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5

紫霞大官人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湘雅附二心理咨询师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庆张总

已采纳

1、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写作业,一量发现有问题,或字写错、写歪了,一边帮孩子涂擦,一边批评、埋怨。其实,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量之门很难打开。这个时候,家长再怎么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也是改不过来的。新王牌教育建议:首先过问一下有多少家庭作业,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们轻手轻脚地做自己的事,不轻意打扰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检查:、孩子低年级时,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你再看看”或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一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确的地方改之。若孩子找出来了,就及时称赞和鼓励。、孩子读高年级时,重点检查孩子做题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确,而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由孩子自己确认。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2、如何培养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限时鼓励法”纠正举个例子: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自己估计一个完成时间,然后征询孩子,如“语文40分钟能做完吗?数学30分钟能做完吗?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奖励一个你喜欢的东西可带你到xxx玩。”通常情况下孩子会乐意接受的。若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有不专心做的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让他动一动就好,毕竟家是歇息的地方,比学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为,父母可在旁边提醒一下,如“已经做了15分钟了,加油!”、“中途安抚法”纠正举例说明: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家长感到必须制止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用手抚摸他的头,问“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妈妈帮你一下?”这样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道没有难题,这时父母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你很聪明,马上会做完的,爸爸/妈妈等着你好吗?”这咱方法,实际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为,然后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作业。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他的坏习惯。、“直接要求法”纠正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管用,那么换这种方法试试,父母要说到做到,在执行这一规定时,情绪要平静,不能发火。让孩子明白:父母说话是算数的,不是闹着玩的。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有强迫性,事先与老师取得联系,请老师做好配合,以免老师认为家长不检查作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

湘雅附二心理咨询师熊

351 评论(8)

lavenderheyijun

一、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或想减少困惑,我推荐这4本书1、《幻想即现实》作者:曾奇峰作者曾奇峰是国内精神分析派著名的心理医生,他把自己多年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感悟,浓缩在这一本书中,对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情感困惑、自我认识方面,都有他独到的见解。文字既充满睿智,又不乏幽默,来,这就给你几句麻辣妙语体会体会:“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所有的独立都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叫安全”,“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2、《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书中用一个个心理案例反映了中国式家庭的普遍而又让人痛苦的相处方式,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成人对长辈的愚孝,注重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不注重自己的感受等等。相信你在读的时候,可能会对自己原生家庭中那些让你难受又说不出来的东西,有更深的感悟。通过阅读,发现和感悟它们,这就是自我转变的开始。3、《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这本小说以女性若菱为主线,讲了她和一位睿智老人的奇遇及对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是就是这本书中后来脍炙人口的一句话。如果你因为情感困惑,或者巨大的工作压力而迷茫无助、透不过气来,那就找出一个周末,翻翻这本书,相信你能从中找到破局的妙招。4、《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德勒本书的作者阿德勒,童年患有佝偻病和肺炎,所以幼小的他一度非常自卑,但他并没有被病痛打败,反而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世界杰出的精神分析大师。这本书就是作者从生活经验和心理学背景出发,与我们探讨生活的意义、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影响等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如果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不妨读读它帮你重振旗鼓哦!二、如果你想成为心理咨询师,我推荐这4本书1、《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这套书是考心理咨询师的教材。2017年貌似不再沿用我们几年前复习时用的书,采用了新版教材。如果你打算今后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那考出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是最最基础的敲门砖了。如果你有心理学基础,可以自学教材之后直接参加考试,但是大部分人需要通过授课或网课的形式进行系统学习。然而这里我要提醒一句,只是考出证来,离真正接咨询做个案,还是有一定距离,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哦。2、《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作者:斯蒂芬.A.米切尔,玛格丽特.J.布莱克如果你对心理咨询很感兴趣,了解过各个分支,又想要进入精神分析学派进行学习的话,那我推荐你看这本书。这本书帮我们系统理顺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脉络,从经典精神分析开始,到自我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当代克莱因学派的理论,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等等,让你对精神分析从开创至今的发展在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也帮你快速认识这个学派里的大咖们,比如弗洛伊德,沙利文,克莱因,温尼科特,科胡特等人。3、《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机制》作者:J.布莱克曼做心理咨询师,是一定要了解防御机制的,了解你的来访者在生活中和咨询时无意识地用了哪些防御,他为什么会使用这些防御,如何去识别和理解这些防御机制,都对咨询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这本书通过案例、比喻和对话,详细地介绍了处在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等不同时期的个体会用到的多种防御机制,像即时助手般帮助到你。4、《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作者:欧文.亚隆这本书的作者欧文亚隆先生是世界顶级的心理大咖,存在主义和团体心理治疗权威,并且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他写的《当尼采哭泣》《直视骄阳》等多部作品都震撼人心。这本书是亚隆先生写给年轻治疗师的启思录,内容包括如何共情,如何利用“此时此地”,如何给予反馈等,都是非常实用又很有启示的思索和建议。三、如果你想为了孩子的成长,关注儿童心理知识,我推荐这3本书1、《发展心理学》作者: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以教科书式的笔触,系统介绍了一个人从受精卵到死亡的毕生发展过程。如果你对孕育和照料孩子特别在意,却又不知如何下手,不妨静下心来看看这本书,看看在怀孕的每个周里,胎儿都有哪些不同的变化。看看孩子在一岁、两岁、三岁,直到青春期,都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和关键期。相信当你看过这本书,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不那么焦虑了。2、《其乐无穷的战斗》作者:伍罡这本书涵盖了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发展规律,但是如此多的规律从被戏称“心理学界段子手”的作者伍罡的手里写出,再加上一个个活泼生动的案例,就让我们不觉得晦涩,反而非常渴望一口气读完,感觉实在过瘾。读完此书,家长们看了会更懂自家的熊孩子,老师和心理工作者们看了也可以更轻松地走入孩子的内心。3、《我的家庭治疗工作》作者:李维榕这本书是由台湾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师李维榕,结合自己多年来接收的案例而撰写。虽然是从心理咨询师手记的角度去写,家长来看却同样非常适用。从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互动,以及互相牵绊与撕扯的内容。李维榕老师既理性又温柔地帮助一个个家庭抽丝剥茧,去看到问题和痛苦背后的根源,我也能深深体会到她的医者仁心和悲天悯人。“苦是生命中逃避不了的,变成涩就会让人万劫不复”,所以父母即使工作多么努力,但心态上开心轻松,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四、如果你想系统学习心理学,我推荐这2本书1、《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普通心理学》是科班心理学人本科所学的第一门课程,它的地位就像地基一样牢固而重要,是心理学里各门课程的先导课。国内心理学专业一般会使用北师大版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普心讲什么呢?从心理的生理学基础开始讲起,后续包括人的感觉、知觉、注意、思维等信息加工系统,以及人的动机、情绪等行为调节和控制方式,和能力、人格等心理特征。其实《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考试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和普心的内容重合的。所以当你学完普心,可以说是离心理咨询师三级近了一大步哦。2、《西方心理学史》作者:郭本禹如果说前面讲的《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脉络骨骼,那么《西方心理学史》可以说是心理学的发展史了。从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之后的心理学三大流派的发展,《西方心理学史》带你在心理学的河流中回溯。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能把心理学学科的大框架画出来了,先提纲挈领,再不断充盈,学习自然会更加高效。

311 评论(10)

bonbean棒冰

《水知道的答案》《二十四重人格》《拆掉思维里的墙》

238 评论(13)

维尼达熊

1.心理学与生活推荐理由:《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凡是你问心理学专业的童鞋推荐书籍,一般都绕不开这本书。2 人之初,性本色推荐理由:精选的性格色彩随笔,从武林到红楼,从情感到自白,从灵魂到真爱,信手拈来,在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文字间,为大家拨云见日,开启一扇自知与知人的窗,走出一条自省和省人的路。3 少有人走的路推荐理由: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推荐理由:该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亦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推荐理由:格拉德威尔走访了宗教团体、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最优秀的推销员,他分析了几种有利于开创流行潮的性格特征,剖析了种种极具感染力的事件,如各种风尚、吸烟现象、儿童电视、商业广告等,并阐明背后的导火索,揭示出引发流行并保持势头的原则和方法。这样的引爆点,正是你想成为出色的父母、市场部经理、政策制定者和生意人的秘诀所在。

223 评论(14)

三月女王Amanda

第一步就是尝试去询问孩子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通过询问孩子的状态,孩子能够暂时离开自己一心烦闷的状态,去认清自己所处的状态,获得一点点理智的思考。第二步就是家长要主动给孩子提供两三个选择。第一种呢就是孩子自己继续冷静思考,父母退到远一点的地方,给孩子自我冷静的时间。第二种呢就是孩子可以到学校主动和老师沟通,寻求一些点拨。最后一种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下,看看有没有机会一起攻克。我们可以靠近孩子和孩子说:“妈妈看你的表情感觉好像是遇到难题了,妈妈发现你很着急,你是想请教老师,还是跟妈妈一起查阅一些资料呢?”我们在这一步问清了孩子的需求,避免他们因为家长不符合他们意思的操作,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更加抵触了。当然在具体陪同解决问题时,家长们也要避免只讲答案。这样家长们就好像会移动的电脑似的,孩子脑筋不动起来,作业做了也白做。所以无论哪种选择,孩子的主动性是很关键的。抗挫能力并不是把失败当做成功之母。抗挫能力是孩子遇见困难时,自己独立应对的能力体现,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经验,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方法有很多,只是要给大脑留出思考的时间。不要总是说教:别怕失败,你最棒!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多体验,多感受,多总结。循序渐进的加大难度,把抗挫当做挑战家长在和孩子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要觉得这个问题会了就直接开始进行更难的阶段,而是温故而知新,反复孩子会的增强自信心,每一次完成都要鼓励,再加上一句:要不要来挑战点更难的?孩子是喜欢挑战的,以挑战的方式加大难度,可以引发孩子的好胜心,更好的接纳更难一些的任务。不要阻止孩子只做简单的题目既然接受不了难得,那就慢下脚步,来点简单的,因为任何事情都要有基石,才能搭的更高。面对挫折也是,往往超出能力的地方,就是孩子没有掌握的,先放一放,夯实基础,再去挑战。抗挫成功,更需要鼓励我们不要忽视孩子每一次突破,只要是孩子付诸行动,完成了挑战,家长要及时的鼓励。"你很努力,我看见了你努力的样子,真帅!""这次你很努力,你做到了,我为你高兴!"鼓励具体的行为,而不是虚张声势的夸赞。关注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心理特点,帮助孩子进行考前辅导,作为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制度合适的考试目标,让孩子容易达到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缓解孩子的考试焦虑。考试是检测孩子平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知识的一种方法,有些孩子在考试前会有不程度的焦虑情况,有些焦虑对于孩子来说会有紧张感反而起到促进的帮助,而有些孩子面对焦虑会非常没有自信,甚至会影响考试成绩。01帮助孩子找到自信渡过考试焦虑大宝一直以来都是别人口中的孩子,无论是性格还是成绩都非常出色,我们从来没有为孩子的学业操心。可是到孩子高考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大宝的性格明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沉默无言,甚至有些暴躁。有时我们多问孩子几句学业上的事情,大宝还会发脾气。后来我和先生经过了解发现孩子这样的情况来自于考试焦虑,因为大宝一直以来对自己都有很大的要求,就算周围人没有给孩子学习上的压力,大宝自己都会对自己高要求,当情绪无法释放时就会形成焦虑。对此我们告诉孩子考试前紧张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是过度的紧张反而会考不出好的成绩,平时只要做好复习和计划,按照孩子平时的能力完全可以考出好的成绩,因此无需过多的担心。在我们的鼓励下,让孩子参加一些业余活动,将压力和焦虑降低轻松的学习和考试。02考试焦虑与家庭育有非常大的关系孩子出现考试焦虑的时候,作为家长要针对孩子的焦虑原因找到相应当对策,帮助孩子缓解考试焦虑,用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1.学习压力大的原因,有些家长给孩子过高的学习目标,不停告诉孩子自己供孩子上学有多不易,如果考上不好的大学就对不起家人的期望,给孩子非常大的压力。2. 考试前准备不足。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太好,自控能力也差,在学习的时候也无法集中精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如此不积极会非常着急,有些家长会用斥责或打骂的方法让孩子学习,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甚至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况。3. 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不足。就是像我的孩子一样,本身学习能力很好,却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有些是来自于父母的打压式的教育,让孩子产生不自信的表现。4. 还有些孩子本身心理承受能力就非常差,家长一定不要太宠溺孩子,当孩子无法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都会降低。03不同的焦虑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考试有焦虑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焦虑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处在不断运转的情况

9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