔照顾,但是她实际上就是一个“海绵人”——她的内心深处,特别恐惧亲密关系。每当她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就会支配她的内心,她就会变得特别渴望逃离这段关系,因此她才会做出这么突兀的决定来告诉自己她一个人也能生活的很好,不会依赖上任何一个人。我记得那个导师说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虽然听起来像段子,但是绝对真情实感:“太他妈可怕了,她和我在一起处了两个月了没在我面前说过一句卧槽,没在我面前作过一次。”“哇真的难受死我了,我求求她给我作一次吧。”当你的另一半和你太相敬如宾时,你就会体会到这有多吓人——她丝毫不想让你知道她的内心真实想法,她在用温柔的礼节疏远你。低姿态,低安全感,对亲密关系的焦虑和疏离是“海绵人”身上最经典的三种特质,它们往往包裹着体面的外表,让人感觉到不对劲却挑不出毛病——你和她相处难受,你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你甚至想吵架都吵不起来。她温柔体面的外表下包裹着负能量大到可怕的情感黑洞,她没有足够的自信展示出来自己不好的那一面,因为从小到大,某个时间段,有那么一个让她刻骨铭心的人或者是事,冷冷的 告诉她:“你要乖哦,你不能不懂事哦,不然没有人喜欢你,我们不喜欢你就再也没人要你了。”没有足够的情感阅历,没有强大的心智支撑的人,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伴侣,我为你攥一把汗——正常人都受不了那种海绵堵胸口的感觉,总想作死去解开那层温柔面具下的内心。毫不夸张的说——那张面具背后隐藏的黑洞,那个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形成的黑洞,能够把你轻松的卷进去。你救不了他,你还会被漩涡卷进去,不停地旋转冲击——直到你的耐心,精力耗完,直到你变得粉身碎骨。别有圣母心,你不是天使,更不是女娲——补天的事,你还是留给有神力的人吧。哦对了,想知道我的那位导师怎么一点点的补上那个情感黑洞的吗?我曾经有一次下楼抽烟,听到他像对不懂事的小孩子解释词语一样,耐心的一点点对对方说:“来,现在跟着我再说一遍,我是你的男朋友,诶对了。男朋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将来想成为你老公的人,就是你能指使他干鸡毛蒜皮的事还不用说谢谢的人。”“那男朋友对你好,你要做什么呢?来跟着我记住,一个抱抱就行,有亲加分,附赠其他项目满分。”......“好,现在放心了没?好受点了没,那今天晚饭我来做,你想吃啥?不不不,随便不行,必须找一个东西。”他在引导她,像引导小孩子一样,慢慢的扶着她一点点往前走,不断的告诉她:我不会离开你的,你可以依靠我,你可以和我发脾气,你可以把你想说的一切都和我说。他已经掺着她,走了三年,马上要订婚啦。可能在那些咨询“情感导师”的PUA看起来,他简直是一个反面典型,简直是蠢到极致了。或许吧,不过我觉得挺帅的。以上。我是宏桑,一个心理咨询师。同名公众号:宏桑(hongsang1989),希望我的文字能帮到你。
Dianping达人0459
我觉得想要知道一个人是不是在乎你的,很简单的就能看出来的,因为我以前的时候 就是靠这个判断的。担心你的安危。你开车在外,或是出行在路上,启程前少不了他们的叮咛,他们会叮嘱你到了切记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然而往往是刚刚启程或抵达,他们的垂询电话就到了。常,常常会询问你是否吃饭?吃了什么?关心你的一日三餐是否太过随意不够有营养,生怕你没有好好照顾自己。关注你的心情。你的任何情绪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和耳朵,因为他们时时刻刻关注着你,他们怕你受伤、怕你难过,只希望你永远春风拂面、永远快乐。变天的时候,他们总是那个第一时间提醒你加衣、带伞,或者带了伞来接你的人。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