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停留
首先我们先放下你读不读那类书的问题。 你写的全篇问题,都让我看到,其实你对那个为你做心理咨询的老师过度依赖了,心理咨询,是为了让你认识到自己问题的实质,从而自己解决问题,而你始终围绕着一个并不是实际存在的问题打转。 我个人猜测你的朋友不够多,甚至是极少,或是完全没有可以深入交谈的朋友,你的父母不能够理解和接受你,你期望着一个人“拯救”,这时你遇到了这个老师,你的老师针对你已经发生了,外在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解决,而且她待你“和蔼和善解人意”,让你感受到了,被理解和信任。然后你开始只要遇到事情就跟她说,你是否想到,这样对她而言是种困扰呢。 “看书别人盯的想法基本没了,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这就是你为了得到他人关注所体现出来的,你应该就是一个内向,喜欢钻牛角尖的女孩子,也许我的话会让你觉得不被理解,但是,其实你需要的是关心,支持,和信赖,并不是你说的这样或是 那样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 是有权利选择来访者的 也是可以转介来访者的,当她将你转介,也就是介绍给另一个咨询师的时候,其实就是发现自己已经被你过度的依赖了。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围绕着那个“书籍问题”我可以告诉你,看“心理学和哲学”的书籍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你性格内向,容易想的过多,局限在一个问题上不放手,不应读这类书籍,因为容易被影响,心理学哲学这类书里有部分的负面信息,你不大适合读,应读积极类型的书,甚至可以是在你看来肤浅的言情武侠。 最后我想说,看什么书并不是根本,因为成伟人还是成疯子,全看自己。
rinpan2013
题主,您好!已收到您的提问,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珂白;孩子上学中,与老师相处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关乎着孩子在学校的环境适应,老师对孩子的个性了解度等情况,从而让孩子能够在学校更好的身心发展,以及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以上这些都是家校合作,共同完成的,绝非是单独一方可以抵达的;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您需要注意的是:1⃣️ 老师讨厌“甩手”的家长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这就好像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教授的是同样课程内容,为什么有的孩子各方面都表现优异?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有厌学的状态?其实这背后的根本因素是因为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以及成长环境所导致的;所以说,家长切不可做甩手掌柜,把孩子丢给学校就认为大功告成,甚至是当孩子出现任何状况时,还跑去学校问责;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通常无奈的做法是把孩子放在一边置之不理,从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2⃣️ 老师讨厌对学校缺乏信任的家长有些家长爱子心切,感觉孩子太小,不放心在学校的情况;于是在孩子上学的时候,悄悄给孩子带上监控器,或者是录音笔之类的;这种情况,让学校老师极其反感;如果我们对老师心存疑虑,大可以当面约谈,感觉不合适,也可以选择转校;即要在这儿上学,又有心存顾虑的动作,纠结的状态,也不太适合孩子的成长。3⃣️老师讨厌“太呵护”的家长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照顾十分细腻,比如说:不能喝饮水机的水?吃饭不能放味精,一定要鸡精?孩子们春游,只要是农家饭菜一口不吃,嫌不卫生,还要另行准备等等生活细节;以上这些情况,会让老师感到很厌烦,觉得家长事太多,孩子太娇气;一个班毕竟有几十个孩子,都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如果太过于个性化的要求,老师也会因为繁杂的工作量而感到厌烦,影响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印象;孩子入学是从家庭到社会的第一步,作为家长忐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如何匹配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如何读懂孩子的个性优劣势,帮助他发挥?这些都是比家长的“甩手”或者“呵护”更重要的部分,所以说:想要培育好孩子,家长需要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科学地方式评估孩子的天赋优势,从而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让育儿更轻松才是;如果您也带着同样的疑问,欢迎来找我做咨询,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珂白,点击此处,即可直达:
戏说小默
跟老师沟通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毕竟一个老师就是照顾一整班的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特别照顾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我觉得父母可以看看孩子成绩差主要是哪方面比较差,然后可以适当找老师对弱的那方面进行恶补,还有更重要是看孩子自己的学习能力。
37856552ah
我同意那位老师的建议,就是说不让你看哪些书籍的话,理由很简单,这些书籍可能会对你有帮助,但是针对你目前的状况来讲,你不太适合看。我是学心理学的,在我们上课的时候是非常注意一点的,就是学一些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对号入座,第二就是不能自己给自己解决问题,你既然看过心理学的书籍,你想必会知道一个概念,就是心理暗示,你的老师不让你看这些书籍,我猜她的用意就是希望你暂时远离这些书籍,也就隔绝了你同不良心理暗示的联系,她这样的建议是对的,可能她当时没有很好的选择跟你交流的方式。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第二,我个人给你的建议是,不要再对过去的事情抱怨了,“咨询了这长时间,但是还没解决问题,虽然“看书别人盯”的想法基本没了,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想着如果是自己在大学里自己定个计划,设个目标,自己今天肯定要好很多,学到知识也不是想现在这样,什么也没学到。。。。。。”,这已经是即成事实了,你抱怨也没有用了不是?不如你先确定一下,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难道说,你大专三年什么都没有学到,以后的生活就不再继续了吗?
一袋馋师
对于子女成绩下降的问题,家长和教师应该做到这三点。一个是老师讲述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老师和自己分析的原因,和老师一起谈论提高孩子成绩的措施。
听老师讲故事,讲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
对于孩子成绩下降的问题,老师肯定有自己的看法。老师需要在全班同时面对数十名学生,但可以从专业角度观察每个学生的成绩变化。
另外,孩子的听课情况和作业情况是孩子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老师可以站在讲台上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听课成绩,并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掌握学生的知识点。因此,教师有分析子女成绩下降原因的主要发言权,父母要耐心倾听子女的行为。
当然,在和老师沟通之前,家长要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因为老师说的可能都是孩子的不好的表现。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以为老师是故意贬低自己的孩子。
老师只是客观地反映孩子的学校成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合作,所以家长应该理性地接受老师的看法
孩子成绩下降,父母如何与老师沟通?做这三件事很重要。
和老师沟通自己分析的理由
对于孩子成绩下降的问题,家长们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孩子每天回家写作业的表达、自主复习的方法、措施等都会影响学习成绩。
因此,父母应该真实地与老师沟通这种情况,这样老师就能更全面地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并从专业的角度给家长更合理的建议。
此外,家长与老师坦诚沟通,可以感受到家长与老师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的诚意,老师也可以更加积极地给家长制定计划,更有针对性地对如何学习孩子进行指导。
530katrina
楼上的回答,是书本给出的答案。但需要注意,这是对于咨询师的告诫。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需要求助与咨询师之间共同构建,才能达成。所以,本鲨认为,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抱持与共情,是两大核心。更要以区分求助的状态作为前提。一、求助的心理问题存在于自我意识层面。此时求助的问题多形成时间不久,治疗欲望很强烈,也比较明确和单纯。甚至部分对于咨询师抱有相当的期待。这时,按照书本答案寻求关系构建,是没有问题的;二、求助的心理问题已经有来自潜意识心理能量的渗透。这类问题,一般都有较长和复杂的形成历史。求助的心态比较矛盾和敏感,存在类似趋避性依赖。心理咨询师在初期必然是较为被动的。本鲨以为,对于这类求助,应该根据他的气质与人格特点,灵活掌握。比如对于胆汁质和部分粘液质,应该以认真地聆听为主,充分地宣泄,对于高度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往往是必要的。但对于抑郁质的求助,可能效果相反;而且,对于部分粘液质的求助,则可以对于求助非常明显的认知错误的具体问题,用解释技术,让求助自己领悟到他的荒谬之处——总之,这类问题,与本人的人格气质特点,呈现高度相关性。必须要灵活对待,找到合适的方法。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