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6

原来我在这里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自恋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毕筱倩mm

已采纳

其实男人比女人更自恋,只是他们都有不同的自恋方式,迷恋自己是他与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这样的相处方式,是和谐,还是战争?对他和他的“身边人”,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或许你可以从这些男人身上看到你身边男人的影子—— 情感自恋型 代表人物:休·格兰特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休·格兰特和前女友伊丽莎白?赫莉爱情长跑13年,他们像了解对方一样了解自己,但伊丽莎白·赫莉要得到完整的爱,只能结束与他的恋爱去寻找“下一个”。 特点:他表面看似十分平静,内心却充满着充沛的活力;不太把感情流露出来,因此很少和他人产生争执,可一旦超过忍耐限度,感情会爆发,大发雷霆。总之个性强烈,显出强而有力的意志。可是他那种压制性的个性却能奇妙的富于磁性的吸引他人,对于富有母性和内心温柔的女人有致命诱惑力。 优点: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不屈服;他自恋,并不断超越从前的自恋,从而更深地认识自己。 致命点:这种男人的感情永远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任何一个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很多时候他不是不细心,不是不让人感动,甚至也很难说他是自私,因为他在情感领域的自我认同度极端高涨,即使他中意的女人,也是另外一个自己,或者是自己想像出来的那个女人。 相处之道 / 麻辣烫:和这种男人接触中,在一定时候有必要时打击他的这种自恋。当他向你吹嘘着办公室里的女同事,或是哪个女人对他有好感时,请适当地接触这位女性,当然要让他在一旁听到,她对他的表现不过仅仅出自同事间的普通关心。适时地把谜底揭开,揭示事实可能是另一个版本,这样做虽然会打击到他的自信心,但绝对可以让他收敛一下他的自恋情结。 仪表自恋型 代表人物:迈克尔·杰克逊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仪表自恋的极端人物,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要求。结果,他只能让自己的身体受伤害。但他绝对是男性仪表自恋的探索者,跟美少年那西斯一样可以被载入史册。一个将迷恋内心转移到外表的黑皮战士! 特点:女性表面上种种“自恋”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吸引别人来“他恋”。而男人对于身体的自恋却大半来自于一种“器官”自恋,往往是自我欣赏,自我满足,这才是真正的自恋。他永远讲究形象,不是穿着得体的俊男,就是假装颓废的酷哥,凡事都以关心自己的权益为第一优先。 优点:雄性世界,“军容乃士气”。女人关注自己的容颜,是女为悦己者容,是希望从男性那里得到肯定与爱慕。而与女人不一样,男人关注、端详自己,并不是像女人那样为了吸引别人,他们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和力量。那是因为在唯美的个体世界里,男性的自尊很容易得到满足。 致命点: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会把对自己的标准拿来要求别人,看来看去就没有一个人能赶上自己。这样的男人即使在恋爱中,也不轻易付出感情。可能有洁癖,受不了的人和事很多,不见得挂在口头上,但会表现在肢体语言上。 相处之道 / 麻辣烫:和仪表自恋型的男人在一起,特别容易感到“相爱容易相处难”的挫折,还有得不到爱的沮丧,与他靠近的女人很容易爱得徒劳。当然,如果你有条件能配合他的美好他的优越,也许还有可能。当然,凡事都有个度,若男人动不动就对自己的相貌夸夸其谈,或者听不进他人的正确意见,那也是需要警惕的事。 习惯自恋型 代表人物:梁朝伟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这种男人把真实的自己藏得很深,他沧桑的外表和忧郁的眼睛似乎在抗拒流逝的时光。这样的男人表现是冷淡的,内心却非常柔弱。他喜欢在个人的世界里感受这个世界,个人世界是他感受这个世界的渠道。 特点:也许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遭遇过挫折,比如童年父母离婚、生活贫困等等不顺利。在外力的打击下,他如果不想沉沦,就必须不断地给予自己自我肯定去抗拒打击,他要不时给自己赞美,不时给自己信心,不时让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时给自己压力,不时让自己做出选择,也不时给自己订下成功的指标。在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下,肯定很容易转化成自恋。 这种男人总是游离在日常生活以外,他好像什么也不在乎,却什么也看在眼里。他总是喜欢做出一些事情来表示自己跟别人的不同,似乎总在冷冷地嘲笑别人。他的种种不同总给人另外的魅力,但这些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他就这样自顾自地自恋,仿佛是一种生活习惯。 优点:如果他恰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自恋就从习惯变成了一种职业道德。这样的自恋有一种幸运,因为得到有效的转移和释放。但是,这样的男人必须是自我世界里的主宰,才能进行创造性的个性化劳动。在事业上,他因为自恋而卓尔不群。 致命点:自恋的人迷恋比他更自恋的人,一起自恋能让他从镜子里再一次看到自己,于是自恋有了共鸣,将心理影像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他们有了依赖而又互补的关系。 相处之道 / 麻辣烫:他的自恋需要有人来纵容和鼓励,想做他的女人就要做懂得他的女人,懂得他的自恋,了解他的内心,所以你需要冷静知性,甚至加点包容,不过只要你能真正做到这些,他也会回馈给你同样的惊喜。 思维自恋型 代表人物:黎明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黎明是男人的朋友,也是女人的朋友,他一直在用一种方式表达他的存在。但面对公众的时候,酷爱作秀的他常常又是另外一种游离于现场的表情,即使他是焦点。 特点:他会像《黑客帝国》里的史密斯探员那样,很冷酷地把自己分解成无数个,一人分饰N角,在自我的世界里粉碎自我,又不断重建自我,让自己内心版图不断扩张,感觉自己越来越强大和不可战胜。 优点:这种男人从内心上说,对自己有一种偏执的相信,他认为只要自己决定的就是正确的,只要他做出的选择就一定代表着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只要自己想要得到的就一定能得到。在他的想像中,他自己就是海洋的中心地带,是天空中最耀眼的星星(不,不是星星,是所有星星的主宰!),总之是吸引所有人眼球的核心人物。 致命点:有些时候自恋等于自信,很多的自恋隐藏在自信当中。充满着自信的男人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但是他又很矛盾,向左是自傲,向右是自卑,有时候他自己也弄不清自己想往哪个方向走。当然,有很多男人就在自恋和自卑的中间我行我素、固执己见。 同样,过分自恋是男人事业的毒药。当男人开始做一件事情时,总是会首先肯定自己的能力:这件事情还不容易!而就算做得不好,他也会有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不是我不能做好,而是我没用心,或者只是我不想做。这就是男人的思维自恋。如果身边恰好有这种思维或能力自恋比较过分的男人,观察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们会影响到别人的工作和判断,不过最终失去的还是自己的事业。 相处之道 / 麻辣烫:他其实是很在乎别人眼神的人,他会非常在意自己看上的人对自己的看法,会找各种理由各种方法做一些试探。当这样的男人似乎总在偷偷摸摸看你的眼睛,并且在乎你的各种眼神时,表示他对你动心。但是随着对自己的越来越了解,他对心中的“她”就越不确定。在爱情方面,他想做求爱丛林中的狮王,但是,谁做王后?这个答案始终不确定。 精神自恋型 代表人物:周杰伦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虽然内心有对他人认可的强烈需要,但表现出来却是回避社会交往,借此保持独立性,否认对别人的依赖。 特点:表面的平静不能掩盖住内心的斗争,需要时间来调和内心的战争。他要表现的谦逊,需要时间和修炼。或者他需要一定时间来隐藏他的自恋,藏得很深。那个时候,他并不是不再自恋,而是他的自恋已经到达另外一重境界了。 优点:善良,温柔,具备好男人的所有条件,如果不是娱乐圈的小天王,周杰伦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居家小男人,因为他太优秀,太迷人,所以他的身边不会缺乏追求者。 致命点:作为被他认为喜欢他的那个女人,也许会在他对别人吹嘘之后才明白自己无意中的一个动作、无意中的一句话,竟会让他浮想联翩。所以,跟其他男性说话、做事时要非常注意把握分寸,不要让人有过多想法。对有些不开窍的人,你可以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千万不要费心去解释或者生气,这样只会让他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 相处之道 / 麻辣烫:和他演感情对手戏要求你也要有足够水准,虽然他在很多时候都希望你是他心里想像的那个人,但他同时又要求对方在某些方面是另外一个自己。当然两个人棋逢对手地一起自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人,并不是单纯的复制,所以除非你和他很默契,否则你和他的感情难逃分手宿命。“灵魂伴侣”这个称号取决于你和他之间的很多因素,要知道既包容又平等的关系很难拿捏。 ======================================================================================[编辑本段]自恋哲理 理论奠基人:那西赛斯 那西赛斯,古希腊的一位英俊王子,据说他爱上了小溪里自己的影子,不屑于美丽多情的少女ECHO的爱慕。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恋”和“他人恋”成反比。人的力必多(心理能量)是一定的,投注到他人的能量少一些,投注到自身的能量当然就会多一些。其实,好色也好,爱情也罢,它的本质就是寻找“美丽的我”,只不过多数人被表象欺骗在恋人身上找“化妆的我”;少数人洞明世事在自己身上找“纯粹的我”。 结论:你爱着的人只不过是件容器,你真正需要的,容器里放着的,是你自己!

自恋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师

166 评论(15)

花香盈路

1、《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上,你需要在心灵上变的强大》2、朱建军博士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在北美,销售量超过700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正如本书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奥修中文全集TXT版》奥修你还信政府吗?我们的教育将我们害得这莫惨,我们的教育将我们变成了废人,不要再相信那些所谓正统的教育了,奥修哲学上的修为,足以使他与同一时代,甚至他以前的任何时代的哲人平等对话。奥修向来喜欢说佛陀、说基督,在所有宗教派系中,这两个人所代表的思想无疑是最为宽宏而又仁慈。-----------------------《追寻生命的意义》 作者: 维克多·弗兰克我们犯过错,还要继续犯错,这也是我们的人生,我们需要的不是告别错误的昨天,而是坦然的接受昨天的错误,这样我们才不会害怕将要产生的错误,我们才不会被困在错误假想的恐惧中,我们才能动用我们的能力去作出当下的选择,去真面惨淡的人生。-----------------------《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邓晓芒 邓晓芒教授切入的角度比较特别,从心理学入手。对中国人的人格和造成这种人格的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毫不留情的,基本上没啥正面评价,所谈论的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西藏生死书》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怎么不做奴隶。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活着,也许应该花点时间,去学会正视死亡。那些相信他们有充分时间的人,临终的那一刻才准备死亡。然后,他们懊恼不已,这不是已经太晚了吗?今天大多数人死的时候毫无准备,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准备,有什么事比这个现象更令人寒心呢? ---------

107 评论(12)

zhangzhangdd

我上次因为感情和工作上的问题,去了在邮政大厦那附近的一间叫帮达心理机构咨询,收费不太记得,好像不贵的!你可以打电话去咨询!

218 评论(10)

胖小咪咪

自恋是一种什么心理,自恋和自卑有什么关系

176 评论(9)

lucaminiya

懂得求助,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行为,找一个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帮你度过这一关,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处理好生活和人际关系。上网搜索了解心理咨询师,然后电话沟通,再见面聊聊,通过多方面了解这个心理咨询师,最后确定了,就相信这位咨询师,他/她会协助你解决这个问题的。介绍一个公司: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你可以上网查询。

173 评论(10)

Angelia8412

心理学家对自恋的问题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研究与激烈讨论,已有研究显示,健康的自恋是能够对自己具有合乎现实的观感,是一个人自尊的体现。不健康的自恋则相反,它是建立在脆弱的自尊的基础上的防御系统。不健康的自恋(自恋型人格障碍)包含一个广大的族群,他们的表现和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别,在这个连续轴上,有胆小害羞、认为他人是轻视自己的,也有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权,无限度地索求照料与关注,而缺乏对他人的共情与同理心的。不健康自恋的本质是缺乏心智化的能力,自恋者将他人视为自己的延伸,很难理解他人是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需要、兴趣与感受。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他们可能是傲慢、无礼的,他们的人际关系常常是剥削与利用式的;他们也可能是怯懦、自卑的,通过预期他人必然会羞辱与贬低自己而保护自尊,他们常常使他人感到被误解,从而招来疏远与厌恶,使自己的预期成真。一、不健康的自恋是怎样形成的?很多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在不深入交往时让人感到颇具人际魅力,他们也常常能够取得较高的社会成就,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里,他们会认为自己是非常快乐的。但在美丽的外表下,他们深深恐惧于自己内心巨大的愤怒与摧毁性。肯伯格(Kernberg,1974)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部分自恋者的攻击性是出于对他人宽容、善良、平和、乐观等美好品质的强烈妒忌,只有通过对他人贬低与全能的控制,他们才能允许他人快乐的存在而不去破坏它们。妒忌的怒火侵蚀并排空了自恋者内心美好与爱的客体表征,因此他们常感孤独与空虚。随着年纪渐长、肤浅的人际关系已经无法提起自己的兴趣时,加上人生必然经历的衰老、丧失等等局限,使他们不得不面对虚假的夸大,加重的孤独与空虚几乎是他们难以逃脱的宿命。自体心理学理论对自恋型人格疾患可能因为缺少养育着的共情性回应,无法在养育者的眼中看到一个真实、完整的自体,他们转而幻想一个夸大的自体,形成一个假性自给自足的状态,犹如退缩到一个只有自己存在的“茧”中。也可能存在相反的情况,即夸大的自体被养育者非现实的夸奖与宠溺所鼓励,使孩童长大后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享有特权的人,同时担心着被攻击与报复。二、不健康自恋的影响很多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在不深入交往时让人感到颇具人际魅力,他们也常常能够取得较高的社会成就,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里,他们会认为自己是非常快乐的。但在美丽的外表下,他们深深恐惧于自己内心巨大的愤怒与摧毁性。肯伯格(Kernberg,1974)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部分自恋者的攻击性是出于对他人宽容、善良、平和、乐观等美好品质的强烈妒忌,只有通过对他人贬低与全能的控制,他们才能允许他人快乐的存在而不去破坏它们。妒忌的怒火侵蚀并排空了自恋者内心美好与爱的客体表征,因此他们常感孤独与空虚。随着年纪渐长、肤浅的人际关系已经无法提起自己的兴趣时,加上人生必然经历的衰老、丧失等等局限,使他们不得不面对虚假的夸大,加重的孤独与空虚几乎是他们难以逃脱的宿命。自恋者内心深处非常恐惧被羞辱,他们即使拥有长期的亲密关系,也常常会将伴侣没有给予他们赞赏性、同意性、顺从性的回应,视为对其的攻击与贬低,从而进入自恋性暴怒或慢性愤怒当中,内心十分苦涩。当伴侣抚慰TA,自恋者的妒忌反而会急剧升高,自恋者伤害了伴侣的同时,也走向了“为了避免妒忌的痛苦,还不如你将我看成一文不值的”自我挫败的模式。三、何如与自恋者相处?1.自恋者将他人视作自己的延伸,你被忽视、被利用、被作为回音壁对待的负面感受是自恋者无意识中“发配”给我们的角色,你的痛苦正是TA童年创伤后留在内心深处的挣扎。如果你有强大的自我价值感,给予他们不曾拥有的同理心,自恋者拥有了新的人际关系经验,人格层面的改变才有可能。2.自恋者内心深处充满羞耻感,他们往往会躲藏到理想化事物的背后来逃避哀伤,并通过种种努力使自己具有一些表面上非常光鲜的价值感,因此他们想要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小,改变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感觉自己已经被自恋者伤害,应首先切断关系,疗愈自己,你值得拥有一份温暖、尊重、不必费力去争取的爱。参考文献:1. Adler G: Psychotherapy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patient: two constrasting approaches. Am J Psychiatry, . Kerngerg OF: Further contributions to the treatment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ies. Int J Psychoanal, . Gabbard GO: Psychodynamic Psychiatry in Clinical Practice (Fouth Edition), 2007.

23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