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9

斯蕾油画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抑郁体质怎么办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素雪清芳

已采纳

心里郁闷,心里憋得难受,那就好好发泄一下子,要不然就嚎啕大哭一下,要不然就找个人痛痛快快的说一顿,说完了就结束了,你怎么清楚想怎么清楚就怎么清楚,或者跑到河边大海边,使劲嚎嚎大叫一下,把心中的苦闷全部发泄出来,这样很容易。

心理咨询师抑郁体质怎么办

182 评论(15)

Cherry6151123

心病主要是靠疏导!1、加强锻炼;2、多看健康书籍、内容积极向上的影视片;3、注意营养饮食;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5、多和心朗开阔的人结交朋友。

327 评论(15)

奔向八年

你这种情况建议你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定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同时到医院去就诊,然后让医生给你开一些药。疏导和用药同时治疗。会很快得到解决的。嗯,其次你就是要嗯增加业余时间的分配。嗯,多锻炼身体。也是发泄的一种表现。

210 评论(10)

送我个时光机

去医院求医 医生会给你心理开导和辅助用药

276 评论(12)

木木小YY

1.了解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精神疾病,具有持续性、反复性的情绪低落病症,患者低落的情绪表现为对自己不自信、对他人产生负罪感等负面自卑心理。抑郁症患者会对食物感到乏味,对生活失去兴趣,且长期情绪消极、思维反应迟钝,病情严重时通常会出现自残或自杀倾向。2.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患有抑郁症,请一定要及时向专业机构和人员求助。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接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一般方法为:置身安静的环境中,让自己冷静下来,正面面对导致自己抑郁的变故。可以通过书写近来自己的个人情况和种种遭遇的方式,来找出最令自己痛苦的事情,面对现实,正视自己的痛苦。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接纳、理解、包容患者,帮助患者梳理矛盾和冲突,并引导患者积极应对,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好地与自己和社会相处。3.遵从医嘱,按时服药药物治疗是除了心理治疗之外最重要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又分为西药治疗与中药治,如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患者在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时,一定要在精神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坚持“足量,足疗程,全程”的治疗原则,按时服药,千万不能随便停药或者自行减药。4.选择物理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在医院抑郁症还有物理治的选择。常见的抑郁症物理治疗方法有电抽搐治疗和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电抽搐治疗,主要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施行有效的电流刺激,引起脑皮层同步化,使患者出现全身抽搐、短暂意识丧失等状况,多适用于以下患者:药物治疗无效者,或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者;存在消极性行为或自杀倾向的患者。重复经颅刺激治疗,主要是借助线圈构成高磁场,再联合脑内特定区域施行感应电流,改变脑神经功能。是抑郁障碍患者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方式,具有无创性的优势,但会存在头痛、刺激部位皮肤损伤、躁狂等问题,10-30%左右患者还会出现头痛现象。5.自我调节,逐步找回丢失的信心积极地培养自信心以及对生活的热情。选择一两件抑郁前最自信的事情,比如下棋、游戏、打球、烹饪等,每天坚持去做几个小时,这样能极大地重新建立起自信。这样一来可以转移注意力,二来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打破情绪本位,冲散痛苦的情绪。通过一点点完成简单的事情,让患者逐步找回曾经丢失的自信,重新建立起自信系统,为患者今后回归社会做铺垫。

352 评论(14)

Nicole20041414

还是要去医院 遵医嘱 去治疗了呢

196 评论(13)

食客小蒲

抑郁症的治疗实际上我比较提倡是三方参与、四驾马车的这样的保驾护航,那为什么说三方参与呢,实际上就是患者家属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形成了一个好的这种医患的联盟,大家互相支持,才能使得治疗更好,从治疗的原则上来说,对于轻中度的抑郁,我们会比较推荐可以去和患者商量、尊重患者的想法,那么在study研究中也有看到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如果说他们非要喜欢心理治疗,那作为医生非要建议他去用药物治疗,其实疗效是不好的,所以对于轻中度的抑郁,既可以选择心理治疗,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者心理加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中重度的抑郁,尤其是患者伴有自杀的这样的想法,那么可能我会比较推荐药物治疗或者联合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太好的患者,可能会比较建议也可以用一些像MECT这样的治疗,能够尽快的去改善患者的这种拒食或者自伤、自杀的这种风险,同时在临床上还有一些像经颅磁刺激、脑循环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都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是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作为家属来说,在很大程度上要给我们患者一些支持,患者自己也要有他的一个自我对疾病的管理,也包括我们从15年开始建立的,这个匿名情感障碍的互助会,实际上就是希望患者,能够和家属一起共同来对这个疾病进行管理,通过这样的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可能能够更好的去依从治疗。

17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