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羊羊咩哈哈
第一、不可对宝宝发火宝宝总会有调皮的时候,比如把房间弄得一团糟,玩具丢的到处都是,或者在妈妈很忙的时候一直哭闹不停,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在全职妈妈的生活里。不管你有多忙,最好先停下来听宝宝的要求,尽量及时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如果实在不行,也需要耐心的跟他讲道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烦恼与怒火宣泄到宝宝的身上。当你实在忍不住想要发脾气的时候,请先深呼吸,停三秒,想一想,跟孩子发火真的有必要、有效果吗?宝宝还小,并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行为,一定不要用对待成人的方式来对待宝宝,因为他毕竟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第二、注重陪伴的质量不要觉得宝宝小,他可是能感受到你是一心一意还是三心二意,所以陪伴宝宝时,你最好把所有烦恼都抛到脑后,全身心投入地陪伴宝宝。不管你是在家和宝宝一起看画本、玩玩具、做游戏,还是外出游玩、散步、都不能马虎敷衍、草草了事。你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能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第三、经常与其他的宝妈交流经验作为妈妈,在育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时候你不妨通过网络与同龄宝妈一起聊聊经验。看看别的宝妈是否也遇到了与你同样的问题,他们是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的。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学到更多的育儿经验,轻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包子熊二
国内催眠师很多,台湾:陈一德、廖阅鹏、黄大一、蔡仲淮;香港:连峻;北京:马春树、刘晨、罗晓捷、郝滨;上海:徐毅强、曹子策、黄新、黄雄斌;广州:林建雄;深圳:蒋平、房子墨、刘强德、唐喜明;杭州:吕承谕;苏州:马维祥;青岛:宫晓斐;山东:李慎旺;武汉:徐云;成都:格桑泽仁、谢泓瑶…催眠师的证书国内目前还没什么权威机构认证,据说马维祥的经络催眠是获得国家认证的,劳动部签发。
热腾腾的鱼粥
生活在香港的曾文通,
是一名颂钵演奏者,
每次演出一票难求。
他的演出非常特别:
欢迎听众在音乐会上睡觉。
因为这种音乐,十分“助眠”。
曾文通
颂钵,其实就是一种“碗”,
不同材质、音色各异,
敲打出的音乐十分极简,舒缓人心。
有人专门听它帮助自己深度睡眠,
更有听众感叹:
这个声音听一次,如睡十年。
点击视频,亲测试听。
自述 曾文通 编辑 莫竣威
我们的采访在曾文通的家里进行。他和太太住在香港大埔的梧桐寨村里。这里远离市区,群山环抱,空气格外清新。与我们印象当中那个车水马龙、高楼耸立的香港,似乎一点也没有关系。
曾文通的家
曾文通的家面积较小,但空间显得很大。客厅的陈设简单,甚至简陋: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个木柜,已是全部的家具,其他地方空空如也。
平时,他和太太习惯席地而坐,家里没有音响、电视:“我不需要电视机,因为我这里有很多东西可以看。” 文通指了指窗外,他最喜欢就是呆在阳台,看远处的群山。
曾文通的舞台设计作品
剧场是曾文通的另一个家。他在香港舞台剧界很有名气,作为舞台和服装设计师,曾参与200多部舞台剧的设计工作,并在2009年获得世界剧场设计大赛“舞台设计荣誉奖”。
机缘巧合下,他把自己的喜好——颂钵演奏,也带到了幕前。在香港,他的小型音乐会和工作坊,往往开票几分钟就爆满,甚至有听众等了两年,才有机会面对面地听他演奏。
一条摄制组在曾文通的家中,亲身体验了一次颂钵演奏。颂钵到了他的手里,似乎有一种魔力,每一次敲击,都能让人头脑舒缓,安静下来。当时就连正在工作的摄影师,也忍不住悄悄地闭上了眼睛。
以下是曾文通的自述。
吃透生活的苦后,发现颂钵
我和颂钵结缘,很大原因是因为我妈妈。
她以前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爱旅行,爱下厨。但自从被确诊糖尿病后,20多年来,我是看着她从能走能站的人,变成需要坐轮椅,再到后来基本只能卧床。一切都历历在目。
之前我会帮她脚底按摩、舒缓病情,但后来因为她的身体、四肢开始肿胀,我一按她的脚,肌肉就会陷下去。
看到她很无力,我也很无力。我工作忙也不能常陪在她身边,心有愧疚。
直到2010年有一次,我在台湾策划一个演出,和一个老同学重遇,他把颂钵推荐给我。一听完,我整个人马上放松下来,不知不觉都在他家睡着了。这一觉,好像让我补回了10年来,我所缺失的睡眠一样。
我立马就爱上了这个声音,开始不断地去研究它。
当时我拿到美国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到纽约进修舞台艺术。大概有3万美金,让我去重新学习一些新东西。课余期间,我就跟随尼泊尔籍的颂钵大师Suren Shrestha学习。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操作方式。
课程完结后,我回到香港,第一个听众就是我妈妈。
当时她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卧床,对于许多长期病患者,最痛苦和煎熬的莫过于睡不着。我就尝试把刚学到的颂钵乐,敲给她听。
我拿着一个颂钵,在她旁边敲。第一次敲完后,我发现她的身体变得柔软,渐渐地能睡上一觉。
2011年,在妈妈离开前的最后阶段,我每次去探望她,都会随身带着颂钵。有时候我会在医院敲颂钵给她听,有时候会把她推到附近的公园,在那儿大家都不说话,听着风声和树叶摇曳的声音。两个人都很珍惜那一刻。
可以说是妈妈带我去认识颂钵的世界,也是她让我知道,这个声音能够帮助到别人。
颂钵:从食器到乐器
颂钵作为真正的乐器进行演奏,只有近二十年的时间。
所谓颂钵,两个字而已——食器。它原来是喜马拉雅地区的僧侣和居民,用来盛放食物的器皿。不过颂钵成为乐器,也是人的天性使然。你看小时候我们在家吃饭,饭菜还没上,前面有碗、有筷子,会很自然地敲打几下,这时候的饭碗,也可以称为颂钵了。
颂钵的声音,我形容它是时间的延伸、空间的扩展。因为只要敲一下,它产生的声响和共振会延续很久。让听者好像被一个空间包围,“噔——”的声音,就像一条路,引你进入另一个环境。
因为大小、材质的关系,每一个颂钵所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较大的颂钵,发出的声音较低沉,听者仿佛走进一个山洞,声音在你的身体周围环绕。头脑、肩膀能迅速放松下来,甚至可能听几分钟,慢慢就睡着了。
敲打一些小的颂钵,能发出高音。声音很集中,可以使听者提神,更加专注。加上听觉会影响视觉,进而影响整个头部共振,耳朵、眼睛、鼻子都会被唤醒。
演奏颂钵时,当你用粗暴方法敲打它,声音会变得很难听。但如果你轻轻地敲,它又会很“乖”地,将声音表达出来。掌握技法、懂得如何敲打它,声音才会悦耳。
曾文通在尼泊尔的沙弥学院
在纽约学习了基本功之后,我走遍了全世界:去法国、英国,在当地的博物馆,了解铜器的发展;去颂钵的发源地比如印度、尼泊尔一带,理解和学习颂钵文化;也去了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去收集各种各样的钵。
我现在收藏的钵大概有1000个,自己常用的就100个。它们都是我从世界各地淘来的,铜钵、铁钵、铝钵、锡钵……材质、音色各异。
我收藏的大部分都是铜钵,之前在马来西亚的一家小店,我看到有一些钵是用锡做的,当时拿起就开始敲,噔、噔、噔,声音非常好。我记得店员都傻了眼,在他们眼中这只是一个装饰品,没想到还有人拿来作乐器。
有些钵的价格,也从几万至十几万不等。比如一些百年历史的古董钵,它的声音就像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家,我认为它音色独特,就是值这个价钱。
一场欢迎所有人睡觉的音乐会
演奏颂钵,以前更多是我自己的兴趣爱好,直到2012年才开始正式演出。
当时我在香港负责一个音乐剧的舞台设计,和剧中的音乐总监开会。他那天状态很紧绷,我便停下来,为他敲了一段颂钵,帮助他放松下。
听完后他说,“这个音乐是可以放到舞台上。”于是便邀请我,当音乐会的表演嘉宾,在剧中加入了颂钵的演奏环节,这是我第一次把颂钵演出带到幕前。
这七八年间,除了香港,我也去各地演出过:马来西亚、英国、秘鲁、北京、深圳、台湾。听过我演奏的人,有上万人了吧。
我的音乐会有一个特色,就是很欢迎大家睡觉。观众进来后,很快就安静下来。有一些人听着听着,就会进入一个朦朦胧胧的状态,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徘徊,之后就渐渐睡着。有些人听了会哭、会流泪,就像是情绪的排毒。
曾文通与颂钵演奏者们
音乐会结束后,很多观众都说变得更精神了,可能是因为感官“垃圾”都被音乐清空了。还有人跟我说,这个声音听一次,好像睡了十年一样。
虽然有一些人把颂钵看成一种疗法,把敲击颂钵的人叫做“颂钵治疗师”,但我担不起这个称号。我就是一名颂钵的演奏者,如果我的音乐能给人带去平静,就满足了。
香港大埔梧桐寨村
生活是做减法
7年前,我和太太从香港市中心红�|,搬到现在的郊外大埔梧桐寨村。这里四面环山,离市区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附近的梧桐寨瀑布,30多米高,是香港最高的瀑布之一。我会经常一个人走45分钟的山路,到瀑布和溪边,敲打我的颂钵。
在这里演奏时,四周的环境会和我产生共鸣。别以为没有听众,其实很多蚂蚁、蜻蜓,都会停在石头上聆听。这里也给我创作上的灵感:鸟的叫声,蝴蝶拍动翅膀的动作,都对我有很大启发。
平时生活很简单,每天吃得清淡:一碗粥、一个馒头、一个番薯。我家也很“空旷”,没有沙发、没有电视、没有音响……因为我不需要它们。
我现在不出去社交,也很少用社交软件,要联系我就只能用电话和邮件。每一天专注在工作,以及颂钵的研究上。
现代人太容易焦虑,每天各种资讯不断地向你涌来,甚至让你很难拒绝接收。很多人可能去坐车,都不愿意看一下风景,还是继续盯着手机。也许每个人,每天最低限度都应该留5分钟给自己,放空、发呆,什么都不做,容许我们的脑袋清空一下。
我经常会比喻说,其实人的心就像颂钵一样。当里面有杂物的时候,声音就会刺耳。只有纯净的颂钵发出的声音,才能打动别人。
人也是一样。学会清减,生活才自在。
2岁半的猫
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
安岭
发布时间:18-12-1009:00暖心理认证咨询师
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这是一个需要标本兼治的问题。在谈标本兼治之前,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脾气是怎么产生的?了解了脾气产生的原因之后,就可以更好的执行标本兼治的方法了。
脾气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
脾气人人有
第一个方面,是个体心理能量不够,或者说,正能量太少,负能量太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本身就需要很多的正能量,所以,他根本没有多余的能量去关注别人的需要,关心别人的需求,宽容别人的过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特别容易情绪爆发,也就是俗称的发脾气。
第二个方面,容易发脾气的人,认知思维里面容易有很多的
脾气人人有,原因何其多
”应该”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主要表现在:某某人应该怎么去做;某某人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去处理;某某人不应该犯错误;某某人应该充满爱心;某人应该体贴我的辛劳;某某人应该在我下班之后给我倒上一杯水。等等等等。这些认知,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有道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僵硬的认知,不灵活的认知,绝对化的认知。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事情的特殊情况,没有考虑到任何事情都有具体的情境。所以,他就不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不能够灵活的应对各种事情。
所以,理解了容易发脾气的主要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从标本兼治两个方面去控制我们的情绪。
应对有办法
第一,从根本上改善的方法包括两点。第一点,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正面的能量。及时消除自己的负面能量,经常补充自己的正面能量。具体的方法有:如果自己有一些情绪问题,就及时的把它进行去处理一下。比如说,1.及时的和朋友们聊一聊,宣泄一下。2.做一些健身的运动,通过运动宣泄负能量,积攒正能量。3.看一些比较正能量的文章或者视频材料。4.看些幽默的或者喜剧性的东西。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和喜剧精神。5.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一聊。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点,改变或者修正自己不合理的认知,特别是那些前面提到的“应该”思维认知。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性的事情。所以,也不应该拿绝对化的应该来要求别人。如果真的拿应该思维认知要求别人、自己、或者环境的话,那就是纯粹的为难别人,为难自己,为难环境,最终的结果就是为难自己。何苦呢,对不对?
第二,治标的方法。
1.在容易发脾气的时候,可以让自己暂时离开这个容易发脾气的情景。2.让自己到外面去运动运动,宣泄一下。3.利用认知疗法中的红灯技术。在头脑中想象自己前面有一个红灯正在闪烁,提示自己要停下来,停下来,停下来,这个时候,要求自己,在这90秒的时间里面,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做,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暂时停止90秒。一般来讲,停下来之后,慢慢的我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才是比较好的应对。
当然,这些标本兼治的方法并不一定是适用每一个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有意识的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控制自己发脾气的能力。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个过程当中,是有可能遇到挫折的。没有关系,边总结经验边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收获到成果。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