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针坊丶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大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今天我总结了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熟悉校园环境
1.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具体措施,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2.多与同学交往,使自己尽快融入班集体中,尽快消除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孤立无助的心态,努力建立起同学间的友谊。
二、确立奋斗目标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从一个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不能没有理想,不能没有目标,不能没有追求。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的人,他的精神才永远充实。高中生有着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考上大学后有些人以为万事大吉了。为了“补偿中学失去的快乐”,开始放纵自己,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和追求,学习不认真,一心沉迷于上网聊天、打牌、抽烟、喝酒等等。待醒悟之时,空虚、失落、困惑油然而生。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说,大学期间,我的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找一个异性朋友,而缺少求知的欲望,不能很好成才,其结果是屡遭失败,不仅抱不了美人归,反而落得虚度光阴的结局,留下的是痛苦和困惑。也有的同学说,我在一年级就确定了自考的目标,结果是自考没考好,学校的课程考试又常常不及格而重修。说明了大学生不仅要有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而且一定要确立正确的切合实际的目标。
康昱装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当今,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前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有报告说:在我国,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如何防治心理疾病,克服心理障碍,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工作。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有很多是在刚进入大学时,由于高中与大学各方面的不同,伴随着进入大学的喜悦,种种心态,给一些同学带来不适应,造成心理问题。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对新入学的大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大学与中学的不同,是造成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习方面的不同中学和大学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方法等都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对你的关心。大学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失落感。2.环境的不同大学校园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学即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过集体生活。在中学,为迎高考,除了学习,一切事情家长代劳,加上独生子女骄生贯养,上大学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尤其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3.人际交往的不同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经常埋怨自己没有,甚至想逃避。4.恋爱方面的不同中学时,家长、老师不止一次告诫大家绝不许恋爱。大学里却听不到告诫的话,也找不到学校关于恋爱问题的明文规定。当看到高年级一对对、情意缠绵地走在一起,有些刚入学的大学生为寻求安慰、摆脱空虚和寂默,也有的为满足一种虚荣心,开始寻找异性。他们不知道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伤害了对方,反过来也伤害了自己。(二)人格缺陷易产生心理问题人格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偏执、强迫、自负、多疑等不良人格,都会产生些心理问题。(三)家长意志引发的心理问题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学习是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目的,所以想方设法阻止学生的一切业余爱好。上大学后,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多才多艺的同学,在活动中脱颖而出,而受家长压制的学生,除学习外,没有一技之长,很自卑。有的家长强迫学生念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以至于上学后,对大学没感情,对学习没兴趣,甚至有的想退学。(四)大学生就业,引发的心理问题近年来,由于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增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从学历上讲,本科就业难,专科更难。加之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结构调整,本身就有一些下岗职工等安排,这无疑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新的困难。加之,在我们的就业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人为因素干扰太多,一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现象的存在,当学习努力、分数高的普通家庭学生,看到父母有钱有势的自费生,成天逃课、上网、睡觉等无所事事的样子,深感社会的不公,觉得前途渺茫,以至于没有了学习的热情,有的甚至想逃避。二、大学生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问题 1.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怕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与罪疚感的增加等。而过度的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忧虑症、神经衰弱等,从而严重地影响大学新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2.冷漠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思维停滞。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以来保护自己。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3.狭隘狭隘表现为受到委屈或遭到贬抑后,思想上产生“意结”,常常为一些小的意见和得失而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拔,遇事好猜疑,万事计较,一天到晚疑神疑鬼,闷闷不乐,苦恼不满。如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伤害了自尊心,生活上单调乏味,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易产生狭隘心理。 4.狂妄自大狂妄自大是对自己的品质和才能给予过高的估价而产生的一种虚狂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以为是、任性逞能、目中无人、事事以我为中心,好发表自己的见解,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等。自卑表现为完全丧失信心、胆子小、信心不足。病态的表现为:怕见生人,一见生人就会全身紧张,手足无措,惟恐别人笑话自己,自我感觉一切不如人,对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际关系冷漠。三、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调适人的心理状态虽然受社会学习、生活、环境的制约,但是,人们仍可以通过各种努力来进行调节,以维护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调节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健康发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入学后,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对大学生讲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问题,让学生有个思想准备。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尽快适应新环境。同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2.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学习生活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3.健全、丰富、优化党团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优秀团活、党课等多种途径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在情感的升华中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框架。4.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而一个人心理上能否体验到挫折感,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失败的机会就愈多,则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5.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定期心理检查新生入学后,找学生谈话,做心理档案,进行跟踪了解,开办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拨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心理咨询的形式很多,一般有面谈、集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学,要注意跟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特点是要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通过了解大学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使每个莘莘学子都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
花开旭航
重时效,突出基层党课的政治性。党课是宣传党的纲领、传达上级精神、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因此,上党课必须讲政治、守原则,把握分寸,做到适当、恰当。应立场鲜明。坚持“党课姓党”,始终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象,用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阐明观点、分析问题。应言之有据。要讲好党课必须认真学习。一是要向书本学习。
选好题,明确基层党课的导向性。党课的选题范围很广,包括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传统、党的创新理论等。党课选题应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上下一般粗”等做法,依据讲课对象、讲课时机、目标需求等差异,把准脉搏,“对症下药”,合理确定授课内容。
备好课,提升基层党课的生动性。党课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决定了党课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讲好党课必须注重从工作、生活实践中挖掘鲜活素材,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党员的思想困惑和亟须解答的社会问题,切实接好地气,要做到“三个结合”:基本理论与身边事例相结合。
用好法,增强基层党课的艺术性。党课教育是一门艺术。讲好新时期的党课要注重创新,切实改变形式单调、手段单一、强调灌输、忽视互动等状况,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julielovecat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可能会出现焦虑问题,因为大学生有很多的压力比较大、时间比较多、容易陷入空虚之类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变得焦虑、紧张不安、很难安静下来,同时伴随头晕、头痛、恶心、腹泻、腹胀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时会出现焦虑上的疾病表现。
第二、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抑郁症的一些表现,主要就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终日闷闷不乐,甚至委屈、以泪洗面、对于未来没有希望感、自卑、自责等等。
第三、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适应障碍,尤其是到大学以后,对于一个新环境没有办法适应下来,同时有可能会没有办法和自己的新同学以及宿舍同学建立很好的关系,因此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很多的情绪反应。
第四、也有可能会出现各种成瘾问题,比如说沉迷于网络或者抽烟、喝酒等一系列的问题。
.......
恋爱、社会、家庭等等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的处于迷茫、焦虑中彷徨无措,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训练大学生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是认为孩子身体健康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心理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给大学生的建议是,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话便是: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何为少年人?拥有无限未来、无限可能的,方之为少年人。大学生何尝不是代表着无限未来的符号呢。自救者方他救,在感觉迷茫时,有压力时,亦或者是沉迷时想要寻求他人帮助时,要做好想要改变的准备,一切修行在自身不仅仅是一句老话,它也是一句实话。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