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9

唐伯兔吃小白兔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李子勋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77770906

已采纳

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打开的每一本书,就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 寒冷的冬季,窝在沙发里读一本好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这个周末,拿起了李子勋所著的《人生困境整理术》,忍不住记录如下感受。 全书共三个篇章,分别是: 上篇 自我困境整理 中篇 现实困境整理 下篇 情爱困境整理 每个篇章,分别分享到人们在困境里面的各种困惑。 开篇以一个我们经常会提到“是否该信命?”作为本书的开始。而“是否相信命运”,本身就是人们给自己设定的一个困境。其中,作者提炼了很多观点,比如“忘记追求自由,恰是在享用自由”、“相信所有过去,你都做了正确选择”、“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害怕是内心最大的善意”等等,都是对很多陷在自我困境里的观念的一种全新注解。 在中篇中,作者讲到了我们当下所面对的现实困境,其中包括在“现实里的不安”、“工作只是谋生的技术”、“整理亲情:家庭中我们是彼此的镜子”三个大方向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其中有一段文字,能在其中找到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影子,摘录如下: 生活中有三类人,一种人喜欢把困难想得多一点,这是现实主义;一种人喜欢把成功想得多一点,这是乐观主义;自我挫败是生活中的第三类人,一切对事物的思考都是否定性的,思考的目的就是为了摧毁自己的信心,或帮助自己找到足够的理由来放弃。自我挫败有三个心理特点,一是矛盾的悲观主义,不相信世界有真理,却又苦苦地期待真理;二是逃避人际关系,回避与人正面冲突,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三是一点小的挫折也会反复体验遭受挫败的感觉,希望自己被理解,却又不相信会被理解。 阅读这段文字的时,忍不住就会想到。我们都希望自己不要成为第三类人,可我们却总是在做着自我挫败的事情。而要想让自己走出这样的怪圈,就应该打破自我给设定的那些挫败想象,按照自我意愿,先大胆尝试。“谋定而后动”,而不是“只谋而不动”! 在书中的下篇,作者阐述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爱困境”中的自我整理观念,建议那些正陷在情爱困境里的人们可以好好阅读一番。 不过,自古以来,都有“英雄难过美人关”的说法,而现代社会,好像不只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了,而是到处都有“情关难过”故事在等着我们。 曾经与一个专门做“情感咨询”的心理咨询师聊天,问道: “你天天听这么多狗血的爱情故事,会不会影响你对爱情的看法?” 美丽的咨询师浅浅一笑,淡淡的说到 “爱情,本来就是人世间最朦胧的美,保持“雾里看花”的心境就好,可总有那么多人,老想撩开面纱,以为看得清楚才是最好的!所以那些痴男怨女就都变成了爱情里的凶手,他们互相厮杀,彼此伤害……” 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到,我这浅薄的有感完全不能描述作者所著书的精彩,一本值得阅读的书,在新年伊始的时候。 手握半杯发凉的茶,合上书,让思绪,继续在书中萦绕,让屋外的寒冷饶过发凉的指尖,只留下一屋的温暖。 默默读书一本好书!

李子勋心理咨询师

279 评论(10)

libby131313

中国。

李子勋,男,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

2018年10月24日凌晨两点,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先生因病去世。

中文名:李子勋

外文名:Li Zixu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扩展资料:

父母必读创刊背景

1979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一次会议上,徐惟诚针对当时儿童教育情况提出一个建议:多出一些专供中青年父母阅读的出版物,当时北京出版社领导对这个建议十分的重视并很快开始着手。在创刊过程当中,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这个刊物题写了书名。1980年4月 《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期创刊号首印10万册,加印了26万册。

345 评论(12)

dragonyanyan

去年的十月,李子勋走了。在那个离别的秋天,也带走了金庸和李咏。 好一个令人悲伤的秋。 只能说,天妒英才。 如果,金庸终止了几代人的江湖梦,李咏带走了他留给观众的最后的笑声,那么,李子勋,则令国人骤然失去了一个可以走进心灵的大师。 那个五官清秀为人谦和的李子勋,也许还没有像金庸和李咏那样被观众所热爱,可是,在如今的时代,他和他的心理学专业却越来越被人们所需要。他是中国第一批心理治疗师、心理督导师、精神科医生,也是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在业内,他不是最有资历的心理咨询师,然而,他的专业能力以及他在业内的影响力却是最有权威的。 他在央视的《心理访谈》,是午夜里为那些心灵失所的人带来的温暖光亮,也是受困于心又难以言喻的人的心灵知音。 有多少人,从他儒雅的微笑和温和的语言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被他所懂得,他如春风化雨般的力量,感动着点化着迷路人。 又有多少人,投师他的门下,经他孜孜不倦地教导,最后也跟他一样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服务着成千上万的心理治疗需求者。并非他善施魔法,而是他比谁都具备专业能力,也比谁都愿意和有能力帮助每一个生命的改变。广博、深远、人性、智慧、柔和,是他的人格特质,也是他始终不变的执业宗旨。 他以最快的时间、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将心理学带到国人身边。并且,以他的人格魅力改写了心理学领域的格局。如今,心理咨询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心理咨询师也越来越专业。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节目中,他总是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完全没有业界大咖的高谈阔论,也没有满口的专业术语。他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和生活化的语言去诠释心理学专业,用一颗热情、接纳的心和严谨的专业态度去帮助每一位来访者、求助者。除了受邀央视《心理访谈》,他同时也是《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的特邀心理专家,健康与时尚杂志《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杂志的专栏作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忙于在节目中为大众解析案例,也忙于在诊室里为患者做疗愈,还要忙于对心理咨询师专业队伍的培训。 早在十几年前,他的名字被我所熟悉。那是在一本叫做《心理月刊》的杂志上。这是我当年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对心理学的亲密接触。 杂志里,每一期都有李子勋老师的专栏。专栏中,除了对来访者的案例解析,还有一些由浅入深的心理学知识。他的文字浅显易懂,就像他本人一样平易近人。原本对我来说讳莫如深的心理学,却令我一点点喜欢上了它,并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因此记住了他的名字——李子勋。人称李子勋老师。后来,他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知名杂志上,他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央视节目中。 李子勋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李子勋就是心理学,心理学就是李子勋。这是很多人对心理学和李子勋的认知。 曾是文学青年的李子勋老师,凭着深厚的文学功力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他写出了一部部深受读者喜欢的疗愈系作品。 他写有的《人生困境整理术》《早教的秘密》《婚姻的烦恼:李子勋解读婚姻心理密码》《心灵飞舞》等多部作品,成为读者的心灵教科书,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作品中,他的文字像佛性文字充满智慧,也有着专业的理性和通俗易懂的特点。他对生命本身的诠释,客观,真实,又能给人带来积极阳光的正能量。以下是李子勋老师作品中的经典语录: 其实人的一辈子都在完成自己,你经历得越多越丰满。不要为经历过的东西而后悔,经历的东西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都是生命中灿烂的东西,把任何体验当作资源来看,那将是无比丰盛的生命盛宴。 ​——《人生困境整理术》 不管我们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都是应当且自然的,不要为做了什么而后悔,也不要为没做什么而遗憾。 ——《为自己而活》 学校只有一把尺子,就是用分数来鉴定优生、差生,如果家长被学校的“价值观”绑架,那孩子就完蛋了。家长必须有不同的价值观,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 ——《家庭塑造孩子》 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你在为谁而活》 你不曾拥有他,也就谈不上要放弃他。你要放弃的是你内心的一个影子。——《你在为谁而活》 相信所有的过去你都做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所有的今天你都在珍惜,还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都会竭尽全力去努力,那么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是充实而愉悦的。 ——《人生困境整理术》 ​​​饱满的爱情离不开痛苦。 ——李子勋 关于生命与死亡,记得李子勋曾经这样说:生命一定会来,又一定会走,从不停止亦不重复。它存在着,同时亦不存在。他来了,又走了。 他来时,微笑着奉献自己。如一把燃烧的火种,以星星之火 燎原大地。 他走时,一个人安静地离开。他朴素地上路,像极了他干干净净的一生。 我猜他走时,一如既往地保留着他儒雅的笑容。 ———谢谢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谨以此文缅怀李子勋老师。 .

291 评论(10)

相关问答